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5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检验步骤1.重点:完成平行于准直轴(角度I)的圆形水准仪、十字线、水平线和水平管的检查2.步骤: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横丝检校――水准管平行于视准轴(i角)检校二、检验及校正1.圆水准器的检验圆形水平仪的气泡居中后,将望远镜旋转180°并校正气泡(居中或不居中)⑴转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一半。
(2)松开圆形水平仪背面中心的紧固螺钉,用校正针移动两个相邻的校正螺钉,然后移动另一个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3)以这种方式重复校准,直到气泡在任何方向居中,校准即可完成。
最后,拧紧中央紧固螺钉。
2.交叉线和交叉线检查在墙上找一点,使其恰好位于水准仪望远镜十字丝左端的横丝上,旋转水平微动螺旋,用望眼镜右端对准该点(是否仍位于十字丝右端的横丝上)纠正⑴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的固定螺丝,转动整个目镜座,使十字丝横丝与m点轨迹一致,再将固定螺丝拧紧。
(2)当m点与水平线的偏差不明显时,通常不进行校正,可在操作中使用水平线中心部分的读数。
3.I.角度检查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准轴的投影夹角。
水准仪的i角和角是不同的,角(交叉误差)是指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
水准仪i角的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尽量将一起安置在测区范围的中间,而角在普通测量时影响较小,一般不予考虑,而在精密水准测量时必须要注意,其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按奇偶数站将仪器的一条固定的架腿分别安置在路线的左右两侧。
.检查步骤:⑴选择一平坦地面,相距80m左右各打一木桩a、b,将仪器置于中点c,并使ac=bc,⑵将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处,在a、b两点竖立水准尺。
用两次仪高法两次测定a至b点的高差。
当两次高差的较差不大于3mm时,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hab作为两点高差的正确值。
⑶将仪器安置于c′处即距b点2~3m处,精平仪器后,读出b点尺上的读数b2。
由于i角较小,仪器离b点近,引起读数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可视为水平视线的读数。
水准仪的检查及校正1.仪器的外观检查望远镜旋转是否灵活、均匀;制动、微动螺旋及脚螺旋是否可靠,望远镜视场中的十字丝及目标能否调清晰,三脚架是否牢固。
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查方法:摆好仪器把圆水准气泡调居中,就转动仪器180度后,看圆水准气泡是否还居中,居中是好不居中就要校正校正方法:就是架好仪器后,把圆水准气泡调居中,就转动仪器180度这时圆水准气泡肯定不居中,就先稍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定螺丝,再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往中心移动原本偏离的一半,然后就用角螺旋调气泡居中,然后就转180度,看圆水准气泡是否还居中,不居中就要重复划线部分,直至怎么转都居中。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查方法:架好仪器后调好仪器后,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明显一点目标,转动微调螺旋,使十字丝左右移动,若目标点始终不离开横丝,说明是好的,否则就要校正校正方法: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螺丝刀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转动分划板,使目标与横丝重合,如此反复检校,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将固定螺丝旋紧,并旋上护罩。
4.管水准器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也就是常说的i角)检查方法:就是在相距80米的A、B两点,等距中间架好仪器后分别读数a1、b1;然后在距A点附近3米处架好仪器后,再分别读取a2、b2;然后计算两点高差h1=a1-b1(这个在中为正确高差),h2=a2-b2(这个存在一定误差的),计算高差之差,△h=h2-h1,计算i角公式:i=△h×p(一个常数)÷S(AB间距)=△h×206265÷80, 式中p=206265,若i﹥20时就要校正校正方法:旋转微倾螺旋,将十字丝横丝对到A点尺正确读数a2’=a2-△h,这时原来居中的管水准气泡会偏离中央位置,在保持读数不变的条件下,用校正针拨动管水准器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偏离的管水准气泡居中;注意:拨动上、下两校正螺丝前,应先稍旋松左右两个校正螺丝,且上、下两个校正螺丝在校正时应遵循“先松后紧”的规则,也就是要抬高管水准器的一端,应先松开上面的校正螺丝,让出了一定空隙,然后再旋进下面的校正螺丝,校正完毕,再旋紧,如此反复验校,直至i≤20为止。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一、i角的概念水准仪望远镜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理论上应该是平行关系,但是实际上视准轴与水准管轴都存在着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成为i角。
