药物制剂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26
范文一: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 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⑵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 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药学毕业论文优秀3篇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那么要是要写药学的论文3000字该怎么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药学毕业论文3000字,山草香整理分享了3篇药学毕业论文。
摘要:药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人才,吉林医药学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教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一、引言药学是以现代医学、化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及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学等多门学科[1]。
近年来,随着药学行业的飞速发展,药品企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多伴随各自的理论课开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
面对这一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吉林医药学院从2023年开始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在药学、药物制剂和临床药学本科学生中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基本构建第一,药学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
药学综合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按照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和通过化学合成研发新药两条主线进行。
吉林医药学院组织相关课程专家、教授对现有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三黄药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鉴定、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盐酸小檗碱控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三个实验作为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
[3]第二,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安排。
其一,开设时间。
药科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毕业生:(玉宣)学号:(********)所学专业:(药物制剂)指导教师:(萌)2014 年05月毕业论文任务书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研究摘要: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根据处方要求,经过洗瓶、胶塞、配方、灌装、冷冻干燥、轧盖共6步工序制备得到,其工艺研究重点所在就是控制韦迪配制液、灌装半成品、冻干半成品等中间体质量,严格要求,把握设备操作方法,提高收率。
我认为根据冻干粉针剂的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本产品进行工艺研究,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冻干粉针剂工艺研究目录摘要 (1)关键词······································································1.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概述 (3)1.1品名 (3)1.2结构式 (3)1.3理化性质··································································``31.4药理毒理 (3)1.5药代动力学 (4)1.6临床应用 (4)2.处方依据 (4)2.1依据 (4)2.2主药和辅料的作用 (4)3.生产工艺 (5)3.1工艺流程图 (5)3.2主要生产操作 (6)3.3中间体过程质量控制 (7)3.4岗位质量监控要点 (8)4.原料及成品质量标准 (9)4.1原料质量标准 (9)4.2成品质量标准 (10)5.主要生产设备 (10)6.安全和劳动保护 (11)6.1安全 (11)6.2劳动保护 (11)7.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1)8.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12)8.1理论收量的计算 (12)8.2灌装岗位物料平衡 (12)8.3 冻干产品物料平衡 (13)8.4 轧盖岗位物料平衡 (13)8.5 灯检岗位物料平衡 (13)8.6 包装岗位物料平衡 (14)8.7 印刷性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1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概述1.1 品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汉语拼音:zhusheyongpantuolazuona商品名:韦迪英文名称:Pantoprazde-sodium for Injection1.2 结构式1.3 理化性质结构含有的两个OCH3,结构不稳定,高温条件下就能发生聚合。
中药制剂技术论文模板(10篇)学院通过多次举办校企合作研讨会及对多家医药企业进行走访与调研,与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共同探讨决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坚持为地方区域经济,为北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行业,能从事中药制剂生产、中药饮片加工、药品质量检验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分析就业岗位,进行课程定位针对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将中药原药材的鉴定与炮制、中药制剂的生产与质量检验、生产工艺的质量监控、常用制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所需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学习领域中的“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制药设备”等四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1.3课程性质“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是在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技术、微生物学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进行检测控制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
1.4课程目标针对中药制剂质量检验岗位的要求及能力,参照初中级中药检验工的标准,将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
学会如何使用药品标准、检品取样的方法、检品的前处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检查(常规、杂质、微生物)及含量测定的方法等。
(2)职业能力目标。
能熟练运用所学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与方法对中药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及做好仪器的维护;会配制各种常用的试剂、缓冲液;能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进行判断;正确填写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药品检验报告书。
