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 格式:ppt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20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300mm,土壤贫瘠。
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
随着滴灌技术和日光温室的快速普及,埃尔埃希多地区已由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埃尔埃希多地区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B.受西部山地阻挡,冬季位于西风背风坡C.深居内陆且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D.受沿岸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显著2.埃尔埃希多地区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的合理措施是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3.埃尔埃希多地区普及日光温室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室内温度,抵御严寒霜冻B.改善日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C.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减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答案】1.B2.A3.C【解析】1.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部山地的阻挡,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少,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因而全年降水量小。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
2.表层为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为有机肥,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肥;下层为黏土是为了防止水肥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
3.埃尔埃希多地区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无严寒霜冻灾害,故A错误;日光温室能改善室内气温,不能改变光照条件,故B错误;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故C正确;温室内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旺盛,有机质含量会降低,不能保持土壤肥力,故D错误。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的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
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考地理题目与答案1. 题目:南美洲的主要气候带是什么?请详细描述其特点,并举出一个南美洲国家作为例子。
答案:南美洲的主要气候带是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地区。
其特点是年降雨量高,全年温度较为稳定,日照时间长,相对湿度高。
由于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植物的生长,亚马逊雨林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
例如,巴西是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气候带的一部分,其境内拥有广阔的亚马逊雨林。
2. 题目: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请详细描述其主要的气候类型。
答案: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和炎热。
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是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降水量极低,气温较高,日照时间长。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则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海岸地带,受到海洋的调节,气温相对较低,年降水量稍多。
3. 题目: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如何?并简述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极寒。
该地区以极高纬度、永久冻土和寒冷的气候著称。
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深远。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低洼沿海地区的居民。
同时,冰川的消融也影响着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许多依赖冰雪环境生存的动物,如北极熊和海豹,受到极大威胁。
此外,北极地区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地人民和其他地区的气候模式造成影响。
4. 题目:东南亚地区的气候是怎样的?请列举一个东南亚国家的气候特点和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答案: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拥有丰富的降水,同时季风现象给该地区带来季节性气候变化。
例如,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典型国家,其气候特点包括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影响。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使得泰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和水果出口国之一。
通过以上题目和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理与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综合高考真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21·北京文综·T1·4分)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图,玻利维亚(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2021·新课标全国卷Ⅱ·T3~5·12分)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2~3题。
2.甲国位于( )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2021·海南地理·T9~11·9分)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以下图示意方案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据此完成4~6题。
4.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 )5.假设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6.假设北极航线开通,以下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巴西——英国——法国——印度(2021高考题海南卷)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1,完成7~9题。
7.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8.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于〔〕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9.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 .冰川与岩浆相映B .极昼C .成群的企鹅D .台风(2021高考题重庆卷)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2答复4~5题。
10 0 20304050 6070 80 美国 巴西 图2 土地产出效益 (105美元/公顷) 淡水产出效益 (美元/m 3) 能源产出效益 (102美元/吨标准煤)10.两国相比〔 〕A .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 .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 .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 .能源产出效益相等11.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 .国土面积大B .城市绿地面积大C .城市人口比重高D .科技开展水平高二、综合题1、〔四川绵阳〕以下图中V 、I 、S 、T 、A 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1. 问题:亚洲地理特点答案: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以其广袤的土地、多样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而著名。
它位于东半球,与欧洲和非洲通过陆地连接,与北美洲通过白令海峡相连。
亚洲的地理特点包括高山、河流、湖泊、草原、沙漠等多样的地形,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气候多样性和人口众多等。
2. 问题:南美洲天然资源分布答案:南美洲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分布广泛。
其中,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在其境内拥有大片的热带雨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
秘鲁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和银的产出国之一。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和大理石的供应国。
委内瑞拉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拥有全球第一大的石油储备。
3. 问题:非洲地形特征答案:非洲的地形特征非常多样,包括高原、山脉、草原、沙漠、河流等。
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最著名的地理特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断陷带之一,其地壳活动活跃,孕育了一系列湖泊和火山。
非洲还有东非山脉、剑川山脉、亚特拉斯山脉等山脉地区。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
4. 问题:欧洲气候带特征答案:欧洲的气候特征多样,主要包括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西洋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和北欧沿海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分布均匀。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内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英国和爱尔兰等地区,温暖湿润,降水分布均匀。
5. 问题:北美洲主要河流答案:北美洲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包括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哥伦比亚河、纽约哈得逊河等。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位于美国中部,主要流经美国的几个州并注入墨西哥湾。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重要的河流,流经加拿大和美国,连接大湖区与大西洋。
哥伦比亚河是北美洲最大的西部河流,途径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其下游形成了美国与加拿大的边界。
世界地理1.(2016届高考真题浙江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0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 图2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12分)(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0分)答案: (1)青稞(小麦)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
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2015年真题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图15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16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图15 图16(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2分)(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4分)(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分)(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2分)(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
高考地真题世界区域地理概况——专题练习一、练习目标1. 掌握世界主要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文特征等自然地理概况。
2. 了解世界主要区域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文化特点等人文地理概况。
