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的使用范围、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8
防毒面具使用须知一、防毒面具简介防毒面具是一种个人防护装备,用于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等对人体的危害。
它由面罩、滤毒盒、滤毒棉等组成,能够有效地过滤和吸附有毒物质,保护人体呼吸系统免受侵害。
二、防毒面具的构造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滤毒盒、滤毒棉等组成。
面罩通常采用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舒适度高、密封性好、抗过敏等特点。
滤毒盒内部装有滤毒棉,能够过滤和吸附有毒物质。
此外,滤毒盒还配有过滤片和活性炭层,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三、防毒面具的种类防毒面具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有全面罩、半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等。
全面罩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佩戴的情况,如化学实验室、工业生产现场等。
半面罩适用于一般场合,如家庭、办公室等。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低浓度有毒气体环境。
四、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类型和规格。
2.检查滤毒盒:在使用前,要检查滤毒盒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漏气现象。
如果发现滤毒盒损坏或漏气,应及时更换。
3.佩戴面罩:将面罩戴在头上,调整好头带松紧度,确保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4.安装滤毒盒:将滤毒盒插入面罩内部,确保滤毒盒与面罩紧密配合。
5.使用后处理: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面罩和滤毒盒,晾干后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五、防毒面具的保养与清洁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面罩和滤毒盒的完好性,如有损坏或漏气现象应及时更换。
2.清洁保养:使用后要及时清洗面罩和滤毒盒,用软布擦拭干净后晾干存放。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烘烤。
3.更换滤毒棉:根据使用时间和环境情况,适时更换滤毒棉和活性炭层。
保持过滤效果。
4.存放注意:存放时要注意远离火源和尖锐物体,避免面罩和滤毒盒受损。
六、防毒面具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漏气现象。
3.在有毒环境下工作时要注意佩戴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环境中。
消防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之老阳三干创作
一、防烟防毒面具是宾馆饭店、办公楼、商场、公共娱乐场合和
住宅等地面建筑物内必备的个人防火呼吸呵护装置。
二、技术特征:防毒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防毒、防火、防
烟多种呵护,密封性好,适用各种面型。
三、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
1.打开盖盒,取出面具(图1);
2.拨掉前后二个罐塞(图2);
3.戴上头罩,拉紧头带(图3);
四、防毒面具仅一次性使用,非真正需要时不得开启。
防毒面具
只供逃生自救,不得用于探险或工作。
五、不克不及在氧气浓度低17%的环境使用。
电器着火怎么办
1、家用电器着火第一时间该拨下电器电源或者关闭供电总闸,
使用干棉被捂住电器或者用ABC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电器着火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灭火,防止用水进行灭火。
2、如果电器着火后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迅速撤离到平安地
点,拨打119火警电话求救。
3、电器着火后未经维修千万不克不及接通电源,防止电器漏电
和再次发生燃烧。
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前注意事项
1.确认防毒面具表面无裂痕、干净无沾污完好无损,;
2.面具本体内部呼气阀、吸气阀无变形、破损,面具头带弹性合格;
3.面具配件滤毒盒表面有无破裂、压伤、卡扣处无磨损,滤毒盒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果是滤毒罐,确认滤罐金属部件无生锈等;
