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公共场所安全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嘿,大家好呀!咱今儿个来聊聊公共场所安全知识,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咱平常去个商场,那人多得哟,就跟下饺子似的。
要是不注意点安全,那可不得出乱子呀!就好比说,走楼梯的时候,你得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别跟个猴子似的蹦跶,万一摔个大跟头,那得多疼呀!还有坐电梯,别在里面打闹,万一电梯“发脾气”了,把你关在里面,那不就傻眼啦?在公共场所,那些紧急出口可得看好喽!这就好比是你在海上漂泊时的救生艇呀!平常没事儿的时候,别老去那儿瞎转悠,但是真遇到紧急情况了,就得像看见救命稻草一样冲过去。
你说要是没注意到,那不就跟把救生艇扔了一样嘛!再说说火灾。
哎呀呀,这可真是个大麻烦!在公共场所里,要是闻到啥怪味儿,或者看见冒烟了,可别不当回事儿呀!赶紧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要是看到灭火器,得知道咋用呀,别到时候跟个睁眼瞎似的。
就像你去打仗,手里有把枪却不会用,那不就白瞎啦!还有啊,人多的地方要注意自己的财物。
别把手机呀钱包呀随便露在外面,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小偷“快来偷我呀”!要把自己的东西看好了,就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似的。
要是不小心丢了东西,那得多心疼呀,说不定里面还有重要的东西呢!咱在公共场所也得文明点呀。
别大声喧哗,你又不是喇叭,喊那么大声干啥呀!也别乱扔垃圾,那多不卫生呀,把公共场所当成自己家一样爱护不好吗?就好像你不会在自己家里乱丢垃圾吧!大家想想,要是每个人都能注意这些公共场所安全知识,那咱出去得多放心呀!咱的生活也能更美好呀!所以呀,大家都得上点心,别不当回事儿。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关乎咱自己的安全和幸福呢!咱都得好好保护自己,也得为别人着想,让公共场所变成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地方。
这样,大家才能开开心心地享受在公共场所的时光呀!。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1. 公共场所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公共场所的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公共场所,人们往往扎堆,隐患也会更多。
掌握一些公共场所安全知识,能够提升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下面是一些公共场所安全的关键知识点:2. 外出时的人身安全2.1 避免孤单行走在外出时,尽量避免单独行走,特别是在夜间或生僻地区。
与他人结伴出行能够有效降低遇到危险的风险。
2.2 注意环境观察在公共场所,要保持警觉,随时注意周围的人和事物。
观察陌生人的举止和表情,特别是与自己有接触的人,如找钥匙、寻求帮助的人等。
若发现可疑行为或存在潜在威胁,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3 防备扒窃行为避免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外。
在拥挤地区,如公交车、地铁、商场等,要特别留意个人财物的安全。
使用反扒包或将贵重物品放置在前胸口袋等难以被盗取的位置,可以有效避免扒窃。
2.4 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策略如果遭遇抢劫、袭击等危险,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避免与嫌疑人发生直接对抗。
可以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尽量产生引起他人注意的声音,并及时报警。
在需要自卫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防卫技巧,如攻击嫌疑人的要害部位等。
3. 公共场所的火灾安全3.1 防范火灾的基本知识了解火灾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火灾和自救逃生至关重要。
包括如何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分类、火灾疏散的基本原则、防烟面具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及时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3.2 火灾逃生的应对策略在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灾的程度和蔓延速度。
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但要注意自身安全。
若火势过大无法扑灭,应立即按照疏散原则,迅速撤离现场。
3.3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除了灭火和逃生措施外,还应该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这包括定期检查家中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不乱扔烟蒂以及正确使用明火等。
避免火源是防止火灾的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
公共场所安全小常识公共场所安全是指在人群聚集或公共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公共场所安全的小常识,旨在帮助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人身安全篇1. 注意行走要谨慎:在人多拥堵处、楼梯口、斜坡、湿滑地等地方要小心行走,尽量保持身体平稳,避免跌倒和摔伤。
2. 避开危险区域:遇到电线、水坑、洞口、高空坠物等危险区域时,要远离并及时报警,避免发生意外。
3. 防贼心切:注意随身携带重要个人物品,如钱包、手机等,尽量避免暴露贵重装备和首饰。
遇到可疑人员,要及时向警方或相关人员报警或求助。
4. 学会应急求救:掌握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求救方法,如火灾、地震、溺水等,及时通过电话、报警器等设备向相关人员求救或寻求帮助。
5. 公共场所合理用电:遵守公共场所用电规定,不私拉乱接电线,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二、财产安全篇1. 珍惜个人财物:不轻易将个人物品借给陌生人,不将贵重物品单独放置或外露。