(3)素质目标。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质量第一、依法检验”的思想,培养正确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课程设计与实施2.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从中药制剂质量检验岗位(初、中级中药检验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入手,将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依托中药生产企业生产中药制剂形态不同而具体检验项目也有所不同,对课程实施了项目化教学,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及考核方式的进行性设计,均是以项目为基础的。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其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对近期发表的一篇关于药物制剂的论文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药物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论文题目: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制剂研究进展摘要: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纳米载体、纳米药物、纳米给药系统等,并分析了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
一、引言纳米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具有在微小尺度上操纵物质的能力。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为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实现靶向给药等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1. 纳米载体纳米载体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粒子中,以实现靶向给药、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副作用等目的。
目前,常见的纳米载体包括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纳米乳剂等。
2. 纳米药物纳米药物是将药物直接制备成纳米尺度,以提高药物溶解度、降低副作用等。
纳米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纳米晶体、纳米胶束等方面。
3. 纳米给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是将纳米药物或纳米载体通过特定途径递送到靶组织或细胞,以实现靶向给药。
常见的纳米给药系统包括纳米注射剂、纳米吸入剂、纳米皮肤贴剂等。
三、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优势1. 提高药物疗效: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剂量,提高疗效。
2. 降低副作用:纳米技术可以实现药物靶向给药,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害,降低副作用。
3. 实现靶向给药:纳米技术可以实现药物在体内的靶向递送,提高药物在靶组织的浓度,降低药物在非靶组织的浓度。
四、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挑战1.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纳米材料在体内的生物安全性是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应用的重要问题。
2. 纳米制剂的生产工艺:纳米制剂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 纳米制剂的稳定性:纳米制剂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药物制剂毕业论文选题(1366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在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浅论壳聚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药物制剂一体化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组织与实施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我校的发展研究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必要性浅析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可行性初探天然药物制剂对脑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浅谈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技术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基于GMP指导下药物制剂工厂实训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课程中的作用基于药物制剂快乐学习的探索浅谈药物多晶型对药物制剂的影响兽用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处方与成型工艺研究药物制剂检查一体化教学初探浅谈技能大赛对我院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药物制剂中溶出速率的研究外用药物制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现状分析与研究基于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教学策略研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探析药物制剂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高职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改革探索多肽及蛋白类药物制剂的给药途径探析药物制剂实训改革—实训室建设改革探索“药物制剂综合实训微格化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改革药物制剂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教学探讨药物制剂专业见习的实践与探索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分析GMP仿真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药物制剂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构建初探用于药物制剂的冷冻干燥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浅谈药物制剂在现代的应用试论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药物制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职药物制剂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及应用药物制剂实训工厂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探讨药物制剂杂质研究概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对药物制剂专业建设的启示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用于药物制剂的冷冻干燥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及应用进展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技工院校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技工院校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探析制约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要素及解决方法“药物制剂前处理实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创新浅析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高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研究分析药物制剂技术分析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浅谈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分析药物制剂技术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