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仪器设备内校作业规程附内校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858.50 KB
- 文档页数:7
仪器设备内校外校的分类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仪器设备内校是指对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校准。
内校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内校可以帮助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实验结果的重要条件。
如果仪器设备出现误差或故障,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
因此,定期进行仪器设备内校是非常必要的。
仪器设备内校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准对象的不同,二是校准的方式和方法。
校准对象的不同主要包括仪器设备本身和测量标准。
仪器设备本身的内校是指对仪器设备的各个部件和功能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测量标准的内校,主要是对已知准确度的标准进行测试和检验,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外校和内校两种。
外校是指将仪器设备送交专业机构或实验室进行校准,而内校则是在实验室内部进行校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设备内校的定义、目标和原则,以及内校的分类标准和重要性。
同时,还将探讨仪器设备内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对仪器设备内校的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数据真实性的保证,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目的以及总结。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仪器设备内校的定义和意义、目标和原则以及分类标准1和分类标准2。
然后,在内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分,将阐述内校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内校的分类标准,强调内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总则为了确保公司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内校管理制度1. 内校原则(1)公司仪器设备内校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
(2)内校工作应在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
2. 内校范围(1)所有在公司内部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量器具、分析仪器、检测设备等。
(2)新购入、维修后、使用一年以上的仪器设备。
3. 内校周期(1)计量器具每年至少内校一次。
(2)分析仪器、检测设备等根据其性能、使用频率等因素,确定内校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4. 内校程序(1)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编制内校计划,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内校工作,包括选择内校人员、制定内校方案等。
(3)内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严格按照内校方案进行操作。
(4)内校结束后,内校人员应填写内校报告,并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5)设备管理部门对内校报告进行存档,并对内校结果进行评估。
三、外校管理制度1. 外校原则(1)外校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
(2)外校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和标准进行。
2. 外校范围(1)所有在公司内部使用的计量器具。
(2)根据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部分分析仪器、检测设备等。
3. 外校周期(1)计量器具每年至少外校一次。
(2)分析仪器、检测设备等根据其性能、使用频率等因素,确定外校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4. 外校程序(1)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编制外校计划,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联系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机构,并签订外校协议。
(3)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将仪器设备送至计量机构进行外校。
(4)外校结束后,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将仪器设备接回,并填写外校报告。
(5)设备管理部门对外校报告进行存档,并对外校结果进行评估。
四、监督检查1. 公司对内校、外校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内校、外校结果进行审核,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提出整改要求。
5.4.3 用千分尺量测针规,两端按限点检测,各测四点,测量值与标准值的误差不可超0.002mm,否则视为不合格;5.4.4 校验合格的针规贴上校准合格证标签,并记录校准数据;5.4.5 校验不合格的贴上不合格标识,并报废或改作他用。
5.5卡尺内校作业细则:5.5.1内校工具:外校合格的卡尺专用量块、干凈碎布;5.5.2准备工作:用干凈的布条将使用平台清洁干凈,再将待校件与量块置于平台上;5.5.3清洁完毕的待校件和量块应置放于平台上至少30分钟以上,使其与环境温度同等;5.5.4校正规程:将游标卡尺外测测爪密合,将其朝向光源,视其两外测量爪间不得有光线透过,且内测间不得有微光透出,如图1:图1 图2 图35.5.5将游标卡尺测深度尺垂直与量块密合,视其表针必须归零且表针应垂直向上(带表)如图2:5.5.6将游标卡尺缓慢推动其手轮,感其是否平稳顺畅;5.5.7归零后用标准的量块进行量测,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被测量块尺寸一致;5.5.8用游标卡尺的外量爪测一个10mm的量块,若其测量结果为10,则将其固定,平放在工作平台上,用千分尺测量其张开之内测量爪,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块规标准结果一致,如图3:5.5.9目测游标卡尺之外测和内测量爪不得有撞伤,且主尺游标刻度和表内刻度必须清楚,不得模糊不清;5.5.10标准块规应定期送国家单位校正合格;5.5.11数据及报告,由校正人员校正完成后填写《校验记录表》;5.5.12校正结果如为降级使用或暂停使用,在被校验件贴上校验状态标签;5.5.13送修完成的游标卡尺应再实施校正,校准合格后可发放使用;5.5.14游标卡尺之外卡,内卡,深度尺标准测定值如下(图4),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1mm:规格mm 测定点示值误差分度值0~150 5.1 41.2 81.5 121.8 / ±0.01 ±0.020.01/0.020~300 5.1 41.2 81.5 121.8 250 ±0.02 ±0.040~500 5.1 41.2 81.5 121.8 250 ±0.02 ±0.045.5.15 电子卡尺测量值与显示的数值应一致,校验流程同游标卡尺。
