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命题考试科目(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388.04 KB
- 文档页数:28
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04考试科目名称:西医综合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河南科技大学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适用于报考我校基础医学(含法医学)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
二、考试形式(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4%;生物化学约24%;病理学约22%)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2%;外科学总论约8%)(四)试卷题型结构A 型题第1~60 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B 型题第61~9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X 型题第91~10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简答题6个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2个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三、考试内容(一)生理学1.绪论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2.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019年整理】西医综合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1.人体维持相对稳定的调控系统是负反馈控制系统,而非自主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或前馈控制系统。
2.Na泵活动受抑制会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减小。
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完成信息传递后,能消除接头处神经递质的酶是乙酰胆碱酯酶,而非Na+-K+-ATP酶、腺苷酸环化酶或磷酸二酯酶。
4.维持血浆平衡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而非Na2HPO4/NaH2PO4、K2HPO4/K2PO4或KHCO3/H2CO3.5.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而非维生素A、维生素C或维生素D。
6.心房和心室收缩在时间上不重叠,后者必定落在前者完毕后的原因是心房交界处传导速度慢而形成房室延搁,而非窦房结到心房距离近,心室距离远;心房传导速度快,心室肌传导速度慢;窦房结分别通过不同传导通路到达心房和心室。
7.如果血管外周阻力不变,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大,则血压变化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而非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明显;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更明显。
8.某人每次平静呼吸时肺泡更新气体量为1/7,而非1/10、1/5或1/3.潮气量为500ml,无效腔容积为150ml,功能残气量是2500ml。
9.低氧时期呼吸活动增强的作用机制是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脑桥,而非刺激延髓呼吸中枢、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或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10.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易患贫血的原因是壁细胞数量减少,内因子分泌减少,而非壁细胞数量减少,胃酸分泌减少;主细胞分泌减少,蛋白酶原分泌减少;胃容积减少,储存食物量减少。
11.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而非消化酶、卵磷脂或胆固醇。
12.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产热量最高的脏器或组织是心脏。
13、循环系统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来实现体温调节。
14、近端小管是葡萄糖几乎全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15、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小。
硕士入学考试:2019年[西医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1. 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中,负反馈控制特点是A. 迅速B.有被动C.有预见性D.有可能失误答案:B2.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电压门控钠通道对Na+通透的门控状态是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答案:D3.在生理止血过程中,与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特征是A.血小板粘附B.血小板聚集C.血小板释放D.血小板吸附答案:A4.引起窦房结P 细胞动作电位0 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是A.INaB.lkC.lca-LD.lca-T答案:C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病是A.肺炎B.矽肺C.肺水肿D.支气管哮喘答案:D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较快B.外周化学感受器较易适应C.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效应等同D.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对呼吸运动是必需的答案:D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B.抑制壁内神经从反射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D.增强肠胃反射答案:C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和dB.维生素b 和kC.维生素c 和eD.维生素pp 和叶酸答案:B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1.5 平方米,其BMR 约A.150B.167C.177D.186答案:C10.实验发现较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A.带正电荷的古旋糖酐分子B.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C.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D.带负电荷的无机离子答案:B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A.管腔膜上的钠通道B.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C.基底侧膜上的钠泵D.线粒体中合成ATP 的酶答案:B12.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A.双眼会聚B.晶状体变凸C.瞳孔对光反射D.瞳孔调节反射答案:C13.能阻碍突触前膜释放地质而影响突出传递的物质是A.a-银环蛇毒B.有机磷酸酯C.肉毒梭菌毒素D.三环类抗抑郁药答案:C14.甲状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物效应的收徒属于A.核受体B.G 蛋白偶联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离子通道型受体答案:A15.1’25 二羟维生素D3 对钙磷代谢的影响A.