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电解池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9
电解池(讲义+练习+答案)一、电解的原理(一)概念1.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非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2.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极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可以表示电极上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电子的转移情况。
(二)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两个固体电极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3.外加直流电源且构成闭合的电路(三)电极的确定(四)电极产物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电极反应:【例1】电解熔融NaCl阴极反应(还原反应):2Na+ +2e-= 2Na阳极反应(氧化反应):2Cl--2e-= Cl2↑总方程式:2Na+ + 2Cl-通电2Na + Cl2↑(离子方程式)2NaCl 通电2Na + Cl2↑ (化学方程式)电荷守恒2.电解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①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②分析离子的放电顺序; ③确定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 ④写出电解方程式。
【例2】电解CuCl 2的电极反应(1)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CuCl 2溶液中存在哪些自由移动的离子? 。
(2)分析离子的放电顺序①阴极产物的判断(阴极材料(金属或石墨)总是受到保护)放电顺序为:Ag +>Hg 2+> Fe 3+>Cu 2+> H +(酸)>Pb 2+>Sn 2+>Fe 2+>Zn 2+> H +(水)Al 3+>Mg 2+>Na + >Ca 2+> K + ②阳极产物的判断如果是活性电极,则电极失去电子被溶解:活性电极﹥阴离子;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放电顺序为:S 2->I ->Br ->Cl ->OH ->(NO 3-、SO 42-含氧酸根)>F -(惰性电极:C 、Pt 、Au 、Ti 等,即NO 3-、SO 42-,F -在水溶液中不放电)总结:活性电极>S 2->I ->Br ->Cl ->OH ->(NO 3-、SO 42-含氧酸根)>F -(3)确定电极、根据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阴极:Cu 2+ +2e -= Cu(还原反应)阳极:2Cl --2e -= Cl 2↑ (氧化反应) (4)写出电解方程式:CuCl 2通电Cu+ Cl 2↑【变式训练】(1)书写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的电极方程式和电解池方程式。
化学高一必修二知识点电解池电解池是化学高一必修二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场所。
本文将从电解池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电解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概念电解池是指完成电解过程所必需的装置,它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其中,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离子,分别称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电极是电解反应的场所,它们负责电子的传递和离子的进出。
构成要素电解池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其中,电解质溶液一般由电导性较好的溶液构成,例如,加入适量的盐酸或硫酸等。
两个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阳极:阳极是电解池中起正极作用的电极,它通常由无法被溶液氧化的金属制成。
在阳极上,氧化反应将会发生,最常见的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例子如:Cu→Cu^2+ + 2e^-阴极:阴极是电解池中起负极作用的电极,它通常由金属或碳制成。
在阴极上,还原反应将会发生,最常见的是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形成原子或原子团,例子如:Cu^2+ + 2e^- → Cu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电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是由离子构成的,可以传导电流。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会移向阴极,阴离子会移向阳极。
根据这种特性,电解质溶液可以分为阳极溶液和阴极溶液两部分。
电解过程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当外加电源施加在电解池上时,阳极处会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处会发生还原反应。
在电解池中,阳离子会向阴极移动,接受电子,还原为相应的物质;阴离子会向阳极移动,放出电子,氧化为相应的物质。
这种移动过程称为离子迁移。
在电解过程中,电流方向与阳离子迁移的方向相同,阴离子迁移的方向相反。
离子迁移的速率取决于电解质浓度、电解池的形状和电流强度等因素。
除了离子迁移,电解过程还涉及电子的传输。
在电解池中,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子会通过电解质溶液和电解池的电路传递,完成阳极的氧化反应和阴极的还原反应。
总结电解池是通过电解过程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
它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通过离子迁移和电子传输完成反应。
高一化学电解池知识点电解池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利用电能将化学反应进行分解或合成。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了解电解池的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电化学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电解池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电解池的构成电解池主要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源组成。
阳极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最高电势处,阴极则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最低电势处。
外部电源为电解池提供电能。
二、电解池中的溶液1. 电解质溶液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电离度较高的无机盐类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也可以是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如酸碱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决定了电解池中的化学反应类型和产物。
2. 过量离子为了保持电解质溶液的电中性,需要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如观察盐中的阴阳离子。
三、电解池的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池中,阴极为还原反应发生的地方,而阳极为氧化反应发生的地方。
阴极吸收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可以被分解或合成。
2. 氧化和还原半反应电解池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可以分解成两个半反应。
氧化半反应发生在阳极上,阴极的还原半反应发生在阴极上。
这两个半反应共同构成了电解池中整个化学变化的完整描述。
3. 氧化和还原电位氧化和还原半反应的发生可以通过电位来描述。
氧化电位是指半反应的标准电位与标准氢电极电位之差,还原电位则是标准氢电极电位与半反应的标准电位之差。
