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阅片要领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46
[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能够从一张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
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张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
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打开一张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
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位下不同冠脉血管的走行(图1~3)。
表1不同血管部位常用观察体位图1. RAO+CRA体位,初学者往往把对角支误认为LAD,而没有意识到LAD闭塞。
图2. 在做RCA造影时发现RCA向LAD逆供血才意识到LAD闭塞图3. RAO+CRA体位,开通LAD术后(2)左右冠脉优势分布:熟悉了左右冠脉优势分布可以避免遗漏闭塞的血管,比如对于一个右优势的冠脉分布,如果造影发现RCA和LCX都比较小,而LAD又没有大到跨过心尖到达后室间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遗漏可能闭塞的远端LCX或闭塞的PLA/PDA。
冠脉造影实⽤读图技巧,⼀起学习2021-09-09原创:好医术⼼学院冠脉造影(CAG)是诊断冠⼼病的“⾦标准”,也是经⽪冠状动脉介⼊治疗(PCI)的基本功,⽆论是介⼊医⽣还是临床检查需要,都是必须要掌握的!本⽂将通过冠脉详细解剖、冠脉常⽤造影体位以及如何描述冠脉病变等⾓度,让你对冠脉造影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冠状动脉局部解剖1.冠状动脉⾎管⽰意图:2. 冠状动脉正⾯观前降⽀及回旋⽀从左主⼲发出后很快分⽀,前降⽀⾛⾏于室间沟,回旋⽀⾛⾏于左房室沟,右冠仅有⼀个主分⽀,从右冠开⼝后⾛⾏于右房室沟。
3.冠状动脉后⾯观(膈⾯)膈⾯观主要有两个⾎管分布,⼀为回旋⽀分⽀,从左房室沟过来发出钝缘⽀⽀配左室侧壁;右冠从右房室沟过来发出后降⽀及左室后⽀到达左室侧壁。
所以左室侧壁有两个⾎管供⾎,如果病⼈发⽣下壁⼼肌梗死,则有两种可能——回旋⽀闭塞或右冠闭塞。
4. 冠状动脉及主要分⽀5. 冠状动脉开⼝6. 冠状动脉切⼝8. 冠状动脉开⼝与主动脉冠状动脉开⼝于主动脉根部的冠状动脉窦,分为左冠窦、右冠窦和⽆冠窦。
造影时,导管想要到达冠状动脉窦均需经过升主动脉,⽽想要到达升主动脉,⽆论从桡动脉还是股动脉途径⼊路,则需经过主动脉⼸。
主动脉⼸分⽀有三——头臂⼲、左颈总动脉、左锁⾻下动脉。
如为桡动脉⼊路,通过头臂⼲或左锁⾻下动脉进⼊;股动脉⼊路,则于降主动脉逆⾏到达主动脉⼸。
故病⼈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异常则影响导管到达。
9.左右冠状动脉分布类型:9.桥⾎管⽰意图:冠状动脉造影的常⽤投照体位以增强器的位置来定义位置:正位 (AP):增强器直接对着胸⾻;左、右侧位 (Lateral):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左、右前斜位 (LAO、RAO):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脏;头、⾜位 (Cranial、Caudal):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部;左前斜+⾜位(脾位、蜘蛛位,LAO+CAU):从受检者脾区观测⼼脏;右前斜+⾜位(肝位,RAO+CAU):从受检者肝区观测⼼脏;左前斜+头位(左肩位,LAO+CRA):从受检者左肩观测⼼脏;右前斜+头位(右肩位,RAO+CRA):从受检者右肩观测⼼脏;左冠造影体位:右冠造影体位:冠脉造影读图技巧1.机头相当于眼睛,机头到哪,眼睛到哪2.如果眼睛的位置不变,可以想象把⼼脏反转3.回旋⽀跟着机头⾛4.是头是⾜看膈肌:头位膈肌在上,⾜位膈肌在下5.是左是右看脊柱:左前斜,脊柱在左侧;右前斜,脊柱在右侧6.右冠状动脉:加做右前斜,可以区分窦房结动脉及圆锥⽀如何描述病变?第⼀步:描述冠脉优势,病变位置、长度第⼆步:描述病变的狭窄程度1)狭窄分类向⼼性狭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管腔中⼼线为中⼼均匀向中⼼缩窄,不同投照⾓度狭窄程度相同。
冠脉CTO造影和读片要点(全文)冠脉CTO-PCI的关键是导丝通过CTO段,单向(正向、逆向)或双向(正逆向配合)。
即使单向通过,也需要对侧显影引导导丝的方向(有时是对侧导丝作为标志引导)。
CTO的读片重点在CTO段和侧支循环两部分,涵盖CTO的上下游血管、侧支血管的从大血管发出和汇入的形态。
CTO的行程1)术者必须熟悉各血管在不同投照位二维图像上的行程,可以在造影剂无法到达的区域寻找线索。
2)仔细读片、读未推注造影剂时的动态影像,寻找钙化影帮助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钙化是双刃剑。
少数情况下,钙化分布在血管两侧,被围绕或夹在中央的组织透X光,而且阻力较低,器械在钙化影之间通过有参照物且不易穿出。
但是更多时候,钙化分布在原始管腔的一侧,紧贴原始管腔或有一定距离。
最糟糕的情况是钙化(有时仅仅是造影不易发现的点状钙化)存在闭塞段的斑块内,阻挡导丝,改变其行进方向。
3)双侧同时造影。
CTO下游血管灌注需经过侧支循环,克服阻力和耗时,故对侧造影的导管要求同轴、稳定,推注力量足够,先于正向造影的推注,以求CTO上下游血管同时显影。
如果有多重侧支灌注,注意选用灌注达到最接近CTO远端的通路,如:有时需要超选择独立开口的圆锥支以显示其灌注的前降支近段CTO的出口血管。
自身侧支灌注达到CTO出口血管的,可以单侧造影,注意推注压力、流量和曝光时间要足够。
这类病例干预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自身侧支。
