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 知识归纳 优秀版
- 格式:ppt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9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课时:数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数的级别、数位和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十进制计数法,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学会数数的方法,比如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等等。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亿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方法。
对于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我们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也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
如果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课时: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改写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去掉,再添上亿字。
这样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更加方便。
第四课时:求近似数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而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我们还将研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即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定义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线的基本定义。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只有一种读法,即从端点读起,读作“射线AB”。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认识更大的数1. 数级咱们先得知道数级这个概念,就像军队有不同的编制一样。
数级分为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等等。
每一级都有四个数位,这就像每个小团队都有固定的人数。
2. 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计数单位就像一个个小台阶,数越来越大就沿着这些台阶往上走。
比如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依此类推,是不是很有规律呀?3. 大数的读写读大数的时候呢,要先分级,就像给一群人分组一样。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读的时候,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比如说567890123,先分级为5/6789/0123,读作“五亿六千七百八十九万零一百二十三”。
写数的时候也是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如果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4. 比较大小比较大数的大小就像比谁的力气大一样。
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线与角1. 线- 线段:线段就像一根小棍儿,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
比如我们的铅笔,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 射线:射线就像手电筒射出的光,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它的长度是不可测量的。
-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也是长度不可测量的。
而且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角- 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 角的度量:我们用量角器来量角的大小。
量角的时候,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 角的分类:- 锐角: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就像小朋友没长大的小角,很可爱。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计数单位: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不同,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数级:个级、万级和亿级。
数的改写:用近似数表示时,可以用“万”“亿”作单位。
二、比较大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比较两个数的近似数:先看精确到哪一位,再比较大小。
三、多位数的读、写读数:要从高位到低位按顺序读,先读亿级上的数,再读万级上的数,最后读个级上的数。
写数:先写亿级上的数,再写万级上的数,最后写个级上的数。
四、多位数的改写用“万”作单位:把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就可以。
用“亿”作单位:先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亿”作单位。
近似数的改写:先把一个数精确到哪一位,再把后面的尾数省略,看保留到哪一位,就在后面写上对应的单位。
五、运算单位间的换算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容积单位间的进率: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米1毫升=1立方厘米六、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的加减法
1.正数的概念
2.负数的概念
3.整数的加法
4.整数的减法
二、小数的认识与数学运算
1.十分位制下的小数
2.百分位制下数表与读数
3.小数的比较大小及数线上的位置
4.小数的加法
5.小数的减法
6.小数的乘法
7.小数的除法
三、平面与立体图形
1.图形的基本概念
2.点、直线和线段
3.角的概念和分类
4.平行线和垂直线
5.三角形和四边形
6.正方形和长方形
7.立方体和正方体
四、时间的认识与测量
1.时间的认知
2.日历和时刻表的阅读
3.钟面图的认识
4.时间单位的认识
5.时间的加减法
6.时间的换算
五、长度、质量和容量的认识与测量
1.长度单位的认识
2.长度的测量
3.长度的换算
4.质量单位的认识
5.质量的测量
6.质量的换算
7.容量单位的认知
8.容量的测量
9.容量的换算
六、图形的对称性
1.对称性的概念
2.定义对称轴及找对称轴的方法
3.完全对称和轮换对称。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课时数一数知识点: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第二课时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2、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课时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第四课时森林面积(求近似数)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知识点:1、基本定义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本文档旨在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帮助学生复和加深理解。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及其概要:
第一单元:数到10 000
1.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的读法。
2. 认识分类。
例如:认识畜牧动物、水生动物等。
3. 认识数0以及0与其他数的关系。
第二单元:加减法(一)
1. 加法口诀表的背诵。
2. 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概念。
3.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第三单元:加减法(二)
1. 加法口诀表的背诵。
2. 计算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3. 掌握制表法求和的方法。
第四单元:乘法口诀
1. 记忆乘法口诀表。
2. 理解乘法的概念。
3. 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
第五单元:数到1000的加减法运算
1. 计算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
2. 运用数轴和计数器解决数学问题。
3. 运用竖式算法进行加减法运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整理。
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更好地掌握数学技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基础知识梳理认识更大的数:(1)大数的认识①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②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③认识数位、数级及十进制数位顺序表;(2)大数的读写①万以上数的读法;②万以上数的写法;(3)大数的比较①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②数位不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4)大数的改写①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为“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写法;(5)认识自然数①自然数的意义;(6)认识近似数①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基本方法复习(1)对应法实际问题中有一些相关联的对应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解题时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准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就能实现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这种运用对应关系解题的方法就是对应法。
(2)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问题出发,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正确、合理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法。
其特点和思路“由果索因”,即从“未知”看“可知”,逐步推向“已知”。
二、第二单元线与角1.线与角(1)角的度量①度量角的方法②认识角的度量单位③认识量角器④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⑤用量角器和三角尺画角(2)旋转的角①平角和周角的认识②角之间的关系(3)线的认识①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4)相交与垂直①认识相交与垂直②画垂线的方法③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5)平移与平行①认识平行线②平行线的画法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数学问题中数的变化规律、图形特点、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及题目的结构特点等,从而发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方法。
三、第三单元乘法1.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③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大数的估计①由部分估计整体的方法(3)神奇的计算工具①计算工具的演变②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③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4)有趣的算式①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规律2.图示法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他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从图中找到解题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