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江苏省苏北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省级培训班课程表 2007年7月19日
- 格式:doc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课次:一(1 课时)课题:青少年体育锻炼卫生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卫生的重要性,掌握其方式方法,增强自身体质,科学健身,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体育锻炼的意义和卫生要求。
二、体育锻炼必须讲究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育锻炼要注意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运动。
(2)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要太长。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运动中要养成正确姿势。
(4)锻炼的内容要多样化,全面锻炼身体。
(5)掌握用鼻呼吸或鼻吸口呼等合理的呼吸方法。
(6)锻炼后,要避免身体受凉。
(7)要遵守组织纪律,做好运动场地、器械或服装的安全检查,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8)要经常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合理调整。
教学小结:课次:二(1 课时)课题:个人卫生与心理卫生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与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维护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改变已有的不良卫生习惯。
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个人卫生。
1、养成清洁卫生习惯,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参加体育锻炼。
2、女子在特殊期特别要注意清洁,避免激烈运动和寒冷刺激。
3、个人卫生的一般要求:(1)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更衣,勤洗手剪指甲。
(2)每天漱口刷牙,不随地吐痰,不对人咳嗽、打喷嚏。
(3)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卧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气温适宜,每天保证8~9 小时睡眠。
(4)进食要定时定量,不偏食,不吃零食。
(5)平时穿衣服要求质地柔软、通气,鞋子有一定弹性和通气性能。
(6)看书写字应保持正确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注意防治近视眼。
二、心理卫生。
1、要求:(1)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
(2)对性成熟状态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3)解决好理想现实的矛盾。
(4)力戒酗酒、吸烟。
课次:三( 1 课时)课题: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其发展规律,为教学小结:以后的生活、学习打基础。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这学期我教的是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力争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符合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桎梏,跳出陈规旧架,尽量与课程标准接轨,全面贯彻有关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四法一纲要”为指针,以教学课标为依据,以新课程方案为准绳,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实际,培养创新精神”的思想;以为了一切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出发点,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着眼点,深化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我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二、教学目标: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与德智美育相结合,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1、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1)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2)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积极自觉参加锻炼的习惯。
3)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4)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能正确的对侍集体的成与败,具有组织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妥,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2、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1)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生理机,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3、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和技能和方法:1)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任务,2)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自我保护,3)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1. 课程概述初中体育教学计划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总共包含五个学期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各项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竞技意识。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2.1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通过系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包括跑步、跳跃、投掷、接球等。
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基本的动作技巧。
2.2 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包括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训练和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2.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团队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不同的团体运动项目,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通过组织各类比赛和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竞争能力。
