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指标
- 格式:docx
- 大小:30.61 KB
- 文档页数:4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1、机制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
(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下雨天为16%左右)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2、黄砂、尾矿砂、混合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
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3、0-5石屑(俗称石粉)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颜色发白发青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4.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小于90%),含水率超过5%,按超过值的实测值扣除。
4、5-10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0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2%。
5、10-15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5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6%。
6、10-20mm石灰岩(1-2碎石)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塑料颗粒生产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分析1.1.1清洁生产分析与评价(1)原材料指标分析原材料指标能体现原材料的获取、加工、使用等各方面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因而从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毒性分析:本项目生产中所使用原材料为废编织袋、废塑料袋等,为无毒物质;②生态影响:本项目为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其原料源于废塑料。
体现了循环经济、废物利用原则。
减少了树脂原料及废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减少了固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促进的。
③可回收可再生性:废塑料可作为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而回收利用。
④能源强度:废塑料的生产主要为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废弃塑料,其产生过程无需消耗能源,能源强度属低。
(2)产品指标分析产品指标包括销售、使用、寿命优化、报废四项指标。
①销售分析:项目生产的产品再生塑料颗粒,主要销售对象为下游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产品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②使用分析:项目产品再生塑料颗粒将作为再生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原料进行注塑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如烟尘、废气等;③寿命优化分析:再生塑料颗粒被再次加工后,可作为塑料工艺品或塑料制品用于日常生活直至破损,仍可回收再生;④报废指标分析:由于项目产品报废不会自然生物自然降解,但可回收再生利用,因此项目产品报废指标为优;寿命优化为良好,报废后回收较简单容易。
(3)资源指标分析在正常的操作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可以部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本项目的资源指标可以由新鲜水循环利用率、能源和资源消耗来表达,详见表9.2-1。
表9.2T项目相关资源消耗指标分析(4)污染物排放分析项目投产后,各个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本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分析如下。
①废水排放分析项目需要对原料进行清洗,随之会产生大量清洗废水,造成新的污染排放。
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关键。
因此,对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有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谈谈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一、水泥1. 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32.5级。
2. 安定性:水泥安定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存在裂缝、分层、结块等现象。
3. 凝结时间: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初凝时间不应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应大于360分钟。
4. 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应在20%~30%之间。
二、钢筋1. 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钢筋应无锈蚀、无断裂、无严重变形等现象。
3. 钢筋的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焊接接头应满足强度要求。
4. 钢筋的锚固长度、焊接长度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1.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C25。
2. 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包括坍落度、黏聚性、保水性等。
3. 水泥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宜少于400kg/m³。
4. 骨料:骨料应清洁、无杂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允许最大粒径。
5. 外加剂:外加剂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
四、土工合成材料1. 土工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2. 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3. 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应满足设计要求,如层数、厚度、缝合等。
五、其他材料1. 木材:木材应符合设计要求的种类、规格和质量,如有防腐、防火等要求,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3.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普通浮法原料标准一. 石英砂质量指标(北海石英砂)
难熔重矿物:
难熔重矿物≤10ppm。
二. 石灰石质量指标(长兴大地)
1、相邻的两批原料的波动范围:
(1)CaO ±0.5%
三. 白云石质量要求(安徽九泰)
1、相邻的两批原料的波动范围:
(1)CaO ±0.25% (2)MgO ±0.25% 四.长石质量指标(安徽长石矿业)
1、相邻的两批原料的波动范围 (1)、Al2O3 ±0.5%; (2)、SiO2 ±1.0%; (3)、Fe2O3
±0.05%; (4)、R2O ±0.5%。
2、不得含有粒度大于0.25mm 的难熔矿物。
五. 芒硝质量指标
1、相邻的两批原料的波动范围 (1)、Na2SO4 ±0.15%; 六. 碳粉质量指标(无烟煤)
不含有Cr2O3、SiC等杂质
七. 氧化铁红质量指标
难熔矿物:
镍矿物含量≤5ppm,且单个颗粒直径不大于0.25mm。
常用原材料检验标准一、畜肉的品质检验1、鲜肉的质量标准(1)新鲜肉。
肉色泽红润,肌肉有光泽,脂肪洁白。
外表微干或湿润,不沾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
(2)次鲜肉。
肌肉色稍暗,脂肪缺光泽,外表略湿润,稍沾手。
指压后凹陷恢复慢,且不能全恢复。
略带氨味或酸味。
肉汤稍有浑浊,脂肪滴浮于表面,缺少鲜味。
(3)变质肉。
肌肉无光泽,脂肪灰绿色,外表湿润,沾手,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有明显痕迹,并有臭味。
肉汤浑浊,有絮物状,并带臭味。
2、冷冻肉、解冻肉和再冻肉的质量标准。
(1)冷冻肉。
肉表面颜色正常,比冷却肉鲜明,切面呈灰粉色,手指或热刀接触处呈现鲜红色的斑块。
肉质坚硬如冰,用硬物敲打发出响亮的声音。
在冰冻状态下无气味。
牛肉的脂肪为白色或黄色,猪肉和羊肉的脂肪为白色。
肌腱致密,白色带有浅灰色或黄色,关节液透明微红。
长期保藏肉的肉汤稍浑浊,无成熟肉的香味。
(2)解冻肉。
肉表面呈红色,脂肪呈淡红色,切面平滑而湿润,可沾湿手指,从肉中流出红色肉汁。
切面没有弹性,指压形成的凹陷不复原,呈面团样硬度。
