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方法2019非常全面的主体结构检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60 MB
- 文档页数:350
三、建筑结构检测分类和主要内容建筑工程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防水工程、装修和给排水、电器、空调工程等分部工程构成的。
其中,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等涉及建筑工程的安全。
因此,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主体结构而言,在施工阶段要进行建筑材料进场复验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检验、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质量有怀疑的抽样检测。
对既有建筑则应根据使用功能的改变或质量状况进行安全性、耐久性检测等。
建筑结构检测可分为新建工程(包括施工阶段和验收不满两年的工程)和既有建筑工程(已建成两年以上且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两大类。
在这两大类中的每一类有可以分为根据检测的性质进行在分类。
(一)新建工程检测新建结构工程检测可分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质量验收检验、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工程质量怀疑或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等几种类型。
1、建筑材料的进场复检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在我国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生产厂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在出厂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确认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后才能出厂,对每批进入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复检,经过复检合格后才允许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其中涉及主体结构安全的建筑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所谓见证取样检测,就是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根据建设部建建[2002]211号文规定,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块;(4)用于承重结构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见证取样的数量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主体结构检测课件(多应用)主题:主体结构检测课件一、引言主体结构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结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介绍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概念、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和检测仪器,帮助读者了解主体结构检测的技术要点,提高检测水平。
二、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概念1.主体结构:指建筑物的承重骨架,包括梁、柱、板、墙等构件。
2.主体结构检测: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
3.检测目的: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为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4.检测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如《建筑结构检测技术规程》(JGJ/T23-2011)等。
三、主体结构检测方法1.目视检测:通过观察、触摸、敲击等方式,检查主体结构的表面质量、裂缝、变形等。
2.尺寸检测:使用钢卷尺、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主体结构的尺寸、偏差等。
3.强度检测:采用回弹仪、超声波检测仪等设备,检测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强度。
4.极限状态检测:模拟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荷载,检测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5.非破坏性检测:采用超声波、射线、红外热像等技术,对主体结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
四、主体结构检测标准1.混凝土结构检测标准: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等。
2.钢筋检测标准:参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等。
3.砌体结构检测标准:参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等。
4.钢结构检测标准:参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等。
五、主体结构检测仪器1.回弹仪:用于检测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抗压强度。
2.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检测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的内部缺陷、厚度等。
3.钢筋探测仪:用于检测钢筋的位置、保护层厚度等。
4.拉拔仪:用于检测锚固件、预埋件等的拉拔力。
5.振动检测仪:用于检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情况。
主体结构检测(总4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三、建筑结构检测分类和主要内容建筑工程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防水工程、装修和给排水、电器、空调工程等分部工程构成的。
其中,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等涉及建筑工程的安全。
因此,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主体结构而言,在施工阶段要进行建筑材料进场复验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检验、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质量有怀疑的抽样检测。
对既有建筑则应根据使用功能的改变或质量状况进行安全性、耐久性检测等。
建筑结构检测可分为新建工程(包括施工阶段和验收不满两年的工程)和既有建筑工程(已建成两年以上且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两大类。
在这两大类中的每一类有可以分为根据检测的性质进行在分类。
(一)新建工程检测新建结构工程检测可分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质量验收检验、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工程质量怀疑或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等几种类型。
1、建筑材料的进场复检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在我国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生产厂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在出厂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确认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后才能出厂,对每批进入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复检,经过复检合格后才允许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其中涉及主体结构安全的建筑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所谓见证取样检测,就是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根据建设部建建[2002]211号文规定,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块;(4)用于承重结构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三、建筑结构检测分类和主要内容建筑工程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防水工程、装修和给排水、电器、空调工程等分部工程构成的。
其中,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等涉及建筑工程的安全。
因此,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主体结构而言,在施工阶段要进行建筑材料进场复验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检验、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质量有怀疑的抽样检测。
对既有建筑则应根据使用功能的改变或质量状况进行安全性、耐久性检测等。
建筑结构检测可分为新建工程(包括施工阶段和验收不满两年的工程)和既有建筑工程(已建成两年以上且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两大类。
在这两大类中的每一类有可以分为根据检测的性质进行在分类。
(一)新建工程检测新建结构工程检测可分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质量验收检验、结构工程的实体检验和对结构工程质量怀疑或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等几种类型。
1、建筑材料的进场复检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在我国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生产厂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在出厂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确认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后才能出厂,对每批进入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复检,经过复检合格后才允许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其中涉及主体结构安全的建筑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所谓见证取样检测,就是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根据建设部建建[2002]211号文规定,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块;(4)用于承重结构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见证取样的数量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