医药研究总院获准牵头组建“广东药物制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实践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我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成长历程医学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体会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的分析药物制剂技术应用分析药物制剂粉体技术的若干研究药物制剂工艺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心得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初探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分析浅谈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改善溶出度评价方法应用于提高药物制剂水平的价值分析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订单培养实践与分析《药物制剂技术》践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药物制剂工艺开发与产业化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建设探索药物制剂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与评价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浅谈片剂压片工竞赛对药物制剂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需求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技术》核心课程开发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应用关于药物制剂粉体技术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药物制剂课程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探讨高职院校制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中职药物制剂专业毕业实习指导模式浅谈《药物制剂工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基于小组合作的药物制剂设备信息化教学例谈小组讨论式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提高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药事管理学》课堂效果的探索与思考浅析flash动画在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教学中的应用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心思考《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仿真工学结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浅谈GMP仿真系统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中的有机化学教学吡咯类搞真菌药物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药物制剂工程教学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略论中职《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教学改革黄原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职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有效开展药物制剂实训教学浅谈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及其药剂制作中的实例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完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胰岛素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药物制剂》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药物制剂技术分析刍议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导课艺术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药物制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高职《药物制剂技术》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职药物制剂专业《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校企联合加强药物制剂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离子交换树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高职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探究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药物制剂设备课程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药物制剂课程中的探究项目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初探《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题式教学的探索浅谈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关于微生态药物制剂的应用分析浅谈药物制剂专业技能模块的整合教学重视药物制剂工艺开发与产业化研究药物制剂开发高职《药物制剂设备》教学方法探索国外新近上市的心血管药物制剂药物制剂双语教学实践体会《新编药物制剂技术》出版探讨毫微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药物制剂设备实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氟喹诺酮类药物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进展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在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浅论壳聚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药物制剂一体化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组织与实施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我校的发展研究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必要性浅析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可行性初探天然药物制剂对脑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浅谈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技术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基于GMP指导下药物制剂工厂实训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课程中的作用基于药物制剂快乐学习的探索浅谈药物多晶型对药物制剂的影响兽用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处方与成型工艺研究药物制剂检查一体化教学初探浅谈技能大赛对我院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药物制剂中溶出速率的研究外用药物制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现状分析与研究基于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教学策略研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探析药物制剂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高职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改革探索多肽及蛋白类药物制剂的给药途径探析药物制剂实训改革—实训室建设改革探索“药物制剂综合实训微格化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改革药物制剂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教学探讨药物制剂专业见习的实践与探索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分析GMP仿真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药物制剂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构建初探用于药物制剂的冷冻干燥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浅谈药物制剂在现代的应用。