4.如果是电动送风呼吸器,此外还要确认导气管有无堵塞或破损,电源供电是否正常。
二、佩戴方法
1.将防毒面具盖住口鼻,调节头带松紧至合适位置然后套在头顶;
2.调整面具在脸部的位置,确认头发及胡须没有干涉;
3.左手托住防毒面具的下方,使面具紧贴面部;右手将头带拉向颈后用力拉紧;
4.参照防毒面具密闭性检测方法,检查密闭性,可以采用正压气密型检测或负压气密性检测两种方式,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面具有漏气,则需要反复调试直到具备优异的密闭性能。
三、面具滤毒盒更换时机及安装方法:
当佩戴防毒面具后,发现呼吸不畅或者呼吸阻力增加、能闻到有毒异味时,就需要立即退到安全区域更换滤毒盒。
滤毒盒均采用卡扣固定方式,安装时先将滤盒边缘箭头标记部分对准面具本体上的箭头扣上,然后顺时针将滤盒选装到卡口位置固定,更换滤毒盒后,需要再次进行防毒面具密闭性测试。
防毒面具材质不论是橡胶或者硅胶,都是可以清洗后重复使用的,而滤毒盒或滤棉属于耗材,不能接触水或其他溶液。
面具清洗后只能放置在通风处自然晾干,而滤毒盒不需要更换,可以将它放在密封袋内封装。
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从而能够掌握正确的毒面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防护用具正确使用方法
头部防护
一、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可以保护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气、粉尘、细菌、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等有毒物质对个人的伤害。
正确佩戴方法如下:
1.使用前检查防毒面具的完整性,确保面具与脸部密封性,检查头带、滤毒盒座密封圈和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
2.将面具盖住口鼻,拉紧头带框套并扣住,将滤毒盒拧紧
并压扣滤线盒对准盒座压紧,检查连接部位和呼吸阀的密合性。
清洗时请勿使用有机溶液清洗剂。
3.滤毒盒超过有效防毒时间或出现异味必须更换。
二、防护眼镜
防护眼镜可以防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电磁波、粉尘、烟尘、金属和砂石碎屑以及化学溶液溅射的损伤。
正确佩戴方法如下:
1.挑选大小合适的眼镜,确保佩戴时不脱落和晃动。
2.眼镜框架与脸部吻合,避免侧面漏光。
三、耳塞
正确佩戴耳塞可以保护听觉器官和心血管系统,防止工业噪音对人体造成损伤。
正确佩戴方法如下:
1.搓细耳塞,使其成为长条状。
2.拉起上耳角,将耳塞的三分之二塞入耳道中。
3.按住耳塞约20秒,直至耳塞膨胀并堵住耳道。
4.用完后轻轻旋转拉出耳塞。
四、安全帽
安全帽可以减少人体受到冲击力,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1.调整帽后调整带,使其适合自己的头型,将帽内弹性带
系牢。
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
之间,要求不小于32mm。
2.确保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平时有利于头和帽体
间的通风。
注意:文章原本有一些明显的格式错误,已经进行了修正。
防毒面具使用及管理防毒面具是一种用来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有害气体、颗粒物和病原体侵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如化工厂、医院、实验室等,使用防毒面具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受到的健康风险。
本文将介绍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注意事项。
一、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1. 确保选择适合的防毒面具:根据工作环境和危害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
常见的防毒面具包括颗粒物过滤面具、杯型口罩、全面罩、供气式面具等。
2. 佩戴前的准备工作:在佩戴防毒面具之前,应先检查面具是否有破损或污染,并确认面具上的过滤器是否有效。
如果面具上的过滤器已经过期或被污染,应进行更换。
3. 正确佩戴防毒面具:佩戴防毒面具时,要确保面具与面部的贴合良好,以防止危害物质进入口鼻。
同时要根据面具的类型和使用环境,调整面具上的头带或紧固装置,使面具稳固而舒适。
4. 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防毒面具期间,应遵循以下原则:- 避免触摸面具:触摸面具可能导致面具上的污染物传播到手部,增加感染的风险。
- 避免调整面具:如果面具已经正确佩戴并贴合面部,避免在使用期间频繁调整面具,以防止面具脱离或松动。