四、电解池的应用1. 电解电解是电解池最常见的应用之一,例如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制取氯气和氢气。
2. 电镀通过电解池中的还原反应,可以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层金属。
这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装饰、防腐蚀等领域。
3. 蓄电池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利用电解池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能量。
五、总结通过本文对高一化学电解池知识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电解池的构成、反应类型、溶液选择以及应用等方面的重要知识。
高一必修二化学电解池知识点电解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电解池是通过电解来实现物质的分解或合成的装置。
在高一必修二的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电解池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解池的相关概念。
一、电解池的基本结构电解池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它们通过电解质溶液相互连接。
阳极是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则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在电解池中,阳极和阴极的位置和性质十分重要,它们在电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二、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在电解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对于实现预期的反应非常重要。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从而引发化学反应。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盐类、酸和碱。
选择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可以实现不同的电解反应,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观察反应过程。
三、电解反应的规律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符合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根据纳什方程(Faraday's laws of electrolysis),电解反应的物质量与通过电解的电荷量成正比。
这个规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量,也可以用来推断电解反应所需的电荷量。
四、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电解池中的阳极和阴极上会发生电极反应。
阳极的反应通常是氧化反应,也就是物质失去电子。
而阴极的反应则是还原反应,物质获得电子。
这两个反应是相互联系的,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来实现物质的分解或合成过程。
五、电解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而阴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一般涉及阳离子的氧化,而还原反应则涉及阴离子的还原。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研究元素的电极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来预测和推断。
综上所述,高一必修二化学课程中对于电解池知识点的学习十分重要。
电解池是通过电解来实现物质的分解或合成,它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高考电解池的知识点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的重要时刻,而化学考试又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化学中,电解池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高考电解池的相关知识。
一、电解池的定义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由阴极和阳极组成,中间隔板分隔。
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极,从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解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池中,阴极引发还原反应,阳极引发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的特征是电子从物质中流出,而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电子进入物质。
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物质,如酸、碱和盐等。
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非电解质是指不能导电的物质,如糖和酒精。
四、电解池中的阴、阳极反应1. 阴极反应:在阴极中,通常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当溶液中的金离子与电子结合生成金属时,发生的反应为:Au^3+ + 3e^- → Au2. 阳极反应:在阳极中,通常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在溶液中的铜离子释放电子生成铜离子时,发生的反应为:Cu → Cu^2+ + 2e^-五、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都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一般是通过电子传递来完成的。
六、阴阳极的区分辨别电解池中的阴极和阳极有多种方法。
通常,氧气在电解池中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氧气电极是阴极。
而金属氧化物电极则是阳极。
七、电解池中的电解效率电解效率是指在电解过程中可利用的化学变化量与理论上可利用的化学变化量之间的百分比。
电流的传递效率越高,电解效率就越高。
八、电解池应用电解池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解池可以将海水中的氯化钠分解为氯气和氢气,用于制备废水处理和漂白剂。
此外,电解池还可用于制备金属、电镀、电解冶金等。
九、电解池的环保问题在电解池的应用中,需要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尤其在工业应用中,电解池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总结:电解池是高考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理解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阴阳极的区分对于化学考试至关重要。
高中电解池知识点电解池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实验装置,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是电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中电解池的知识点。
一、电解池的基本构成电解池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它们是由电导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如铂、铜、银等金属。
电解质溶液是电解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导电并参与电解反应。
二、电解质的种类电解质是电解池中的溶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离解,产生少量离子。
在电解池中,通常使用强电解质。
三、电解反应的类型电解反应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可分为金属电解和非金属电解两种。
金属电解是指金属离子在电极上的还原或氧化反应,而非金属电解是指非金属离子在电极上的还原或氧化反应。
