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塑成型尺寸公差来源
- 格式:pdf
- 大小:139.17 KB
- 文档页数:3
注塑件尺寸偏差分析及解决方案摘要:针对注塑过程中出现尺寸偏差缺陷现象,从注塑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 注塑工艺条件及成型原料等方面, 分析了影响注塑制品尺寸精度的各种因素, 并给出了控制制品尺寸误差的相应措施, 以提高制品尺寸的准确性。
关键词:尺寸精度;收缩率;流动性一、引言随着注塑成型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但在生产实践中, 经常会因制品尺寸偏差给装配造成困难, 导致资源浪费。
如何提高注塑制品的尺寸精度, 是成型加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针对塑料制品产生尺寸偏差这一缺陷,本文对其产生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导致其产生尺寸误差的因素很多, 也很复杂。
既有外部的温度、湿度因素, 也有内部的分子结晶、取向和内应力变化等因素。
经分析认为造成制品尺寸误差的主要因素, 可归结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注塑工艺条件的影响, 此二者引起的制品尺寸误差约占制品尺寸误差的2/3 ;其次是塑料材料性能,制品设计及注塑设备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二、产生尺寸偏差的原因尺寸偏差是由于收缩率、流动性及工艺参数等原因,造成加工好的塑件实际尺寸与规定尺寸间出现的误差。
1.注塑设备的影响⑴注塑机塑化容量小当制品质量超过注塑机实际最大注射质量时,显然地供料量是入不敷出的。
若制品质量接近注塑机实际注射质量时,就有一个塑化不够充分的问题,料在机筒内受热时间不足,结果不能及时地向模具提供适当的熔料。
⑵液压系统不稳定液压系统不稳定, 直接影响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和锁模压力的稳定, 造成制品尺寸稳定性下降。
⑶喷嘴的影响注塑机通常都因顾及压力损失而只装直通式喷嘴。
但是如果机筒前端和喷嘴温度过高,或在高压状态下机筒前端储料过多,产生“流涎”,使塑料在未开始注射而模具敞开的情况下,意外地抢先进入主流道入口并在模板的冷却作用下变硬,而妨碍熔料顺畅地进入型腔。
此外,喷嘴太小,则由于流通直径小,料条的比容增大,容易致冷,堵塞进料通道或消耗注射压力;太大,则流通截面积大,塑料进模的单位面积压力低,形成射力小的状况。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的相关知识1 引言 (2)2 应用范围 (2)3 概念 (2)4 公差 (3)4.1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尺寸) (3)4.2标注公差尺寸 (3)4.3 模具相关尺寸 (3)4.4 模具无关尺寸 (3)4.5公差的缩减 (4)4.6脱模斜度 (4)4.7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 (5)4.8排屑加工产品的尺寸公差 (5)4.9 螺纹公差 (5)5 检验条件 (5)1 引言塑料模塑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尺寸误差,在生产中产生的尺寸误差通常由下列原因引起:a) 成型工艺:——模塑材料的均一性——成型设备的设定——模具温度——模具在成型压力下的弹性变形b) 模具条件:——模具尺寸的制造公差(参造DIN 16749)——模具的磨损——模具可动部件间的配合误差本标准中的公差是基于上述考虑,同时根据对于大量实际应用的测试结果而确定出来的。
2 应用范围本标准的公差适用于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通过模压、传递、压塑和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塑件,而不适用于挤出、吹塑、发泡、烧结,深冲和排屑机加工工艺(pengding)成型的模塑件。
表1 给出了应用于各种模塑材料的推荐公差等级。
3 概念模塑收缩率 VS模塑收缩率是指23±2℃时模腔尺寸L W和模塑件尺寸L F之差,模塑件在成型后应置于标准气氛(DIN 50 014-23/50-2)中16h后立即测量其尺寸。
VS= (1-LW/ LF )*100%流向收缩率 VSR流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注射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横向收缩率 VST横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与注射方向相垂直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模塑收缩率差∆VS模塑收缩率差是指流向收缩率和横向收缩率之差。
∆VS=VSR-VST更多概念请参考:DIN 7708 part 1 模塑件、压塑件、注塑件、模塑材料DIN 16700 压塑件、传递成型件、挤出、注塑成型件DIN 7182 part 1 & DIN 7168 part 1 公差、偏差、一般公差DIN 7184 part 1 & DIN 7168 part 2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DIN 7724 标准中涉及的高聚物概念4 公差在模塑件检验时应使用本公差,详见第5节。
塑料件公差标准
我国对于塑料件尺寸公差的规定,主要在GB/T1804-2000《公差计量》标准中进行了统一规定。
其中,针对不同的尺寸公差等级,GB/T1804-2000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尺寸公差范围。
具体来说,GB/T1804-2000标准将塑料件尺寸公差分为12个等级。
其中,等级从ITOl到IT12,尺寸公差逐级增大。
实际应用中,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质量要求进行相应的确定。
此外,塑料件在生产过程中,其尺寸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模具的精度、注塑机的压力和温度、塑料材料的收缩率等。
为了确保塑料件的生产质量和尺寸精度,除了遵循GB/T1804-2000标准之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塑料件的设计和生产而言,掌握和理解塑料成型工艺和材料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收缩率和膨胀系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塑料件尺寸的影响。
止匕外,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塑料件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塑料件的质量和精度。
总之,我国对于塑料件尺寸公差的规定主要在GB/T1804-2000《公差计量》标准中进行了统一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塑料件尺寸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尺寸公差范围和生产工艺参数。
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也是保证塑料件质量和精度的关键。
注塑件公差标准注塑件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家居用品等领域。
在注塑件的生产过程中,公差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从注塑件公差标准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公差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间的差值。
在注塑件的生产中,公差标准是指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偏差范围。
公差标准的合理选择可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