升钙升磷B.升钙降磷C.升磷降钙D.都降答案:A16.下列关于睾酮对下丘脑腺垂体反馈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抑制GnRH 的分泌B.抑制FSH 的分泌C.抑制LH 的分泌D.降低腺垂体GnRH 的反应性答案:B17.2018N17A 蛋白质肽键的化学本质是A.氢键B.盐键C.酰胺键D.疏水键答案:C18.2018N18A DNA 在融解时温度的变化是A.280nm 处的吸光度增加B.容易和RNA 形成杂化双链C.CG 之间的氢键全部断裂D.50%的DNA 双链被打开答案:D19.2018N19A 磺胺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机制是A.不可逆抑制B.竞争性抑制C.反竞争抑制D.非竞争抑制答案:B20 .2018N20A 下述选项中糖酵解的生理意义A.提供葡萄糖进入血液B.为糖异生提供原料C.加快葡萄糖的氧化速率D.缺氧时为机体快速提供能量答案:D21 .2018N21A 下列哪项能促进ATP 合酶合成ATP 的因素A.物质的还原反应加速B.质子顺浓度梯度向基质回流C.寡霉素和ATP 合酶相作用D.电子从Cytb 到Cytc1 传递减慢答案:B22.2018N18A 可以直接利用甘氨酸合成的物质是A.二氢乳清酸B.磷酸核糖焦磷酸C.一磷酸腺苷D.二磷酸尿苷答案:C23.218N23A 体内快速调节代谢的方式正确的是A.酶蛋白的合成B.酶蛋白泛素化降解C.酶蛋白的磷酸化D.同工酶的亚基聚合答案:C24.2018N24A RNA 生物合成时,转录因子TFIID 结合的部位是A.TATA 盒B.ATGC.GC 盒D.poly A答案:A25.2018N25A 蛋白质生物时具有GTP 酶活性的物质是A.23rRNAB.EF-GC.EF-TuD.RF-2答案:C26.2018N26A 在生物个体中,几乎所有细胞都表达的基因是A.管家基因B.阻遏基因C.可诱导基因D.突变基因答案:A27.3028N27A 下列可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A.质粒降解B.核酸外切酶降解C.核酸降解D.逆转录答案:D28.2018N28A 下列在信号转导中大会第二信使作用的是A.一磷酸腺苷B.腺苷酸环化酶C.甘油二酯D.生长因子答案:C29.2018N19A 下列组织中,不会发生化生的是A.肾盂粘膜上皮B.宫颈柱状上皮C.结缔组织D.神经纤维答案:D30.2018N30A 下列组织组织中,不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的是A.骨骼肌肌纤维B.心肌间质C.肾小球D.小动脉答案:A31、炎症细胞自血管游出后,在组织内做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A. 炎症渗出B.炎性浸润C.趋化作用D.阿米巴样运动答案:C32、单核巨噬细胞在局部增生、聚集而形成的结节状病灶称为A.炎性假瘤B.肉芽肿C.炎性息肉D.肉芽组织答案:B33、下列组织中,不发生癌的组织是A.皮肤附件B.肾上腺C.淋巴造血组织D.甲状旁腺答案:C34、下列对风湿热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有关C.常可导致关节畸形D.心脏病变的后果对人体危害严重答案:C35、硅肺最早病理变化出现在A.两肺上叶B.两肺下叶C.上下肺交界胸膜处D.肺门淋巴结答案:D37、肝细胞碎片样坏死状态学改变是A.坏死肝细胞核碎裂B 肝小叶内肝细胞广泛的点状坏死C.坏死突破界板像肝小叶扩散D.肝细胞坏死超过三分之一造成小叶结构不完整答案:C38、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织损伤的是A.自身抗体B.CD8+淋巴细胞C.苏木素小体D.狼疮细胞答案:C39、浸润性乳腺癌与乳腺硬化性腺病形态学相似,鉴别两者最重要的依据是浸润癌核分裂象多见B.浸润癌腺体异形性明显C.浸润癌增生明显D.浸润癌腺腔周围无肌上皮细胞答案:D40、下列疾病中,属于化脓性炎的是A.大叶性肺炎B.淋病性尿道炎C.肠伤寒D.阿米巴肝脓肿答案:B41、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A.大椭球形B.可能是球形C.靶形D.镰刀型答案:A42、可能出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的是A.动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答案:C43、支气管哮喘有别于心源性哮喘的临床表现是A.咳嗽,咳痰B.多于夜间发作C.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缓解D.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答案:A44、栓塞后溶栓的指征是A.低血压晕厥B.剧烈胸痛C.低氧血症D.咯血答案:A4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为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且CD8+淋巴细胞为主的疾病是A.结节病B.特发性肺纤维化C.肺泡蛋白沉积症D.过敏性肺炎答案:D46、男性,48 岁,外出旅行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乏力,腹泻5 天,查体:血压120/76,神智清,双下肺湿罗音,化验血,白细胞12×10 的9 次方,中性粒细胞87%,血Na126。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西医综合(610)考试大纲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西医综合(610)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医综合(610)科目考试是为学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610)科目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65%(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0%)临床医学约35%(其中内科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1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心理生理学的概念。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通道和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膜泡运输(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信号转导:由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2《西医综合》考试大纲《西医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设置的考试科目,其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四门课程。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1)生理学:90分(2)生物化学:60分(3)药理学: 60分(4)科学(含诊断):9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病案分析、论述题等,每科目试卷可能涉及其中3-5个题型。