湖南省大围山至浏阳(湘赣线)高速公路试验仪器(设备)自校规程版本号: A修订次: 0受控状态:受控湖南省大浏(湘赣线)高速公路第一监理处试验室目录一、水泥及水泥混凝土仪器设备1、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方法 (5)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记录2、水泥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方法 (7)水泥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记录3、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仪校验方法 (10)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仪校验记录4、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13)抗压夹具校验记录5、水泥混凝土、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15)6、水泥安定性试验用雷氏夹校验方法 (20)水泥安定性试验用雷氏夹校验记录、7、维卡仪自检校验方法 (22)维卡仪自检校验记录8、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 (24)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9、水泥砼拌合机校验方法 (26)水泥砼拌合机校验记录10、水泥砼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方法 (28)水泥砼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记录11、砂、石标准筛校验方法 (30)砂、石标准筛校验记录12、容量筒自检校验方法 (33)容量筒校验记录二、土工仪器设备1、手动击实仪校验记录 (37)2、贯入式触探仪校验记录 (38)3、灌砂筒校验方法 (39)灌砂筒校验记录4、铝盒自检校验方法 (42)铝盒自检校验方法三、力学仪器设备1、路面弯沉仪校验方法 (45)路面弯沉仪校验记录一、水泥及水泥混凝土仪器设备1、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检校验方法一、技术要求1. 数显时间控制器误差2min±5s2. 筛析仪性能,要求求密封良好,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 Pa ~6000Pa。
3. 水泥细度筛,筛网不得有堵塞、破洞现象,其校正系数应在0.80~1.20范围内。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1. 校验项目(1)数显时间控制器误差(2)筛析仪性能(3)水泥细度筛2. 校验用器具及标准物质(1)电子计时表(2)天平:称量2000g,分度值0.01g。
(3)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三、校验方法1. 采用电子计时表测试数显时间控制器是否准确。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一、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校准记录表
《校准记录表》使用说明
一、适用范围:计量员校准内校的计量或监视设备是做记录使用。
二、填写要求:
1.设备名称:填写所校准设备的名称。
2.型号:填写所校准设备的型号。
3.编号:填写所校准设备的编号。
4.校准所用仪器设备:填写校准设备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及所需说明的内容。
5、校准依据:校准设备依据的文件名称和编号。
6、校准环境:校准设备当天的温湿度。
7、校准记录:填写校准文件中所要求的所有项的记录。
8、结论: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9、校准日期:校准设备当天的日期。
10、校准间隔:填写校准文件中规定的间隔。
11、校准有效期:填写校准文件中规定的间隔最后一天的日期。
12、校准人员:填写校准设备的计量员的名字。
12、审核人/日期:由品质部经理填写
三、原件存档部门及保存期规定:原件电子归案,保存期为10年。
四、发放范围:计量员
五、生效日期:****年6月。
内校作业流程:由本公司具有校准资质的人员每年度对仪器设备或新购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校验人员依据量测仪器设备内部校验联络单按有效期限及时发出校验通知,通知使用者或使用单位,将校验到期的量测设备送仪校室校验;校验人员依“校正作业指导书”进行校验,校验必须使用经校验合格的标准仪器或经校准合格的标准件进行校验;校验人员校验完成后将校验结果填写在《校验记录表》上;校验完毕的合格量测设备,由使用者领回使用,限制使用的量测设备由仪校室再做处理;校验不合格或者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贴不合格标签,由使用单位申请报废处理。
内校周期为一年,如有损坏维修好后则需经过重新校准后方可使用。
针规内校作业细则:内校工具: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干凈碎布;先将待校验的针规和校准用的千分尺各部位用碎布清洁,摆放于工作台面;用千分尺量测针规,两端按限点检测,各测四点,测量值与标准值的误差不可超,否则视为不合格;校验合格的针规贴上校准合格证标签,并记录校准数据;校验不合格的贴上不合格标识,并报废或改作他用。
卡尺内校作业细则:内校工具:外校合格的卡尺专用量块、干凈碎布;准备工作:用干凈的布条将使用平台清洁干凈,再将待校件与量块置于平台上;清洁完毕的待校件和量块应置放于平台上至少30分钟以上,使其与环境温度同等;校正规程:将游标卡尺外测测爪密合,将其朝向光源,视其两外测量爪间不得有光线透过,且内测间不得有微光透出,如图1:图1 图2 图3将游标卡尺测深度尺垂直与量块密合,视其表针必须归零且表针应垂直向上(带表)如图2: 将游标卡尺缓慢推动其手轮,感其是否平稳顺畅;归零后用标准的量块进行量测,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被测量块尺寸一致;用游标卡尺的外量爪测一个10mm的量块,若其测量结果为10,则将其固定,平放在工作平台上,用千分尺测量其张开之内测量爪,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块规标准结果一致,如图3:目测游标卡尺之外测和内测量爪不得有撞伤,且主尺游标刻度和表内刻度必须清楚,不得模糊不清;标准块规应定期送国家单位校正合格;数据及报告,由校正人员校正完成后填写《校验记录表》;校正结果如为降级使用或暂停使用,在被校验件贴上校验状态标签;送修完成的游标卡尺应再实施校正,校准合格后可发放使用;游标卡尺之外卡,内卡,深度尺标准测定值如下(图4),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格mm测定点示值误差分度值0~150/±±0~300250±±0~500250±±电子卡尺测量值与显示的数值应一致,校验流程同游标卡尺。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一、目的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大部分计量器具送检外校,其中对部分没有送外校、或无法外校的、或外校后使用频繁的器具进行不定期的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以保持完好。