药物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环境因素是药物生产、存储、使用过程中的硬性因素,是药物必须存储的空间形式,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引言药物制剂性能是否稳定,与其临床效果密切相关,是患者治疗成效的保障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关系到生产和临床应用两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药物的使用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药物中毒酿成医疗事故。
由此看见,医药工作者应当对药物及其制剂的稳定性提起高度重视,保障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一、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决定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涵盖物理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三方面。
物理稳定性是指药物在生产、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外形改变、气味改变而导致质量变异。
生物学稳定性是指微生物环境对药物制剂的影响,是否被微生物感染而发生质量改变。
化学稳定性则是指药剂是否与空气、水等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质变。
对药物制剂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以下将重点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环境因素是药物生产、存储、使用过程中的硬性因素,是药物必须存储的空间形式。
药物制剂的环境反应灵敏度直接导致其质变因素的产生。
环境因素的构成被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客观的外界环境因素,一个是药物制剂本身的内在环境。
环境因素涵盖范围较广,主要有外界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通度、光照程度、溶液离子活性、密度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形成影响。
1.温度因素。
时间数据证明,在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其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药物制剂也具有这一化学性质,但若干中药物制剂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程度与速度与温度的增加成正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提高10℃,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增加3倍。
而且伴随温度递增,药物制剂会产生会发以及分解等物理变化,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
2.光照因素。
由于药物制剂大多含有化学成分,有些化学成分对于光照及其敏感,某些化学成分在光照作用下会与水、空气等产生化学反应。
药剂⼤专毕业论⽂范⽂3篇医药系度学期⼩结各项活动的可喜成果,各项⼯作的圆满完成。
系部正呈现出⼀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系部全体教职员⼯、学⽣分会和全体同学们共同努⼒。
也清楚地意识到医药系的专业建设、学⽣⼯作等都还存在许多缺乏和不尽⼈意之处,会努⼒改进,不时完善、不时进取。
坚信,全体师⽣的共同努⼒下,医药系下学期的⼯作会做得更好!各⾏政处室和兄弟系部的⼤⼒⽀持下,医药系年上学期在学院党委和⾏政的正确领导下。
完成了各项⼯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总结如下:1系部更名发展壮⼤完成由药学系到医药系的快速过渡,本学期初。
认真、细致、全⾯地做好了医检专业10个班级378名学⽣的接管⼯作,完成了学⽣、宿舍、团学⼲部、党员和学⽣档案以及班主任的交接⼿续。
药学系更名为医药系,医学检验专业的并⼊和社区医学专业的增设,这是医检专业学⽣回归其宗的⼤喜之庆,这是⼏代卫校⼈奉献青春年华和毕⽣精⼒的医卫情结”本性还原。
系部更名,为系部的做⼤做强奠定了坚实的⼈⼒物⼒基础,为招⽣就业和毕业⽂凭的发放更具针对性和⼴阔性。
2传道授业冲刺“国字”全⼒做好“全国⽣态⽂明教育基地”迎检和国家⾻⼲院校申报⼯作。
组织相关⼈员撰写重点建设项⽬资料,系部积极配合学院有关部门。
迎接下学期的评估验收。
5⽉15⽇与⼤学联合组织了年度药学专业⾃考本科毕业论⽂答辩,7⽉2-3⽇组织进⾏了⾃考点考,完成了年上学期⾃考各项⼯作。
组织了119名学⽣参与全国营养师培训学习和考证,使学⽣获得双证书、增强就业竞争率。
5⽉份开展了第三届⼤学⽣技能节“中药鉴定技能⼤赛”扩⼤了学⽣的参与⾯,提⾼了技能训练效果,3药学2班⽥芷涵获⼀等奖,丁伊宁、刘发祥等5⼈获⼆等奖,周瑞之、罗⽂等10⼈获三等奖。
6⽉19-20⽇组织629⼈次学⽣参与⼤学英语三、四级考试。
组织专升本的报名考试⼯作,王海超等2⼈考上湘南学院。
组织08级综合实验班、级本科助学班同学参加了6⽉6-7⽇对⼝升学考试,考取率90%完成了年上学期全部教学计划,精⼼组织了期末考试、阅卷、登分及总结⼯作;制定了年下学期全部班级开课计划,下达了教学任务。
中药制药专业毕业论⽂范⽂ 升级传统的中药制药装备,提升中药制药产业科技⽔平是当前祖国医药产业振兴的前提。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药制药专业毕业论⽂范⽂,供⼤家参考。
中药制药专业毕业论⽂范⽂篇⼀ 摘要:进⼊⼆⼗⼀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制药技术不断深⼊。
由于传统的思想,在药品的选择上,⼈们偏向于中药,所以对中药的⽣产和研究提出更⾼的要求。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对其进⾏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般来说,中药研究的过程是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药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产出副作⽤⼩、质量稳定的药品。
⽬前,⼤多数的医药研究员都引⼊了现代制药技术,来提升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和作⽤,提⾼中药⽣产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制药技术中药⽣产应⽤分析 ⼀、引⾔ ⽬前,我国中药⽣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制药技术,中药产业在我国制药市场中呈现下滑趋势。
中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引⼊现代新技术,向⾼科技制药技术的⽔平和⽅向发展。
随着我国加⼊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多数中药企业都投⼊⼤量资⾦,引⼊了现代化⾼新技术,这刺激和影响着传统的中药产业。
现代化科学制药技术和各种制药新⼯艺、新设备的应⽤,使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的成就,也推进了中药制药剂量和药效稳定发展。
⼆、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实例概况分析 进⼊⼆⼗⼀世纪以来,中航建发在医药⽅⾯形成了⾃⼰的特⾊,拥有了⼀⽀专业的设计队伍。
其医药⼯程项⽬设计主要涵盖⽣物制药、中药提取和医药制剂以及配套的设施等。
特别是中药提取车间的⼯程项⽬设计,把国内外的先进制药技术和我国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联系起来,不断的改⾰和完善,形成了⼀套全⾯的中药现代化⽣产技术体系,被国家发改委员会评为“⾼技术产业化⽰范⼯程项⽬”。
此制药项⽬占地⾯积达到3000多平⽅⽶,⼚区分为两期⼯程进⾏规划和整理,⼀期⼯程建筑⾯积达到8000平⽅⽶,为双层,⾼度为18.75⽶,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结构。
药物制剂的毕业论文药物制剂的毕业论文药物制剂是药学专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药物研发与应用的关键环节。