2. 注意包裹物品:如要临时离开,要将贵重物品集中放置,并妥善保管好随身携带的随身包、挎包等。
3. 防盗意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商场、景区、车站等公共场所时要特别注意身边陌生人的行为,保持警惕,防止被盗窃。
4. 务必携带有效证件和钥匙:外出时要携带有效证件,以备不时之需;钥匙要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或被他人盗取。
5. 暂时离开财物看管:当你在公共场所离开一会儿时,务必把贵重物品交给可信的人看管。
三、火灾安全篇1. 不可擅自使用明火:在公共场所禁止擅自使用明火烹饪、点烟等行为,特别是在易燃材料附近,以免发生火灾。
2. 熟悉安全出口:在公共场所,要熟悉楼宇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避免发生人员密集以及逃生困难的情况。
3. 灭火器的使用: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扣动、瞄准、扑灭火源,以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4. 远离烟雾:遇到火灾时,要及时冷静地避免烟雾中躲避,尽量贴近地面低姿态逃生。
公共场所安全教育必知知识公共场所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商场、学校、医院还是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掌握公共场所安全教育必知知识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下面将对几个关键的主题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提升公共场所的安全意识。
首先,个人物品的安全保管是公共场所安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拥挤的场所中,如商场或公交车站,盗窃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预防个人财物的丢失,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觉,并采取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
例如,随身携带贵重物品,避免在公共场所炫耀财富,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地方。
如果发现可疑人员或行为,应及时向安保人员或相关部门报告并请求协助。
其次,火灾预防是公共场所安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火灾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掌握火灾的预防和自救技能非常关键。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注重火灾的预防措施,如遵守禁止吸烟的规定,确保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及时报修漏电设备等。
同时,了解紧急疏散的逃生通道和位置,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增加自己的安全保障。
除了个人物品安全和火灾预防,防止人员拥堵和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是公共场所安全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在繁忙的公共场所,人员拥堵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往往会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冷静和警觉,避免过度拥挤,遵循指引和警示标志,妥善利用逃生通道。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地震、爆炸等,大家应当保持冷静,并迅速找到最近的避难所或就近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并按照指示和警示进行相应的求救。
在公共场所中,安全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我们还应该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举止,提高互相尊重和礼貌的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全。
只有通过加强公共场所安全教育,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保障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
一、公共场所定义
公共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影剧院、学校、歌舞厅夜总会、大型商场、超市、体育场馆、公共交通车站、码头、候机大厅、大型集会、演出活动等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这些场所容易因小的事故、意外(如停电、失火、斗殴等)而引起大型的群死群伤事故,其中拥挤、踩踏事故占相当比例。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的应对方法
1.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准备。
2.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已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已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 如果路边有可以暂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4.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 当发现自已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 若身不由已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7. 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子踩伤。