二、范围适应于游标卡尺、电子秤、温湿度计、万用表等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基准: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电子秤、温湿度计、万用表等。
四、校准步骤:4.1、卡尺内校程序:4.1.1 卡尺的类型4.1.1.1游标卡尺:由尺身、尺框和深度三部分组成。
其刀口内量爪用于测量内尺寸,外量爪用于测量外尺寸,尺身背面沟槽中装有深度尺用于测量孔或槽的深度。
(如图1)4.1.1.2带表卡尺该卡尺的尺身有毫米刻线并装有高精度齿条,以齿条为基准带动百分表转动,由此代替游标装置进行读数。
我司带表卡尺的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如图2)4.1.1.3数显卡尺该卡尺尺身装有高精度齿条,齿条运动带动圆形栅格片转动,用光电脉冲计数原理,将卡尺量爪的位移量转变为脉冲讯号,通过计数器和显示器将测量尺寸用数字显示在屏幕上。
(如图3)图1图2图34.1.2校准原理:利用主尺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读数,整数部分由游标尺的零刻线所对应的主尺刻线确定。
4.1.3校准基准:①、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②、选用外校合格的平台。
4.1.4 校准环境及周期: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6个月。
4.1.5校准步骤:4.1.6 判定标准:表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所列的标准即为合格:4.1.7 注意事项:4.1.7.1掌握好测力测量力对于卡尺来说是一个影响测量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测量时要掌握好量爪与工件表面接触时的压力,测量面与工件接触后,量爪应能沿工件表面滑动,但不能有松动,跌落的手感,有微动装置的卡尺应使用微动装置。
4.1.7.2注意减少测量孔径的误差用内量爪测孔径时,应先将固定量爪接触孔壁,再移动活动量爪找出最大尺寸,这样的测得值才是孔径尺寸,否则,测得值是弦长或其他尺寸。
实验室仪器自校规程及记录2016年华庄建材砂浆、混凝土三联试模的校验方法1、概述此类试模是用以制作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试件,以便测定其抗压、抗折强度的专用试模。
2、技术要求2.1试模为塑料一体试模,底部有气孔。
2.2试模内部尺寸允许偏差:棱边长度不超过1mm,直角不超过0.5°。
3.1校验用的计量器具3.1.1 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
3.1.2分度值为0.1m的钢板尺。
3.2校验用的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
3.3该仪器应在15~30℃的室温下校验,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味。
4、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4.1用游标卡尺(钢板尺)测量试模的棱边长(内部尺寸),取两次平均值的偏差应在±1mm范围内。
4.2用直度尺测量直角的偏差范围应在±0.5°范围内。
5、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5.1经校验,满足2.1—2.3条技术要求的仪器为合格,发给校验合格证书,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校验不合格,发给校验结果通知书。
5.2校验周期为一年。
可根据维修情况提前校验。
混凝土三联试模校验记录自校单位品种规格仪器编号砂浆三联试模校验记录品种规格仪器编号自校单位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1.1产品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等。
1.2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1.3试模的侧板和端板的有效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试模尺寸允许偏差表1.4试模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试模边长的0.05%。
1.5试模组装后,各相交平面应垂直,偏差不大于1°。
1.6试模组装应紧密,在试件成型时不应出现漏浆现象。
2、校验项目和项目条件2.1校验项目2.1.1外观。
2.1.2试模尺寸。
2.1.3试模内表面平整度。
2.1.4试模垂直度。
2.1.5试模漏浆检查。
2.2校验用器具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实验室仪器自校规程及记录2016年华庄建材砂浆、混凝土三联试模的校验方法1、概述此类试模是用以制作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试件,以便测定其抗压、抗折强度的专用试模。
2、技术要求2.1试模为塑料一体试模,底部有气孔。
2.2试模内部尺寸允许偏差:棱边长度不超过1mm,直角不超过0.5°。
3、校验条件3.1校验用的计量器具3.1.1 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
3.1.2分度值为0.1m的钢板尺。
3.2校验用的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
3.3该仪器应在15~30℃的室温下校验,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味。
4、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4.1用游标卡尺(钢板尺)测量试模的棱边长(内部尺寸),取两次平均值的偏差应在±1mm范围内。
4.2用直度尺测量直角的偏差范围应在±0.5°范围内。
5、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5.1经校验,满足2.1—2.3条技术要求的仪器为合格,发给校验合格证书,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校验不合格,发给校验结果通知书。
5.2校验周期为一年。
可根据维修情况提前校验。