药物制剂的研究旨在将药物有效地转化为适合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形式,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本篇论文将从药物制剂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制剂的定义和分类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处理,制成适合人体使用的药品形式。
药物制剂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剂型和给药途径来划分。
根据剂型的不同,药物制剂可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和粉末等,液体制剂包括溶液、悬浮液和乳剂等,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凝胶和栓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病情,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二、药物制剂的研究方法药物制剂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分析和生物学评价等。
物理性质测试主要用于评估药物制剂的物理状态、溶解度、稳定性和释放性能等。
化学分析则用于确定药物制剂中药物成分的含量和纯度,以及辅料的质量。
生物学评价则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试验评估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药效和安全性等。
在药物制剂的研究中,还需要考虑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相容性研究主要通过物理混合、热分析和光谱分析等方法,评估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稳定性研究则通过长期储存和加速试验,评估药物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降解行为。
三、药物制剂的应用药物制剂的应用广泛涉及临床医学、药店和药企等领域。
在临床医学中,药物制剂是医生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能够提供不同给药途径和剂型的药物选择,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药店中,药物制剂是药师配制和调剂的对象,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药企中,药物制剂是新药研发和生产的基础,能够将药物活性成分转化为市场可用的药品形式。
药物制剂的研究还与药物安全性和药物效果密切相关。
药物制剂的合理设计和制备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制剂毕业论⽂所谓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具体的按照⼀定形式制备的药物成品,如阿莫西林胶囊等,从⼴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门学科。
药物制剂对⼈类起到⾮常⼤的意义,具有重⼤的作⽤。
药品是指⽤于预防、治疗、诊断⼈的疾病,有⽬的地调节⼈的⽣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法和⽤量的物质,药物制剂解决了药品的⽤法和⽤量问题。
毕业论⽂是实现本科培养⽬标的主要环节,是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个重要⽅⾯,是对本科毕业⽣⼏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学⽣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具有本科教学中其它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药物制剂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制剂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艺设计、⽣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作的⾼级科学技术⼈才。
完成毕业论⽂的撰写并通过毕业论⽂答辩主要是锻炼学⽣的科研能⼒,包括检索⽂献、选题和⽴题的能⼒,综合分析⽂献、独⽴撰写学术⽂章的能⼒。
⼈本思想,即以⼈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从⼈的特点或实际出发,在考虑⼈情、尊重⼈权、重视个体⼈的需求的基础上,按⼈的发展阶段进⾏制度安排和政策落实。
将⼈本思想引⼊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过程管理,主张以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尊重他们的价值与需要,找到符合他们⼼理和⾏为活动客观规律的有效激励机制,使他们在毕业论⽂中有较多的参与权与⾃主权,并得到⾜够的关注和⽀持,从⽽加强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过程管理,提⾼药物制剂专业毕业⽣科研训练⽔平。
1 选题指导。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的⾸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毕业论⽂质量。
毕业论⽂选题应该既要⾯向科研训练,⼜要突出实⽤性;要能激发学⽣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的综合素质。
课题选定⼀⽅⾯要以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和⾃我实现理念;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的价值取向和就业、深造需求,帮助他们“量⾝定做”毕业论⽂课题。
毕业论文药物制剂药物制剂在医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将药物有效成分与辅助材料结合,以特定的剂型和规格制备成药物制剂,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和有效的用药途径。
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是药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用药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物制剂的分类药物制剂可以按照剂型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制剂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外用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用药途径和疾病类型。
例如,片剂和胶囊剂适用于口服给药,注射剂适用于静脉或肌肉注射,外用剂适用于局部治疗等。
药物制剂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疾病的特点以及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药物制剂的研发过程药物制剂的研发过程包括药物选择、剂型设计、工艺开发、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首先,药物选择是药物制剂研发的基础。
药物的性质和疗效将决定剂型的选择和制备方法的确定。
其次,剂型设计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药途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然后,工艺开发是指根据剂型设计的要求,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和验证,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质量控制是药物制剂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制剂符合药典标准和药物的质量要求。
三、药物制剂的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药物制剂领域也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技术。
其中,纳米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纳米技术可以将药物微粒制备成纳米级别,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
