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取材大体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1、活检组织包括:子宫内膜诊刮、浅表或深部组织穿刺物、皮肤组织、内镜钳取粘膜、微创手术切去不完整组织等☐应描述标本的数量、大小(mm、cm、多量时聚堆测量)、形状、色泽、和质地等☐小量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多量小标本,取材后剩余者应保管好备用☐粘膜和皮肤应“立埋”以便观察各层结构2、大标本取材记录标本的手术类型描述和记录标本大小(三维长度、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标本可测直径切面:沿大面切开,描述和记录其特点,如实性或囊性,各占比例,色泽、质地、出血坏死,囊壁厚度,内容物颜色等前列腺、甲状腺、胰腺等脏器应间隔一定距离做多个平行破面,以免漏掉微小肿瘤.取代表性区域,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完整瘤体要带包膜,如甲状腺、乳腺取材块的大小2cmx1.5cmx0.3cm编号:数量、剩余组织记录“留”,全部取材时记录(全包)一包等,微小组织试做重取材要记录描述和记录标本大小(三维长度、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标本可测直径切面:沿大面切开,描述和记录其特点,如实性或囊性,各占比例,色泽、质地、出血坏死,囊壁厚度,内容物颜色等前列腺、甲状腺、胰腺等脏器应间隔一定距离做多个平行破面,以免漏掉微小肿瘤.取代表性区域,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完整瘤体要带包膜,如甲状腺、乳腺取材块的大小2cmx1.5cmx0.3cm编号:数量、剩余组织记录“留”,全部取材时记录(全包)一包等,微小组织试做重取材要记录3皮肤和皮下组织肉眼观察:形状、大小、测量、三维皮肤表面:平滑、粗糙、水肿、水疱、毛发附着、色素、白斑、疣状物、乳头、结节状隆起、皮下结节、硬度等全部描述取材的组织块大小、方向、切缘等4肿瘤整体观察:肿瘤位置、数量、大小、形状、色泽、质地、活动度、生长方式等溃疡病变:数目、部位、直径、形状、色泽、边缘、深度、底部、穿孔等切面:最大径破面观察囊性、实性、囊实性实性肿物:色泽、编织状、均质、细腻、鱼肉状、胶样、边界、薄膜、浸润、出血、坏死等囊性:壁厚度、内容物、乳头(内外)包膜有无破裂等切片取材:肿瘤实质1-4块,与邻近组织之间1-2块、切缘、正常组织必要时适当取材•分别编号5食管和贲门辨认送检食管或胃,测长度,辨认上下切缘食管纵行剪开,胃沿大弯剪开,观察粘膜面病变部位、形状、大小、深度、范围等取材要点、分别标记、描述各部位淋巴结、切缘等6胃术式:次全切除、全胃切除、残胃切除、胃切除和脾切除、胰切除主要疾病:胃癌、胃溃疡、间质瘤、胃炎等肉眼检查:测大小弯长度、浆膜面情况、沿大弯剪开,观察胃粘膜:溃疡、肿瘤形状、数目、深度、颜色、质地、浸润深度7小肠;手术切除肿瘤、炎性溃疡、肠结核、伤寒、肠套叠、肠扭转、肠坏疽等肉眼:长度、直径、外形、狭窄、扩张、肿瘤、套叠(部位)粘连等,触摸肠壁有无肿物及其部位沿系膜剪开肠管:内容物、溃疡、肿瘤逐一观察描述测量沿系膜剪开肠管:内容物、溃疡、肿瘤逐一观察描述测量取材:肿瘤1-4块,肠壁全层与正常组织相连处上下切缘各一块系膜淋巴结肠梗死标本:取梗死灶与周围存活组织8阑尾主要疾病:阑尾炎、粘液囊肿、肿瘤测量长、直径、描述表面、腔内容物、壁厚、有无肿物、粪石、阻塞等取材要点:横断面间隔取2块,如果囊肿或肿瘤要纵破,取肿瘤,有淋巴结者要取材9大肠主要疾病:肿瘤、息肉、溃疡、Crohn病肉眼:确认结肠、描述、测量炎症:充血、水肿、表面炎性渗出物、穿孔、粘连,腔内容物色泽、粘膜情况等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浸润深度、取材确切,两端切缘,系膜淋巴结溃疡:数目、部位、直径、形状、色泽、底部、出血、穿孔、溃疡间粘膜,注意良恶性溃疡区别10肝和胆道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内胆管结石等测量与描述:大小、观察表面有无结节大小,切面颜色、结节大小及其间的间隔;肝内胆管结石形状类型、胆管扩张及其周围变化;肿瘤大小、硬度、境界、色泽胆囊:外形、长度、浆膜面情况、沿长轴剪开,胆汁、结石、数目、形状、色泽、囊壁厚度、质地、肿瘤大小、形状、浸润深度11胰和十二指肠主要疾病:胰腺癌、胰岛肿瘤、壶腹癌术式:Whipple式切除:部分胃、部分胰腺和十二指肠切除全胰切除:全胰切除、部分胃切除、十二指肠切除、脾切除区域性胰切除区域性胰切除整体观察:确认术式和器官,测量三位长度、描述肿瘤:部位、累及范围、大小、形状、色泽、质地、等检查胆总管、主胰管有无扩张、结石、肿瘤胰腺:切除胰腺多少、部位、横断面切,底部保留,如遇肿瘤大小、所在部位、界限、浸润、质地等胰腺:切除胰腺多少、部位、横断面切,底部保留,如遇肿瘤大小、所在部位、界限、浸润、质地等肿瘤取3-4块,要带周围组织切缘:上切胃。
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人总结)一、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人总结)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原因的科学,而病理大体标本描述则是病理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大体标本的观察和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疾病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病变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病理大体标本描述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广大病理学工作者有所启发。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病理大体标本。