混凝土三联试模校验记录自校单位品种规格仪器编号砂浆三联试模校验记录自校单位品种规格仪器编号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1.1产品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等。
1.2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1.3试模的侧板和端板的有效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试模尺寸允许偏差表1.4试模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试模边长的0.05%。
1.5试模组装后,各相交平面应垂直,偏差不大于1°。
1.6试模组装应紧密,在试件成型时不应出现漏浆现象。
2、校验项目和项目条件2.1校验项目2.1.1外观。
2.1.2试模尺寸。
2.1.3试模内表面平整度。
2.1.4试模垂直度。
2.1.5试模漏浆检查。
2.2校验用器具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土工标准筛校准记录表(B01-01)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筛孔直径偏差最大值校准结果筛孔标称直径(mm)60 60±0.60 40 40±0.4520 20±0.30 10 10±0.21 5 5±0.142 2±0.090 1 1±0.070备注校准校核日期电热鼓风干燥箱校准记录表(B01-02)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校准结果标准温度计读数(℃)显示器温度值(℃)显示器示值准确性——30405060708090100110120…温度控制稳定性设定值±3℃设定温度(℃)读数1(℃)读数2(℃)读数3(℃)65105175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1-03)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圆锥下沉时间(s)5±0.1圆锥仪的质量(g)76±0.2 100±0.2圆锥仪的锥角(°)30±0.2锥尖磨损高度初始高度(mm)————实测高度(mm)——磨损高度(mm)≤0.3盛土杯尺寸小杯内径(mm)40±0.5高度(mm)30~40 大杯内径(mm)50±0.5高度(mm)40~50下沉深度测量误差示值(mm) 5 误差(%)≦2 示值(mm)10 误差(%)≦2 示值(mm)15 误差(%)≦2 示值(mm)20 误差(%)≦2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电动击实仪校准记录表(B01-04)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击实锤质量(g)轻型2500±5 重型4500±5击锤落高(mm)轻型300±2 重型450±2锤头直径(mm)轻型50±0.5 重型50±0.5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mm)2~2.5击实筒高度(mm)小型127±0.23 大型170±0.25击实筒内径(mm)小型100±0.2 大型152±0.3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校准记录表(B01-05)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上升速率初始读数(mm)————终止读数(mm)————上升速率(mm/min)1框架横梁、升降台的水平度上升轴及贯入杆的竖直度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土工环刀校准记录表(B01-06)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检验项目内径(mm)高度(mm)体积(c m3)外观检查校准结果技术要求79.8±0.1561.8±0.1560~8020.0±0.1020.0±0.1020~30环刀编号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备注校准校核日期CBR试验装置校准记录表(B01-07)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值贯入杆直径(mm)50±0.5试筒直径(mm)152±0.2高度(mm)170±1筒内垫块直径(mm)151±0.2 高度(mm)50±0.5套环高度(mm)50±0.5荷载板校准参数技术要求 1 2 3 4 直径(mm)150±0.5中心孔眼直径(mm)52±1.0质量(g)1250±10校准结果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实测值校准项目技术要求1 2 3 平均值试筒内径(mm)150±0.1试筒高度(mm)230±0.1上压柱高度(mm) 40±0.1下压柱高度(mm) 40±0.1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实测值校准项目技术要求1 2 3 平均值试筒内径(mm)100±0.1试筒高度(mm)180±0.1上压柱高度(mm) 40±0.1下压柱高度(mm) 40±0.1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实测值校准项目技术要求1 2 3 平均值试筒内径(mm)50±0.1试筒高度(mm)130±0.1上压柱高度(mm) 40±0.1下压柱高度(mm) 40±0.1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手动击实仪校准记录表(B01-09)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击实锤质量(g)重型4500±9————击锤落高(mm)重型450±2锤头直径(mm)重型50±0.5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mm)2~2.5击实筒高度(mm)大型127±0.23170±0.25击实筒内径(mm)大型100±0.2152±0.3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筛孔偏差最大值校准结果筛孔尺寸(mm)75 ±0.70 63 ±0.6053 ±0.55 37.5 ±0.45 31.5 ±0.40 26.5 ±0.35 19 ±0.29 16 ±0.27 13.2 ±0.25 9.5 ±0.214.75 ±0.14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平均尺寸偏差校准结果筛孔尺寸(mm)左读数见表201-2右读数实测孔径单孔偏差左读数右读数实测孔径单孔偏差左读数右读数实测孔径单孔偏差左读数右读数实测孔径单孔偏差左读数右读数实测孔径单孔偏差备注一个筛填一张表校准校核日期针片状规准仪校准记录表(B02-02)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粒级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针状规准仪相应的立柱间距(mm)4.75~9.5 17.1±0.9 9.5~16 30.6±1.2 16~19 42.0±2 19~26.5 54.6±3 26.5~31.5 69.6±4 31.7~37.5 82.8±5片状规准仪相应的孔宽(mm)4.75~9.5 2.8±0.15 9.5~16 5.1±0.25 16~19 7.0±0.35 19~26.5 9.1±0.45 26.5~31.5 11.6±0.55 31.5~37.5 13.8±0.75片状规准仪相应的孔长(mm)4.75~9.5 