3. 分析世界主要区域的资源分布、环境问题、国际合作与竞争等现实问题。
二、练习内容(一)亚洲1.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
东临太平洋,西至乌拉尔山脉,南濒印度洋,北抵北冰洋。
2. 地形地貌: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主要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3. 气候特点: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东南亚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
4. 水文特征:亚洲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亚马逊河等。
湖泊分布广泛,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5. 经济发展:亚洲经济差异较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经济发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东南亚、南亚等地经济相对落后。
6. 人口分布:亚洲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我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人口众多。
7. 文化特点:亚洲文化丰富多样,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亚洲广泛传播。
各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各具特色。
(二)非洲1. 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接地中海,南抵好望角。
2. 地形地貌:非洲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主要有撒哈拉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等。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3. 气候特点:非洲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
4. 水文特征:非洲河流众多,主要有尼罗河、刚果河、亚马逊河等。
湖泊较少,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
5. 经济发展:非洲经济相对落后,但资源丰富。
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经济相对较好。
6. 人口分布:非洲人口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地区。
高考一轮世界区域地理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日本略图,下表为东京和高田的气候资料。
阅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日本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由于洋流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界线的纬度比我国高②濑户内海沿岸由于地形的影响,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降水都少③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之一④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内河航运发达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与东京相比,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中纬西风带来丰富水汽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更接近海洋D.沿岸暖流增温增湿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ⅠB.ⅡC.ⅢD.Ⅳ4.有关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5.对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A.自南向北流B.暖流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D.有利于沿海渔场的形成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来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
“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
左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右图是死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上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减少C.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7.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B.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C.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D.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中表示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9.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下图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B. 印度2.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A. 亚洲3.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海岸线?A. 瑞士B. 奥地利C. 乌兹别克斯坦D. 尼日尔答案:A. 瑞士4.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速度最慢的国家?A. 厄瓜多尔B. 塞内加尔C. 柬埔寨D. 塞舌尔答案:D. 塞舌尔5. 下列哪个大洋的最大深度最浅?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D. 北冰洋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
2.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
答案:安第斯山脉3.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4. 地球上离海平面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5. 美洲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答案:加拿大三、判断题1. 横跨中美洲的运河是巴拿马运河。
答案:正确2. 非洲大陆位于全球的中心位置。
答案:错误3.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
答案:错误4. 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没有地理连接。
5.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解释地壳构造学中的板块运动。
答案: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的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以不规则的速度在地幔上进行运动,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形变等现象。
2. 举例说明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然环境通过气候、水资源、土壤肥力等因素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例如,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作物收成的波动,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土壤肥力不足会影响农业生产等。
3. 解释地理层序和地质时代的关系。
答案:地理层序是指地球岩石层次的顺序,根据地质学的原理划分出不同的层次。
而地质时代则是按照地球历史的时间顺序划分的,包括了不同的地质时期和地质时代。
考点47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一、选择题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740万,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地狭人稠,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
1927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
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拢以关闭河道。
读图,完成第1~3题。
图11.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主要目的是()A.修大坝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B.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C.使大坝内部形成库区,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D.为围垦区提供灌溉用水2.须德海大坝修建后,艾瑟尔湖湖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是()A.变大库区封闭,水分蒸发量变大B.变大河流携带的盐分不断在库区集聚C.变小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D.不变河口区本来就是淡水3.莱茵河河口修闸有利于()A.提高通航能力B.减轻风暴潮的危害C.保护河口生态环境D.增加土地围垦面积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加速消融,北极地区不再寂静。
下图示意挪威某探险家为见证北极冰川消融,于某年6月23日到9月23日在北极地区航行的航线。
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该探险家此次航行的叙述,可信的是()A.从甲地到乙地探险的途中遇到了大量浮冰B.大部分行程是顺风航行C.沿途不断遇到大型运矿船D.看到海冰上的北极熊同类相残5.北极地区不再寂静的主要原因是()A.北极航线的开辟,海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B.世界各国为争夺海洋资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C.北极考察等活动急剧增加,打破了原有生态的平衡D.冰川大规模融化使海底火山爆发、地震等地质活动进入活跃期二、非选择题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部,长1850千米,面积75万平方千米。
该半岛地质古老,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全半岛,厚度达到3000米。
半岛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达数十万个。
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水系分布图。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2. 下列哪个是造成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球绕地球旋转D. 太阳活动3.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A. 欧洲西部B. 亚洲东部C. 非洲中部D. 南美洲南部4.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 俄罗斯B. 巴西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5.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云贵高原......40. 以下哪个现象与洋流有关?A. 厄尔尼诺现象B. 拉尼娜现象C. 梅雨季节D. 季风气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4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4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43.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
44.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45.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60.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6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62. 阐述水循环的三个主要阶段。
63. 描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64.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共20分)65. 论述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即一天。
2. 正确答案:B。
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 正确答案:B。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
4. 正确答案:B。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5. 正确答案:A。
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40. 正确答案:A。
厄尔尼诺现象与洋流有关,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现象。
二、填空题41. 正确答案:6378.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