i 角误差是影响水准仪精度的最大因素,因此长时间使用的水准仪需要进行i角的检验与校正。
在四等水准测量中,i角不大于20"就符合规范要求。
当水准仪位于两尺正中间时,可以消除i角误差。
i角示意图二、i角的检验和校正方法一检验1)两尺之间相距80m,仪器架在两尺正中间,读出两尺黑面中丝的读数,算出两尺间的高差,在改变仪器高,第二次测出两尺间的高差,取两次的平均值记为h1.。
(两次读数差值必须在在5mm内)。
2)仪器架在一个尺的外侧距此尺2~3m的地方,分别读出两尺黑面中丝的读数,则近尺读数为b,远尺读数为a,算出两尺的高差h2。
3)比较h1与h2之间的差值,如果绝对值在7之内,则符合规范,不需要校正。
如果超出7,则i角超限,需要校正。
注释:tani=(h2-h1)/s(i代表i角,s代表两尺之间的距离,s=80m)由高数极限可推出i=(h2-h1 )/si的单位为弧度制,可转化为i=(h2-h1 )ρ/s(其中,ρ=180*3600"/π=206265″)由于i角不能大于20", 所以h2-h1 =20"*80*1000/206265=7.75单位为mm.校正在2)的位置保持仪器不动,转动微倾螺旋使仪器的十字丝中丝在最远处水准尺上的读数为b+h1.松开水准管左右螺钉,调节水准管上下螺钉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精平)。
在完成校正后,旋紧左右螺钉。
注释:因为h1为在两尺正中间时所测的高差,不受i角影响,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读数。
读b的水准尺距离仪器很近,忽略了i角的影响,认为是正确读数。
可设远处水准尺正确读数为x,则x-b=h1,因此可以得到远处水准尺x的正确读数为x=b+h1。
此时读书正确,调节水准管。
注意在校正过程时是反复多次的,在完成校正时应该再次检查是否合格。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摘要:水准仪的各主要轴线间必须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才能保证观测成果的质量。
虽然经纬仪出厂时都经过检验,但由于运输、野外的使用与搬迁等原因,其几何关系会发生变化,所以一般在野外作业开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
关键字:水准仪轴线检验校正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要几何条件是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当此条件满足,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水准管轴水平,则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
一、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检校1. 检验方法旋转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转动180°,若气泡居中,则说明此项条件满足,否则需要进行校正。
2. 校正方法设圆水准器轴与仪器竖轴不平行,其夹角为α。
当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处于竖直位置,此时仪器竖轴相对于铅垂线倾斜α角。
当仪器绕其倾斜的竖轴转动180°后,仪器竖轴的位置没有改变,而圆水准器则转到了竖轴的另一侧,且气泡不再居中。
此时圆水准器轴和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α,它就是圆气泡偏离零点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校正时,先转动仪器的脚螺旋,使气泡向零点方向退回偏离值的一半。
此时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然后用校正针(改针)拨动圆水准器底部的三个校正螺丝。
使气泡居中,则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圆水准器的校正结构在圆水准器的底部,有三个校正螺丝,通过调整螺丝完成校正。
此项检校工作一般要反复进行数次,直至仪器转动到任何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
二、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与仪器竖轴检校1. 检验方法仪器整平后,以横丝的一端对准一个明显的标志,拧紧制动螺旋。
然后转动微动螺旋,如标志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则说明条件满足;如果标志点偏离横丝,则此条件不满足,需要校正。
2. 校正方法取下十字丝护盖,旋松十字丝环的四个固定螺丝,微微转动十字丝环,使横丝水平。
校正后,再重复检验,直至条件满足为止。
最后将固定螺丝拧紧,旋回护盖。
有的水准仪十字丝分划板是固定在目镜筒内,而目镜筒由三个固定螺丝与物镜筒连接。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圆水准器轴(圆球面中点和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仪器的竖轴检验:把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然后使仪器绕竖轴旋转180°,此时若圆水准器的气泡仍然居中,则说明此项条件满足。
校正:如气泡偏离圆水准器中心位置,先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一半,然后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反复检验校正直至满足条件。
