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论证评价题一(总说和什么是论证)
- 格式:ppt
- 大小:613.50 KB
- 文档页数:49
论证评价题范文综合应用能力c类论证评价题做C类共考两门课程,一门是行政能力测验在此不多做解释。
另一门是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共分为科技文献类,论证推理类,科技事务类。
现在考试全部内容改为了客观题,形式为,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以及不定项题。
第一种科技文献类,要求在2000字左右的材料中,选取信息。
以判断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这里面的答题思路只有一个,就是你在做任何判断的时候都要从原文找到出处,这样就不会错。
第二种题型为论证评价题,往往第一题的呈现形式是,找出材料中语段的错误。
无非有四种错误,分别为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谨,概念不明确以及论据不充分。
判断不准确经常体现为主观臆断。
推理不严谨,往往体现以偏概全,因果关系错误。
概念不明确,往往是偷换概念。
论据不充分很简单就是缺少说服力。
另一种题型是削弱和加强。
比较好理解。
第三种题型为科技实务,比较这种题型考查的是你是否会做图表。
另一个能否从图表中发现信息。
只要仔细并不难。
要求对这个论证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一般的题是用一个疑问句来评价,如果回答“是”得到的结论与回答“否”得到的结论正好相反,那么这个疑问句就是这个论证的评价答案。
1、论证评价题是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考试中的一种题型,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和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
2、在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中,对逻辑思维能力有明确的表述: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根据考纲来看,逻辑思维能力在考卷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论证评价题。
不可以用省略号代替论据和论点的中间部分内容为什么,主要是我们两个老师一个讲可以一个没有用省略符号,但是如果不用的话文字又会超出要求范围如果文字超出范围的话,试着自己概括一下啊我最喜欢的一幅《闹春图》每当我看到这幅闹春图时我会想到很多很多……记得为了这幅画,我期盼着春天的来临.为了这幅画,我放弃了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间,独自一人来到公园,望着眼前的春景.为了这幅画,努力去学好国画,认真地听着老师传援给我的知识.为了这幅画,我……我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幅画“闹春图”.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画的画. 一方素笺上,画着一大片的梅花.那虬劲的梅枝,三弯九曲的从左边伸向右边.墨色干中有湿,湿中有润.有喜鹊的鸣叫,梅花的斗艳,枝条的伸展.有的已经盛开,有的还是花蕊,还有的只是花骨朵儿.你看,那淡江色的梅花才刚刚盛开不久,5片花瓣没完全张开,似乎还没睁开那朦胧睡眼.枝上缀满了一簇簇的花朵和花蕾.梅花共有5片圆形花瓣,薄薄的针状形的花蕊是紫红的.这些花十分普通,不娇艳,不珍奇,却给人们一种朴实的美.在虬枝中也躲藏着一些梅花,它们像一位位羞答答的姑娘不愿让人们看到. 在梅枝上停着一两只喜鹊,它们“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像是在评论梅树的美.一只说:“这几株梅树太美了,我一定要为它们谱一首动听的歌,让所有人都能听到这里有几株美丽的梅树!”另一只说:“我要为梅树作一首诗,每一株梅树就是一首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是最美的树!”它们正在为梅树增添一份新的色榆树华图为您服务:吉林省省考曾多次出现评价类试题,很多考生平时很少接触,所以在考试中对这类试题不知该如何解答,甚至不明白这是一道什么题,让考生回答什么,怎么回答,考官到底想考什么。
论证评价题范文综合应用能力c类论证评价题做C类共考两门课程,一门是行政能力测验在此不多做解释。
另一门是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共分为科技文献类,论证推理类,科技事务类。
现在考试全部内容改为了客观题,形式为,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以及不定项题。
第一种科技文献类,要求在2000字左右的材料中,选取信息。
以判断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这里面的答题思路只有一个,就是你在做任何判断的时候都要从原文找到出处,这样就不会错。
第二种题型为论证评价题,往往第一题的呈现形式是,找出材料中语段的错误。
无非有四种错误,分别为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谨,概念不明确以及论据不充分。
判断不准确经常体现为主观臆断。
推理不严谨,往往体现以偏概全,因果关系错误。
概念不明确,往往是偷换概念。
论据不充分很简单就是缺少说服力。
另一种题型是削弱和加强。
比较好理解。
第三种题型为科技实务,比较这种题型考查的是你是否会做图表。
另一个能否从图表中发现信息。
只要仔细并不难。
要求对这个论证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一般的题是用一个疑问句来评价,如果回答“是”得到的结论与回答“否”得到的结论正好相反,那么这个疑问句就是这个论证的评价答案。
1、论证评价题是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考试中的一种题型,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和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