另外,控释技术也是药物制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可以实现药物的长效治疗效果,减少用药频次和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生物制剂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也为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药物制剂的应用前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用药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药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药物制剂工程论文固体制剂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 %。
固体制剂的共同特点是与液体制剂相比,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制备过程的前处理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以保证药物的均匀混合与准确剂量,而且剂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液循环中。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在固体剂型的制备过程中,首先将药物进行粉碎与过筛后才能加工成各种剂型。
如与其他组分均匀混合后直接分装,可获得散剂;如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造粒、干燥后分装,即可得到颗粒剂;如将制备的颗粒压缩成形,可制备成片剂;如将混合的粉末或颗粒分装入胶囊中,可制备成胶囊剂等。
对于固体制剂来说物料的混合度、流动性、充填性显得非常重要,如粉碎、过筛、混合是保证药物的含量均匀度的主要单元操作,几乎所有的固体制剂都要经历。
固体物料的良好流动性、充填性可以保证产品的准确剂量,制粒或助流剂的加入是改善流动性、充填性的主要措施之一。
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药物→粉碎→过筛→混合→造粒→压片[1]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固体制剂共同的吸收路径是将固体制剂口服给药后,须经过药物的溶解过程,才能经胃肠道上皮细胞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特别是对一些难溶性药物来说,药物的溶出过程将成为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
若溶出速度小,吸收慢,则血药浓度就难以达到治疗的有效浓度。
如片剂和胶囊剂口服后首先崩解成细颗粒状,然后药物分子从颗粒中溶出,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
颗粒剂或散剂口服后没有崩解过程,迅速分散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较快。
混悬剂的颗粒较小,因此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过程更快,而溶液剂口服后没有崩解与溶解过程,药物可直接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当中,从而使药物的起效时间更短。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一般是: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药物制剂论⽂论⽂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
有了⼀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的基本⾻架,使论⽂的结构完整统⼀;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资料,决定取舍,最⼤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
药物制剂论⽂1 摘要:为保证对学⽣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定期对⼈才培养⽅案进⾏修订,是⾼校教学管理⼯作的重要内容之⼀。
本⽂基于南京⼯业⼤学最新修订的20xx级本科⽣培养⽅案,对药学和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新旧培养⽅案进⾏⽐较分析,进⽽对培养⽅案修订的意义及存在问题进⾏探讨。
⼀、修订背景及基本原则 医药⾏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扶持的⾼新技术⾏业,近年来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药学专业⼈才的需求也与⽇俱增,尤其对应⽤型、创新型⼈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对⾼校改⾰药学类专业创新⼈才培养模式,提⾼药学⼈才培养质量,提出更⾼的要求。
本科培养⽅案是本科⾼等学校⼈才培养⼯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案,是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模式、培养⽬标的具体体现。
为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才需求的快速变化,深⼊贯彻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南京⼯业⼤学在20xx年暑期对20xx级本科新⽣的培养⽅案进⾏了全⾯修订。
在此契机下,药学院两个专业(药学和药物制剂)的本科培养⽅案从毕业要求、课程设置等⽅⾯都进⾏了全⾯的修订。
新培养⽅案把促进学⽣的全⾯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坚持尊重规律、⽬标引领,通专融合、⼤类培养,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结构优化、⾃主⾼效的基本原则,努⼒培养⾼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才。
⼆、修订的主要内容 (⼀)优化学分标准 新培养⽅案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才成长规律,促进教学从以教为中⼼向以学为中⼼的转变,采⽤标准化学分,取消0.5学分制,且每门课程的学分控制在4学分以内;减少课内学时,将毕业最低学分设定为160学分,其中理⼯类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例不低于25%,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例不低于20%,供选学分原则上为应选学分的1.5—2倍。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研究系别:____ 药学系专业:_ 药物制剂技术_班级:__ 2008级4班 _学号:___200801010435姓名:_ 朱荣花指导教师:____ 周云 __ __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2)1.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概述 (3)1.1品名 (3)1.2结构式 (3)1.3理化性质..................................................................``3 1.4药理毒理. (3)1.5药代动力学 (4)1.6临床应用 (4)2.处方依据 (4)2.1依据 (4)2.2主药和辅料的作用 (4)3.生产工艺 (5)3.1工艺流程图 (5)3.2主要生产操作 (6)3.3中间体过程质量控制 (7)3.4岗位质量监控要点 (8)4.原料及成品质量标准 (9)4.1原料质量标准 (9)4.2成品质量标准 (10)5.主要生产设备 (10)6.安全和劳动保护 (11)6.1安全 (11)6.2劳动保护 (11)7.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1)8.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12)8.1理论收量的计算 (12)8.2灌装岗位物料平衡 (12)8.3 冻干产品物料平衡 (13)8.4 轧盖岗位物料平衡 (13)8.5 灯检岗位物料平衡 (13)8.6 包装岗位物料平衡 (14)8.7 印刷性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研究作者:朱荣花指导老师:周云摘要: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根据处方要求,经过洗瓶、胶塞、配方、灌装、冷冻干燥、轧盖共6步工序制备得到,其工艺研究重点所在就是控制韦迪配制液、灌装半成品、冻干半成品等中间体质量,严格要求,把握设备操作方法,提高收率。
我认为根据冻干粉针剂的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本产品进行工艺研究,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药物制剂毕业论文题目药物制剂毕业论文题目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药物制剂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药物制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的辅料相结合,制备成适合人体吸收的药物剂型的过程。