17.1±0.9 9.5~16 30.6±1.2 16~19 42.0±2 19~26.5 54.6±3 26.5~31.5 69.6±4 31.5~37.5 82.8±5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压碎值试验仪校准记录表(GB/T 14685压碎值试验仪)(B02-03-01)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试筒尺寸(mm)内径152±0.3 厚度≥10压头直径(mm)150±0.2底板尺寸(mm)内径172±0.5 外径182±0.5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压碎值试验仪校准记录表(JTG E42压碎值试验仪)(B02-03-02)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试筒尺寸(mm)内径150±0.3 高度125~128 厚度≥12压柱尺寸(mm)压头直径149±0.2 压杆直径100~149 压柱总长100~110 压头厚度≥25底板尺寸(mm)直径200~220 厚度 6.4±0.2 边缘厚度10±0.2金属筒(mm)内径112±0.2高度179.4±0.2捣棒直径(mm)10±1.0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洛杉矶磨耗试验机校准记录表(B02-04)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转速500转时间(s)30~33 转速(r/min)圆筒尺寸内径外径(mm)——壁厚(mm)——内径(mm)710±5 内侧长外侧长(mm)——端部厚(mm)——内侧长(mm)510±5钢球质量(g)及直径(mm)质量:390~445直径:46.0~47.6钢球编号质量直径1 2 3 平均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加速磨光机校准记录表(B02-05)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道路轮外径(mm)406±1宽度(mm)45±1 旋转时外径对轴心的跳动幅度(mm)≤0.08 旋转时两侧端面对轴心的摆动幅度(mm)≤0.05 工作时的转速(r/min)320±5橡胶轮外径(mm)206±1.5 顶部宽度(mm)44±1 硬度(IRHD)69±3注砂注水流量30号金刚砂的注入流量(g/min)27±7 280号金刚砂的注入流量(g/min)3±1 注水流量(mL/min)50~75 加荷压力N 725±10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砂当量仪校准记录表(B02-06)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圆柱试筒外径(mm)40±0.5 内径(mm)32±0.25 高度(mm)420±0.25 刻度线n1380 刻度线n2100配重活塞杆长度(mm)440±0.25 底座直径(mm)25±0.1 配重(g)1000±5冲洗管外径(mm)6±0.5 内径(mm)4±0.2 流出口孔径1±0.1机械振荡器振幅(mm)203±1 频率(次/min)180±2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细集料棱角性(流动时间法)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2-07)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 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2 3 平均 金属圆筒内径(mm )90±0.5高度(mm ) 125±1 锥形漏斗角度(°)60±4 流出口孔径(mm )12.0±0.5 16.0±0.5校准结果备 注校 准校 核日 期容量筒校准记录表(B02-08)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筒编号规格型号外观内径(mm)高度(mm)壁厚(mm)容积校准结果单值平均单值平均筒+玻璃质量(g)筒+水+玻璃质量(g)水温(℃)容积(cm3)单值平均技术要求1L 108±1 109±1 2.5备注3L 155±2 160±2 2.55L 186±2 186±2 2.510L 205±2 305±2 2.510L 208±3 294±5 3.015L 255±5 295±5 3.020L 355±5 305±5 3.020L 294±5 294±5 3.030L 360±5 294±5 4.0校准校核日期饱和面干试模校准记录表(B02-09)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尺寸技术要求实测值平均值1 2 3试模各部位尺寸(mm)上口内径40±3 下口内径90±3 试模高度75±3捣棒要求捣棒下端直径25mm±3mm捣棒重量340g±15g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细集料堆积密度标准漏斗校准记录表(B02-10)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实测值校准项目技术要求1 2 3 平均漏斗嘴长度120mm±2mm漏斗管直径20mm±1mm漏斗最高度345mm±2mm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细集料压碎值试验仪校准记录表(B02-11)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试筒尺寸(mm)内径77±0.25 高度70±0.25 厚度10±0.2压柱尺寸(mm)压杆直径50±0.25 压柱总长75±0.25底板尺寸(mm)内径97±0.25外径117±0.25 底板厚度10±0.2捣棒直径(mm)10±1.0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透气比表面积仪校准记录表(B03-01)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漏气检查5min液面不下降透气圆筒尺寸内径(mm)12.70(0,+0.05)高度(mm)55+10穿孔板尺寸直径(mm)12.70(0,-0.05)厚度(mm) 1.0(0-0.1)捣器尺寸直径(mm)12.60(0,+0.05)扁平槽宽度(mm) 3.0±0.3捣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距离(mm)15.0±0.5未装料装满水银质量(g)——装料后装满水银质量(g)——温度(℃)——粉料层体积(0.001cm3)——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负压筛析仪校准记录表(B03-02)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筛析仪负压(kPa)4000~600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试验筛修正系数校准试验次数—— 1 2 3标准样品筛前质量(g)——标准样品筛余质量(g)——标准样品筛余值(%)——标准样品筛余平均值(%)——试验筛修正系数C 0.8~1.2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净浆搅拌机校准记录表(B03-03)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搅拌锅内径(mm)160±1深度(mm)139±2搅拌叶片总长度(mm)165±1有效长度(mm)110±2总宽度(mm)111.0~112.5 