8. 如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9. 如有可能,抓住一件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侍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意外事故发生脱险要诀
1. 参加大规模公众活动时,入场前就要看清楚出口所在的位置和各种逃生标识。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
1. 人身安全
- 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特别是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以防被盗窃。
-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周围环境,尤其是夜间出行时更要谨慎。
- 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要保持冷静并迅速寻找逃生出口,遵守工作人员的指示,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2. 环境安全
- 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定和秩序。
- 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报警或向工作人员求助,切勿慌乱行动,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 注意观察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如电梯、扶手电梯、楼梯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或寻找维修人员。
3. 交通安全
- 在行人过街区域,要根据信号灯指示过马路,确保自己的行
走安全。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有序上下车,不要拥挤推搡,
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骑自行车或驾驶机动车辆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帽,不酒驾、超速行驶等危险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4. 防范犯罪
- 在公共场所,要随时保持警惕,当遇到可疑人员或行为时,
尽量离开或向工作人员报告。
- 在夜间出行时,尽量选择照明良好、人流较多的路段,避免
偏僻地带,确保自己的安全。
- 研究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如自卫术、紧急呼救等,以提高
自身防范能力。
通过了解和遵守上述公共场所安全知识,我们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安全、有序的公共环境。
公共场所防盗基本常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公共场所出现,如商场、车站、公园、餐厅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也日益猖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了解一些公共场所防盗的基本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预防被盗情况的发生。
首先,要保管好个人财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如车站、商场等,盗窃犯罪往往比较活跃。
因此,我们在外出时要注意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如手机、钱包、证件等,尽量将这些物品放在前胸口袋或者包包的内侧,避免将贵重物品放在外部易被他人取走的位置。
另外,不要轻易将贵重物品放在桌子上或者椅子上,以免被不法分子趁机盗取。
其次,要提高警惕,保持警觉。
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员动向。
如果发现有可疑人员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或者向附近的安保人员求助。
同时,遇到陌生人搭讪或者行为异常时,也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或者跟随对方到偏僻地方,以免遭遇不测。
再者,要避免独自行动,尤其是夜间。
在夜间或者人少的地方,犯罪分子往往更容易作案,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独自行动,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安全。
如果确实需要独自行动,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路线,选择人流较多、灯光较亮的路段,尽量避免经过偏僻地带或者暗巷。
此外,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时刻保持安全防范意识,不要掉以轻心。
可以通过安装防盗器、使用密码锁等方式来提高财物的安全性。
另外,定期备份手机中的重要信息,以防手机丢失或被盗后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
最后,要及时报警处理。
如果不幸遭遇盗窃或者抢劫等情况,千万不要慌张,要及时报警处理。
向附近的警察局或者安保人员求助,协助他们进行案件调查和处理,以便尽快追回被盗财物,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总的来说,公共场所防盗基本常识对于我们的生活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预防被盗情况的发生,确保自身和财物的安全。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公共场所安全知识汇总公共场所安全知识汇总包括:1.火灾预防:包括火灾原因和预防措施,如何使用灭火器和不同类型的灭火器,以及火灾的应对方法。
2.地震预防:包括地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如地震的应对方法、地震的紧急救护和自救措施等。
3.化学物品安全:包括化学物品的分类、安全使用和储存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化学物品。
4.交通安全:包括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标志,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5.网络安全:包括如何防范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和保护个人隐私等。
