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8.45 MB
- 文档页数:540
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一、增值税及征收范围增值税是指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现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1、销售货物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2、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又称销售应税劳务,是指在境内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进口货物是指进入中国关境的货物,在报关进口环节,除依法缴纳关税外,还缴纳增值税;4、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的法定行为;5、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而征收营业税;6、兼营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如果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7、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其他项目主要有:――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在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纳税。
――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
――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
――集邮商品如邮票、明信片、首日封等的生产、调拨,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与个人销售集邮商品。
――邮政部门以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发行报刊。
――单独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不提供有关的电信劳务服务的。
――缝纫业务等二、增值税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人是指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主要是区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三、增值税税率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4%,其他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增值税销售额增值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或承受应税劳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如果销售货物是消费税应税产品或进口产品,则全部价款中包括消费税或关税。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四章讲义1
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是2013年初级《经济法基础》变化很大的一章,也是重点章之一。
共涉及3个税种,其中的增值税、消费税为今年教材新增内容。
预计分数10—15分,会涉及各种题型,包括不定项选择题。
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概述
增值税简介: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计税方法——购进扣税法:
增值税—增值额→间接形成→扣税法
货物流转:
原材料 →产成品→批发→零售
70 200 240 270
以制造业为例:
200×17%-70×17%=(200-70)×17%=130×17%
逐环节征收,逐环节抵扣→链条。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消费税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甲卷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受托加工一批烟丝,委托方提供的烟叶成本49 140元,甲卷烟厂收取含增值税加工费2 457元。
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30%,无同类烟丝销售价格,计算甲卷烟厂该笔业务应代收代缴消费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49 140+2 457÷(1+17%)]÷(1-30%)×30%=21 960元B、(49 140+2 457)÷(1-30%)×30%=22 113元C、49 140÷(1-30%)×30%=21 060元D、[(49 140+2 457)÷(1+17%)]÷(1-30%)×30%=18 900元2、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消费品中,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复合计征办法征收消费税的是()。
A、啤酒B、汽油C、卷烟D、高档手表3、某烟厂4月外购烟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不含税价款为58.5万元,本月末生产领用本月库存烟丝80%,已知烟丝消费税税率为30%。
该企业本月应纳消费税中可扣除的消费税是()。
A、58.5×30%×80%=14.04万元B、58.5÷(1+17%)×30%×80%=12万元C、58.5÷(1+17%)×30%=15万元D、58.5×30%=17.55万元4、现行消费税规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一般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但个别情况由委托方回原地纳税。
下列情形中,委托方应回原地纳税的是()。
A、受托方是外商投资企业B、受托方是国有企业C、受托方是个体经营者D、受托方是股份制企业5、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消费税的是()。
A、汽车厂销售雪地车B、手表厂销售高档手表C、珠宝店销售珍珠项链D、商场销售木制一次性筷子6、我国消费税对不同应税消费品采用了不同的税率形式。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一、增值税纳税人(一)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1.小规模纳税人(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的纳税人,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
(2)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2.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认定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不属于一般纳税人:(1)年应税消费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2)个人;(3)非企业性单位;(4)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三)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以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
1.销售货物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进口货物4.视同销售货物行为(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非同一县市)的货物移送;(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6)作为投资;(7)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
5.混合销售行为(1)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情形。
(2)特征:一是在同一次交易中发生;二是涉及的是同一个纳税人;三是涉及的是同一个消费者;四是交易的内容即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
、(3)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初级会计备考《经济法基础》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考点详解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变化主要是增值税税率的调整以及部分说辞的完善。
新增:①既用于不允许抵扣项目又用于抵扣项目,进项税额允许全额抵扣;②固定业户到外县销售货物的纳税地点。
删除:①增值税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②纳税人放弃减税的规定。
调整:①税收管理体制与现行税种;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分类;③增值税税率17%改为16%,11%改为10%;④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的抵扣。
知识点:税收法律制度概述一、税收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与税法1. 税收的概念——经济的角度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税收的特征(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 税法——法律的角度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税收法律关系【案例】2018年9月主管税务机关对甲公司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要求甲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50万元并在规定时限内申报缴纳。
甲公司以2017年企业所得税税款是聘请乙税务师事务所计算申报为由,请求主管税务机关向乙税务师事务所追缴税款。
主管税务机关未接受甲公司的请求,并依照法律规定责令甲公司提供纳税担保。
甲公司请丙公司提供纳税担保并得到税务机关的确认。
属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主管税务机关、甲公司和丙公司。
【判断题】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二、税法要素在税收法律里,既包括实体法(比如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等),也包括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等)。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共计10项)——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和法律责任。
1. 纳税义务人2.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对什么征税,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是纳税的客体。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考点:增值税和消费税法律制度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考点:增值税和消费税法律制度增值税和消费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一、增值税的类型1.生产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3.消费型增值税。
二、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一)税基列举法税基列举法,即加法,是把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直接相加,再乘以适用的税率,其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税率=(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税率(二)税基相减法税基相减法,即减法,是从销售收入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得出增值额,再乘以适用的税率,其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税率=(本期应税销售收入额一应扣除项目金额)×税率(三)购进扣税法购进扣税法,又称进项税额扣除法、税额扣减法,简称扣税法,其基本步骤是先用销售额乘以税率,得出销项税额,然后再减去同期各项外购项目的已纳税额,从而得出应纳增值税额。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税率=(产出-投入)×税率=销售额×税率-同期外购项目已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增值税的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简称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一)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的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二)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凡一般纳税人,均应依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国税发[1994]59号)等规定,向其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以取得法定资格。