简单来说,病理大体标本就是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取得的病变组织的实物样本。
这些样本经过固定、切片、染色等处理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显微镜下的图像。
因此,对大体标本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图像进行解读。
二、病理大体标本描述的基本步骤1. 观察整体形态在开始对病理大体标本进行描述之前,我们需要先观察整个标本的形态。
这包括病变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
例如,一个肿瘤可能呈现出椭圆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它可能位于器官的一角,也可能占据整个器官。
通过对整体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病变的基本特征。
2. 观察组织结构接下来,我们需要观察病变所在的组织结构。
这包括细胞的排列、大小、形态等方面。
例如,一个炎症可能导致细胞的浸润和肿胀;而肿瘤则可能改变细胞的排列方式,形成异型性。
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观察,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病变的发展程度和性质。
3. 观察病变程度在观察了整体形态和组织结构之后,我们需要对病变的程度进行评估。
这包括病变的范围、深度、密度等方面。
例如,一个炎症可能导致病变区域的水肿、红肿;而肿瘤则可能穿透正常组织,形成转移灶。
通过对病变程度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4. 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我们需要将观察到的大体标本描述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这包括分析病变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一个肺癌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而一个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是指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正确地取材,以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病理取材的一般规范:
1. 标本选择: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病变部位进行取材。
如果有多个病变部位,应分别取材。
2. 标本固定:取材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固定液中固定,常用的固定液有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
固定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大块标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3. 标本大小:标本的大小应适中,一般不超过3-5厘米。
对于大块标本,应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
4. 标本形状:标本的形状应符合解剖学结构,避免扭曲或损伤。
5. 标本取材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和病理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取材方法。
常见的取材方法包括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切割法等。
6. 标本编号:每个标本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便后续的病理学检查和结果记录。
7. 标本保存:取材后的标本应妥善保存,避免干燥或受到其他损伤。
可以使用标本瓶、容器或包装材料进行保存。
8. 标本送检:标本送检时应填写完整的病理检查申请单,并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病史和检查要求等。
总之,病理取材规范是确保病理诊断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提供可靠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女性生殖系统子宫肌瘤:全子宫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宫颈外口周径长3.5cm,肥大,有糜烂,颈管长2.5cm,内膜厚0.1cm,肌壁厚2.5cm,切面可见多个灰白结节,直径从0.5cm-3cm,切面灰白,质韧,旋涡状,边界清楚。
宫颈癌:带双附件全子宫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阴道残端大小1cm X 0.3cm X 0.2cm,宫颈外口周径长3.5cm,3点-6点处较粗糙,颈管长2.5cm,内膜厚0.1cm,肌壁厚2.5cm,切面未见明显结节,左侧输卵管长5cm,最大径0.8cm,左卵巢大小2cm X 1.5cm X 1cm,右侧输卵管长5cm,最大径0.8cm,右卵巢大小2cm X 1.5cm X 1cm。
输卵管妊娠:输卵管一条,长5cm,最大径1.8cm,壶腹部膨大,切面见凝血块,见可疑绒毛样组织。
卵巢囊肿:囊性肿物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外表面光滑,切面呈囊实性,囊壁厚0.2cm-0.3cm,囊内含较多黏液样物,内表面光滑。