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南开大学医学院2019年基础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医学综合》(704)考试大纲Ⅰ. 考试范围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科目,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Ⅱ. 考试目标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科目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Ⅲ. 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分钟Ⅳ. 题型结构及比例:1.比例:生理学约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30%细胞生物学约20%病理生理学约20%2.题型:选择题:共50题名词解释:共12题问答题:共12题生理学一、绪论1.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3.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4.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物质跨细胞膜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吐和胞吞2.跨膜信息转导的几种主要方式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4.局部电位及其特性,动作电位的传导5.受体和配体,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体内抗凝系统和纤维蛋白的溶解5.ABO 和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6.输血和交叉配血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6.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动力学,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反射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9.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0.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和二氧化碳的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
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生物学综合》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考研学生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关于考试科目、题型设置及知识点要求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为便于报考者了解、准备和参加考试,它指出了所考科目的大致考试范围,也是考研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祝君考上理想院校!)Ⅰ . 考试性质生物学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学术型医学、生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我校自命题。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医学基础和生物学知识及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 考查目标生物学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各占25%。
四、试卷题型结构A 型题第1~42 小题,每小题1分,共42 分B 型题第1~28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8分问答题第1~8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80分Ⅳ. 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 绪论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与负反馈。
(二) 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生理学科目代码:845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发育生物学专业(071008)、神经生物学专业(071006)………………………………………………………………………一、考试性质《生理学》是为招收全日制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上述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考试要求考生认识动物或人体正常生命发生、发展及其调控规律,掌握基本的生理学理论,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理解环境-动物体-器官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生理学科的进展,并能利用所学生理学知识辨证地和系统地观察、分析生命现象,提出和解决有关科学问题。
二、考查目标1. 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了解生理学最新进展;3. 具有利用生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掌握生理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1)名词解释40分(2)单项选择题 30分(3)简答题 30分(4)论述题 40分(5)实验题 10分四、考查内容第1章绪论1.1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1.1.1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1.1.2 动物生理学研究方法1.2 机体功能与环境1.2.1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1.2.2 内环境与稳态1.3 机体功能的调节1.3.1 神经调节1.3.2 体液调节1.3.3 自身调节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物质转运功能、信号转导功能2.1.1 细胞膜结构2.1.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2.1.3 细胞膜的信号转导功能2.2 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2.2.1. 兴奋性与兴奋: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兴奋性变化2.2.2. 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第3章血液3.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3.1.1 机体内环境的概念3.1.2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3.1.3 血浆:血浆蛋白的机能,血浆缓冲物质的作用3.2 血细胞3.2.1 红细胞:形态和数量、理化特性、生理机能和血红蛋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3.2.2 白细胞:形成和数量、生理机能、生成和破坏3.2.3 血小板:形态和数量、生理机能3.3 血液凝固3.3.1 血液凝固的过程和机理3.3.2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3.3.3 血液纤维蛋白溶解系统3.4 血型与输血3.4.1 红细胞凝集反应与血型3.4.2 输血原则第4章循环4.1 心肌的泵血功能4.1.1 心肌泵血过程中的机械力学变化4.1.2 心动周期及心动周期中各种变化4.1.3 心搏频率、心脏瓣膜的启闭活动、心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4.2 心肌的心理特性和生物电现象4.1.1 心肌的生理特性4.1.2 生物电现象及产生原理4.1.3 心输出量、心音、心电图4.3 血管生理4.3.1 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动力学、流量、流速、阻力、压力4.3.2 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静脉血压与静脉脉搏、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4.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5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中枢、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第5章呼吸5.1 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5.1.1 呼吸的意义5.1.2 肺呼吸与组织呼吸5.2 肺通气原理5.2.1 呼吸运动及其原理5.2.2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变化5.2.3 呼吸型和呼吸频率5.2.4 肺内压和胸内压5.2.5 肺容量和肺通气5.3 气体交换与运输5.3.1 气体交换的原理5.3.