- 定期检查面具: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面具是否有破损或漏气的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面具。
二、防毒面具的管理注意事项1. 存放环境:防毒面具在存放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以防止面具材料老化或过滤器失效。
最好将面具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与化学品和有害物质接触。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防毒面具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包括检查面具是否有破损、过滤器是否有效等。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3. 培训和教育: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危害物质,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包括佩戴面具的正确姿势、面具的维护保养等。
4. 定期更换:防毒面具上的过滤器和其他部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失效。
为了保证面具的有效性,应按照使用说明或相关规定,定期更换过滤器和其他易损件。
防毒面具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保证员工安全健康从业,公司为相关岗位员工配备了防毒面具(本办法中防毒面具不包括空气呼吸器),为了使防毒面具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特制定本规定。
2引用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使用防毒面具的车间及岗位人员。
第一章滤毒罐的防护对象第一条1号滤毒罐:标色为绿色,主要防护综合气体,例如氟氢酸、氯化鼠、神化鼠、光气、双光气、氯化苦、苯、漠甲烷、路易氏气、二氯甲烷、芥子气。
第二条3号滤毒罐:标色为棕色,主要防护有机气体,例如苯、丙酮、醇类、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浪甲烷、氯甲烷、硝基烷、氯化苦。
第三条4号滤毒罐:标色为灰色,主要防护氨、硫化氢。
第四条5号滤毒罐:标色为白色,主要防护一氧化碳。
第五条7号滤毒罐:标色为黄色,主要防护酸性气体和蒸汽,例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氮的氧化物、光气、磷和含磷有机农药。
第二章使用要求第六条全面过滤式防毒面具在空气中有毒气体浓渡<2%,氧气浓度>18%的情况下使用,半面过滤式防毒面具在空气中有毒气体浓渡<0.1%,氧气浓度>18%的情况下使用。
第七条各种过滤式防毒面具只能专防专用,不同型号滤毒药罐只能防其对应的有毒气体,要防止错用。
第八条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必须严格执行一开,二看,三戴的规定。
一开:打开滤毒药罐底部胶塞;二看:查看滤毒药罐.面罩无缺陷;三戴:戴上面罩,呼吸畅通,确认完好,方准使用。
第九条使用中感觉呼吸困难,或自我感觉不适时,或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退出毒区,更换面具。
严禁在毒区内摘掉面罩。
第十条发给个人保管使用或公用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上班后即时打开面具柜的锁,上岗巡回检查应随身携带,下班时各自锁入柜内保管。
第十一条过滤式防毒面具禁止在塔罐容器等密闭设备内使用。
第十二条使用后面罩用肥皂水擦洗干净,然后放阴凉处晾干,严禁日晒火烤。
§5.1防毒用具简介一、防毒面具的种类和使用范围二、防毒面具结构和性能三、防毒面具正确的使用方法1 确认防毒面具的使用范围1 根据毒气的种类、浓度以及使用现场空气中氧气含量和环境温度,务必要在滤毒罐限定的防护范围和有效防护时间内使用。
2 要正确检查面具的质量,确认此套面具气密性基本良好。
3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
A 选配适当的头罩规格,根据头形选择。
B 保持气流畅通无阻。
必须先拔出胶塞,防止外来物堵塞。
C 有毒场所紧急佩戴(屏住呼吸,作简单气密性试验)。
D 故障应急处理:导管穿孔、呼吸阀损坏、头罩损坏、滤毒罐穿孔。
F 氧气呼吸器观察压力在10mpa以上,氢氧化钙吸收剂不能失效(粉红色变成淡黄色即为失效)。
G 防毒罐防止气体的颜色鉴别1防止氯气的为绿色、黄色、褐色2 防止氨气的为灰色一、防毒面具的维护与保养1 使用后的面罩要清洗、消毒、晾干,撒上滑石粉以防老化,并妥善保管。
2 使用过的滤毒罐的底盖和顶盖要封紧,以防受潮和吸附有毒气体,失效的要及时报废。
3 氧气呼吸器严禁沾染油脂并远离热源,不得乱动。
§5.2急救与自救一、基本原则1 个人防护,切务轻视。
2搬运伤员,解毒清洗3细心检查,抓住重点4 多人中毒,注意分类二、自救、互救方法1 心脏复苏法(1)心前区扣击术(2)胸外心脏挤压术2 呼吸复苏术。