胎盘带脐带胎盘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灰红色,母体未见明显钙化及梗死,胎膜完整,无水肿,无黄染,脐带长10cm,直径1cm,偏心附着,无打结及扭转。
宫内刮出物带血凝块灰红碎组织一堆,大小2cm X 1.5cm X 1cm,质软。
乳腺乳腺癌冰冻活检术后改良根治术标本:(左侧)乳腺癌冰冻活检术后改良根治术标本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乳头无回缩及内翻,皮肤呈梭形,最大长度8cm,垂直长度4cm,无溃疡及橘皮样改变,在外上象限距乳头2cm处见一手术切口,长4cm,切口下见组织缺失。
乳腺肿物灰红灰黄不规则组织一块,大小6cm X 4cm X 2cm,未见明确包膜,切面见一灰白肿物,大小6cm X 4cm X 2cm,质中,与周围分界不清,可见粉刺样物。
消化系统食管癌食管一段,长14cm,周长4cm,距上切缘4cm,下切缘4cm,见一溃疡型肿物,肿物大小5cm X 4cm X 2cm,表面污秽,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触之质硬韧,浸润管壁全层。
[精品]病理大标本描述病理大标本描述是指对大型的病理标本进行详细地描述,以用于病理学家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标本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病变的大小、形态、结构、组织类型等信息,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在病理大标本描述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标本大小和形态:描述标本的大小、形状、表面是否光滑、质地等特征,以便病理学家能够快速地判断标本的病变类型。
2. 病变部位和范围:描述标本中病变的部位、范围、影响区域等信息,以帮助病理学家更准确地进行病变诊断。
3. 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描述标本中不同组织的结构和细胞的形态,包括细胞大小、形状、核型、染色质分布、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等信息,以便病理学家进行病变类型的确定。
4. 病变类型和程度:根据以上信息,详细陈述病变的类型和程度,例如炎症、肿瘤、化生、萎缩等,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以下是一段针对肠道肿瘤病理大标本的描述示例:本标本为一块大小约为7×3×2cm的肠道组织,呈长条形,表面平滑。
标本的上方与下方分别为回肠和结肠。
在标本的中央位置,有一约2.5×2×1.5cm大小的肿瘤,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
病变范围包括黏膜、肌层和浆膜层,浸润性较显著。
在肿瘤切面处,可见病变区域细胞的增生、排列紊乱,胞核增大,染色质深染,出现多形性和异型性,部分细胞出现核分裂象。
经病理学分析,此肿瘤为结肠腺癌,分化程度较高,乙状结肠向后浸润,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以上示例中,详细描述了标本的大小、形态、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病变类型和程度。
这些信息能够为病理学家提供参考,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变诊断,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兽医病理学中的大体描述和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征及其影响的学科。
在兽医病理学中,大体描述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观察、记录和描述动物尸体和组织的外部形态学和内部病变。
大体描述是兽医病理学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了解疾病的本质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大体描述是指通过直接观察,用类似于人类解剖学的方式,对动物尸体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病变描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兽医专业人员了解病变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等信息,并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兽医病理学中常用的大体描述方法包括:外观描述、触摸和切割组织以获取更多信息、逐步剖开和检查内脏器官、取材和固定标本、制作组织切片等。
这些方法结合运用,使得大体描述更加全面和准确。
大体描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动物尸体和组织的大体描述,能够初步确定病变类型和范围,为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提供指导。
其次,大体描述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病理学家通过对大体描述的观察和分析,还能够发现一些罕见或新发现的疾病,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宝贵的实验材料。
