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村民议事会章程一、总则村民议事会是村民自治的基本组织形式,旨在促进村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村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组织形式村民议事会由全体村民组成,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基本形式,实行村民自治原则。
三、职权和职责1. 村民大会1.1 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和决定村庄的重大事项,如村庄规划、土地使用、村务经费等。
1.2 村民大会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召开时间、地点和议程。
1.3 村民大会应至少每年召开一次,或者在必要时召开特别会议。
1.4 村民大会的决议需经过半数以上村民的同意方可生效。
2. 村民代表会议2.1 村民代表会议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代表村民行使议事会职权。
2.2 村民代表会议每届任期为三年,由村民大会决定。
2.3 村民代表会议应当定期召开,讨论和决定村庄的日常事务,如村民福利、公共设施维护、环境保护等。
2.4 村民代表会议应当听取和采纳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2.5 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需经过半数以上代表的同意方可生效。
3. 村民自治委员会3.1 村民自治委员会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负责组织和协调村庄的日常事务。
3.2 村民自治委员会成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代表村民利益。
3.3 村民自治委员会应当定期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情况,接受村民的监督。
3.4 村民自治委员会应当积极推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四、选举制度1. 村民代表会议的选举1.1 村民代表会议的选举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1.2 村民代表会议的选举应当公开、公正、公平,确保每个村民都有平等的参选权和选举权。
1.3 村民代表会议的选举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证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2.1 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2.2 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应当公开、公正、公平,确保每个候选人都有平等的竞选机会。
2.3 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证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村民议事会章程一、目的和宗旨村民议事会是为了促进村民自治、民主参预和共同决策而设立的组织。
其宗旨是通过村民的讨论、商议和决策,解决村庄发展中的问题,提高村庄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组织机构1. 村民议事会由全体村民组成,每一个村民都有参预和发言的权利。
2. 村民议事会设立主席团,主席团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组织和主持议事会的工作。
3. 村民议事会可以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如财务委员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等,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具体事务的研究和决策。
三、议事规则1. 村民议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由主席团根据需要召集额外的会议。
2. 议事会的议程由主席团提出,村民也可以提议议程内容。
3. 议事会的决策原则是民主商议一致原则,即通过多数票决定事项。
4. 议事会的会议记录由秘书处负责,记录内容应真实、准确,并及时向村民公开。
四、议事会的职责和权力1. 议事会有权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和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村庄的发展。
2. 议事会有权监督村庄的管理和资金运用情况,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3. 议事会有权决定村庄公共事务的开支和使用,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4. 议事会有权组织村民参预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五、选举和任期1. 村民议事会主席团成员和委员会成员的选举由全体村民直接投票产生。
2. 主席团成员和委员会成员的任期为两年,连续当选不得超过两届。
六、村民权利和义务1. 村民有参预议事会的权利,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参预决策过程。
2. 村民有知情权,议事会应及时向村民公开会议记录、决策结果和资金使用情况。
3. 村民有监督权,可以对议事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监督议事会的决策执行情况。
4. 村民有义务遵守议事会的决策和章程规定,积极参预村庄的建设和管理。
七、章程的修改1. 对章程的修改必须经过村民议事会的讨论和决策,需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 对章程的修改应提前公告,并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村民会议议事规则第一条村民会议是村民实行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是村民依法按程序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并对全体村民负责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一节村民会议的设立第二条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或本村各户代表组成。
第三条召开村民会议, 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 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四条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组织召开第一次村民会议时,要讨论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内容,经与会村民过半数表决通过,并履行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手续。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村民会议召开前三天, 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要讨论决定的事项等通知全体村民。
村民对要讨论决定的事项,可以直接在村民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同其他村民进行讨论交流后在村民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二节村民会议的议事内容第六条下列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办理:(一办理由本村村民出资出力等“一事一议”的具体事项;(二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三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四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式;(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六村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八计划生育落实方案;(九本村经济、公益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十听取和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村财务收支报告;(十一评议和监督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工作;对村级财务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十二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十三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十四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五撤销或者变更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十六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其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第三节村民会议的召集和议事程序第七条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