3 化学灼伤的处理。
§5.3现场直接作业环节(见前面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一、分类1、呼吸道防毒用品,2、皮肤防毒用品呼吸道防毒用品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皮肤防毒品:各种防毒衣、防毒手套、面罩护肤膏等。
主要防止皮肤吸收毒物。
过滤式防毒用品:是通过滤毒药剂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隔离式防毒用品:是依靠本身的自给氧气、空气或通过导气管送风、吸取有毒区域外的洁净空气。
二、过滤式防毒面具1、使用条件: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环境温度为-30度至+45度,毒气的体积浓度大型罐<2% NH<3% 小型罐<1% NH<3%2、结构和性能:结构:由头罩、导气管、过滤罐和背包四部分组成。
§5.1防毒用具简介
一、防毒面具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二、防毒面具结构和性能
三、防毒面具正确的使用方法
1 确认防毒面具的使用范围
1 根据毒气的种类、浓度以及使用现场空气中氧气含量和环境温度,务必要在滤毒罐限定的防护范围和有效防护时间内使用。
2 要正确检查面具的质量,确认此套面具气密性基本良好。
3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
A 选配适当的头罩规格,根据头形选择。
B 保持气流畅通无阻。
必须先拔出胶塞,防止外来物堵塞。
C 有毒场所紧急佩戴(屏住呼吸,作简单气密性试验)。
D 故障应急处理:导管穿孔、呼吸阀损坏、头罩损坏、滤毒罐穿孔。
F 氧气呼吸器观察压力在10mpa以上,氢氧化钙吸收剂不能失效(粉红色变成淡黄色即为失效)。
G 防毒罐防止气体的颜色鉴别
1防止氯气的为绿色、黄色、褐色
2 防止氨气的为灰色
一、防毒面具的维护与保养
1 使用后的面罩要清洗、消毒、晾干,撒上滑石粉以防老化,并
妥善保管。
2 使用过的滤毒罐的底盖和顶盖要封紧,以防受潮和吸附有毒气
体,失效的要及时报废。
3 氧气呼吸器严禁沾染油脂并远离热源,不得乱动。
§5.1防毒用具简介
一、防毒面具的种类和使用围
二、防毒面具结构和性能
三、防毒面具正确的使用法
1 确认防毒面具的使用围
1 根据毒气的种类、浓度以及使用现场空气中氧气含量和环境温度,务必要在滤毒罐限定的防护围和有效防护时间使用。
2 要正确检查面具的质量,确认此套面具气密性基本良好。
3掌握正确的佩戴法。
A 选配适当的头罩规格,根据头形选择。
B 保持气流畅通无阻。
必须先拔出胶塞,防止外来物堵塞。
C 有毒场所紧急佩戴(屏住呼吸,作简单气密性试验)。
D 故障应急处理:导管穿、呼吸阀损坏、头罩损坏、滤毒罐穿。
F 氧气呼吸器观察压力在10mpa以上,氢氧化钙吸收剂不能失效(粉红色变成淡黄色即为失效)。
G 防毒罐防止气体的颜色鉴别
1防止氯气的为绿色、黄色、褐色
2 防止氨气的为灰色
一、防毒面具的维护与保养
1 使用后的面罩要清洗、消毒、晾干,撒上滑粉以防老化,并妥
善保管。
2 使用过的滤毒罐的底盖和顶盖要封紧,以防受潮和吸附有毒气
体,失效的要及时报废。
3 氧气呼吸器禁沾染油脂并远离热源,不得乱动。
§5.2急救与自救
一、基本原则
1 个人防护,切务轻视。
2搬运伤员,解毒清洗
3细心检查,抓住重点
4 多人中毒,注意分类
二、自救、互救法
1 心脏复法
(1)心前区扣击术
(2)胸外心脏挤压术
2 呼吸复术。
3 化学灼伤的处理。
§5.3现场直接作业环节
(见前面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制度)
个人防护用品
一、分类
1、呼吸道防毒用品,
2、皮肤防毒用品
呼吸道防毒用品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皮肤防毒品:各种防毒衣、防毒手套、面罩护肤膏等。
主要防止皮肤吸收毒物。
过滤式防毒用品:是通过滤毒药剂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隔离式防毒用品:是依靠本身的自给氧气、空气或通过导气管送风、吸取有毒区域外的洁净空气。
二、过滤式防毒面具
1、使用条件: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环境温度为-30
度至+45度,毒气的体积浓度
大型罐<2% NH<3% 小型罐<1% NH<3%
2、结构和性能:
结构:由头罩、导气管、过滤罐和背包四部分组成。
1)称重法:超过原重量的20克即为失效
2)指示剂法:在滤毒罐安装指示纸,纸变色即为失效。
3)异味法:闻到异味即为失效。
三、日常维护
1)使用后的头罩,要清洗、消毒、洗涤后应晾干,切勿火烤、曝晒
2)使用后滤毒罐,应将顶盖和底塞分别盖上。
、
3)一时不用的头罩,应在橡胶部件上撒滑粉,以防粘合。
4)现场备用防毒面具,应放置在专用柜,应有铅封并定期进行维护。
5)个人保管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上岗时应放在操作岗位上,远离热源和易燃物。
四、隔离式防毒面具
AHG—2型氧气呼吸器
1、适用围:适用于缺氧、毒物成份不同或浓度过高的场所以
及抢救事故时使用。
2、结构:俗称2小时氧气呼吸器。
铝皮外壳装氧气钢瓶,清
