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涉及odm模式的补充规定[1]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编号: CNCA-12C-051:2010装饰装修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混凝土防冻剂产品(修订稿)2010-XX-XX发布2010-XX-XX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1、适用范围本规则规定了对混凝土防冻剂产品释放氨限量实施CCC认证的要求。
本规则适用的产品范围为: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具有室内使用功能的建筑用混凝土防冻剂,不适用于桥梁、公路及其他室外工程用混凝土防冻剂。
注:a)本规则所适用的产品范围为标准JC475《混凝土防冻剂》中所定义的混凝土防冻剂。
b)仅用于室外工程的混凝土防冻剂应在最小销售包装或产品合格证上注明“不具有室内使用功能”。
2、认证模式初始工厂检查+产品抽样检测+获证后的监督注:必要时,可采用产品抽样检测+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的监督3、认证的基本环节认证的委托和受理初始工厂检查产品抽样检测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认证单元划分原则上同一加工场所生产的强电解质无机盐类防冻剂、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防冻剂、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防冻剂、复合型防冻剂分别为不同的认证单元。
加工场所不同作为不同的认证单元。
4.1.2申请文件(CCC认证申请文件清单:/945.html)认证委托人应提交正式申请书并随附以下资料:1)委托人的注册证明材料;2)产品加工厂概况;3)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简述;4)产品的防冻和/或减水组份;5)产品氨释放量控制情况;6)按附件2《混凝土防冻剂CCC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建立的产品氨释放量控制文件;7)其他资料。
注1: ODM模式的认证活动执行《CCC认证实施规则中涉及ODM模式的补充规定》/1618.html的要求。
4.2初始工厂检查4.2.1工厂检查时间一般情况下,申请文件符合要求后进行工厂检查。
工厂检查时间根据申请认证单元的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加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加工场所为2至4个人日。
编号:CNCA-C12-01:2015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机动车辆轮胎2015-9-8发布2016-01-01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0 引言 (1)1 适用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2)3 认证依据 (2)3.1认证依据标准 (2)3.2认证依据标准变化时的要求 (2)4 认证模式 (3)5 认证单元划分 (3)6 认证委托 (4)6.1认证委托的提出和受理 (4)6.2申请资料 (4)6.3实施安排 (5)7 认证实施 (5)7.1型式试验 (5)7.2初始工厂检查 (7)7.3认证评价与决定 (9)7.4认证时限 (9)8 获证后监督 (10)8.1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10)8.2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10)8.3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11)8.4获证后监督频次 (12)8.5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12)8.6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12)9 认证证书 (12)9.1认证证书有效期 (12)9.2认证证书内容 (13)9.3认证证书的变更 (13)9.4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14)9.5认证证书的使用 (14)10 认证标志 (14)10.1标志式样 (14)10.2使用要求 (15)11 认证责任 (15)12认证实施细则 (15)附件1:机动车辆轮胎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 (17)附件2:机动车辆轮胎产品技术参数表 (19)附件3:生产一致性检查要求 (21)附件4:机动车辆轮胎产品型式试验项目及检测方法 (25)0 引言本规则基于机动车辆轮胎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规定了机动车辆轮胎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规则与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工厂检查通用要求》等通用实施规则配套使用。
认证机构应依据通用实施规则和本规则要求编制认证实施细则,并配套通用实施规则和本规则共同实施。
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截至2011年8月,涉及认证认可工作的法律法规共包括:法律18件、行政法规17件、部门规章16件、规范性文件28件。
一、涉及认证认可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名称(一)法律:18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颁布,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颁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年7月2日颁布,颁布之日起实施)4.《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颁布,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颁布,自1994年1 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颁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颁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年4月28日颁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颁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颁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4月6日颁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6月25日颁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1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28日颁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颁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15.《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颁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颁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修订颁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颁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二)行政法规:17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颁布,颁布之日起实施)2.