二、分类。
根据注塑件的具体要求和用途,公差标准可以分为一般公差标准和精密公差标准两种。
一般公差标准适用于一般要求不高的注塑件,精密公差标准适用于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注塑件。
三、影响因素。
1. 材料特性,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胀冷缩系数,这将直接影响注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公差范围。
2. 模具精度,模具的精度和加工工艺将直接影响注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公差范围。
3. 注塑工艺,注塑工艺参数的设置对注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公差范围也有着重要影响。
四、常见的公差标准。
1. 线性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用来描述注塑件表面的平面和轴线的偏差范围。
2. 尺寸公差,包括孔径、轴向尺寸、壁厚等,用来描述注塑件尺寸的偏差范围。
3. 形位公差,包括位置公差、符号公差等,用来描述注塑件的形状、位置和符号的偏差范围。
五、结语。
注塑件公差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和控制公差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
在注塑件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差标准,并通过优化材料、模具和工艺来控制公差范围,从而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总之,注塑件公差标准的合理选择和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注塑件生产过程中的公差标准有所帮助。
注塑件公差标准注塑件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它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在注塑件的生产过程中,公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制定和遵守注塑件的公差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通常用上下偏差来表示。
在注塑件的生产中,公差的控制对于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外观质量和性能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合理的注塑件公差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注塑件的公差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经过严格审定和实践验证的,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制造企业在生产注塑件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注塑件的公差标准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
不同的注塑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力、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差的设置应该考虑产品的使用要求,保证产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正常使用并具有稳定的性能。
另外,注塑件的公差标准还应该考虑到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成本控制。
合理的公差设置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注塑件的公差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产品质量、设计要求、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的过程。
制定合理的公差标准,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对注塑件公差标准的执行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也应该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客户信赖。
总之,注塑件的公差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重要依据,制造企业应该重视公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注塑模具工程图“公差”规范第一部分:配合公差部分备注:重复配合部分,不重复说明(精度到千分位0.001)一、定位圈:与浇口套配合(实际按三维是否需要):H9/f9与T上固定板配合(小径):H9/f9二、浇口套:与T上固定板配合:H7/m6(过渡)与R脱料板配合:锥度配合,采用基本尺寸三、T上固定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H7/f6与导柱配合:H7/m6 ,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导柱固定端与模座之间一般采用H7/m6或H7/k6的过度配合,导柱的导向部分通常采用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
四、R脱料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H7/g6五、侧面限位拉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N7/h6(略紧)六、A母模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H7/h6(略松)与模仁配合:H7/m6与零度定位块:K7 ,其中槽深公差:+0.1mm与导套配合:H7七:S活动板:与模仁配合:H7/m6与零度定位块:K7 ,其中槽深公差:+0.1mm与导套配合:H7八、B母模板:与模仁配合:H7/m6与导套配合:H7与EF板的中托司导套配合:H7九、E上顶针板:与导套(中托司)配合:H7 ,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间隙配合(标准)与回针配合:十、F下顶针板:与垃圾钉配合:H7/p6顶针孔深度公差:−0.01与中托司孔位配合:K7十一、斜导柱、侧滑块:与导滑槽配合:H8/f8;与成型部分接触,防止溢料,采用H8/f7或H8/g7;十二、顶针:与模架(或模仁)配合:H8/f8(直径大、材料流动性差);反之H8/f7与型芯配合(八连管盖)配合:H5/g6十三、尼龙拉钉:与之相配合的孔位,均给配合:H7十四、键:键公差:h8与键槽轴的配合:H9(松)/N9(正常)/P9(紧)与毂(gu)的配合:JS9十五、轴承:与模架配合:M7与轴配合:k6第二部分:几何公差部分一、各块模板:平面度:0.015mm侧边与平面垂直度:0.01mm上下平行度:0.01mm模仁配合侧边与平面垂直度:0.01mm孔:位置度0.015mm二、顶针、复位杆等长轴类:直线度:0.01mm圆度:0.01mm同轴度:0.015mm三、定位圈:面轮廓度:0.01mm四、带锥度型芯:面轮廓度:0.01mm,2个锥度标注一个直径尺寸同轴度:0.015mm第三部分:技术要求部分模仁的技术要求:1.工件除模具成型部位外,其余锐边均须倒圆角:R1;2.工件中所有的公差孔以及公差尺寸边的粗糙度为Ra1.6;上下两面须磨加工;3.工件中外形定位面应保证其与基准C的相互垂直以及其对应边与基准A、B的相互平行;4.未注尺寸公差为IT13级,未注圆角为R1;5.模具成型部位及四周10度斜面须抛光,抛光后粗糙度为Ra0.4,抛光加工时请勿刮伤其余工件表面;6.材料粗加工单边须留0.8-1mm余量,粗加工后工件淬火热处理,硬度至48-52HRC,热处理后再精加工到图纸尺寸;7.其余未注尺寸请参照三维图或咨询设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