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5.3.3 血液与组织的气体交换5.3.4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5.4 呼吸的调节5.4.1 呼吸中枢及其节律性活动5.4.2 神经反射性调节5.4.3 体液性调节第6章消化6.1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6.1.1 消化道的运动、分泌、内分泌和保护功能6.1.2 消化的意义6.1.3 消化道的血液循环6.1.4 消化道功能的整合6.2 摄食与调节6.2.1 摄食的短期调节的机制6.2.2 摄食的长期调节的机制6.3 口腔消化6.3.1 唾液的成分6.3.2 唾液的特性6.3.3 唾液的功能6.4 胃消化6.4.1动物胃的功能结构、胃液的分泌与调节、胃的物理性消化6.4.2 食物在消化管内的变化6.5 小肠消化6.5.1小肠运动6.5.2 胰液的作用和分泌调节6.5.3 胆汁分泌和输出及其调节6.5.4 肠液的作用及分泌调节6.6 吸收第7章能量代谢与体温7.1 能量代谢7.1.1 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其与体温的关系7.1.2 能量来源、呼吸商、基础代谢、静止能量代谢和生产代谢、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7.2 体温及其调节第8章泌尿8.1 概述8.1.1. 肾脏的功能结构8.1.2. 血液循环特点,肾血流量的调节8.2 尿的生成8.2.1 尿的理化性状和成分8.2.2 尿的生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8.3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的机理、逆流倍增原理8.4 尿生成的调节和排尿8.4.1 尿生成的调节8.4.2 排尿及其调节: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第9章肌肉及运动9.1 骨骼肌的功能结构9.1.1 骨骼肌的显微和亚微结构9.1.2 神经-肌肉接头9.2 骨骼肌的收缩特征9.2.1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9.2.2 骨骼肌收缩的生理9.3.3 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9.3 骨骼肌的类型和生长发育9.3.1 骨骼肌的类型9.3.2 生长发育9.3.3 神经支配第10章神经生理10.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元件10.1.1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分类10.1.2 神经胶质细胞10.2 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10.2.1突触的结构、突触传递的特征和机理,化学突触和电突触10.2.2 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和递质的受体10.2.3反射的基本特征和过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0.3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0.3.1 感受器的一般特征10.3.2 感觉冲动的传递10.3.3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形成(了解)10.4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了解)10.4.1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了解)10.4.2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了解)10.4.3 小脑、基底神经结、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了解)10.5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0.5.1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机能10.5.2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10.5.3 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10.6 脑的高级功能(了解)10.6.1 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了解)10.6.2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了解)第11章内分泌11.1 概述11.1.1 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11.1.2 激素的一般性质、作用机制11.2 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11.2.1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下丘脑激素11.2.2 垂体的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神经垂体激素)11.2.3 下丘脑激素对垂体分泌的调节11.3 甲状腺的内分泌11.3.1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11.3.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11.4 肾上腺的内分泌11.4.1. 皮质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其调节11.4.2. 髓质激素的机能及其调节11.5 性腺的内分泌11.5.1 性腺:睾丸与卵巢的内分泌机能11.5.2 睾丸激素分泌的调节、卵巢激素分泌的调节11.6 胰腺的内分泌11.6.1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合成与分泌、生理功能11.6.2 胰腺:胰岛激素及其作用、胰岛活动的调节11.7 其他激素11.7.1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1,25一二羟维生素D311.7.2 胸腺及松果腺的激素11.7.3 前列腺素第12章生殖12.1生殖细胞的生成:性成熟与体成熟、精子生成及其调节、卵子生成、排卵及其调节12.2交配与受精:发情周期、交配与授精、受精12.3妊娠:妊娠的建立和维持12.4分娩:分娩过程、分娩机理。
临床医学综合考试大纲1、考试范围: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学)和外科学五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考试目标及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三门课程的基础理论,了解其研究手段和发展动态;同时,要求考生掌握内科学(含诊断学)、外科学二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3、试题分值:300分4、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分钟5、各科比例:生理学20%生物化学15%病理学15%内科学(含诊断学)30%外科学20%6、题型结构:A型题第1-90题,1.5分/题,共135分第91-120题,2分/题,共60分B型题30题,1.5分/题,共45分X型题30题,2分/题,共60分(题型说明:1.A型题是指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试题要求的。
2.B型题是指在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试题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3.X型题是指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试题要求。
请选出所有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7、考查范围:生理学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基本概念2.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血量及其机能。