药物制剂的研究对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便利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药物制剂成为了药学专业学生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制剂分类、制剂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的活性成分与辅料相结合,制备成适合人体吸收的药物剂型。
药物剂型可以分为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固体剂型包括片剂、胶囊、颗粒等,液体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液等,半固体剂型包括软膏、凝胶等。
药物制剂的研究旨在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用药便利性。
二、制剂分类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药物制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制剂分类包括控释制剂、纳米制剂、复合制剂等。
控释制剂是指能够控制药物在体内释放速率的制剂,可以实现长效治疗和减少用药频次。
纳米制剂是指将药物制备成纳米级别的颗粒或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复合制剂是指将两种或多种药物结合在一起制备成制剂,以达到协同作用或增强疗效的目的。
三、制剂研究方法药物制剂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粉末性质测试、颗粒度分析、溶解度测定等。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纯度测定、药物稳定性测试等。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制剂的性质和特点,为制剂的优化提供依据。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的药物制剂发展趋势包括个性化制剂、纳米制剂、生物制剂等。
个性化制剂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适合其特点的药物制剂。
纳米制剂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生物制剂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安全性。
制剂研究毕业论文一、绪论制剂研究是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实现药物的定向输送和延长药效时间,以及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药物研究的深入,制剂研究已经成为了药学领域的重要科研领域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制剂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纳米制剂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二、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涵盖了各个方面,它可以对药物进行控制性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以及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下面,我们将从控制性释放、生物利用度、靶向性和毒副作用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1.控制性释放控制性释放是制剂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制备出控制性释放的药物磁性分子团,从而实现药物的定向输送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例如,科学家通过制备聚乙烯醇控释纳米球,成功实现了对缬沙坦等药物的缓慢释放,可以让药物在患者体内更长时间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
2.生物利用度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还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许多药物由于水溶性差或者吸收难以、代谢时差不易被吸收,导致药物生物利用度低。
通过纳米技术制备出微小的药物载体,可以使药物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加速药物作用时间。
3.靶向性药物靶向性是治疗效果重要参数之一,纳米技术对于药物靶向性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纳米制剂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抗体、脂质、针尖等手段,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非特异性分布,提高药物在目标组织中的浓度。
例如,表面修饰酶的纳米载体可以将药物拓扑在酶的表面,使得药物更加易被人体识别和吸收,增加了治疗的靶向性。
4.毒副作用药物有时会导致毒副作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可以制剂出控制性释放药物的纳米微珠,从而实现药物的定制输送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药物制剂毕业论文摘要维C银翘片是常用治疗感冒的OTC药品,源于银翘散方,处方中增加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西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
维 C银翘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维生素C及对乙酰氨基酚,二者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通过对五个厂家维C银翘片的质量抽查,检测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速率及溶出度,维生素C含量,片剂的硬度及崩解时限,分析了维C银翘片的质量状况。
结果显示:五个厂家的产品,各种测定指标存在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各厂家生产情况不同,同一产品的质量存在差别。
分析质量差别原因,完善药品标准制定方法,对产品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维生素C 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速率紫外分光光度法AbstractVitamin C Yinqiao tablets which is OTC medicine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 The drug is from the side of Yinqiaosan to which vitamin C,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are added as western medicines. The medicine can clear away heat and toxic efficacy and can be clinically used in heat-induced headache, dry cough, sore throat and so on. Due to taking effect fast, the drug is used clinically for more than 10 years. The drug is very popular among families, because it is cheap and effectiv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of Vitamin C Yinqiao are vitamin C and acetaminophen, so they have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drug. By quality checks on five manufacturers which produce Vitamin C Yinqiao tablets, testing acetaminophen dissolution and dissolution rate, vitamin C content, tablet hardness and disintegration time limit, these quality differences can be analyed clear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five manufacturers of products, the various measured