总之,大体描述是兽医病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正确了解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描述和分析动物尸体和组织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病变,兽医专业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疾病的本质,为保护动物的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兽医病理学中的大体描述和解释的内容。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大体描述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兽医病理学中常见的大体描述方法。
此外,还将探讨大体描述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大体描述对兽医病理学的意义,并讨论其局限性和改进的方向。
病理取材规范病理取材规范是指在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对组织标本的取材方法和要求的规范化操作。
以下是病理取材的详细精确规范:1. 标本标识:在取材前,应正确标识标本,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和取材部位等信息,并在标本容器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2. 标本容器选择: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容器,如常用的有固定液、福尔马林、液体氮等。
3. 取材部位选择:根据临床病情和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材部位。
对于肿瘤标本,应尽量取肿瘤组织的中央部位,避免坏死、出血等影响结果的因素。
4. 取材方法:根据标本类型和病变性质选择合适的取材方法。
常见的取材方法包括切片法、剥离法、穿刺法等。
5. 取材数量:对于大型标本,应取足够的数量以确保能够全面评估病变的性质。
对于小型标本,应尽量取多个切片以增加检出率。
6. 取材顺序:应按照从外到内、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取材,以确保能够全面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7. 取材记录:在取材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取材的部位、数量、方法等信息,并在病理报告中进行准确描述。
8. 取材标准:取材时应注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形态特征,避免破坏和变形。
对于液体标本,应尽量避免气泡和污染。
9. 取材保存:取材后,应及时将标本放入适当的容器中,进行固定或冷冻保存,并妥善标识和存放,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10. 取材安全:在取材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和伤害。
以上是病理取材规范的详细精确要求,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病理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病理科病理诊断报告规范I目的为加强诊断报告管理,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特制定此制度。
II范围适用于病理科。
III制度一、病理诊断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病理号,送检标本的科室名称、标本取材部位、门诊病历号和(或)住院病历号;(二)大体描述、镜下描述(选择性)和病理诊断;(三)其他需要报告或建议的内容;(四)报告医师签名、报告时间。
二、病理学表述的基本类型与表达规范:(一)I类: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学诊断。
(二)H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或是对拟诊的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学诊断意向,可在拟诊疾病/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病变“符合为”“考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三)III类:检材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即不能作出I类或H类病理学诊断),只能进行病变的形态描述。
(四)IV类:送检标本因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性)、被烧灼、干涸等,无法作出病理学诊断。
(五)对于疑难病例或作出H、HI类病理学诊断的病例,可酌情就病理学诊断及相关问题附加:1.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诊或随访等);2.注释和(或)讨论。
(六)经过本病理科和(或)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例会诊意见列于该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
三、有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涉及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
四、病理诊断报告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标本除外。
五、病理医师不得签发虚假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人员提供具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六、原始样本过小或在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或取材代表性不够(如肝脏穿刺标本无足够数目的汇管区),影响正确诊断,均需在报告中说明。