2019西综考点总结第1篇复习注意:1)前言要认真学习,该部分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出题较多。
2)病因必须重视,要细读,抓住主要病因,尤其是有明确病因的疾病。
3)掌握发病机制:有明确发病机制的疾病。
4)病理变化:重点是病理解剖形态和病理生理改变。
5)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检查等。
注意精辟文字描述(如症状、体征、检查等);注意区分某些错误的症状、或者该疾病本身没有的症状;注意体液因子、激素、电解质的变化;6)治疗与用药:注意治疗首选方法和禁忌,注意特殊问题:给药途径、停药时间、用药禁忌。
7)关注重要数字。
8)关注英文缩写。
2019西综考点总结第2篇1.蛋白质翻译:翻译是细胞内以mRNA为模板,按照mRNA分子中由核苷酸组成的密码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mRNA分子从5’端→3‘端相邻3个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对应一种氨基酸。
三个相邻核苷酸称为密码子。
起始密码:AUG可编码蛋氨酸终止密码子:UAA、UAG、UGA不编码氨基酸3.遗传密码的特点①方向性,翻译时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是5’→3’②连续性,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阅读,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之间既无间隔也无交叉。
③简并性,遗传密码中除色氨酸和甲硫氨酸仅有一个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
④通用性,从简单的病毒到高等的人类,几乎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因此,遗传密码表中的这套“通用密码”基本上适用于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具有通用性⑤摆动性,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之间的配对有时并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摆动配对。
2019西综考点总结第3篇病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形态科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学习记忆要点:概念,原因,分类,病理形态改变,转归,病理形态改变的要求比较细致。
各论:学习记忆要点: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各器官的病理改变,临床病理联系,疾病的转归,要求密切联系总论的内容,以总论的病变为基础。
中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1 2019年自命题考试科目“(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706西医综合 1.生理学 《生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 (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用),牛欣,张志雄主编。
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唐炳华主编。
3.病理学 《病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 (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黄玉芳主编。
4.内科学 (1)《诊断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8月,戴万亨,张永涛主编 。
(2)《影像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王芳军2
主编。 (3)《内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倪伟主编。
总分300分,其中《生理学》占75分、《生物化学》占60分、《病理学》占60分、《内科学》占105分。 3
一、生 理 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4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5
8.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9.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10.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1.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脑-肠肽的概念。
2.唾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吞咽,食管蠕动,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6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主要运动形式。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主要运动形式。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等分解产物,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食物的能量转化。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7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觉器官,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定向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8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概念与分类,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中枢,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中枢抑制。
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皮肤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肌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脊休克。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10.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1.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9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
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或生成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二.生物化学 (一)绪论 1.生物化学的含义。 2.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二)蛋白质化学 1.蛋白质、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3.蛋白质、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三)核酸化学 1.核酸的分类、分布及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2.核酸的主要化学组成,DNA和RNA的分子结构。 3.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4.体内几种重要的单核苷酸。 (四)酶 1.酶的概念、酶的分子组成和活性中心。 2.酶的调节。酶原、酶原激活和同工酶。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促反应动力学。 4.酶的主要催化作用机理和催化作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