外沿直径(mm) 5.0~6.5叶片与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mm)2±1控制程序各阶段所需时间慢速(s)120±3 停机(s)15±1 快速(s)120±3转速低速自转(r/min)140±5公转(r/min)62±5高速自转(r/min)285±10公转(r/min)125±10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注水后量水器读数(mL)所注水的质量(g)水温度(℃)所注水的计算体积(mL)量水器示值差(mL)差值平均值(mL)刻度校准量水器读数与天平校准(称量)计算注水量之差不超过1%为合格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刻度校准量水器读数与移液管加水量不超过1%为合格1移液管加水量(mL)10 10 10 10 10 10量水器读数(mL)连续两次读数差值示值误差(mL)2移液管加水量(mL)10 10 10 10 10 10量水器读数(mL)连续两次读数差值示值误差(mL)3移液管加水量(mL)10 10 10 10 10 10量水器读数(mL)连续两次读数差值示值误差(mL)示值误差平均值量水器最低刻线校准示值差不超过1mL为合格量水器读数(mL)100 100 100 容量瓶调整用水量(mL)量水器的示值误差(mL)示值误差平均值(mL)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3-05)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试杆有效长度(mm)50±1 直径(mm)10±0.05初凝针长度总长度(mm)——螺杆长(mm)——针长度(mm)50±1直径(mm) 1.13±0.05终凝针长度总长度(mm)——螺杆长(mm)——针长度(mm)30±1直径(mm) 1.13±0.05 环形附件针头至其底端的距离(mm)——环形附件平面至其底端的距离(mm)——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mm)0.5滑动部分总质量滑动杆+试杆(g)300±1 滑动杆+初凝针(g)300±1 滑动杆+终凝针(g)300±1圆模上口内径(mm)65±0.5 下口内径(mm)75±0.5 高度(mm)40±0.2垂直度试杆(mm)<2.0 试针(mm)<1.5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雷式夹校准记录表(B03-06)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雷氏夹尺寸高度(mm)30±1内径(mm)30±1针长(mm)左150±1右针直径(mm) 2.0±0.2壁厚(mm)0.50±0.05 开口宽度(mm)≤1弹性限变A值(mm)——C值(mm)——C-A值(mm)17.5±2.5 B值(mm) B = A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雷氏沸煮箱校准记录表(B03-07)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4 平均沸煮箱箱体内部尺寸长(mm)410±3 宽(mm)240±3 高(mm)310±3加热至沸腾的时间(min)30±5维持沸煮的时间(min)180±5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校准记录表(B03-08)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搅拌锅内径(mm)202±1深度(mm)180±3搅拌叶片总宽(mm)135+0.63 叶翅宽(mm)8±1 叶翅厚(mm)5±1 总长度(mm)198转速低速自转(r/min)140±5公转(r/min)62±5 高速自转(r/min)285±10公转(r/min)125±10控制程序各阶段所需时间低速(s)30±1 自动加砂(s)30±1 高速(s)30±1 停机(s)90±1 高速(s)60±1叶片与锅底、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mm)3±1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胶砂振实台校准记录表(B03-09)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振幅14.7+0.05(mm)15±0.3 15.3-0.05(mm)振动频率次/秒60 /(60±2)套模尺寸长(mm)160±0.1宽(mm)132±0.4高(mm)20±1隔板厚(mm)6±0.1 自动控制器——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3-10)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圆盘桌面的直径(mm)300±1圆盘桌面和推杆质量(kg) 4.35±0.15试模尺寸高度(mm)60±0.5 上口内径(mm)70±0.5 下口外径(mm)120±0.5 下口内径(mm)100±0.5捣棒直径(mm)20±0.5长度(mm)约为200一个周期程序控制跳动次数(次) 25 所需的时间(s) 25±1标准样流动度测定标准流动度值(mm)——实测流动度(mm)——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标准养护室校准记录表(B03-11)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控制器校准灵敏度检查——标准温湿度计读数温度(℃)——湿度(%)显示器读数温度(℃)湿度(%)温湿度校准————东南西北中平均温度(℃)20±2湿度(%)≥95%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混凝土振动台校准记录表(B03-12)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台面尺寸长(mm)±5宽(mm)±5台面平面度(mm)≤0.3振动频率(Hz)测点150±3 测点2测点3测点4中心点振幅(mm)测点10.5±0.02测点2测点3测点4中心点平均值————————试模固定的可靠性试模无松动、无位移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坍落度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3-13)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坍落度筒尺寸底部外径(mm)——壁厚(mm)——底部内径(mm)200±2 顶部内径(mm)100±2 高度(mm)300±2 筒壁厚(mm)≥4≥3捣棒尺寸直径(mm)16±0.1 长度(mm)600±5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混合式气压法含气量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3-14)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量钵容积量钵+玻璃板(g)————量钵+水+玻璃板(g)————水温度(℃)————量钵容积(mL)7000±50含气量校准含气量(%)吸水量(mL)——压力表读数(MPa)1 70 ——2 140 ——3 210 ——4 280 ——5 350 ——6 420 ——7 490 ——8 560 ——9 630 ——10 