2、在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中,对逻辑思维能力有明确的表述: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根据考纲来看,逻辑思维能力在考卷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论证评价题。
不可以用省略号代替论据和论点的中间部分内容为什么,主要是我们两个老师一个讲可以一个没有用省略符号,但是如果不用的话文字又会超出要求范围如果文字超出范围的话,试着自己概括一下啊我最喜欢的一幅《闹春图》每当我看到这幅闹春图时我会想到很多很多……记得为了这幅画,我期盼着春天的来临.为了这幅画,我放弃了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间,独自一人来到公园,望着眼前的春景.为了这幅画,努力去学好国画,认真地听着老师传援给我的知识.为了这幅画,我……我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幅画“闹春图”.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画的画. 一方素笺上,画着一大片的梅花.那虬劲的梅枝,三弯九曲的从左边伸向右边.墨色干中有湿,湿中有润.有喜鹊的鸣叫,梅花的斗艳,枝条的伸展.有的已经盛开,有的还是花蕊,还有的只是花骨朵儿.你看,那淡江色的梅花才刚刚盛开不久,5片花瓣没完全张开,似乎还没睁开那朦胧睡眼.枝上缀满了一簇簇的花朵和花蕾.梅花共有5片圆形花瓣,薄薄的针状形的花蕊是紫红的.这些花十分普通,不娇艳,不珍奇,却给人们一种朴实的美.在虬枝中也躲藏着一些梅花,它们像一位位羞答答的姑娘不愿让人们看到. 在梅枝上停着一两只喜鹊,它们“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像是在评论梅树的美.一只说:“这几株梅树太美了,我一定要为它们谱一首动听的歌,让所有人都能听到这里有几株美丽的梅树!”另一只说:“我要为梅树作一首诗,每一株梅树就是一首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是最美的树!”它们正在为梅树增添一份新的色榆树华图为您服务:吉林省省考曾多次出现评价类试题,很多考生平时很少接触,所以在考试中对这类试题不知该如何解答,甚至不明白这是一道什么题,让考生回答什么,怎么回答,考官到底想考什么。
2021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真题及答案2021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在此发布。
本套2021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来自考生回忆,由xxx整理。
2021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材料一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败给了电脑“深蓝”;2021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又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终于征服了它在棋类比赛中最后的弱项——围棋,谷歌公司的DeepMind团队比预期提前了整整10年达到了既定目标。
对计算机来说,围棋并不是因为其规则比国际象棋复杂而难以征服——与此完全相反,围棋规则更简单,它其实只有一种棋子,对弈的双方轮流把黑色和白色的棋子放到一个19×19的正方形棋盘中,落下的棋子就不能再移动了,只会在被对方棋子包围时被提走。
到了棋局结束时,占据棋盘面积较多的一方为胜者。
围棋的规则如此简单,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却又异常复杂,原因在于围棋的步数非常多,而且每一步的可能下法也非常多。
以国际象棋作对比,国际象棋每一步平均约有35种不同的可能走法,一般情况下,多数棋局会在80步之内结束。
围棋棋盘共有361个落子点,双方交替落子,整个棋局的总排列组合数共有约10171种可能性,这远远超过了宇宙中的原子总数——1080!对于结构简单的棋类游戏,计算机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所谓的“暴力”方法,再辅以一些技巧,来寻找对弈策略,也就是对余下可能出现的所有盘面都进行尝试并给予评价,从而找出最优的走法。
这种对整棵博弈树进行穷举搜索的策略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对围棋或者象棋程序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围棋,从技术上来讲目前不可能做到。
“蒙特卡罗树搜索”是一种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启发式搜索策略,能够根据对搜索空间的随机抽样来扩大搜索树,从而分析围棋这类游戏中每一步棋应该怎么走才能够创造最好机会。
举例来说,假如筐里有100个苹果,每次闭着眼拿出1个,最终要挑出最大的1个,于是先随机拿1个,再随机拿1个跟它比,留下大的,再随机拿1个……每拿一次,留下的苹果都至少不比上次的小,拿的次数越多,挑出的苹果就越大。
第五节论证类试题及答题方法知识要点一、论证的常见题型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四题: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1000~1200字。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四题: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五题: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三题: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字数在1000~1200之间。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三题: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二、论证的基本步骤在申论考试中,论证要求考生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它主要检测应试者的“理论思维”能力,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观点鲜明,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论述深刻,语言流畅,说服力强。