indicator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ecause manufacturers are different, the quality of the same product is also differ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reasons for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 the standard-setting method of drugs can be improved, which is very significant to the quality of the drug.Keywords: Vitamin C Yinqiao tablet Vitamin C Acetaminophen UV Dissolution rat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 II 1绪论.. (5)课题背景 (5)国内外研究情况 (6)维C银翘片的研究状况 (6)维生素C的研究现状 (7)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现状 (11)1.3主要研究内容 (1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13)2.1实验材料 (13)2.1.1 主要仪器与实验用品 (13)2.1.2 药品与试剂 (13)2.2实验方法 (14)2.2.1 对乙酰氨基酚最大吸收波长选择 (14)2.2.2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14)2.2.3 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速率及溶出度测定 (14)2.2.4 维生素C最大吸收波长选择 (15)2.2.5 维生素C标准曲线的绘制 (15)2.2.6 维生素C含量测定 (15)2.2.7 稳定性试验 (15)2.2.8 回收率试验 (15)2.2.9 片剂质量检查 (1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6)3.1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结果与分析 (16)3.1.1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曲线结果与分析 (16)3.1.2 溶出速率结果与分析 (17)3.1.2 溶出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18)3.2 维生素C结果分析 (19)3.2.1 维生素C标准曲线结果与分析 (19)3.2.2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19)3.2.3 稳定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20)3.2.4 回收率实验结果与分析 (20)3.3 片剂质量检查 (20)讨论 (22)结论 (23)展望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1.1 课题背景维 C银翘片是源于《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方。
银翘散是中医临床上常用之方,是由药物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甘草、芦根组成。
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温热病初起卫分证。
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维 C银翘片是在银散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及马来酸氯苯那敏而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受到临床用药的推崇。
维C银翘片在感冒药市场中属于领军品牌之一,在消费者、药店、医院中具有很高的品牌认可度,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目前,全国生产该品种的厂家有 300多家,主要工艺按国家药品标准,经提取后,浸膏干燥成粉,与挥发油和西药等混合后压片;压片采用单层片、双层片和夹芯片;包衣技术有糖衣片和薄膜衣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显示:生产维 C银翘片厂家近300家,其中大多数企业执行糖衣片标准[1]。
不同厂家生产维 C银翘片,质量存在差异。
现行维 C银翘片的药品标准,对控制产品的质量,存在局限性。
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第二、三、四季度药品抽验通报中均出现维C 银翘片不合格情况;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2006年下半年药品抽验不合格药品名单中,维C银翘片也赫然名列其中;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第三、四季度药品抽验不合格药品中也有维C银翘片。
在其他地方药监部门的抽验报告中,维C银翘片经常上黑名单[2]。
因为维生素C易氧化,在不避光的条件下,维生素C片几天内就会变黄[3]。
按照传统工艺,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与西药成分相混合,很容易引起药品变质。
所以,主要问题是在于工艺方面。
大企业由于自身的科研、实力方面的优势,在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方面都做得很到位。
小企业由于实力的缺乏,在工艺方面就与市场的要求脱节。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维C银翘片疗效很好,消费者认可度非常高,市场需求量大。
在国外的大多数国家,非处方药市场一直是止痛药占据首位,在我国,感冒药成为消费者使用率最高的一类药品。
中国的非处方药市场,感冒药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别的药品,成为众制药厂商争夺的主要市场。
2006年前5位产品分别是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新康泰克、维C银翘片和感康片。
双黄连口服液始终保持榜首之位,市场份额呈增长趋势。
2006年,各化学类的品牌药除新康泰克外,感康、白加黑、泰诺、日夜百服咛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均比2005年有所下滑。
维C银翘片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9%,200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8.5%,排名从第7位跃至第4位。
企业由于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具有趋利性,生产者较多,每个企业的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都参差不一,产品质量存在不稳定性。
其次,从药品自身的特点来看,维C银翘片中的西药成分本身不稳定,制成复方制剂更不稳定。
最后,从价格角度来看,由于产品价格便宜,生产企业又大多为小厂家,在科研、工艺等方面投入少。
这些现象既是从一个产品身上的反映,是对中国医药企业现状的反映。
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企业要加大投入,体现制药人的责任;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引导良性竞争;行业不断提高产品标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一是在理论突破;二是标准现代化。
针对维C银翘片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建立新的质量标准,指导企业生产出优质产品。
目前,在标准中增加了金银花、牛蒡子、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对于疗效的重现性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具有时代意义。
维 C银翘片的研究状况10年来,国内对维 C银翘片的研究较多。
如何防止维生素 C被氧化,保证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一直是生产维 C银翘片的一大难题。
每个厂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不一样。
18批样品中,有单层糖衣片,双层糖衣片,单层薄膜片,双层薄膜衣片和夹芯薄膜衣片。
从抽查结果看,维生素 C含量低的产品多出现在单层片中;双层片的维生素 C含量偏低,表明采用分层压片技术,不能完全解决维生素 C在制剂中的稳定性问题;不同厂家的制剂技术,差异较大。
陈英[4]研究维 C银翘片的稳定性与制粒工艺、包衣工艺和材料、包装材料、贮藏条件有关;金宝林[5]研究与工艺用水、工艺参数和辅料等有关。
统计表明维生素 C对感冒初期疗效较好,随维生素 C含量降低,治疗效果变差。
因此,维 C银翘片中维生素 C含量的下降,必然引起产品疗效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