《广告管理条例》(1987年10月26日颁布,1987年12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0年4月6日颁布,颁布之日起实施)4.《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1月4日颁布,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年9月20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003年9月3日公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28日颁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5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9.《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4年12月22日颁布,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05年6月29日颁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05年8月10日颁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12.《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7月26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008年8月1日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14.《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10月9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5.《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c产品一致性承诺书(三篇)篇一:ODM申请产品一致性承诺书利用生产厂已获证书ODM模式申请产品一致性承诺书我双方均已阅读国家认监委(20xx年30号公告)关于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涉及ODM模式的补充规定》,并承诺遵守其全部要求。
同时承诺:本次申请的产品与生产企业已获证书(证书编号:)的产品除制造商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如涉及型号命名不同时请勾选,不涉及时无需勾选:型号命名(ODM认证产品型号与原获证产品型号对照表);若ODM产品发生与上述声明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时,生产者(制造商)和生产企业自行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生产者(制造商):日期:公章:生产企业:日期:公章:附件1:产品铭牌粘贴处(允许照片或图片插入):(如申请产品型号较多时,可另附加页或提供如下说明:其它型号铭牌与提供的铭牌相比,只是型号不同,其它无任何变化)篇二:odm_产品一致性承诺书利用生产厂已获证书ODM 模式申请产品一致性承诺书我双方均已阅读国家认监委(20xx年30号公告)关于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涉及ODM模式的补充规定》,并承诺遵守其全部要求。
同时承诺:本次申请的产品与生产企业已获证书(证书编号:)的产品除以下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适用时请勾选,不适用时不需勾选):? 型号命名(ODM型号对照表,详见双方合作协议书);? 其他不影响安全和电磁兼容定性能的变化。
如有,请详细描述如下:若ODM产品发生由于与上述声明的信息不一致而被查处的情况,承诺书双方自行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生产者(制造商):日期:公章:生产企业:日期:公章:篇三:质量保证承诺书质量保证承诺书我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分别通过了国家各行业权威机构的试验和检测,分别获得生产许可证、节能认证、产品型号证书和产品鉴定报告等,公司严格按照 ISO9001质量体系和 3C国家强制性认证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严格按照 3C 流程进行技术、生产控制,并按照 CSM 顾客满意战略实施有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截至2011年8月,涉及认证认可工作的法律法规共包括:法律18件、行政法规17件、部门规章16件、规范性文件28件。
一、涉及认证认可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名称(一)法律:18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颁布,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颁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年7月2日颁布,颁布之日起实施)4.《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颁布,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颁布,自1994年1 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颁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颁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年4月28日颁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颁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颁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4月6日颁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6月25日颁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1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28日颁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颁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15.《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颁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颁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修订颁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颁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二)行政法规:17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颁布,颁布之日起实施)2.《广告管理条例》(1987年10月26日颁布,1987年12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0年4月6日颁布,颁布之日起实施)4.