七、病理诊断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应295%。
IV参考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修订)3.《临床病理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4.《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V附件无。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是指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对于标本的
取材、处理和保存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一
般的病理取材规范:
1. 标本的取材应该是代表性的,即应选择病变部位最明显、最典型的组织进行取材,避免取材过多或过少。
2. 标本的取材应该是全面的,即应包括病变组织、正常组
织和相邻组织等。
对于肿瘤标本,应取足够的边缘组织,
以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
3. 取材时应注意避免破坏标本的完整性,避免压迫、挤压
或切割标本。
4. 取材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5. 标本的取材应尽量避免伤及血管、神经和其他重要结构。
6. 取材时应注意标本的编号和标记,确保标本与病例信息
的一致性。
7. 取材后,标本应立即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如福尔马林固
定液或生理盐水,以保持标本的湿润和完整。
8. 标本的保存应遵循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时间要求,以保证
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
9. 在取材过程中,应记录标本的取材部位、大小、形态等信息,并与病例信息相匹配。
10. 取材后,应及时将标本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病理标本可能有特殊的取材规范,如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等,取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
此外,病理取材规范还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的限制和要求,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定。
因此,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病理科标本检查和取材制度
1.病理医师通过肉眼仔细观察标本,判断病变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与切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挑选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材,做病理切片。
取材必须遵从一定的规范,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准确的TNM分期信息和其他与治疗、估计预后相关的信息。
2.标本的检查和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承担;
3.核对申请单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申请单与标本应有双标记和双核对;
4.取材前仔细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做到对病变心中有数;
5.标本检查和取材应按照有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应当对大体标本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
6.应有取材记录单,取材结束后必须核对组织块,并在记录单上标示;随后记录单交技术室,供切片染色后核对使用;
7.组织块应该每块分别编号,一一对应;
8.取材后剩余的标本应妥善保存,保存至病理报告发出后的2周;
9.剩余的病理标本和标本容器属于医疗废弃物,应按照专门的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病理取材报告是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介绍病理取材报告的撰写过程。
1. 患者信息首先,在报告的开头,需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病理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于病理医师更好地理解病情。
2. 病变部位和标本来源接下来,需要明确病变部位和标本来源。
这一步骤是为了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并确保所取标本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例如,如果是肺部病变,需要注明是左肺还是右肺,是上叶还是下叶等。
3. 标本处理和取材方法在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标本的处理方式和取材方法。
这包括标本的固定方法、切片的厚度、切片的数量等。