气味正常,但无成熟肉特有的芳香味。
脂肪柔软而多水分,有部分为浅红色或鲜红色。
肌腱松软,带有鲜红色或淡红色。
肉汤浑浊,有油脂气味。
(3)再冻肉。
肉表面呈红色,脂肪呈浅红色,切面为暗红色,手指或热刀接触时色泽无变化。
切面没有弹性,指压形成的凹陷不复原,呈面团样硬度。
气味正常,但无成熟肉特有的芳香味,脂肪呈砖红色,柔软而多水分。
肌腱为鲜红色,关节液也染上红色而稍有不透明。
肉汤浑浊,有很多灰红色泡沫,没有新鲜肉特有的香味。
按照卫生要求,肉类一般不允许两次冷冻,否则不但没有肉的鲜味,营养素也会流失,而且产生致癌物质。
二、禽类的品质检验1、禽肉的品质检验检验家禽肉类的品质,除对活禽进行质量检验外,还需对屠宰退毛的光禽进行质量检验。
禽肉,尤其是有的病禽肉外表特征并不明显,宰前检查容易忽视,加之有些家禽加工后保管不善,引起新鲜度下降,甚至变质,所以在光禽的进一步加工前,必须再次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菜肴的质量和风味。
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指标与工具在生产制造行业中,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原材料质量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与可靠,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指标与工具来实现有效管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原材料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指标与工具。
一、质量管理指标1.物理指标:物理指标是评估原材料外观、尺寸、密度、硬度、强度等物理性质的参数。
通过设定物理指标标准,可以对原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原材料的物理性能符合生产要求。
2.化学指标:化学指标是评估原材料成分、杂质含量、化学反应活性等化学性质的参数。
在原材料的采购和入库环节,可以通过化学指标对原材料进行分析检测,确保原材料没有超出规定范围的有害物质。
3.微生物指标:对于一些易受微生物侵害的原材料,微生物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微生物指标,可以控制原材料的微生物含量,避免微生物污染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环境指标:环境指标主要关注原材料在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中的环境影响。
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需要关注原材料的环境指标,确保原材料在各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要求。
二、质量管理工具1.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并采取对策。
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可以利用质量控制图监控原材料的质量波动,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
2.质量审核:质量审核是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评定其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质量审核,可以筛选出符合质量管理标准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可控。
3.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通过系统性地减少缺陷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可以借鉴六西格玛方法,持续改进原材料质量管理过程,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4.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是一种帮助企业做出决策的工具,通过对不同选项进行量化评估,帮助企业选择最佳的方案。
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可以利用决策矩阵选择适合的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采购方式等方面的决策。
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关键绩效指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明确的标准和流程,还需要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来衡量和评估。
本文将探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以期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原材料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质量,而原材料的供应商是保障原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建立健全的原材料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在评价供应商的质量水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 供应商资质和认证情况: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相关的资质和认证,比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可以直观地反映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
2. 供货记录:分析供应商过去的供货记录,包括是否有过质量事故、是否频繁更换供货商等情况。
可以通过供货记录来初步评估供应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质量管理体系: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存储等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原材料的质量。
二、原材料抽检比例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原材料数量众多,往往无法对所有原材料进行全检,因此需要进行抽检。
抽检比例的确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抽检比例过低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漏检,抽检比例过高则会增加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确定合理的抽检比例。
1. 风险评估:首先要对不同原材料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哪些原材料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需要加大抽检力度。
比如易受环境影响的原材料、关键环节使用的原材料等。
2. 统计学方法:可以借助统计学方法来确定抽检比例,比如抽样检验的置信度、置信水平等。
通过科学的统计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抽检风险。
三、原材料质量问题处理及改进即使经过严格的供应商评价和抽检,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
因此,建立有效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处理及改进机制至关重要。
原材料周转率原材料周转率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对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情况。
原材料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合理控制和提高原材料周转率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材料周转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原材料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原材料的使用次数,它反映了企业对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计算原材料周转率的公式为,原材料周转率 = 原材料成本 / 平均原材料存货。
其中,原材料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购入的原材料的成本总额,平均原材料存货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原材料平均存货量。
其次,要合理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避免原材料的积压和浪费。
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库存的管理,及时清理和处理过期、损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滞留和报废。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周期,提高原材料的周转速度。