第八条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选举、罢免或增补村民委员会成员时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在十日内召开村民会议;特殊情况随时召开村民会议。
村民议事会记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村民自治,促进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规范村民议事会的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村规民约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村民议事会是村民自治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履行民主管理、监督管理、服务管理、共建管理的职能,服务村民、服务村民经济、服务村民生活,保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工作。
第三条村民议事会按照“民主、平等、公开、协商、法治”的原则开展工作,实行集体讨论、民主表决原则。
第四条村民议事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方针,实行民主选举、协商民主、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村民议事会的主要组成成员包括代表委员会、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
第六条代表委员会是村民议事会议事决策机构,由村居民代表组成。
代表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由议事长任职。
第七条村民理事会是村民议事会执委会,对代表委员会负责,协助代表委员会处理与村民议事会相关事务。
第八条村民代表大会是村民议事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定期开会,听取执委会工作报告,审议代表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各项事宜。
第九条村民议事会设办公室,协助议事长、执委会处理日常事务,负责保障村民议事会正常运行。
第十条村民议事会设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监督村民议事会成员的行为,维护村民议事会的权威性和纯洁性。
第三章村民议事会的运作第十一条村民议事会依法设立议事长、副议事长、秘书长等领导班子成员,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十二条村民议事会以代表委员会为首席机构,设定议程,组织讨论,形成决议,协助执委会落实。
第十三条村民议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听取关于村民议事会工作的报告,审议并决定村民议事会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事项。
第十四条村民议事会根据村民自治的需要,可以设立调解委员会、律师团等专业性机构,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十五条村民议事会实行署名表决原则,代表委员会决议应由全体委员进行讨论,并经过署名表决,决议生效。
第四章出席会议和表决第十六条村民议事会的会议应遵守自治章程规定,按时召开,来自村居民代表的代表委员会成员应准时出席。
成都市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试行)
成都市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
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进
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成委发[2008]36号)、《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成组通[2008]1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村民议事会,是指受村民会议委托,在
其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决策权、监督权、议事权,
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的常设议事决
策机构。
村民议事会对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村民
会议监督。
本办法所称村民小组议事会,是指受村民小组会议委托,在
授权范围内行使村民小组自治事务决策权、议事权的村民小
组议事决策机构。
村民小组议事会对村民小组会议负责。
第三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
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议事会的职责。
村民议事会章程一、总则村民议事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组织法》设立的民主自治组织,旨在促进村民的参与和决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村庄的发展和建设。
二、组织形式1. 村民议事会由全体村民组成,实行民主选举产生村民代表。
2. 村民代表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代表村民的利益,行使议事会的权力。
3. 村民代表任期为三年,连选连任,任期届满后重新选举。
三、议事会权力和职责1. 村民议事会拥有制定和修改村庄发展规划、决定村庄事务、监督村庄管理等权力。
2. 村民议事会负责审议村庄重大事项,包括土地使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
3. 村民议事会负责监督村庄经济收支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公开透明。
4. 村民议事会负责协调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和矛盾,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四、议事会的运作机制1. 村民代表会议是议事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2. 村民代表会议由议事会主席召集,会议议程由议事会主席和秘书长共同确定。
3. 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需经过多数代表的同意方可生效。
4. 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记录由秘书长负责起草,并公示于村庄公告栏。
五、议事会的管理机构1. 村民议事会设立议事会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2. 议事会主席负责召集和主持村民代表会议,代表议事会向上级政府和村民报告工作。
3. 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并在主席无法履职时代行职责。
4. 秘书长负责议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会议记录、文件归档等。
六、议事会的决策程序1. 议事会的决策需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表决。
2. 决策前需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决策结果需及时向村民公布,并接受村民的监督。
七、议事会的经费来源和使用1. 议事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村庄的财政拨款和其他合法收入。
2. 经费的使用需经过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和决定,用于村庄的发展和建设。
八、议事会的监督机制1. 村民代表会议对议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对议事会的决策进行评议。
