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财产属于谁7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七课资料之财产属于谁1.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3.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的民事法律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5.我国刑事法律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法律禁止的行为就是道德所强烈谴责的行为,对于某些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恶劣行为,仅仅谴责一番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打击施恶者。
所以说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7.①.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执时,我们应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②.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占有人返还原物;③.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④.当发生可修复的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恢复原状。
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七课资料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第六课知识之知识助我成长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第六课要点之珍惜学习机会。
财产属于谁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
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入新课:活动一:大话“拾金不昧”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 “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学生1: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学生2: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教师: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七课《财产属于谁》说课稿一、说教材《财产属于谁》是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七课的第一框题。
本框设置三个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其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学好本框,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结论:我院90后女生心智较为成熟,没有被“缺少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恋爱表象所误导,更独立自主,较为现实,但还是缺少恋爱方面的知识。
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目标: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
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
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已的财产,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二、学情简析: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已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例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中明确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⑶明确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继承权的含义及实现方式。
⑷明确智力成果的含义,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2、能力目标⑴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⑵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
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⑵保护智力成果权,要树立维权意识。
课时:3课时。
第一框为1 课时,第二框为1 课时,第三框为1 课时。
教学内容提要一、财产属于谁1、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1)财产的含义(归属):属于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权的物质财富。
公民的财产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
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准物权、债权及知识产权等。
(2)公民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教育学生能辨别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结合教材P68——70页来学习。
(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教材P70分别解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1)为什么要保护?P71(2)怎样保护?①宪法保护②民法保护③刑法保护3、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1)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2)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财产属于谁一、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我们看看这张图片。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