前面几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容任何懈怠,但相对于最后这个环节来说都还只是铺垫。
论证环节所占字数最多,分值也最高,能够更加全面、充分地展示考生的知识基础、理论水准、思维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需要浓墨重彩,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2019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测试B类真题与参考答案一、概念分析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表述等,按要求回答问题。
(18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统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
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效能发挥等。
对其内涵的探讨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观点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政府、企业和公民对社会性事务和政治性事务进行协同治理,形成三者之间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有机互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
观点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传统国家治理的一种扬弃,传统国家治理主要是在一元化社会结构和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基础上,以控制型管理为模式,以强化国家和政府机构的统治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国家治理;而现代国家治理主要是在社会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以制度现代化为具体依托,以服务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指向的国家治理。
观点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维持国家政体和国家基本制度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代治理的诸多新技术、新机制和新程序,引入国家治理的具体结构、具体过程和具体行为中,特别是将它们引入公共政策制定和法律制定的过程中,使国家治理的理念、模式、方式、技术、工具等实现现代化,使国家治理的质量得到提升。
问题:1.请指出以上三则观点分别从哪个方面界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
要求:简明、准确,每点不超过6个字。
(1)观点一( )(2)观点二( )(3)观点三( )参考答案:1.治理主体;2.治理理念;3.治理手段。
2.请分别概括以上三则观点的主要内容。
要求:简明、准确,总字数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1政府、企业、公民对社会性和政治性事务协同治理,形成相互支撑与制约的有机互动关系。
2.以社会多元化和市场经济为基础,依托制度现代化,实现服务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3.维持国家政体和基本制度不变,将新的技术、机制、程序引入国家治理的具体结构、过程、行为中,实现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质量。
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一、科技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
(50分)在人体肠道内,数不胜数的细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坚韧的植物纤维,但它们的作用似乎不止有助于消化。
新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改变了我们储存脂肪的方式,如果肠道细菌构成不合理,从出生时,我们就有了患肥胖症的可能,幸运的是,科学家已经开始了解到,正常和异常的肠道菌群结构会有哪些不同,以及造成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他们希望弄清楚,如何调节人体内的这个生态系统,才能预防甚至治愈肥胖症。
从出生那一刻起,每个人就开始构建自己的微生物群落了——先获得母体的细菌,接着在一生中不断从环境中吸纳新成员。
近些年,科学家的研究逐步从单纯的细菌普查,过渡到探究这些细菌在人体中的具体职责,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在研究了各种微生物的基因后,科学家发现,不同个体之间、不同人群之间,身体菌群的差异都很大。
最初,科学家在研究胖瘦个体的肠道细菌时,发现较瘦的人体内,肠道细菌就像热带雨林,特种丰富;较胖的人体内,菌群多样性就差多了,更像营养富集的池塘被少数几种细菌霸占着。
比如,在较瘦的人体内,拟杆菌的各类通常很多,而这类细菌专门负责将大块的纤维分解成短链分子,使之成为人体能够消耗的能量。
不过,这样的差异是否就是造成肥胖症的原因呢?为探明因果关系,华盛顿大学的杰弗里·戈登和同事使用人源化小鼠(带有人类基因、细胞或组织的小鼠)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他们在无菌环境中培育出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小鼠。