700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校准记录表(B03-15)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面积试针尺寸1面积(mm2)100标记长度(mm)25 ——2面积(mm2)50标记长度(mm)25 ——3面积(mm2)20标记长度(mm)25 ——试料筒尺寸上口内径(mm)1600+0.6——下底外径(mm)————壁厚(mm)——下底内径(mm)1500+0.6筒深(mm)150±0.3 ——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记录表(B03-16)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加压系统设定压力(MPa)显示压力(MPa)显示与设定差MPa1 2 3 平均0.51.01.52.0试模尺寸1上口内径(mm)175±0.5下口内径(mm)185±0.5高度(mm)150±0.52上口内径(mm)175±0.5下口内径(mm)185±0.5高度(mm)150±0.5…上口内径(mm)175±0.5下口内径(mm)185±0.5高度(mm)150±0.5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水泥砂浆稠度测定仪校准记录表(B03-17)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外观检查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值1 2 3 平均试锥和滑杆总质量(g)300±2试锥尺寸高度(mm)145±0.5 直径(mm)75±0.5盛样容器高度(mm)180±0.5 开口内径(mm)150±0.5表盘刻度表盘读数(mm)——0 10 20 30 40 50 6070 80 90 100 110 120 ——高度尺读数(mm)——差值(mm)≤0.5校准结果备注校准校核日期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生产厂家校准日期校准器具名称及编号校准环境 校准项目 技术要求1室 2室3室单值 平均单值 平均单值 平均 长 (mm ) 不大于公称尺寸的±0.2% 且≤±1(mm )宽 (mm )高 (mm )a 面—— —— —— b 面 —— —— —— c 面 —— —— —— d 面 —— —— —— 相邻面垂直度(°)1 90±0.3—— —— —— 2 —— —— —— 3—— —— —— 4——————5 —— —— ——6 —— —— ——7 —— —— —— 8——————组装后最大 间隙 (mm )连接面 ≤0.2 隔板与 侧板≤0.4备 注 三联模一个试模填一张表,1室、2室、3室处可改写试模编号。
计测器内校管理程序1、硬度计的内校程序(1)、结构说明:常用硬度计分为①章氐其计算符号为HV。
②布氐其计算符号为HB,③洛氐其计算机符号为HR三者之结构大致相同。
是由以下结构组成如图(一)所示:(2)、校验基准:使用外校合格的硬度计进行对比校准。
(3)、校准环境及周期: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12个月。
(4)、校准步骤:(6)、记录保存:①、校准合格后,贴校准标签。
②、校准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判定为:暂停使用,降级使用,维修,报废处理。
③、将校准结果登录在DF4221-02《检测仪器清单》表格内。
2、深度尺内校程序:(1)、结构概述:深度尺是用来测量肓孔,梯形孔及凹槽等深度尺寸的量具,结构组成如图(二)所示:(2)、校准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块)。
(3)、校准环境及周期: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12个月。
(4)、校准步骤:(6)、记录保存:①、校准合格后,贴校准标签。
②、校准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判定为暂停使用,降级使用,报废处理。
③、将校准结果登录在DF4221-02《检测仪器清单》表格内。
3、高度尺内校程序:(1)、结构概述:高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的中央相互位置和精密划线的量具,其主要由以下结构组成,如图(三)所示:(2)、校准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量块和平台进行比对校准。
(3)、校准环境及周期: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12个月。
(4)、校准步骤:(6)、记录保存:①、校准合格后,贴上校准标签。
②、校准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定为暂停使用,降级使用报废处理。
③、将校准结果登录在DF4221-02《检测仪器清单》表格内。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1)、外径千分尺又叫螺旋测微器,外径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微调装置,锁紧装置,固定套筒,微分筒等组成,如图(三)所示。
(2)、使用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3)、校准环境及周期。
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12个月。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此文件确立本公司之仪器校验程序以确保所有用作计量的仪器都在正确和良好的应用状态下使用。
2.0范围表列于仪器校验一览表上之计量性仪器。
3.0定义3.1内部校验:根据相关之校验指引及基准件于公司内由品保部执行之校验工作。
3.2外部校验:由外间之认可机构或制造商执行之校验工作,此等校验应可追溯至有关之国际标准,公司内之基准件或一些仪器(不能或不宜内部校验)应根据仪器校验一览表限期送到供货商或外间之认可机构进行校验工作。
3.3仪器校验一览表:一份列明所有应校验计量性仪器之总表,表上列明仪器编号、校验日期、下次校验日期及其它按需要列明的数据。
3.4基准件(CALIBRATION MASTER):用作进行内部校验之基准仪器或设备,基准件须经制造商或外间之认可机构校验(校验应可追溯之相关之国际标准)。
3.5仪器校验指引:用作执行相关之内部校验,应包括相关之校验点,校验公差校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3.6免校:不影响产品品质的仪器设备,将不纳入内校计划。
4.0权责4.1品保部4.1.1负责制定有关之仪器校验程序和校验指引4.1.2负责协调有关之外部校验工作和执行内部校验工作4.1.3内校人员:须经专业或国家培训合格人员,并持有资格证书4.2生产部及各相关部门4.2.1确保所有在应用之相关仪器都校验合格,附上校验标签及未过期4.2.2确保所有过期和附上停用标签之仪器不被使用4.2.3将所有新仪器、过期仪器及已修好之仪器送至品保部进行仪器校验工作4.2.4修务课须定期对免校仪器设备做保养。
5.0内容5.1仪器的订购5.1.1请购时机:1)当需配合新的检验计划或新的检验方法时;2)现有的检测工具无法满足检验需求时;5.1.2仪器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主管审核,再交仪校人员。
5.1.3仪校人员确认是否有闲置仪器,如有闲置仪器,校验合格后将转拨给申请单位。