这些步骤对于后续病理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查非常重要,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4. 组织学检查结果在病理取材报告中,组织学检查结果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标本的组织学特征,如细胞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学特点等。
此外,还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详细的描述,比如病变的大小、形状、边界等。
5. 病理诊断在病理取材报告的最后,需要给出病理诊断。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病理诊断需要准确、清晰地描述病变的性质和类型,并提供必要的病理学依据。
总结病理取材报告是病理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病变组织的详细描述和分析,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在撰写病理取材报告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包括患者信息的收集、病变部位和标本来源的确定、标本处理和取材方法的描述、组织学检查结果的详细描述以及最后的病理诊断。
通过合理的报告撰写,能够提高病理学分析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1.核对病人的姓名,科室,住院号等。
2. 核对标本性质,取出的部位,标本数目,临床诊断(如胆囊息肉、妊娠)、手术方式3. 是否做标记:如带线、切缘、部位、淋巴结部位。
1.描述颜色、外观(如破碎、絮状、膜状、毛刺等)、体积(应测量忌用比拟)、质地(软,中等、硬等)2. 大于0.5cm 者,应切开包埋3. 送检破碎组织较多时,一个包埋盒内不要包的太多4. 较小或较碎的标本先用纱布包裹(必要时用滤纸)并滴伊红后放于包埋盒内内窥镜标本_大体描述1._色_(质地)组织1 块,大小为***cm2._色_(质地)组织2 块,大小分别为***cm 及***cm3._色_(质地)组织3 块(或3 块以上),最大者大小为***cm,小者大小为***cm内窥镜标本_取材注意事项1. 厚度大于0.5cm 的标本,切开描述切面2. 如遇大体可以辨认的息肉状组织,则描述之,如_色息肉状_(质地)组织1 块,大小为***cm3. 息肉状标本,取材时尽量取完整纵切面,尤其姚取到蒂部4. 直径小于0.1cm 的标本,可描述“针尖大小”5. 直径大于0.1cm 的标本记录实际大小,切忌用“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等字样描述。
肠息肉_应注意自蒂部切开并取块刮宫标本_大体描述1._色_(膜样/碎)组织1 堆,总大小/体积为***cm,质地_,部分为_色。
2._色_(质地)组织_块,总体积为***cm,其中最大者大小为***cm,小者大小为***cm。
刮宫标本_取材注意事项1. 尽可能多埋,如送检标本全部包埋,在大体描述后用括号注明“全埋”字样。
2. 请记录者读出简要病史和临床诊断,如遇和妊娠有关刮宫标本,如不全流产等病例,要仔细观察有无绒毛,葡萄状结构甚至有无胎囊结构。
穿刺标本_取材注意事项组织置于滤纸上打包前尽可能将组织展开,保持其条状结构,切勿堆积。
1. 描述外形(圆,卵圆,结节状,不整形等)、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包膜、体积、数目、颜色等2. 切面颜色、质地、性质(实性、囊性、半实半囊)、是否出血、坏死、钙化、结节(若有应单独描述)等、囊性者描述囊壁厚度,囊内容物、囊内壁是否光滑等3. 所有观察异常的部位均应取材,包括病变的主要部分,不同表现处、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肿瘤切缘、肿瘤侵犯最深处。
【部分大体取材】送去包埋的组织大小为:2cm*1.5cm*0.3cm管壁、囊壁组织要树立于包埋盒内进行包埋。
流产清宫,宫内物,发现绒毛者,取绒毛+蜕膜组织一组,每组一盒,共两盒。
绒毛:,呈白色绒状,可见水肿、透明小体积水泡,直径0.1cm左右,大量的小水泡似葡萄串。
蜕膜:是子宫内膜发育成的,受雌激素的水平影响,当激素水平高时,蜕膜发育良好。
激素水平低时,会从宫腔表面脱落,形成月经。
宫内物有时候因为量少,用纱布粘附送检,此时的碎组织形态细、长、小形态呈絮状。
记得描述其形态大小,取材时提示技术员试做,并在包埋盒外标记“试做”。
【宫内膜组织】颜色:固定液里为灰白色、灰褐色、暗红色、红色备注:白色多为宫内蜕膜组织,红色为标本未固定的宫内刮出物、褐色是由于宫内刮出物内含部分血性物质,显出红色背景。
暗红色是由于宫内物中含大量的血性物质。
由于刮出物内含血性物质,血液的显色,血凝块的显色,使保存液显红色,但是血凝块的暗红以及部分溶解的血凝块使标本液显色偏暗红,取材术语把这种暗的背景记录为灰色,如果标本整体显红色则记为灰红色。
宫内容物的液体一般显灰红色。
暗红色是由于凝血块太多,使标本液里的宫内刮出物整体呈暗红色。
形态:为碎小组织取材:最多不超过4个包埋盒【流产清宫术】目的:查找宫内物的绒毛,以辅助临床诊断。
颜色:灰白、灰褐白色为蜕膜、绒毛组织,褐色为血细胞及血凝块的显色。
形态:膜样组织取材:发现绒毛时取2个包埋盒,未见绒毛时多取可疑的蜕膜组织,不超过4个包埋盒。
胃粘膜活检、结直肠活检包埋前用红墨汁标记,区别包埋纸,避免丢失,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宫颈活检组织】目的:针对宫颈炎、宫颈糜烂、细胞诊断ASC-US、CIN的初步活检。
颜色:保存液里为灰白色。
形态:绿豆、米粒、玉米粒大小。
成份:活检的组织里除宫颈组织外还附有部分透明胶冻样物,胶冻样物对诊断宫颈纳氏囊肿有辅助意义。
取材:小体积碎小组织直接包埋,大量的或者大块组织需切开,取异常的宫颈组织如带囊腔的、溃烂的、黏膜颜色异常的。
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肌瘤:
全子宫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宫颈外口周径长3.5cm,肥大,有糜烂,颈管长2.5cm,内膜厚0.1cm,肌壁厚2.5cm,切面可见多个灰白结节,直径从0.5cm-3cm,切面灰白,质韧,旋涡状,边界清楚。
宫颈癌:
带双附件全子宫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阴道残端大小1cm X 0.3cm X 0.2cm,宫颈外口周径长3.5cm,3点-6点处较粗糙,颈管长2.5cm,内膜厚0.1cm,肌壁厚2.5cm,切面未见明显结节,左侧输卵管长5cm,最大径0.8cm,左卵巢大小2cm X 1.5cm X 1cm,右侧输卵管长5cm,最大径0.8cm,右卵巢大小2cm X 1.5cm X 1cm。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一条,长5cm,最大径1.8cm,壶腹部膨大,切面见凝血块,见可疑绒毛样组织。
卵巢囊肿:
囊性肿物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外表面光滑,切面呈囊实性,囊壁厚0.2cm-0.3cm,囊内含较多黏液样物,内表面光滑。
胎盘
带脐带胎盘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灰红色,母体未见明显钙化及梗死,胎膜完整,无水肿,无黄染,脐带长10cm,直径1cm,偏心附着,无打结及扭转。
宫内刮出物
带血凝块灰红碎组织一堆,大小2cm X 1.5cm X 1cm,质软。
乳腺
乳腺癌冰冻活检术后改良根治术标本:
(左侧)乳腺癌冰冻活检术后改良根治术标本一个,大小10cm X 8cm X 4cm,乳头无回缩及内翻,皮肤呈梭形,最大长度8cm,垂直长度4cm,无溃疡及橘皮样改变,在外上象限距乳头2cm处见一手术切口,长4cm,切口下见组织缺失。
乳腺肿物
灰红灰黄不规则组织一块,大小6cm X 4cm X 2cm,未见明确包膜,切面见一灰白肿物,大小6cm X 4cm X 2cm,质中,与周围分界不清,可见粉刺样物。
消化系统
食管癌
食管一段,长14cm,周长4cm,距上切缘4cm,下切缘4cm,见一溃疡型肿物,肿物大小5cm X 4cm X 2cm,表面污秽,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触之质硬韧,浸润管壁全层。
胃癌
次全胃及网膜组织,大小共15cm X 8cm X 4cm,胃大弯长15 cm,小弯长8cm,浆膜面光滑,距上切缘7 cm ,下切缘3cm见一溃疡型肿物,肿物大小5cm X 4cm X 2cm,表面污秽,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触之质硬韧,浸润管壁全层。
肠癌
肠管一段,长14cm,周长4cm,距上切缘4cm,下切缘4cm,见一溃疡型肿物,肿物大小5cm X 4cm X 2cm,表面污秽,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触之质硬韧,浸润管壁全层。
肝癌
肝叶组织一块,大小10cm X 8cm X 4cm,表面尚光滑,未见隆起,切面见一灰白结节,大小5cm X 5cm X 4cm,质脆,与周围分界尚清,距最近的表面约1cm ,距切缘2 cm。
胆囊炎
胆囊一个,大小6cm X 4cm X 2cm,局部浆膜粗糙,呈纤维性粘连,胆囊壁厚0.2cm-0.3cm,
囊内含墨绿色胆汁约20ml,较稀,可见多个圆形结石,直径约0.2cm-0.3cm,粘膜面粗糙,未见肿物及息肉,胆囊管未见结石嵌塞。
阑尾炎
阑尾一条,长6cm,最大直径4cm,表面可见较多炎性渗出及充血,未见明显穿孔,管壁结构不清,厚约0.2cm-0.3cm,腔内可见积脓及粪石。
肠息肉
息肉一个,头部直径3cm ,蒂长1cm,表面呈菜花状,切面无囊肿。
胃活检
灰白组织2点,大小分被为。
0.2cm X 0.2cm X 0.1cm,0.2cm X 0.1cm X 0.1cm。
呼吸系统
肺癌
右上肺叶切除标本,大小共10cm X 8cm X 4cm,浆膜光滑,距支气管切缘3 cm处见一灰白灰黑结节,5cm X 4cm X 4cm,包绕支气管,切面呈实性,质脆,有坏死,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距最近的浆膜面约1 cm。
分泌系统
结节性甲状腺肿
灰红组织一块,大小5cm X 4cm X 4cm,切面见一灰红结节,大小3cm X 2cm X 2cm,边界清楚,薄膜完整,未见坏死及钙化。
男性生殖系统
前列腺癌
完整前列腺组织一个,大小5cm X 4cm X 4cm,切面在背侧区见一个灰白结节,大小3cm X 3cm X 3cm,实性,质硬,分界不清,未见出血及坏死。
睾丸肿瘤
睾丸一个,大小5cm X 4cm X 4cm,精索长4cm,切面见一灰红肿物,大小3cm X 3cm X 3cm,质软,均质,坏死不明显,未蔓延至白膜及附睾。
膀胱
膀胱一个,大小5cm X 4cm X 4cm,表面光滑,两条输尿管分别长5cm 及4cm,在膀胱三角区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3cm X 3cm X 3cm,质脆,浸润至肌层,
肾肿瘤
肾脏一个,大小5cm X 4cm X 4cm,输尿管长5cm,切面见一灰红灰白肿物,质软,大小3cm X 3cm X 3cm,边界尚清,可见坏死,被膜及肾门未见明确侵犯。
肾上腺肿瘤
灰红组织一块,大小5cm X 4cm X 4cm,表面光滑,切面灰红,可见一结节,大小3cm X 3cm X 3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未见坏死及囊性变。
骨组织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一个,大小5cm X 4cm X 4cm,关节面光滑,周围无骨赘性突起,切面未见囊肿,未见明确坏死。
骨髓活检
灰白骨组织一条,长1cm,直径0.2cm,质硬。
眼球
眼球病变
眼球一个,眼球前后径长1cm,水平径1cm,垂直径1cm,视神经长度1cm,角膜水平径1cm,垂直径1cm,角膜无混浊。
小标本
皮肤
带梭形皮肤组织一块,大小5cm X 4cm X 4cm,皮肤上见一圆形灰红隆起,大小3cm X 3cm X 3cm,无溃疡,边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