净罐,气囊、呼吸气阀门,减压器和压力表等、头罩、导气
管、背腰带等主要部件组成。
总重量8.1公斤,氧气钢瓶容积为1升,当氧气压力为200
公斤力/厘米时,有效使用时间2小时,清净罐装有氢氧化
钙约1.1公斤。
3、工作过程
性能:各种滤毒罐按其防卸毒气的性质划分,不同颜色的滤
毒罐,防卸不同种类的毒物,3号、7号罐可防氯气,4号灰
罐可防氨气和HS
五、使用要求
1)确认使用围,使用前,首先要确认毒气种类、浓度以及使用现场空气中氧气含量和环境温度。
务必要在滤毒罐限定的
防围和有效防护时间使用,此外,过滤式一般不能用于进入
槽罐等密闭容器部作业,以免缺氧造成死亡事故。
2)认真检查面具的质量
使用前,须将各部分连接起来,并检查整套面具的气密性,法:使用者戴好头罩后,用手堵住滤毒罐的进气口,用力吸气,若感到闭塞不透气时,则可确认此套面具气密性基本良好,否则不能使用。
3)注意正确佩戴
选配适当的头罩规格,头罩选择合适,不仅能保证气密性,而且能减轻罩体对头部的压力。
主要分为1#、2#、3#3种规格,由头顶经过左耳至下额到右耳到头顶,这段弧长小于94厘米,为1号头罩,94-99厘米为2号,大于99厘米为3号头罩。
保持气流畅通。
使用时必须记住,拔去滤毒罐底部气胶塞
有毒场所紧急佩戴。
当确认头罩边缘与头部密合,接着猛呼出体余气。
4)故障应急处理
a)有毒场所头罩或导气管发现洞时,可用手捏住。
若导气管
破损,有条件时,也可将滤毒罐直接与头罩连接使用。
b)呼气阀损坏时,应立即用手堵住出气,呼气时将手放松,
吸气时再堵住,或让呼气沿罩边泄出
c)头罩损坏破裂时,可把头罩脱掉,直接将滤毒罐含在嘴里。
用手捏住鼻子,通过滤毒罐直接呼吸。
d)滤毒罐发现小洞时,就地可用手、粘土或其他材料堵塞,
e)如判断滤毒罐失效
超过原重量的20克即为失效
指示剂法:在滤毒罐安装指示纸,纸变色即为失效。
异味法:闻到异味即为失效。
泄压、带压、堵漏的安全技术
一、堵漏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堵漏的安全性、应格遵守下列安全措施:
1、格执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蚀、防辐射等安全技术措施
及安全技术规。
2、堵漏人员应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熟悉设备工作状况的
人员作业,并配有监护人1-2人,人员应少而精。
3、按规定穿戴好适应介质工况条件的劳动防护用品,备齐所
需安全用品、用具和设备。
4、清理堵漏现场,对危险介质视其情况,视其价质性质作好
疏散、引流、通风及必要时遮盖等防护措施。
5、对易燃、易爆介质的堵漏,尽量避免焊接堵漏法,禁止采
用有可能引起火花的工具和操作法。
应用铜制工具、风枪、风钻,不使用电器设备和电器工具。
6、松、紧螺栓、活接头等部位,应用煤油、除锈剂等清洗干
净后,涂敷墨、二硫化钼润滑螺纹处,能轻而慢地操作,以免螺栓、丝扣断裂。
7、高空作业应设平台,不能设平台的应采用升降机、吊机、
吊车做平台,用标志、口令等联系。
8、水下堵漏应遵守水下操作规程,穿好不透水的潜水服,保
证通气管完好无损,水上水下信息联通,安全措施可靠。
9、在室、地沟、井下、容器操作时,注意防毒、防窒息、并
应有抢救措施。
下坑、井、窖或容器前,应取样化验,合格后能进行。
10、堵漏时,操作人员应按事先确定好的案进行,要既慎重又
果断,边干边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反映,共同研究解决,
禁主观蛮干。
二、堵漏的现场管理
堵漏作业现场应有一个统一的临时指挥机构,有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监察监督人员和有实际经验的工人组成。
实施堵漏之前,必须充分掌握泄漏部位的介质特性及温度,压力等技术数据,准确分析好泄漏的原因,制定一整套可行性较完整的堵漏案。
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要有防、防护措施,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堵漏工作应统一领导,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可根据情况安排堵漏人员、监护人员、消防救护人员、后勤人员等,车间操作人员应配合这项工作。
现场操作时,除堵漏人员、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站在警界线以外待命。
堵漏人员应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既定案进行。
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向现场指挥人员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堵漏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待恢复正常生产后才能让堵漏人员离开现场。
对从事有毒物质的堵漏人员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消毒工作包括对人员、工具、器具、防护用品、用具均应全部进行,以防中毒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