通过参与比赛,让学生体验竞争的乐趣,并学会承受胜利和失败。
3. 教学内容安排本教学计划将体育课程内容分为五个学期进行安排,每个学期包含了不同的体育项目和教学重点。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3.1 第一学期3.1.1 课程内容:田径运动•学习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田径项目的基本技能;•开展短跑、长跑、接力赛等田径比赛。
3.1.2 教学重点:•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3.2 第二学期3.2.1 课程内容:球类运动•学习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组织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比赛项目。
3.2.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3 第三学期3.3.1 课程内容:健身操、舞蹈•学习健身操和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组织健身操比赛和舞蹈表演。
初中新课表体育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并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进行篮球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篮球的基本技巧。
难点:团队合作和战术运用。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准备活动:做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功练习,如运球、传球等。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讲解并示范篮球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
三、提高部分(15分钟)1. 讲解并示范团队合作和战术运用。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尝试运用团队合作和战术。
3. 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篮球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放松活动:做一些柔韧性练习,如拉伸、瑜伽等。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技能掌握等。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技能掌握等。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技能掌握和比赛成绩等进行评价。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一学期计划(上学期)一、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及素质;速度三、篮球;熟悉球性练习、原地运球素质;腹肌力量四、篮球;基本站立姿势、移动及行进间运球素质;上肢力量五、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素质;弹跳六、篮球;行进间运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素质;上肢力量七、篮球;考核、双手胸前传接球素质;无八、排球;正面双手垫球1 素质;弹跳九、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素质;速度十、排球;正面双手垫球2 素质;上肢力量十一、跨越式跳高;5步助跑与起跳衔接的技术素质;弹跳十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3 素质;腹肌力量十三、跨越式跳高;5步助跑与起跳技术素质;上肢力量十四、排球、正面双手垫球4 素质;弹跳十五、考核;跨越式跳高十六、排球;考核、正面双手垫球十七、足球;熟悉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素质; 上肢力量十八、耐久跑;跑走交替1000--1500m素质; 上肢力量十九、足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踢球素质;上肢力量二十、足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二一、耐久跑;定时跑;男生5分钟素质;上肢力量二二、技巧;蹲撑前滚翻成蹲立素质;腹肌力量二三、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二四、耐久跑;男生1000m 素质; 上肢力量二五、技巧;前滚翻成蹲立--后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素质;背肌力量二六、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二七、耐久跑;考核二八、技巧;考核;模似二九、足球’脚内侧踢球素质;上肢力量三十、技巧;考核三一、足球;脚内侧踢球、考核三二、青春期与体育锻炼初一学期计划(下学期)1、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2、快速跑;40--60m中速跑,30--50m加速跑3、足球;熟悉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4、快速跑;站立式起跑,30--50m加速跑5、足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踢球6、选用教材7、快速跑;40--60m中速跑,50m跑8、足球;9、选用教材10、考核;50m11、足球12、单杠;跳上成支撑--后摆下13、足球14、单杠;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15、足球16、单杠;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17、选用教材18、单杠;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19、单杠考核;两手握杠跳上成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20、实心球;抛,掷,推2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2、实心球;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23、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24、实心球;双手头上掷实心球25、篮球;行进间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6、实心球;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27、篮球考核;行进间运球28、实心球;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29、选用教材30、实心球考核;实心球掷远31、选用教材32、田径运动初二学期计划(上学期)1、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2、篮球;熟悉球性练习,运球练习, 素质;速度3、篮球;变方向的跨步转身,变方向运球, 