《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1月4日颁布,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年9月20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003年9月3日公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28日颁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5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9.《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4年12月22日颁布,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05年6月29日颁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05年8月10日颁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12.《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7月26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008年8月1日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14.《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10月9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5.《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涉及ODM模式的补充规定
1.目的
为规范和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简称CCC认证)ODM模式开展认证活动中的有关事项和要求,加强对ODM模式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控制,确保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及定义
本规定适用于ODM模式强制性产品认证(不包括安防、消防类产品)的实施及管理。
ODM模式相关定义如下:
ODM 生产厂:利用同一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同一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及检验要求等,为一个或多个制造商设计、加工、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
ODM初始认证证书持证人:持有ODM产品初次获得CCC认证证书的组织。
ODM模式:ODM生产厂依据与制造商的相关协议等文件,为制造商设计、加工、生产产品的委托生产制造模式。
3.职责
各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以下简称指定认证机构)依据本规定,具体负责ODM模式CCC认证过程的认证受理、初始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证后监督等相关工作。
认证委托人/相关方应履行本规定要求的认证相关责任和义务。
4.ODM模式认证申请及受理
4.1以ODM模式方式申请CCC认证证书应提交以下资料:
1)ODM初始认证证书持证人和生产厂与ODM制造商的ODM协议。
2)ODM生产厂与ODM制造商关于认证与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相关协议。
3)ODM产品铭牌(外部标识)、说明书。
4)ODM初始认证产品认证证书及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
5)其它必要资料。
4.2指定认证机构对认证委托人提交的资料按相关程序进行受理并核查其真实性,根据相关规定核查合格后颁发认证证书。
指定认证机构应确保ODM认证证书及认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5.ODM认证证书的变更
5.1以ODM认证方式获得认证证书的持有人,不得将认证结果作为其它生产厂申请认证的依据。
5.2 ODM认证产品变更申请须由ODM初始认证证书持证人提出,经认证机构按相关程序批准后,其它ODM认证证书持证人须在一个月内提交认证变更申请。
6.ODM生产厂的认证管理要求
6.1 ODM 生产厂应保留与ODM制造商关于ODM产品认证及生产的相关记录,具体如下:
1) 生产厂与制造商之间的相关ODM协议。
2) 生产厂为其制造商生产ODM认证产品的相关记录。
包括:生产日期、生产数量等。
3) 制造商产品质量反馈记录(必要时)。
4) 生产厂对ODM制造商生产产品的出厂检验记录。
5) 生产厂接受ODM制造商产品的记录,适用时包括:CCC认证标志、包装、铭牌等。
6.2当ODM生产厂连续12个月未批量生产协议制造商的ODM认证
产品,ODM生产厂应在1个月内向指定认证机构备案。
6.3 ODM生产厂有义务确保ODM制造商、持证人接受认证机构的证后监督检查。
7.ODM制造商/持证人的认证管理要求
7.1 ODM制造商/持证人有义务遵守认证相关法律、法规及认证规则的要求。
7.2 ODM制造商/持证人有义务维护认证证书有效性,并保证CCC 标志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7.3 ODM制造商/持证人应保留与ODM生产厂之间的相关ODM协议。
7.4 ODM制造商/持证人在名称变更、地址搬迁,产品名称变更等认证证书相关信息变化时,未经指定认证机构批准不得使用CCC 证书及标志。
7.5 ODM制造商/持证人有义务接受指定认证机构的证后监督检查。
7.6 ODM制造商有义务承担产品质量法律责任并应具备对ODM认证产品安全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
7.7 ODM制造商应保留ODM生产厂认证产品接收记录。
8.认证证书的暂停、恢复、撤销、注销
8.1对不满足本规定要求的ODM生产厂及制造商,指定认证机构应根据相关规定采取通知其整改、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的措施。
8.2当ODM生产厂或任一ODM制造商由于ODM产品或工厂检查不合格认证证书被暂停或撤销时,指定认证机构应同时暂停或撤销所有相关的ODM认证证书,并通知认证证书持证人。
8.3当某一ODM制造商因连续12个月未批量委托ODM生产厂生产认证产品而造成不能满足证后年度监督检查要求时,指定认证机构应暂停标有该ODM制造商的产品认证证书,并通知认证证书持
证人。
8.4当ODM初始认证证书由于其它原因(非产品检测或工厂检查不合格)而被暂停/注销/撤销时,指定认证机构应同时暂停/注销/撤销所有相关的ODM认证证书,并通知认证证书持证人。
8.5当与认证产品相关的ODM初始认证证书发生变更,其它ODM 认证证书持证人未按5.2条款要求申请认证变更并获得批准的,指定认证机构应暂停相关ODM认证证书,并通知认证证书持证人。
8.6对于因产品或工厂检查不合格而被暂停的ODM认证证书的恢复申请,须由ODM初始认证证书持证人提出。
在指定认证机构按相关程序批准恢复ODM初始认证证书后,其它ODM认证证书持证人方可提交证书恢复申请。
9.ODM认证模式的现场检查
9.1必要时,指定认证机构可对ODM制造商进行现场检查及监督检查。
核查人日数不应超过0.5人日。
9.2指定认证机构在对ODM生产厂监督检查时应对所有相关ODM 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及相关记录进行核查,并出具各ODM制造商的核查报告。
对ODM工厂监督检查时,可根据ODM制造商数量适当增加核查人日数,每个制造商不应超过0.25人日,总增加数不超过1人日。
10. 证书要求
以ODM模式获得的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ODM协议规定的有效期,但不能超过5年。
11. 其它事项
11.1 ODM认证实施活动原则上应在同一认证机构进行。
11.2 本规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