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之搭配不当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8
高考二轮复习语用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搭配不当知识梳理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的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常见的搭配不当类型有以下几种:搭配不当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主宾搭配不当4.动补搭配不当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6.关联词搭配不当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用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解析:1.先划分句子成分:(局部生态环境的)(定语)改善(主语)〔并不能〕(状语)遏制(谓语)(整体恶化的)(定语)态势(宾语),(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定语)速度与面积(主语)〔仍然在不断〕(状语)扩大(谓语)。
2.分析:“速度”不能“扩大”。
判断主谓是否搭配合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2)重视语法分析,确定主语和谓语;(3)注意多个主语和单个谓语是否顾此失彼;(4)注意是否暗中更换主语。
常见主谓搭配不当类型:1.主语+谓语。
语句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单个词语,语义上搭配不当。
两者往往离得较远,考生容易忽略。
如: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
【主语“高考改革”和谓语“出台”不能搭配,可在“高考改革”后加“方案”。
】2.主语+复杂谓语。
语句中,主语只有一个,但谓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容易造成主谓搭配不当的现象。
3.复杂主语+谓语。
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语句,容易与后面的谓语搭配不当。
修改下面病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给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答案】1.先划分句子成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定语)一生(主语),创作了(谓语)(九十多部)(定语)小说(宾语),〔给世界文学〕(状语)留下了(谓语)(宝贵的)(定语)遗产(宾语)。
病句的修改与辨析——搭配不当◆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充成分:补语句子成分划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一般成分弄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
动词涉及人或物,涉及成分叫宾语。
修饰限制算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标志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
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
句子成分分析法找出整个结构的两个中心词──名词中心词和动词中心词,以作为该结构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主语和谓语。
步骤:1.看清整个结构的主要成分,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2.看充任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以决定谓语后面是否有连带成分宾语;3.在主、宾之前,谓语前后的所有附加成分。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方法:主干成分检查法抽出主干、看主谓、动宾、主宾搭配是否合理主谓搭配不当1.一主语•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2010,山东卷)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游客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2004,湖南卷)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病句的类型:1.搭配不当:病句: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修改:把“繁重”改为“沉重”。
2.前后矛盾:病句: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修改:去掉“挤”字。
3.成分残缺:病句:公园里开满了。
(缺宾语)修改:公园里开满了鲜花。
病句:来到了学校。
(缺主语)修改:我们来到了学校。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4.用词不当:病句: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应给老师。
修改:把“反应”改为“反映”。
5.重复啰嗦:病句: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过去的”和“往”意思重复)修改:删掉“过去的”或“往”。
6.词序颠倒:病句:两个新旧社会,真是天壤之别。
修改:把“两个新旧”改成“新旧两个”。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7.指代不明:病句:小华和小刚一起做作业时,他不小心把他撞了一下。
修改:小华和小刚一起做作业时,小华不小心把小刚撞了一下。
小华和小刚一起做作业时,小刚不小心把小华撞了一下。
8.大小概念并列:病句: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
修改: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
9.关联词使用不当:病句: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修改: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0.归类不当:病句:在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
修改:删去“西瓜”和“西瓜”前的顿号。
11.一个动词,两个宾语。
病句:昨天上午他戴着一顶帽子和一件大衣出门了。
修改:昨天上午他戴着一顶帽子,穿着一件大衣出门了。
12.不合情理:病句: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在田里收割麦子。
修改:把“冒着凛冽的寒风”改成“顶着火热的太阳”。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3.褒贬不分:病句:他们几个人勾结合作,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
修改:把“勾结”改成“团结”。
14.比喻不当:病句:万里长城像一条盘旋在崇山峻岭间的长蛇。
修改:把“长蛇”改为“巨龙”。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二)辨析病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句中含有否定词时,应该考虑是否多重否定误用。
例句:在海外的那些年,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起我的亲人。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搭配不当(一)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候主语或者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1.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评:在“慈祥的”之前加“时时回响在我的身畔”。
2.李向群烈士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评:将“活”改为“铭记”。
练:1.广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作风大大改进了。
2.这座发电站的发电量,除了供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二)动宾搭配不当:当一个动词管两个宾语时,要注意这个动词是否与两个宾语都能搭配。
如果多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要注意是否所有动词都能与这个宾语搭配。
有些词不能构成动宾关系。
例:1.这样就达到了避免产生阻力的作用。
评:将“作用”改为“目的”。
2.《红岩》这部小说,塑说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评:将“事迹”改为“形象”。
练:1.一阵急促的哨音,打破了宁静的深夜。
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3.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4.经研究决定,学校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
(三)主宾搭配不当:主语通过谓语发出的动作不与承受动作的宾语相和,即主语和宾语不是处于同一范畴的事物。
例: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评:"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练: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
3.《富春山居图》中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4.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5.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四)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句子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者不符合语法规律,或者不符合事理。
分为定语、状语、补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