素质;上肢力量4、篮球;变向的跨步转身素质;弹跳5、篮球;变向滑步,变向运球素质;上肢力量6、篮球;变向滑步,变向运球素质;上肢力量7、篮球;原地双手低手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素质;弹跳8、篮球;原地双手低手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素质;速度9、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10、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变方向运球素质;弹跳11、蹲踞式跳远;腾空落地技术12、篮球;原地双手低手传接球,变方向运球素质;弹跳13、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14、篮球;综合练习素质;上肢力量15、跳远考核16、篮球;运球考核17、足球;熟悉球性,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18、耐久跑;男生5分钟素质;上肢力量19、足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20、足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力量21、耐久跑;弯道跑素质;上肢力量22、支撑跳跃;跳上,两臂侧举,挺身跳下素质;弹跳23、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24、耐久跑;男生1000m 素质;上肢力量25、支撑跳跃;分腿腾越素质;上肢力量26、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27、耐久跑;考核28、支撑跳跃;复习分腿腾越素质;力量29、足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30、支撑跳跃;考核31、足球;脚内侧踢球考核32、青春期与心理健康初二学期计划(下学期)1、怎样科学锻炼身体2、快速跑;40--60m中速跑,加速跑3、选用教材4、快速跑;站立式起跑40--60m加速跑5、足球6、选用教材7、快速跑;40--60m中速跑,50m跑8、足球9、选用教材10、快速跑;50m考核11、足球12、双杠;杠端跳上----分腿骑坐前进13、足球14、双杠;支撑摆动分腿骑坐前进,支撑前摆挺身下15、足球16、双杠;支撑前摆挺身下17、选用教材18、双杠;前摆挺身下19、双杠;支撑前摆挺身下20、推铅球;握持球,原地正面推铅球21、篮球22、推铅球;原地侧向推铅球的预备姿势,用力顺序23、篮球24、推铅球;原地侧向推铅球的用力顺序,出手速度25、篮球;变方向运球26、推铅球;原地侧向推铅球完整技术27、篮球;考核变方向运球28、推铅球;原地侧向推铅球完整技术29、选用教材30、考核;原地侧向推铅球31、选用教材32、体质测试的意义与方法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课教案课次:第一周第2课时篮球--熟悉球性练习(第一次课)球性练习练习。
体育培训馆课程表一、篮球培训课程1. 篮球基础课程- 适合初学者,通过讲解篮球基本规则、基本动作和技巧的训练,帮助学员掌握篮球基本技能。
- 每周一、三、五晚上7点至8点,共计12课时。
2. 篮球进阶课程- 针对已具备一定篮球基础的学员,通过更加复杂的训练项目和实战演练,提高学员的篮球技术水平。
- 每周二、四、六晚上7点至9点,共计24课时。
3. 篮球比赛训练课程- 针对有比赛需求的学员,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团队合作培养,提升比赛能力和应变能力。
- 每周日上午9点至12点,共计8课时。
二、足球培训课程1. 足球基础课程- 适合初学者,通过讲解足球基本规则、基本动作和技巧的训练,帮助学员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 每周一、三、五下午4点至5点,共计12课时。
2. 足球进阶课程- 针对已具备一定足球基础的学员,通过更加复杂的训练项目和实战演练,提高学员的足球技术水平。
- 每周二、四、六下午4点至6点,共计24课时。
3. 足球比赛训练课程- 针对有比赛需求的学员,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团队合作培养,提升比赛能力和应变能力。
- 每周日下午2点至5点,共计8课时。
三、羽毛球培训课程1. 羽毛球基础课程- 适合初学者,通过讲解羽毛球基本规则、基本动作和技巧的训练,帮助学员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能。
- 每周一、三、五上午9点至10点,共计12课时。
2. 羽毛球进阶课程- 针对已具备一定羽毛球基础的学员,通过更加复杂的训练项目和实战演练,提高学员的羽毛球技术水平。
- 每周二、四、六上午9点至11点,共计24课时。
3. 羽毛球比赛训练课程- 针对有比赛需求的学员,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团队合作培养,提升比赛能力和应变能力。
- 每周日下午2点至5点,共计8课时。
四、游泳培训课程1. 游泳初级课程- 适合初学者,通过教授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方法,帮助学员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
- 每周一、三、五上午10点至11点,共计12课时。
体育教师省级培训方案体育教师省级培训方案1.项目背景:根据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第二期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的通知》(苏教体艺〔XX〕7号)文件精神和《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南》,以及《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做好XX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工作的通知》(苏教师〔XX〕3 号)的要求,作为省指定培训基地,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负责承担淮安市、宿迁市普通初中体育教师303人的培训任务,特制定《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2.培训主题:提升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课余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指导能力。
3.培训目标:培训总目标:拓宽视野、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本次培训的主题。
拓宽学校体育工作的视野,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融入课余训练的新领域;创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思维,在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目的与任务的同时,关注有运动天赋的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与指导;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观念,在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同时,建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人才观”。
具体目标:(1)、学习>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了解我省针对加强学习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与措施;为持续推进学习体育工作的改革实施和“教体融合”的转型,奠定认识基础。
(2)、介绍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为准确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有效实施体育教育学、科学指导课余训练、奠定理论基础。
(3)、总结十年新课程教学改革和“体教结合”的实践经验,研讨“阳光体育”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措施,为有效实施体育教育学,有效推进阳光体育、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效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并形成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奠定基础。
(4)、针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强化参培教师在运动选材、课余训练、竞赛组织、器材使用保养、场馆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