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骨质疏松知识点总结一、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系统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质减少、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发生破坏,造成骨质脆弱,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
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两个方面的改变。
二、骨质疏松的病因1. 生活方式因素缺乏体育锻炼、食用高糖高脂食物、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2. 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3. 营养不良缺乏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养分,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4. 过度减肥和长期缺乏营养的人这类人的饮食方法和睡眠时间不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5. 饮食不良摄入过多的盐分、咖啡因、酒精等对骨质疏松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三、骨质疏松的预防1. 合理的营养补充适当增加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很有帮助。
2. 定期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骨质密度,增强骨骼强度,提高骨抗压能力。
3. 戒烟限酒控制吸烟和酗酒,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4. 预防跌倒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使用助行器和防滑鞋等,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建议中年人和老年人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骨质疏松的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生物磷酸盐、降钙素激动剂、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2. 营养治疗加强对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很有帮助。
3. 骨质疏松运动治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推出不同形式的骨质疏松运动治疗,帮助提高骨密度。
4.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骨折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了解骨质疏松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补充,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同时,及时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存在的骨质疏松问题。
骨质疏松知识讲座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骼弱化,导致骨骼易碎和易骨折。
骨质疏松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
是女性更容易患上。
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后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骨骼组织的流失。
这可能是由于钙质和
其他矿物质的流失,或者是由于骨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
骨质疏松
的发病风险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遗传、生活方式
和患有其他疾病。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一
些常见的症状可能包括骨痛、骨折、身高缩短、体态改变等。
如果
您有以上症状或怀疑自己可能患上骨质疏松,请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与许多疾病一样,预防骨质疏松比治疗更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简单策略:
1. 饮食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获得,以促进骨骼健康。
2. 规律运动:进行适度的运动,例如散步、跳舞、举重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强度。
3. 避免烟酒和咖啡因摄入:烟草、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都与骨骼健康的下降相关。
4. 定期检查:定期体检和骨密度检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
请记住,以上信息只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请咨询医生获取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
了解骨质疏松知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琯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这次的讲座能为您提供一些基本的了解和指导。
谢谢大家!。
骨质疏松的名词解释骨质疏松,又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紊乱性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骨组织的破坏和再生不平衡而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
这种疾病通常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尤其是女性。
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解释骨质疏松为“骨骼稀疏、松散”,这一点可以从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到骨质疏松的各种后果中得到印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多数情况下,骨质疏松是与年龄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逐渐减少,使骨骼变得脆弱。
此外,女性尤其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对维持骨骼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还包括体重过轻、缺乏运动、饮食不平衡、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不仅给个体的健康带来了威胁,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后果。
骨质疏松的最明显症状是骨折,尤其是髋部、腰椎和手腕等部位的骨折。
这些骨折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困扰,还会导致患者失去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增加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此外,骨质疏松还会引发身体姿势的改变,如驼背和身高的减少,给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早期的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
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医学界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
首先,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的关键。
骨密度检查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或者X射线等技术来测量,从而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
其次,饮食调整和适当的营养摄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钙和维生素D是保持骨骼健康的关键,因此摄入足够的乳制品、鱼类和大豆制品等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非常重要。
此外,增加适度的运动量,如散步、跳舞和举重等,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长和密度增加。
最后,药物治疗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补钙剂和雌激素替代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骨质疏松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预防措施来维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
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三大误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由于骨质疏松症会带来疼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使得老人们对骨质疏松心存恐惧,再加上广告上对补钙作用的夸大宣传,使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
其实,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
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
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
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
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
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
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愈骨质疏松,这是没有道理的。
误区三:补钙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
其实不是这样。
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
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
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药膳原则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肾虚证,总的治则是补肾壮骨,但要辨证施膳。
药膳以选用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为主;
2.须重视营养成分的补充,保护或改善脾胃的运化及吸收功能。
膳食宜忌:
1.宜供应充足的钙质。
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2.宜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3.宜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4.忌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品。
女性多吃豆腐不怕更年期豆腐是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
豆腐不仅很有营养,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还可帮助她们克服更年期症状。
许多更年期女性不愿意服用荷尔蒙药物,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少更年期症状。
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
说:“豆腐等大豆产品是各种食物中雌激素含量最高的食品,但由于雌激素有很多种类,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很难拿豆腐和西药的疗效相比较。
”“有很多更年期女性说她们每天吃一两块豆腐,潮红等症状会减少。
但是,还没有什么科学证明豆腐不能吃过多,或是得吃多少才足以发挥效用。
”
他指出,要准确地治疗症状,还是服用含有很纯的雌激素的荷尔蒙药物,会比较有效,因为这类药物是经过临床试验证明的。
食疗方法
◇[方一]黄豆猪骨汤: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
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
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
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方二] 桑葚牛骨汤: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制法: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
另将牛骨置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
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葚补肝益肾;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
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甚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方三]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方四]猪皮续断汤:鲜猪皮200克,续断5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
1日1次,分次服。
功效: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
续断: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
此粥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