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和约的内容?影响?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
阅读课本36页
贸易兴旺
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境内的各政权同周边 各族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社会风俗相互影响, 使我国各族形成相互储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这为元朝的大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张恺之《中国历史》
民 族 交 融
叁
和战பைடு நூலகம்中的
合作探究
要求: 1.通读教材33-36页,找出教材中有哪些文字、 图片反映了民族交融现象? 2.分组查找:1-4组(政治),5-8组(经 济),9-12组(文化) 3.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推荐发言人
契丹族、党项族都去哪儿了? 大部分与其他民族交融
知识扩展
契丹
达斡【wo】尔族
大部分与其他民族交融
党项 蒙古族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民族的崛起之契丹族
起源于 辽河上游
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
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 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 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 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 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措施
影响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 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上京林潢府。
澶渊之盟给宋、辽带来了哪些好处? 材料:榷场将此前因战争而时断时续的宋辽边贸固定 化 和官方化,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来源。雄州 等地 的榷场贸易,缓解了辽农产品短缺的供给压力。 辽统治 阶层意识到,只有与宋修好,才能保证财源滚滚。 民族友好 经济往来
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 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 — 摘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