6.食品卫生:包括食品的储存、加工和烹饪方法,如何正确选择食品和避免食物中毒等。
7.公共卫生安全:包括如何预防传染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正确处理疫情和保护个人健康等。
8.社交安全:包括如何正确处理社交关系和避免社交欺诈,如何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和保护个人安全等。
9.自然灾害预防:包括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如洪涝、风暴、地震等。
10.意外事件处理:包括如何正确处理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割伤、扭伤、火灾等。
以上公共场所安全知识汇总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安全知识,对于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归纳公共场所安全知识归纳包括以下内容:1.火灾预防:包括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避免火灾发生,以及如何逃生。
2.地震预防:包括如何避免地震伤害,如何自救,以及如何帮助他人。
3.触电预防:包括如何安全使用电器,如何避免触电,以及如何急救。
4.电梯安全:包括如何安全乘坐电梯,以及如何应对电梯故障。
5.化学物品安全:包括如何安全使用化学物品,以及如何避免化学物品泄漏。
6.网络安全:包括如何防范网络攻击,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以及如何应对网络诈骗。
7.公共卫生安全:包括如何预防传染病,如何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如何应对拥挤场所的疫情风险。
8.紧急救护:包括如何初步处理伤口、骨折等常见伤病,以及如何寻求专业救护。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知识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知识一、消防安全概述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对于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步火场逃生技巧1. 火灾初期,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及时采取逃生准备措施。
2. 如果火势较小,可选择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注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在逃生过程中,要低姿态行进,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脱水和吸入有害气体。
4. 在烟雾较浓的情况下,离开地面时靠近墙壁,避免跌倒和迷失方向。
5. 遇到楼梯时,选择靠近楼梯井逃生,不可乱闯楼道或烟雾较浓的区域。
6. 在着火楼层,不可乘坐电梯,应使用楼梯逃生。
7. 若途中遇到玻璃门或窗户,可用床单、衣物等进行保护,注意砸碎较低位置的玻璃逃生。
三、火灾预防常识1.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随意使用电器,勤检查火源设备及线路,不乱扔烟蒂和可燃物品。
2. 厨房用电器应适当放置,不超负荷使用,做好随时断电措施。
3.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和用电设施配件,避免发生燃气泄漏和电器火灾。
4. 定期清理楼道、储藏室等易燃杂物,保持通风畅通。
5. 安装自动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并定期检修和更换电池。
6. 建立消防意识,定期组织演练,熟悉火灾逃生路线和逃生准则。
四、公共场所火灾应急处理1. 发现火灾后,首先保持冷静,及时拨打火警报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求助。
2. 在火警报警电话时,要准确地提供火灾发生地点以及其他必要信息。
3. 在火灾发生时,尽量帮助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等进行逃生。
4. 尽可能使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用湿润的衣物阻挡烟雾。
5. 如无法逃生,封闭门窗,湿润门窗和毛巾,以阻止烟雾进入,等待救援。
6. 如途中遇到烟雾过浓或火势过大,应寻找有湿度的安全通道进行逃生。
7. 切勿跳楼逃生,应通过楼梯等走下楼,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五、公共场所消防设备使用1. 灭火器使用:正确使用灭火器,先将保险销拔出,击打压力释放器,用右手握持灭火器,左手拉出喷嘴,同时迅速切换步骤,喷射灭火剂到火源处。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
一、公共场所定义
公共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影剧院、学校、歌舞厅夜总会、大型商场、超市、体育场馆、公共交通车站、码头、候机大厅、大型集会、演出活动等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这些场所容易因小的事故、意外(如停电、失火、斗殴等)而引起大型的群死群伤事故,其中拥挤、踩踏事故占相当比例。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的应对方法
1.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准备。
2.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已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已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 如果路边有可以暂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4.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 当发现自已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 若身不由已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7. 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子踩伤。