电解反应的类型决定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四、电解过程的规律1. 阳极反应:在阳极上,通常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氧化成原子或分子,并释放出电子。
2. 阴极反应:在阴极上,通常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接受电子,并还原成原子或分子。
3.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这是因为正离子向负极移动,负离子向正极移动。
五、电解过程的实验条件电解过程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包括电流强度、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等。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解池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表示。
电解质浓度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浓度,通常用克/升或摩尔/升表示。
电解时间是指电解过程持续的时间。
六、电解池的应用电解池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解池可以用于生产金属,如铝、锌等。
它还可以用于电镀、电解析水、电解制氢等。
电解池也是电化学分析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和电极势等。
高中电解池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
§5.3 电解、电解池一、定义: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二、基本概念: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三、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1、池型判断:有外加电源为电解池,无外加电源为原电池。
多池组合时,一般含活泼金属的池为原电池,其余是在原电池带动下的电解池。
2、电极判断:原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池——阴极、阳极。
电解池的阴极对应外加电源的负极,阳极对应外加电源的正极。
四、电解池放电顺序(与阳离子氧化性、阴离子还原性正相关):ⅠⅡ阳极:[S2- > > > ]>[ > 含氧酸根(如42-)> ]ⅢⅣ阴极:[> 3+ > 2+]>[> 2+ > 2+ > 3+ > 2+ >]Ⅰ与Ⅲ区:电解本身型如2Ⅰ与Ⅳ区:放氢生碱型如Ⅱ与Ⅲ区:放氧生酸型如4、3Ⅱ与Ⅳ区:电解水型如24、H24、第一组:电解本身型(2)值增大的原因:2本身是强酸弱碱盐,显酸性,电解浓度减小,故酸性随之减弱。
第二组:放氢生碱型()值减小的原因:本身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电解又消耗,故碱性增强。
第三组:放氧生酸型(4)值减小的原因:4本身是强酸弱碱盐,显酸性,电解又消耗,故酸性增强。
第四组:电解水型(24)1、影响:阳极失电子逐渐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阴极无影响。
2、原因:活泼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于溶液中各离子的还原性,造成失电子的变成金属单质而不是溶液中的阴离子。
第五组:电解H24铜作阳极,石墨作阴极1、两极的现象:阴极有大量气泡产生,阳极附近溶液出现蓝色。
2、两极的反应:阴极:2 + 2e = H2↑,阳极: - 2e = 2+(溶液变蓝)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铜无法发挥其还原性,故此情况下相当于电解水)1、两极的现象:两极都有气泡。
2、两极的反应:阴极:2 + 2e = H2↑,阳极2H2O - 4e = 2 + O2↑(铜在外加电源时可以置换出 H2↑)五、电解原理的应用:1、铜的电解精炼(1)粗铜所含杂质:、、、、等(2)粗铜的精炼: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4溶液作电解液。
高中化学电解池原电池高中化学:电解池原理一、引言电解池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电镀、电解制氢、电解铝等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从电解池的原理、构造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电解池的原理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解质溶液通常是盐溶液或酸碱溶液。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电解质溶液中时,正极吸引阴离子,负极吸引阳离子,导致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移动。
在正极处发生氧化反应,而在负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电子在电解质溶液中流动,从而完成了电解过程。
三、电解池的构造电解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三部分组成。
阳极通常由不易被氧化的材料制成,如铂、金或石墨。
阴极可以是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或导电涂层。
电解质溶液则是包含离子的溶液,它可以是酸性、碱性或盐性溶液。
四、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在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阴极是负极。
当外加电压施加在电解池中时,阳极吸引阴离子,而阴极吸引阳离子。
在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失去电子,并释放出氧气或其他气体。
在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金属或其他还原产物。
五、电解池的应用1. 电镀:电解池广泛应用于金属电镀行业。
通过在阳极上溶解金属,然后在阴极上形成金属沉积层,实现对金属表面的镀覆。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装饰性和机械性能。
2. 电解制氢:电解池还用于制取氢气。
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水,施加外加电压后,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而在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制取氢气,用于燃料电池等领域。
3. 电解铝:电解池也被广泛应用于电解铝工业。
通过电解铝矿石的溶解,将铝离子还原为金属铝,得到高纯度的铝金属。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六、总结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装置。
它的原理是通过外加电压,在电解质溶液中引发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池的构造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解池在电镀、电解制氢和电解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一化学电解池知识点总结电解池是用来进行电解反应的装置,它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
在电解池中,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而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通过外加电源的作用,电解质中的阴离子被吸引到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阳离子被吸引到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下面将对高一化学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电解池的基本构成电解池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能导电的离子,可以是无机盐溶液或酸碱溶液等。
电解池的阳极是正极(或称为氧化电极),阴极是负极(或称为还原电极)。
二、电解过程的基本原理1. 阳极反应: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溶质或电解质的阴离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或游离原子。
此过程通常伴随着物质的氧气或酸化物的生成。