此外,还可以先按照经纬仪上盘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检校方法,将水准仪上长水准管校正好,在长水准管水平的条件下,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丝,使圆气泡居中。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检验:将水准仪在地上安置好,以横丝的一端瞄准远处一清晰固定的点,然后转动水平方向的微动螺旋,如该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说明横丝垂直于竖轴,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松动十字丝环上相邻两校正螺丝,转动十字丝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检验:在地面选定A、B两点,相距60~100m,置仪器于A、B之中点,对两端所立标尺进行观测得读数a1、b1(图4-237),a1-b1=h即为两点间的正确高差。
然后将仪器搬近B点,紧靠B整置仪器,使望远镜目镜端靠近标尺,自物镜端观测水准尺,以铅笔尖指出圆孔中心在尺上的位置,在镜外读得B点标尺之读数b2(即仪器高)。
然后再对A点所立水准尺进行观测得读数a2。
若a2-b2=a1-b1,则此项条件满足。
图4-237 水准管检验校正:若a2-b2不等于a1-b1,在A点上水准尺的正确读数应为a'2=b2+(a1-b1)=b2+h。
旋转望远镜微倾螺旋,使横丝对准A点标尺上的正确读数a'2,这时视准轴已水平,但气泡却偏离中心,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此项检校要反复进行,直至仪器在B点所测之高差,与仪器在A、B的中点所测正确高差相差在3~4mm以内,就可以认为校正好了。
4.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应平行(即无交叉误差)检验:安平仪器后,在距仪器约50m处竖立一水准尺。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必须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才能正确地测出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水准仪出厂时各轴线间所具有的几何关系是经过严格检校的,确保仪器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使仪器处于正常状态;但由于仪器在长期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等原因,各轴线间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仪器处于非正常使用状态;因此,为了确保仪器观测数据的准确,我国现行建筑法规规定,仪器首次使用之前以及仪器首次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检定,两次检定时间间隔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
水准仪的强制检定周期为一年。
【背景资料:国家测绘局《测绘计量管理暂行办法》国测国字…1996‟24号第十三条规定,“测绘计量器具(用于直接或间接传递量值的测绘工作用仪器、仪表和器具),必须经周期检定合格,才能用于测绘生产。
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测绘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在测绘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内,可由使用者依据仪器使用状况自行检校”。
“教学示范用测绘计量器具可以免检,但须向省级测绘主管部门登记,并不得用于测绘生产。
”“检验、校正”与”检定”的区别:“检验、校正”是指使用者对仪器的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校正使之满足应有的技术要求;“检定”是指由国家法定检测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检验和校正,并对合格仪器发放检定合格证明文件等。
】下面我们介绍水准仪的检验、校正方法。
水准仪检验就是查明仪器各轴线是否满足应有的几何条件,只有这样水准仪才能真正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正确地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如果不满足几何条件,且超出规定的范围,则应进行仪器校正,所以校正的目的是使仪器各轴线满足应有的几何条件。
此外,水准仪还设置了一个便于操作的圆水准器,利用它使水准仪初步安平。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见图1。
一、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1、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水准管的水准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微倾式水准仪)/水平视线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自动安平水准仪DSZ);二是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
光学水准仪如何检验和校正
光学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的仪器,对于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和校正。
以下是光学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步骤:
1.准备工作:将光学水准仪放置在平稳水平的基准面上,并确
保其稳固不动。
2.检查目镜视轴:通过调整目镜焦距,使得目镜中的十字线清
晰可见,并垂直于水平方向。
使用目镜调焦器来调整焦距。
3.检查水平刻度盘:使用气泡管或其他水平检测仪器,检查水
平刻度盘是否水平。
如果不水平,使用调节螺丝来进行微调,直到水平仪显示完全水平。
4.检查测杆:将测杆放置在已知高程点上,例如标高桩上。
在
目镜中观察测杆顶部的读数,并与已知高程进行比较。
如果有偏差,则需要进行校正。
5.进行校正:校正光学水准仪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之一:
➢调整仪器内部光学元件:这通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可以通过调整透镜或反射镜的位置来修正光路偏差。
➢校正测杆读数:如果水准仪与标高桩上的测杆读数存在恒定的差异,可以在读数时应用一个校正值来修正。
6.反复检验和校正:完成校正后,重新检查目镜视轴、水平刻
度盘和测杆读数等要素,确保光学水准仪的准确性。
请注意,对于精密的校正工作,建议寻求专业的光学仪器校准服务。
由于光学水准仪的设计和构造各有不同,因此校正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最好参考仪器的使用手册或联系制造商以获取更详细的校正指导。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在水准测量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正,水准仪校正共分三步。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校正方法首先使望远镜平行于一对脚螺旋,转动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再将望远镜旋转180度。
如气泡偏离则要校正,此时气泡所在位置的校正螺丝偏高(气泡下共有三个校正螺丝),首先降低该校正螺丝,同时升高其它二个校正螺丝,使气泡退回偏离中心一半的位置,然后利用脚螺旋将气泡居中,此步骤应反复检验和校正,直至仪器转在任何方向,气泡始终居中为止。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校正方法整平仪器,用望远镜横丝的一端,对准某一标志点A,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左右移动,检查A点是否在横丝上移动,若不在则需校正。
打开十字丝分划板的护盖,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上四个固定螺丝,轻轻地转动分划板座,使横丝水平,直至转动微动螺旋至A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为止,然后拧紧固定螺丝,旋上十字丝分划板护盖。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校正方法在开阔的空地上(至少50米),固定二把水平尺A、B,将水平仪安置于二尺中间等距离处。
整平仪器并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居中,分别读取a1、b2点上水准尺的读数,求得高差。
然后将仪器安置于B点附近(3米左右),整平仪器并使符合气泡居中后,分别读取a1、b2两尺读数,求得第二次高差,若二次高差不相等,则必须进行校正。
此时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的横线切于A点水准尺上的A′2读数\[(A′2= a2+Δh),Δh=(a1-b1)+(b2-a2)\]处,然后松开水准器的上、下校正螺丝,至气泡符合居中为止。
为了检查校正是否合格,必须在B点附近重新安置仪器,读取高差,如和第一次测得的高差相差3毫米以内,则说明已校正好。
如不行再重新校正。
校正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校正螺丝。
校针应用水平仪专用校针。
校正好后,上下校正螺丝对水准管的支柱必须处于顶紧状态,以免水准管松动。
第6讲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水准仪是一种测量垂直度的仪器,是测量和建筑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仪器。
在施工过程中,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减少误差,提高效率。
水准仪检验和校正一般分为几个步骤:1)检查外观及部件:首先要检查水准仪的外观及部件,确保它们的完整性,若发现有缺损、磨损等,就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2)检查精度:检查水准仪的精度,一般采用折射现象的原理,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
如果精度符合要求,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3)校准:将水准仪放置于校准台上,调整水准仪,使其中心点与校准台上的中心点保持一致,并且保持水准仪的水平性。
4)检查指示灯:检查水准仪的指示灯,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检查水池:检查水池,确保水池没有渗漏,并且水量能够正常的流动。
6)校正:如果检查结果发现水准仪不准确,就要进行校正,校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电脑软件辅助校正、用激光投射仪校正等。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确保水准仪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验水准仪,确保其准确性,提高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