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律对秦律的继承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
问题1:试简述“汉承秦制”的表现、作用和实质(1)两汉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对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政治方面:①刺史制度。
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使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②察举制度。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形成,对中央集权不利。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东汉光武帝对诸侯控制也很严。
又如经济上,两汉实行编户制度。
(2)这些措施有力巩固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汉武帝在解决王国问题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等。
两汉选拔重用大批人才,加强了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有利于两汉强盛局面出现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3)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两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
2、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这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西汉初期刘邦为巩固刘姓天下封同姓子侄为王,封国制因而长期存在。
但最终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的统治。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就是地方王国的叛乱。
推恩令: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附益之法:汉武帝规定,诸侯王不许召集宾客,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其活动要受限制。
3、察举制察举制是两汉时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武帝时进一步完善了察举制,他令地方郡和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东汉初期,察举制特别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孝”和“廉”的声望,被称为乡举里选。
东汉后期,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察举制选举的主要依据变成了门第族望,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而形成并发展起来。
4、刺史制度这是汉武帝所创的一种监察制度。
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及其影响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法律制度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对中国后续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概述1. 秦朝法律制度在秦朝时期,法律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始皇通过推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大力加强中央政府在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各个领域的权力,推行统一的法律制度。
在秦朝时期,贯彻实行的法律主要有“法家”思想所倡导的“法家法律”和“六法”。
2. 汉朝法律制度到了汉朝时期,对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继续进行着。
汉初恢复了《周礼》和《礼记》中所载的“三代书”和“五经”作为法律依据,但仍然沿用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法律制度也不断变化和完善。
汉朝时期,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如《汉律》《汉赋》《食货律》等,丰富和完善了法律体系。
二、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影响1. 对后世的影响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法律思想方面,秦汉法律制度发扬了法家思想,使法制理论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上。
在法律实践方面,秦汉时期进一步完善了诉讼制度,实行了严格的刑法和审判程序,从法律实践上为以后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2. 对社会的影响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法制社会的形成。
通过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中国传统法律不断完善和发展,打造出一个人人平等,法律有序,各个阶层和地区都受到保护的社会。
同时,这种法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结语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是中国法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受到后世中国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并保留至今。
秦汉时期形成的法律制度,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取得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之所以能够对后世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符合实际情况,以人为本,推动了法治观念的深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而且它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法律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秦汉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法律实施的方式和法律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秦汉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在秦汉时期,法律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在秦朝,由于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律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秦王朝取消了分封制,使得国家权力得到了相对的集中,同时也使得法律制度得到了更好的执行。
在秦朝,出台了很多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条款,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秦律》了。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书面法典,它规定了很多互相关联的刑法条款,包括了父母、君主、臣民、夫妻之间的关系、土地、财产等。
这些法律条款对于建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汉朝,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法律制度发生了一些转折。
汉朝认为刑法过于严厉,社会需要更多的公平正义,因此开始制定了更多的以德治国的法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律》,这部法典是在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它强调了刑法和德法并举,强调了对人们进行教育,减轻刑法的使用。
二、法律实施的方式在秦汉时期,法律实施的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在秦朝,法庭的数量得到了增加,这样就提高了法律的执行效率。
秦朝选举了一些法官、检察官来维护法律的实施。
同时,秦朝还制定了一些法律制度,如狱官制度,对维护守法公民和惩罚违法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汉朝,法律制度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得到了改进。
汉朝设立了很多法院,这些法院之间相互独立,执行力度得到了增强。
汉朝还制定了一些康乐制度,使得惩罚更加人性化,也使得法律制度得到了更好的执行。
不过这些刑法制度较为严厉,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得社会很难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