2. 阴极反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质或电解质的阳离子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或游离原子。
此过程通常伴随着物质的还原或氢气的生成。
三、电解池中的离子迁移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外加电压下会发生迁移。
正离子(阳离子)向阴极方向迁移,负离子(阴离子)向阳极方向迁移。
四、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和电解质浓度关系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浓度成正比。
即电解质浓度越高,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这是因为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会增加电解质离子的数量,从而增强了电流的传导性能。
五、电解池的应用1. 电镀:通过电解池可以将一种金属的离子沉积到另一种金属上,完成金属的电镀。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金属的防腐性、装饰性和导电性。
2. 电解制氧与氢:在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中通入水,可以通过电解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
3. 盐的电解:通过电解常见的盐溶液,可以制备出相应的酸和碱,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
4. 电化学电池:电解池是电化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与电解池都利用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六、电解效率与电流效率电解效率是指电解过程中理论上可生成物质的实际生成量与理论生成量之比。
化学高考电解池知识点电解池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以及实际应用。
本文将从电解池的定义、构成要素、电解质以及应用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电解池的定义与构成要素电解池是指用来进行电解过程的装置,主要由两个电极、电解质和外部直流电源组成。
其中,电解质是用来提供带电离的离子,而电极则是通过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将电荷转移给电解质的物质。
在电解池中,通常将接通电源的电极称为阳极,而带正电离子的离子溶液对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这是因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通常会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则会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使电解质的离子得到电荷转移。
二、电解质的选择及其溶液浓度的影响在电解质的选择上,通常选择具有良好电离性的盐类。
比如,电解铜(II)硫酸溶液中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就是电解池中的电解质。
此外,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也会对电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增大可以提高电流的强度,加快电解反应的速率。
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越高,离子的含量也就越多,电子转移的机会就越大,因此电流的强度也会增加。
三、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上会发生许多有趣的化学反应。
阳极通常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以电解铜(II)硫酸溶液为例,阳极上的化学反应是:Cu2+ + 2e- → Cu这是一种还原反应,铜离子得到电子之后被还原成了铜原子,并沉积到阳极上形成铜层。
而阴极上的化学反应是:Cu2+ + 2e- → Cu这是一种氧化反应,铜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了铜离子,并进一步溶解到溶液中。
四、电解过程的实际应用电解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可以利用电解铜(II)硫酸溶液来制备纯铜,或者利用电解氯化钠溶液来制备氯气和氢气等。
此外,电解还可以应用于电镀、电解制氢、电解合成有机化合物等领域。
通过调整电解池的条件,可以达到不同的电解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电解池是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电解过程的定义、构成要素、电解质选择、溶液浓度影响以及电极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电解池知识点总结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总结一下电解池的知识点,这可是化学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哦!咱们得明白啥是电解池。
简单来说,电解池就是通过直流电让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的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
那电解池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它要有两个电极,一个叫阳极,一个叫阴极。
阳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会发生还原反应。
还有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的电解质,这是反应发生的“舞台”。
再来说说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通过电极进入电解池,让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在电极表面,离子得失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比如说,电解氯化铜溶液的时候,铜离子会在阴极得到电子变成铜单质析出,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氯气。
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也很重要哦!写电极反应式的时候,要先判断电极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
惰性电极像铂、金,它们本身不参与反应;活性电极像铁、铜,它们会参与反应。
然后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来写。
在阴极,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银离子>汞离子>三价铁离子>铜离子>氢离子>……;在阳极,常见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活泼金属电极>硫离子>碘离子>溴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含氧酸根离子。
比如说,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
电解池还有很多应用呢!比如说电解精炼铜,粗铜放在阳极,纯铜放在阴极,通过电解可以把粗铜中的杂质去掉,得到纯度更高的铜。
还有电镀,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或者美观度。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电镀的时候,如果想要在铁制品上镀铜,那就把铁制品放在阴极,铜放在阳极,电镀液用含铜离子的溶液。
咱们说说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区别。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是自发进行的,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是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进行的。
电解池的知识点虽然有点多,但只要咱们认真理解、多做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好!同学们,加油哦!现在大家对电解池的知识点是不是更清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