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等方式,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稳定。
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生产工艺优化,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量和损耗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总之,合理控制和提高原材料周转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正确理解原材料周转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合理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通过技术改进和生产工艺优化等方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原材料进厂报告范文一、前言本篇报告将详细记录我司最新一批原材料的进厂情况,包括原材料名称、供应商信息、数量、质量检测结果等。
该报告旨在及时、准确地汇报相关情况,为后续生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原材料信息1. 原材料名称本次进厂的原材料为A类铝合金。
2. 供应商信息本次原材料由供应商“ABC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供应商地址:XXXXX。
3. 数量本批次原材料总计进厂1000吨。
4. 进厂日期本批原材料于2022年1月1日进厂。
三、质量检测1. 检测方法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采用以下方法:X光分析仪、化学成分分析仪及检测设备。
经过质量检测,原材料的主要指标如下:- 化学成分:铝含量≥99.5%- 硬度:≥80HB- 密度:2.73g/cm³- 抗拉强度:≥200MPa- 抗弯强度:≥180MPa以上主要指标均符合要求,原材料质量良好,适合后续生产工作。
四、仓储情况本次进厂原材料已由物流人员将其运至指定仓库,并按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和编号管理。
仓库地址:XXXXX。
为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和完整性,仓库已进行24小时监控。
五、下一步工作下一步,我司将继续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根据质量检验结果进行相关工艺流程的调整。
同时,我们将建立材料进出库台账,及时记录原材料的库存情况,为生产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
为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我们将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并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本篇报告对我司最新一批原材料的进厂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名称、供应商信息、数量、质量检测结果等。
通过这次进厂报告,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到原材料的质量状况,并为后续生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我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的质量状况,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注:此篇原材料进厂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原材料库存周转率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对于企业来说,掌握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有助于合理安排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提高库存周转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首先,原材料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原材料库存周转率 = 原材料采购成本/ 平均原材料库存额。
其中,原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采购原材料的成本总额,平均原材料库存额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原材料库存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原材料库存周转率,可以了解企业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库存周转速度,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其次,原材料库存周转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库存管理政策等。
在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时,企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原材料库存过多或过少。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因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原材料库存积压。
在库存管理政策方面,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安全库存、最大库存、最小库存等,通过优化库存管理政策提高库存周转率。
此外,提高原材料库存周转率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优化采购管理、加强生产计划、改进库存管理等。
在采购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在生产计划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降低原材料库存量。
在库存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
总之,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是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该重视原材料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通过合理的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提高原材料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原材料指标的测定方法
1、矿粉活性系数的测定
胶砂配比按下表:
胶砂试块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胶材与砂的结合强度。
根据对比胶砂可得:450g水泥提供强度50Mpa,则225g 水泥提供强度25Mpa;
根据试验胶砂可得:由于225g水泥提供强度25Mpa,推出225g矿粉提供强度23MPa;
所以,矿粉取代水泥率为23/25 = 0.92,即1kg矿粉可以取代0.92kg水泥。
2、粉煤灰活性系数的测定
胶砂配比按下表:
根据对比胶砂可得:450g水泥提供强度50Mpa,则315g 水泥提供强度35Mpa,135g水泥提供强度15Mpa;
根据试验胶砂可得:由于315g水泥提供强度35Mpa,推出135g粉煤灰提供强度10MPa;
所以,粉煤灰取代水泥率为10/15 =0.67,即1kg 粉煤灰可以取代0.67kg 水泥。
3、石子吸水率与空隙率的测定
试验步骤:
1、取一个体积为10L 的容量桶,先称重去皮,然后在桶内装满石子,振动2~3次,再用铁尺沿着桶口壁刮平石子,称出石子的质量为m 1 kg ;
2、向装满石子的容量桶中缓慢加水,至水位与桶口壁近似齐平,称出石子与水的总质量为m 2 kg ;
3、浸泡5分钟后,将水全部滤出,立即称出浸泡后的石子质量为m 3 kg ;
4、粗骨料吸水率 =
%10010
1
3⨯-m m ; 5、粗骨料空隙率 = %10010
12⨯-m m ;。
<一>球墨铸铁件熔炼及成分控制
1.材质:QT450-10。
1.1 成分要求:C:3.6-3.9% Si:
2.4-2.9% M n≦0.3% P≦0.06% S≦0.03%
1.2配料
1.3熔炼:加炉料通电熔化,待炉料全部熔清后取样分析原铁水化学成分,保证高碳低硅的原则调整化学成分,继续升温到铁水所需温度,准备好浇包和合金,浇包内筑堤坝。
先放球化剂再放硅铁(8-10㎜),覆盖剂最后用球铁板压紧、压实。
出铁水,注意铁水不能直接冲入堤坝内观察火苗大小,同时浇三角试块炉前检验,断口应在浇注端两壁有凹陷,断口中心有缩松,断面结晶细,缘和中心细化程度一致,断口呈银白色有乙炔臭味。
1.4再次检测球化孕育后铁水的化学成分。
<二>灰口铸铁件熔炼及成分控制
1.材质:HT200。
2.成分要求:C:
3.4% Si:1.8% Mn:0.8% P≦0.2% S≦0.12%
3.配料:
4.熔炼:加炉料通电熔化,当炉内有铁水熔化时注意冷却水调整,不宜长时间大于60℃,以免感应器结垢。
炉料全部熔清后取样分析化学成分,同时浇三角试块,加入硅铁和锰铁来调整化学成分至铸件要求,然后开温出铁。
出铁前测定铁水温度,一般要求出炉温度≧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