**镇**村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和议事会议事制度为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议事会成员议事作用,确保议事会成员真正代表民意,促进本村基层治理机制和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依据《**市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试行)》以及**办〔****〕**号文件等相关规定,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村内涉及资金使用、经济发展、工程建设、人员聘用等必须召开村议事会会议进行讨论,议事会认为需要经议事会会议讨论的其他重大事项,必须召开村议事会会议进行讨论;村议事会可在授权范围内讨论表决村内日常事务,除此以外,议事会所讨论的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经村议事会会议讨论后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策,村民议事会应在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前对提交表决的事项形成明确结果。
第二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应坚持依法办事、民主讨论、公开表决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村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村自治事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侵害村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村民议事会会议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遇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的,经村民委员会提请,可召开村民议事会会议;有五分之一以上村民议事会成员联名提议,应当召开村民议事会会议。
召开村民议事会会议必须要有85%以上成员到会方能举行。
第四条村民议事会召开会议时,应至少提前3天将会议议题通知村民议事会成员并通过村务公开栏、村务QQ群、村务微信号对外进行公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必须列席会议,其他有意愿列席会议的本村村民、其他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非本村村民但与议题相关的人员可以列席会议,列席人员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具有议决权。
第五条每年3月前应召开村议事会会议讨论当年度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项目以及预算。
第六条村民议事会会议的主要程序:(一)清点并报告参会人数和列席会议人数。
村民议事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村民自治,促进村民共同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依法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村民议事会是村民自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村民共同参与村庄事务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平台。
第三条村民议事会的任务是:协商村庄发展规划、决定重大事项、监督村庄工作、维护村民权益、促进村庄和谐稳定等。
第二章组织形式第四条村民议事会由全体村民组成,实行普遍参与、平等协商、民主决策的原则。
第五条村民议事会设主席团,主席团由会长、副会长和秘书组成,负责议事会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第六条村民议事会设专门委员会,包括财务委员会、环境保护委员会、农业发展委员会等,负责具体事务的研究和决策。
第三章权力和职责第七条村民议事会行使以下权力和职责:1. 讨论和决定村庄发展规划、重大事项和政策措施;2. 监督和评估村庄工作的执行情况;3.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处理纠纷和矛盾;4. 促进村庄的和谐稳定,开展文化、体育和社会活动;5. 执行上级政府和上级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第八条村民议事会决议的有效性原则:1. 决议应当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和表决,以多数通过;2. 对于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重大事项的决议,应当经过全体村民的广泛征求意见。
第九条村民议事会有权向上级政府和上级村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上级政府和上级村民代表大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第四章选举和任期第十条村民议事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由全体村民通过选举产生,任期为三年,连续当选不得超过两届。
第十一条村民议事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 年满18周岁;3.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
第十二条村民议事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在任期内如因故不能履职,由主席团指定临时代理人。
第五章村民自治经费第十三条村民自治经费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1. 村民按照自愿原则缴纳的自治经费;2. 政府拨款;3. 村庄经济收入。
成都市村民议事会议事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觃范运行,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成委収[2008]36号)和《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成组通[2008]113号)文件精神,制定本觃则。
第二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接受村党组织领导。
第三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议事决策应坚持依法依觃、民主讨论、公开表决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第二章会议的召集和组织第四条村民议事会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
村党组织书记认为需要时,可以召开村民议事会会议。
经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提议,应召开村民小组议事会会议。
第五条村民议事会会议由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召集并主持。
村党组织书记因故不能主持会议的,可委托党员议事会成员主持。
村民小组议事会会议由召集人负责主持。
第六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须有五分之四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
第七条村民议事会召开会议时,村党组织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可列席。
经村民议事会同意,本村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组织主要负责人、议题相关人可以列席。
上述人员列席会议时可以収表意见,但不享有表决权。
第八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不得収表违反宪法、法律法觃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
第九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召开会议时,会议召集人应当保证议事会成员充分収表意见,不得随意干涉。
第十条村民议事会召开会议时,应提前3天将会议议题通知村民议事会成员,并予公告(*)。
村民小组议事会召开会议,应提前通知会议议题。
第十一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应在会议前就会议议题征求村民意见,并在会议讨论时说明村民对议题的意见。