三、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在秦汉时期,法律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通过制定公平的法律条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秦汉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继承自古以来,政治制度是国家和社会运转的重要框架和基础,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秦汉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继承两个方面来展开探讨。
一、秦汉政治制度的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改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 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推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
这种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秦朝通过政令、法律等手段,废除了以前各种不同的小国制度,统一了中国的行政制度。
一方面,这种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控制,减少地方割据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历史后期的行政划分提供了基础。
2. 推行铁公鸡法秦朝还推行了铁公鸡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编订的法律。
这部法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它对后世的法律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铁公鸡法为民间常识和张冠李戴的行为规定了一些赔偿和处罚,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
同时,这部法律也从西方引进和吸收了许多思想和方法,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
3. 科举制度的创立秦朝还推行了皇权统治,并开创了科举制度。
这种制度的发明是为了选拔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
之后,在汉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二、秦汉政治制度的继承秦汉政治制度变革虽然意义重大,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制度的继承和延续。
接下来,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进行介绍。
1. 地方制度的延续在秦朝时期,尽管实行了郡县制度,但本地的民族、习俗和地方政治的流传并没有中断。
汉朝在政治制度上也延续了这种本地的分自治的制度,并且允许地方官员继续维护和实行这种分级制度和本地国家制度。
2. 儒家思想的继承在秦汉时期,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两种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政治思想流派。
秦汉时期对法律制度的影响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宏观和微观社会变革最为巨大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无论是秦朝还是汉朝,都对中国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秦汉时期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一、法律体系统一与完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并建立秦朝之后,大力推行法律制度统一的措施。
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从而实现了全国法律的一致性。
这种全国一统的法律制度,不仅促进了秦朝的稳定和统一,也为后来汉朝的法律制度打下了基础。
在秦朝之后的汉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对法律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汉武帝时期,司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以规范司法程序和司法机构的运作,确保了公正的司法审判。
同时,将各地的法律规范进行归纳整理,使得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二、严守法律纪律的文化人在秦汉时期,法律纪律的建立不仅依靠于政府的法律制定和实施,还得益于广大的文化人的自觉遵守。
秦汉时期的文化人诸子百家,都对法律制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关注。
他们将法律纪律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倡导遵守法律规定,反对违法乱纪。
多位知名的文化人在秦汉时期以言辞激烈地批评或直接直接抵制违法行为,从而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例如,韩非子、荀子等思想家就提出了君主应当遵循法律的观点,并且对如何制定公正的法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些思想家的贡献,使得法律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治理。
三、司法平等和司法制度改革秦汉时期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司法平等和司法制度改革方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法律为准则进行治国的原则,以降低官员的裁量权,确保司法的公正性。
而汉朝时期,司法制度进一步改革,取消了贵族的特权地位,实行了官员的责任制,避免了官员任性作出不公平判决的问题。
这使得司法制度更加科学和公正。
此外,秦汉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例如,建立了刑名罪犯的判释机构,实行更加严格和合理的惩罚制度。
中国传统法律演变管窥——从西汉法律看中国传统法律的继
承与突破
孙喆
【期刊名称】《北方论丛》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西汉时期是传统法律发展的关键时期,汉律对传统法律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秦律之精神下启儒家法律化之肇端.传统法律经过西汉时期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了"外儒内法"或"儒法融合"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是中华法系的最基本特征.
【总页数】5页(P150-154)
【作者】孙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1.04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身份法——从叶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曳看传统法律实践的差等性 [J], 罗敏;
2.清代法律史研究的“边缘突破”——读《世界学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1644-1911)》 [J], 袁剑
3.中国传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身份法r——从《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看传
统法律实践的差等性 [J], 罗敏
4.从西汉法律看中国传统道德的法律化 [J], 孙喆
5.从西汉法律看中国传统道德的法律化 [J], 孙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承秦制表现
【原创版】
目录
1.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哪些制度
2.汉朝对秦朝制度的改进和创新
3.汉朝的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制度建设受到了秦朝的影响。
在汉朝建立初期,汉承秦制,继承了秦朝的许多制度。
首先,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文字、法律等。
汉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通过设立郡县制,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汉朝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宰相制度,设立了太尉、司徒、司空等职位,使官僚体系更加完善。
然而,汉朝并不是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例如,汉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强调儒家的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统治思想。
此外,汉朝还实行了“举贤良、任能事”的制度,通过选拔贤能之士,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总的来说,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不仅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