4)造影无法确定CTO行程的病例,冠脉CTA可能有帮助。
5)特别困难的病例采用特殊操作,如Knuckle技术,可能“盲”通过闭塞段(多数行走于内膜下)。
CTO的入口多数情况下,根据上下游血管和CTO段行程可以确定CTO入口位置。
少数情况下,入口难以确定,或难以精确确定。
以下方法可能有帮助:1)采用暴露分叉的投照位,排除边支干扰(未必最大展开血管的角度),如:蜘蛛位有利于分辨闭塞的前降支和干扰的对角支。
2)逐帧回放读片有助发现稍纵即逝的残余入口影像。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作者:国际循环日期:3/28/2011 2:00:23 PM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能够从一张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
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张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
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打开一张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
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位下不同冠脉血管的走行(图1~3)。
表1不同血管部位常用观察体位RCA LM LCX LAD近段RCA:LAO30+CAU30 RAO20+CAU20 LAO90+CAU20开口:LAO30+CRA20AP+CRA20近段LCX:RAO30+CAU30LAO30+CAU30近段LAD:LAO20+CRA20RAO30+CAU30LAO50+CAU30中段RCA:LAO30RAO20LAO90 体部:APRAO20钝缘支:RAO20+CAU20LAO50+CAU30中段LAD:LAO50+CRA30RAO60+CRA20LAO90LAO50+CAU30远端RCA(后三叉)LAD30+CRA30LAO90 远端(前三叉)LAO40+CAU30AP+CAU30远段LCXRAO30+CAU30LAO30+CRA30远段LADRAO20+CAU20LAO40LAO20+CRA20RCA:右冠LM:左主干LCX: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AD:左前降支左主干可分为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
冠脉造影投照体位基础
冠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心脏诊断方法,用于检测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在进行冠脉造影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以确保医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以下是冠脉造影投照的基础体位:
1. 仰卧位,冠脉造影通常在仰卧位下进行。
患者平躺在X光透视台上,以便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2. 左前斜位,这是最常用的冠脉造影投照体位之一。
患者身体略向左侧倾斜,以便X光透视机能够更好地显示心脏的前侧和左侧冠状动脉。
3. 右前斜位,与左前斜位相反,患者身体略向右侧倾斜,这个体位有助于观察右冠状动脉的情况。
4. 头部抬高,在进行冠脉造影时,有时需要将患者的头部略微抬高,以便更好地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
以上是冠脉造影投照的基础体位。
这些体位的选择取决于医生
对患者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具体观察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获得清晰的冠脉造影图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同时,在进行这些体位调整时,医护人员也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
进行。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作者:国际循环日期:3/28/2011 2:00:23 PM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能够从一张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
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张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
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
打开一张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
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位下不同冠脉血管的走行(图1~3)。
表1不同血管部位常用观察体位位,在窦底的非选择造影看不见RCA,则应该考虑RCA开口起源异常,有三种可能:瘠上、前壁、左窦。
(4)观察冠脉血流情况(TIMI分级):正常的冠脉血流应该是TIMI 3级。
如观察到血流慢一定要首先除外导管坎顿导致的造影剂排空延迟(冠脉开口病变/痉挛或导管与冠脉开口不同轴所致)。
有些患者冠脉本身没有明显或严重狭窄的病变,但血流慢,往往是TIMI 2级甚至1级,或者二级及以下的冠脉分支比较少或细小,对此一定要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如ECT)除外有无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