5.1.4所有新购之仪器由采购部门送往品保部仪校室做校验,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再给使用部门,校验不合格之仪器交还采购退供应商。
内校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于现有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仪器设备进展内校,以到达测量的精度。
2、范围适用于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仪器的内校管理。
3、校正环境以现场操作之温度、湿度为准。
4、校正周期内校为3个月,外校为1年。
5、内校程序5.1 深度尺内校程序5.1.1 校正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深度尺。
5.1.3 判定标准:测量值误差不超过±0.04㎜,即判为合格。
5.2 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5.2.1 校正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千分尺。
5.2.3 判定标准;示值误差不超过±0.02㎜,即为合格。
5.3 游标卡尺内校程序5.3.1 校正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游标卡尺。
5.3.3 判定标准:示值误差不超过±0.02㎜,即为合格。
5.4 称重仪器内校程序5.4.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校正合格的砝码。
5.5 电导值测定仪内校程序5.5.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电导值测定仪进展校验。
5.5.3 判定标准显示值和测量值误关不超过0.1MAn ,判为合格。
5.6 百分表内校程序5.6.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百分表或合格的标准块。
5.6.3 判定标准示值误差不超过±0.01㎜,即为合格。
5.7 钢卷尺内校程序5.7.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量块。
5.7.3 判定基准如果钢卷尺的每段误差未超过±1㎜,全长累计误差未超过±3㎜,即为合格。
5.8 温度计内校程序5.8.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温度计进展比照校正。
5.8.3 判定标准:量程为110℃〔含〕以下,示值误差不超过±2℃,量程为110℃~300℃,示值误差不超过4℃判为合格。
5.9 记录保存5.9.1 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标签。
5.9.2 校验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判定为降级使用或作报废处理。
5.9.3 将校验结果登录?计量仪器设备档案?上。
5、5、1内校工具:外校合格的卡尺专用量块、干凈碎布;
5、5、2准备工作:用干凈的布条将使用平台清洁干凈,再将待校件与量块置于平台上;
5、5、3清洁完毕的待校件与量块应置放于平台上至少30分钟以上,使其与环境温度同等;
5、5、4校正规程:将游标卡尺外测测爪密合,将其朝向光源,视其两外测量爪间不得有光线透过,
且内测间不得有微光透出,如图1:
图1 图2 图3
5、5、5将游标卡尺测深度尺垂直与量块密合,视其表针必须归零且表针应垂直向上(带表)如图2:
5、5、6将游标卡尺缓慢推动其手轮,感其就是否平稳顺畅;
5、5、7归零后用标准的量块进行量测,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被测量块尺寸一致;
5、5、8用游标卡尺的外量爪测一个10mm的量块,若其测量结果为10,则将其固定,平放在工作平
台上,用千分尺测量其张开之内测量爪,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块规标准结果一致,如图3:
5、5、9目测游标卡尺之外测与内测量爪不得有撞伤,且主尺游标刻度与表内刻度必须清楚,不得
模糊不清;
5、5、10标准块规应定期送国家单位校正合格;
5、5、11数据及报告,由校正人员校正完成后填写《校验记录表》;
5、5、12校正结果如为降级使用或暂停使用,在被校验件贴上校验状态标签;
5、5、13送修完成的游标卡尺应再实施校正,校准合格后可发放使用;
5、5、14游标卡尺之外卡,内卡,深度尺标准测定值如下(图4),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1mm:
规格mm 测定点示值误差分度值
0~150 5、1 41、2 81、5 121、8 / ±0、01 ±0、02
0、01/0、02
0~300 5、1 41、2 81、5 121、8 250 ±0、02 ±0、04
0~500 5、1 41、2 81、5 121、8 250 ±0、02 ±0、04
5、5、15 电子卡尺测量值与显示的数值应一致,校验流程同游标卡尺。
本次校准的技术依据参
考: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5、6 千分尺内校作业细则:
5、6、1 内校工具:校准合格的标准量块,干凈碎布,工作平台;
5、6、2准备工作:用干凈布条将使用台台清洗干凈,再将待校件与量块置于平台上清洁,清洁完
毕之待校件与块规应置于平台上至少30分钟以上,使其与环境温度同等;
5、6、3校正前应检视校正环境温度就是否维持在20°±5°湿度75%以下;
5、6、4 校正规程:目测千分尺之微分筒上刻度不得磨损不清,顶端调紧螺钉应完好无缺;将螺杆
测量面相互接触,调动调整螺钉,使其能紧密相触,将朝向光源不得有微光透出;
5、6、5归零后用标准块规进行检测,测量过程中应(如图5)把螺杆测量面达缘都测量,其测量结
果必须与被测块规大小一致;
5、6、6数据及报告,由校正人员校正完成后填写《校验记录表》;
5、6、7校正结果如为降级使用或暂停使用,应在《校验记录表》上注明并在被校正件贴上校验
状态标签;
5、6、8千分尺之检测标准值如(图6):
测量规格范围标准值示值误差
0~25mm 5、1 10、3 15 22、8 25 ±0、005
25~50mm 25 41、2 ±0、005 图5 图6
5、6、9 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05mm,校准依据参考:JJF1094-2002《测量仪器评定》。
该型号直流电源之电流显示精度范围内则合格。
5、11、8本次校准的技术依据参考:JJF1597-2016《直流稳定电源校准规范》;
5、11、9校准完成后填写《校验记录表》;
5、11、10校准不合格的电源由使用部门写维修单到设备部进行维修,修不好不能使用的电源
由使用部门申请报废。
5、12校验标签:
5、12、1校准后在仪器设备的标签旁边贴上相应的校验标识状态标签,校准合格的贴上《校
准证》;免校仪器设备贴上《免校证》;校准不合格的贴上《不合格》标签。
图8 校准证图9免校证图10 不合格
6、相关文件
《监测设备管理过程》
7、相关表单:
《仪器设备校验计划表》
《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设备内校记录表》
《校验标签》
8、流程图:
无
内校记录表
送校部门仪器编号
被校仪器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
说明: 表单编号: FR-PZ-47-B0
1、、本表仅限于本公司内部仪器设备校准使用;
2、仪器设备校准周期一年,有损坏维修后使用部门需送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