第四章考点:征税范围【】征收范围:在我国境内“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学习提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是“营改增”后并入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项目。
(一)销售或者进口货物1. 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
2. 有偿:指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注意1】加工、修理的对象为有形动产。
【注意2】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在内。
(三)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交通运输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注意1】出租车公司向使用本公司自有出租车的出租车司机收取的管理费用,属于“陆路运输服务”。
【注意2】远洋运输的“程租”、“期租”业务属于“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的“湿租” 业务属于“航空运输服务”。
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航空运输的“干租”业务属现代服务——租赁服务税目。
【理解】实质重于形式:程租、期租、湿租是连人带交通工具一起租,实质是提供运输服务;干租、光租是只租交通工具不带人,实质是租赁。
考点:纳税额计算【】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上期留抵税额)销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1)销售额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价外费用不包括下列项目(增、消合并):①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②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③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承运者的运费发票开给购货方;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④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够级别: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1单元税收法律制度概述考点解读考点1: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P116)(一)税收的特点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二)征税主体(2019年调整)1.我国目前征税主体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
2.税务机关是我国主要的征税主体,除由海关征收和委托海关代征的税种外,其他税种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3.海关,其主要负责下列税收的征收和管理:(1)关税;(2)船舶吨税;(3)委托代征的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
【例题1·多选题】下列税种中,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有()。
(2018年)A.个人所得税B.企业所得税C.环境保护税D.车船税【答案】ABCD【例题2·多选题】下列税种中,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有()。
(2018年)A.房产税B.印花税C.关税D.个人所得税【答案】ABD【解析】选项C:由海关负责征收和管理。
【例题3·单选题】下列税种中,由海关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
(2018年)A.房产税B.个人所得税C.契税D.关税【答案】D【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可能由海关代征的税种是()。
(2018年)A.船舶吨税B.印花税C.城建税D.消费税【答案】D【解析】(1)选项BC:由税务机关征收,先予排除;(2)选项AD:注意区分“由海关征收”和“由海关代征”,船舶吨税由海关负责征收,进口环节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三)税收法律关系1.主体(1)征税主体,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
(2)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包括在中国境内有所得来源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等。
2.客体,即征税对象,如企业所得税法律关系客体就是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3.内容,指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
【例题1·多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大题精讲1.纯增值税——传统增值税业务【大题1·不定项选择题(2016年)】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建筑、装修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8年9月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购进生产用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16万元,另支付运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0.3万元。
(2)购进办公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3.2万元。
(3)仓库因保管不善丢失一批上月购进的零配件,该批零配件账面成本10.53万元,其中含运费成本0.23万元,购进零配件和支付运输费的进项税额均已于上月抵扣。
(4)销售装修板材取得含税价款232万元,另收取包装费2.32万元。
(5)销售一台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取得含税销售额20.6万元,该设备于2008年2月购入。
甲公司属于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已知: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6%;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税率为10%;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按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上期留抵增值税税额为5.6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甲公司的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
A.上期留抵增值税额5.6万元B.购进办公设备的进项税额3.2万元C.购进生产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16万元D.支付运输费的进项税额0.3万元【答案】ABCD【解析】(1)选项A:上期留抵增值税税额,可以与本期进项税额一并从本期销项税额中抵扣。
(2)选项BCD:①是否取得合法扣税凭证?——均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②是否用于可抵扣用途?——购进设备、原材料、交通运输服务用于办公、生产,属于用于可抵扣用途;因此,选项BCD的进项税额均可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甲公司当月丢失零配件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下列计算列式中,正确的是()。
A.10.53÷(1+16%)×16%=1.45(万元)B.10.53÷(1+16%)×16%+0.23×10%=1.48(万元)C.(10.53-0.23)×16%+0.23×10%=1.67(万元)D.(10.53-0.23)×16%=1.65(万元)【答案】C【解析】(1)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计入成本的价格为不含税价格,排除选项AB。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38)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税法部分学习指引税法部分包括第4~7章,第4~6章介绍了18个税(费)的具体规定,第7章是对税收征收管理基本规则的介绍。
税法部分的学习方法与前3章迥异:1.先建立思路,再谈细节把控;2.没有经过习题检验的理解是假理解;3.练习题难度比考题难度大;4.以大纲收录政策为准复习,做初级考生该做的事情。
本章概述本章包括2个单元:(1)增值税法律制度;(2)消费税法律制度。
本章在每套考卷中的分值约为20分,涉及大题的可能性为99.99%。
2017年本章考点的主要变化有:(1)根据2016年5月1日前后出台的一系列营改增政策,删除了“营业税法律制度”的全部内容,对“增值税法律制度”、“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2)根据《关于调整化妆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3号)、《关于调整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的通知》(财关税[2016]48号),将原化妆品消费税的有关内容全面更新为高档化妆品消费税的有关内容。
征税范围——销售货物(★★★)1.销售货物,是指在中国境内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提示1】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提示2】有偿,是指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2.视同销售货物(1)代销业务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②销售代销货物。
【相关链接】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2)货物移送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2018初级《经济法基础》零基础知识点:消费税0 0(一)消费税的概念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的环节”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生产——委托加工——进口——零售——批发1.生产应税消费品(1)生产应税消费品→生产“销售”环节征税。
(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1)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2)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或其他情形的一律不能视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提示】应视为“受托方”直接销售应税消费品。
(3)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收回后缴纳消费税。
(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5)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
【注意】所谓“直接出售”是指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
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进口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由“海关代征”消费税。
4.零售(1)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税率5%①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生产环节不再缴纳。
②金银首饰仅限于金、银以及金基、银基合金首饰和金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
【注意1】不包括镀金首饰和包金首饰。
【注意2】对既销售金银首饰,又销售非金银首饰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将两类商品划分清楚,分别核算销售额。
凡划分不清楚或不能分别核算的,在生产环节销售的,一律从高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在零售环节销售的,一律按金银首饰征收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