第十二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召开会议时,其成员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向召集人请假。
第三章议题的提出和审查第十三条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或其他村级组织,村民议事会成员、10名以上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联名,可以向村民议事会或村民小组议事会提出议题。
成都市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成委发[2008]36号)、《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成组通[2008]1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村民议事会,是指受村民会议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决策权、监督权、议事权,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的常设议事决策机构。
村民议事会对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村民会议监督。
本办法所称村民小组议事会,是指受村民小组会议委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民小组自治事务决策权、议事权的村民小组议事决策机构。
村民小组议事会对村民小组会议负责。
第三条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议事会的职责
第四条村民议事会在村民会议授权范围内讨论决定本村日常自治事务、行使监督职能。
村民议事会在授权范围内可以撤销和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
行为。
第五条对村民议事会的授权,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授权事项时,应明确对村民议事会的授权范围,并形成书面决议,或写入村民自治章程。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代表)会议有权撤销、变更村民议事会不适当的决定。
第七条村民小组议事会的职责,由村民小组会议决定。
第三章村民议事会成员的选举、罢免和补选第八条每个村的村民议事会成员不少于21人,其中村组干部不超过50%。
每个村民小组应有两个以上村民议事会成员名额。
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不少于5人。
规模较小的,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
第九条村民议事会召集人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
村民小组议事会召集人,从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中选举产生。
第十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的选举、罢免和补选,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进行。
第十一条村民议事会成员,由各村民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从本小组议事会成员中选举产生。
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由本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选举产生。
选举实行不提名候选人直接选举的办法,也可以先由村民提名候
选人、再进行正式选举。
第十二条选举时,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候选人,得赞成票超过本村民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半数以上的,始得当选。
当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应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第十三条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式,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选举时,应设立秘密写票处。
第十四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任期与村民委员会任期相同。
第十五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出现缺额时,由缺额成员所在村民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补选。
第十六条村民小组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本村民小组的小组议事会成员和本村民小组选举产生的村民议事会成员。
罢免应当有罢免理由。
被提出罢免的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有权申辩。
第十七条罢免动议由村党组织受理。
村党组织应对罢免理由进行凋查核实,并及时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通报调查结果。
第十八条罢免须经本村民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表决通过。
第十九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义事会成员选举、罢免和补选结果,应向全体村民公告。
第二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指定或强迫他人选举、罢免村民
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
第四章村民议事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享有以下权利:(一)提出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职责范围内的议题。
(二)就议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表决。
(三)就涉及本村(组)利益的事项,向上级政府提出政策咨询,并要求答复。
(四)对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长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质询。
第二十二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按时参加会议,遵守议事规则。
(三)保持与村民的密切联系,全面、真实反映村民意见建议。
(四)带头执行并教育、引导村民执行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决定,跟踪了解决议执行情况。
(五)尊重其他议事会成员发表意见的权利。
(六)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第五章村民议事会成员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应当固定联系本村民小组村民,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了解掌握村民利益诉求。
第二十四条村民议事会成员经常无故缺席村民议事会会议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由村民议事会提议,经其所在村民小组会议通过,终止其职务,并补选村民议事会成员。
第二十五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每年应向本村民小组村民报告其履行职责的情况。
第二十六条各级应为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对议事会成员的培训,表彰优秀议事会成员。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村民议事会、村民小组议事会每年应分别向村民会议、村民小组会议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村民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的监督。
第二十八条村民委员会应执行村民议事会决定,并接受村民议事会监督。
第二十九条村民议事会应当设立村务监督小组,负责村务监督工作。
第三十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以及其他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村民议事会工作。
第三十一条本规则适用于成都市辖区内的村、涉农社区。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民政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