接着,他们从一名肥胖女性A及其苗条的双胞胎妹妹B体内采集了肠道细菌,植入小鼠体内——Ⅰ组小鼠植入A的肠道细菌,Ⅱ组则植入B的肠道细菌,两组小鼠的饮食结构相同,饮食总量也相同。
结果发现,Ⅰ组小鼠更重,体脂更高,而且和预期一样,这些小鼠肠道内细菌的多样性较差。
随后,戈登等人对实验方案稍作修改,又做了一个实验:这一次,他们将刚刚植入了不同肠道细菌的两组小鼠放到同一个鼠笼中。
论证评价题论证评价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即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一、题型特点二、论证的有效性三、解题思路四、真题演练【真题1】论证评价题:请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进行简要评述,每条不超过150字。
论证错误主要包括论证中的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论据不充分等。
因为冰盖融化,冰盖反射太阳的面积减少,反射太阳的热量也减少,从而使气温升高,导致气候变暖,所以北极冰盖的消退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因素。
因在全球气候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贡献,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荣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他在获奖演说中预言:北极冰盖正在急剧减少,最早可能会在7年后的夏天消失殆尽,时至2014年夏天,北极冰盖不仅没有消失,其覆盖面积反而有所扩大,并且其厚度也有所增加。
戈尔的预言落空表明全球气候再也不会变暖了。
美国北极冰盖监控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北极冰盖大约占北冰洋海域面积的15%,覆盖面积是2006年以来的最高值,达到562万平方千米,2012年至2014年间北极冰盖的面积增长了43%,丹麦气象局采用了不同于美国的监测技术,其报告显示北极冰盖的覆盖面积至少为北冰洋海域面积的30%。
冰盖面积从2012年的27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2014年的440万平方千米,增长幅度达63%,可见上述两个机构关于北极冰盖面积变化的研究结论是相悖的。
面对冰盖面积增加的现实,戈尔办公室依然坚持认为北极冰盖减少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因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其他因素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善,并且有不断恶化之势,他们认为,到2015年夏天北极冰盖面积还有可能减少到100万平方千米以下,可见戈尔的预言是正确的。
【真题2】论证评价题:请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进行简要评述,每条不过150字,论证错误主要包括论证中的概念不明确、推理不严密等。
事业单位面试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自我认知类1、自我介绍注意:自我介绍不能透漏个人息,不能就事论事,注意眼神交流。
例如:我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第一,个人能力方明,在这方面,我将从德、能、情、绩四个方面分别作介绍:在思想道德上、、、、、、。
在研究能力上、、、、、,在情绪情商方面……..。
在成绩上……..个人的不足之处:(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缺点,千万不要太实在,把自己说的很差。
如: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完整)第二,报考动机:可以从(1)个人喜好(2)能力,专业知识、学以致用(3)实现人生价值这三个方面回答。
第三,工作打算:如果我能被录取,我将努力工作,做一名让组织任,让那个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兴趣、爱好、特长(例如: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拿手)?答题模式:开头:谈一谈兴趣、爱好、特长的意义作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兴趣可以娱乐身心,给人以知识、道理和1启迪)中间:两种答题方式,第一种方式:只谈一个爱好,然后分成三点,深入说这个(兴趣)爱好的好处或者对你的帮助。
第二种方式:多说几个爱好,然后分别说出每种(兴趣)爱好的好处,结尾处升华。
实例:答题方式1:我的爱好是看书,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现在国家提倡研究型社会,终身研究,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学到老,活到老的研究理念。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式,但是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思考,不要读死书。
苦于说得好:尽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既要向书本研究,更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找到更好的办事方法。
另外,只读书还不行,还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就要求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亲身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答题方式2:开头:书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