8. 如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9. 如有可能,抓住一件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侍人群过去后,迅速
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意外事故发生脱险要诀
1. 参加大规模公众活动时,入场前就要看清楚出口所在的位置和各种逃生标识。
2. 切记:进入场地时的通道未必是逃生的最佳通道。
3. 如果是在足球场、舞厅、大型商场等人多的地方,除了出入通道,还应事先观察是否有其他逃生途径。
4. 体育场内最安全的地方是球场草地,因此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没有必要一定从进出通道挤出去。
留在群后面至少十五分钟,让人散去才离开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5. 如果观看的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双方球迷情绪又比较激动的话,看完球赛后一定不要忘记除去身上表示所拥戴球队的任何标识,以免遭到另一球迷的攻击。
据统计,大部分伤亡事件都是发生在比赛后。
6. 观看大型演唱会时,一定要注意看台的踏板是否牢固,不要和狂热的歌迷们一起站在踏板上,以防踏板不够牢固,造成坍塌事故。
7. 如果大型文体活动现场发生意外事故,不要盲目跟随人群拥挤逃窜,稳定住惶恐心理后,仔细观察周围场地,寻找逃生机会。
8. 大型商场在打折时同样会聚集很多人,此时在上下自动扶梯时一定要注意站在右侧,抓牢扶手,尤其是注意脚下,不要踏空,以防摔伤。
四、踩踏事故的应对方法
1. 拥挤踩蹋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要赶紧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泛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紧做人工呼吸,辅之胸外按压。
五、公共聚集场所突发危害须知
公共聚集场所由于人员聚集,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诸多突发性危害,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1、晕车
2 晕车、晕机、晕船者旅行前不应饱食,需服用药物(最好让其服用自备药或医生提供的药);可能时让其坐在较平稳的座位上,长途旅行中的游客晕机(车船),可请乘务员协助。
2、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其症状是上吐下泻,特点是起病急、发病快、潜伏期短,若救治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让其多喝水缓解毒性,严重食物中毒者应就近立即送医院抢救。
3、心脏病猝发
有人心脏病猝发,切忌急着将患者抬着或背着去医院,而应让其就地平躺,头略高,由患者亲属或其他相关人员从患者口袋中寻找备用药物,让其服用;同时,应到附近的医院找医生前来救治,待病情稍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六、逃生与急救常识
许多重特大事故就是因为员工不懂得“三会”
(会报警、会自救和会逃生)造成的。
当你发现有爆炸、
火灾、燃气泄露、车祸等突发事件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并向周围的人员示警,还应积极参与抢险和扑救,如发现初起火灾时,应使用灭火器材及时扑救;发现有人触电,应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当发现情况已失去控制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迅后速撤离,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七、如何报警
遇到各种紧急情况,掌握报警常识非常重要。
如果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拔打119;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应拔打“122”如果有人受伤,应拔打“120”如果受到坏人伤害或发现坏人正在实施犯罪活动,应拔打“110”拔打报警电活时,要保持镇静,一定要讲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包括区、路、街、门牌号等)、事件的简要经过,事件涉及人员、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个人情况和联系方法等。
报警后应尽量保护
好事发现场,如果有条件应选择适当位置等候救援人员到来。
八、疏散注意事项
1. 保持安全疏散秩序,要防止拥挤、践踏、摔伤等事故发生。
2. 高层建筑疏散应以事故发生层、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优先安排受事故威胁最严重区域的人员疏散;疏散中按先老、幼、弱、残、妇,先旅客、顾客、群众,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的疏散顺序。
3. 发扬团结友爱、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
逃生中切忌大喊大叫、乱窜乱撞,以免引起疏散人员的拥挤和混乱。
4. 疏散、控制事故态势原则上同时进行。
5. 火灾疏散中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
同时不要停留在没有消防设施的场所。
6. 逃生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7. 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
九、卷入人流时的注意事项
公众聚集场所极易出现人群慌乱的情形,这时如慌乱情形不能平息,人们就可能不由自主地被卷入
杂乱的人流,从而形成相互挤压践踏的悲惨局面。
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须加强下面的工作。
1. 要发扬相互关爱的风格,做到临危不乱。
在突发事件中,有秩序地撤离是最安全最迅速的。
2. 现场的领导和安全机构,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维持秩序,撤离顺序为先群众后自已。
3. 当慌乱人群已经形成,并且一时不可能平息,可以采取一些保护自身的方法:用双手抱头,两肘朝外,
4. 尽快松开衣扣,确保呼吸畅通和心脏不受挤压,用肩和背靠在墙上或被挤到墙壁、栅栏旁边,要尽快走近
5. 通道;如果被挤倒、人群从身上踩过,应双手抱着后脑勺,两肘支地,胸部稍离地面,以免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