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坝工学--武汉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187
一: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
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二: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81个研究机构,145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有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还有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 7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浙江大学:浙大文化,经百年沉淀,十数辈传承,底蕴深厚,而今又站在时代前沿,浙大的校园文化,深受其益。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说明:1. “课类”包括:必修(必)、限选(限)、任选(选)。
2. “职称”栏包括:教授(教)、副教授(副)、讲师(讲)、助教(助),以此类推。
主管院长: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说明:1. “课类”包括:必修(必)、限选(限)、任选(选)。
2. “职称”栏包括:教授(教)、副教授(副)、讲师(讲)、助教(助),以此类推。
主管院长: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说明:1. “课类”包括:必修(必)、限选(限)、任选(选)。
2. “职称”栏包括:教授(教)、副教授(副)、讲师(讲)、助教(助),以此类推。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介绍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前身是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成立于1952年11月6日,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走过了50年光辉的历程。
1950年5月,湖南大学水利学科的专业调入武汉大学。
1951年在武汉大学工学院内成立了水利工程系,系主任何之泰,后是余家询。
1952年11月,成立了武汉大学水利学院,院长由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张瑞瑾兼任。
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华南工学院等院校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先后调入武汉大学,学生增至1500余人,教师增至160余人。
1954年12月1日,高等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决定,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
院长张如屏、副院长张瑞瑾。
设有水利土壤改良、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和水道及海港三个本科专业和水利技术建筑与水利土壤改良两个专修科。
设立了水工建筑系、河港工程系和水利改良系。
1955年1月23日举行了武汉水利学院成立典礼大会。
张如屏院长、张瑞瑾副院长及武汉大学李达校长在会上讲话。
至此,以水利土壤改良为重点的工科学院正式诞生。
1955年3月26日,经省高校党委批准,院成立总支委员会,总支书记张如屏、副书记张茀承。
1955年8月,天津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河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及华东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专修科调至我院。
我院水道及海港专业调至华东水利学院。
1955年8月,学院招收施工组织及机械化专业研究生8名,天津大学水利土壤改良专业研究生12名转入我院,至此,学院共有研究生20名。
1955年9月3日,苏联水利土壤改良专家卡尔波夫、施工专家叶菲莫夫到院工作,卡尔波夫兼任院长顾问。
1955年10月9日一11日,举行了第一届团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院团委。
院团委第一副书记叶裕森、第二副书记吴国栋。
1955年12月4日,院基建工作大规模开始施工,第四、第八教学楼相继开工。
1956年3月18日,学院举行了全国八所高等工科院校施工教学大纲审定会议。
目录前言 (2)珞珈百年3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武昌高师到武昌中大国立武汉大学乐山时期建国后的武汉大学新武汉大学珞珈人(英杰)筚路蓝缕力耕三尺北溟化鹍珞珈(风)物飞檐香榭(历史的见证)珞樱流影珞珈精魂铭神忆情百年沧桑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
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
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之列,并且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在北平对一位来华游历的美国外交官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一直位居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
1995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弘的发展史,并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百余年的辉煌校史,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珞珈学人,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征途上,豪情满怀,继续阔步前进。
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1893-1911)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11月29日奏请光绪皇帝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中国人自己担任校长)的新式专门学堂。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说明:1. “课类”包括:必修(必)、限选(限)、任选(选)。
2. “职称”栏包括:教授(教)、副教授(副)、讲师(讲)、助教(助),以此类推。
主管院长: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说明:1. “课类”包括:必修(必)、限选(限)、任选(选)。
2. “职称”栏包括:教授(教)、副教授(副)、讲师(讲)、助教(助),以此类推。
主管院长:3. “教学实践”栏应填:实习内容及名称、时间、人数、周数、学时、负责教师等。
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4. 有教学辅助手段要求的:如幻灯(幻)、投影(投)、录象(录)等填在“教室”栏内。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003–2004学年第1学期水利水电学院2002-2003级研究生说明:1. “课类”包括:必修(必)、限选(限)、任选(选)。
2. “职称”栏包括:教授(教)、副教授(副)、讲师(讲)、助教(助),以此类推。
典藏中华建筑史的武汉大学武汉大学资料图片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的武汉大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其校舍建筑华丽,远看如仙山琼阁,近看似楼台宫殿,校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2001年国务院确定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疑,武汉大学的魅力和秘密,都写在那一座座历尽沧桑的建筑之上,探寻这些“凝固的音乐”正是解读武汉大学文脉厚重的关键词。
堪称大学校园建筑的典范之作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亲自选址与规划,聘请美国建筑师凯尔斯设计,从1929年3月破土动建,到1936年竣工,这座占地面积200多公顷(3000余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是中国高校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主要建筑包括文、法、理、工学院大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华中水工试验所、一区十八栋教授住宅、半山庐,以及街道口牌楼和后来建设的六一纪念亭、李达故居共15处26栋早期建筑。
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会的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三个建筑群组,三条南北轴线为:中心花园(小操场)至图书馆;理学院至工学院和水工试验所;理工二院至大礼堂(今为人文科学馆)和办公厅(今为电讯学院楼)。
二条东西轴线为:学生俱乐部至图书馆和理学院;体育馆至中心花园和大操场、大礼堂。
构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之美。
在建筑整体上,遵循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引入西方的罗马式、拜占庭式建筑式样。
在建筑单体造型上,更是形式各异,互不雷同。
是我国近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13年11月2日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
1926年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大学与其他几所学校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坐落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湖畔珞珈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管副部级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中国顶尖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1]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1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注:武汉大学校史争议[2]),1924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于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更名“武汉大学”并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世界著名的赏樱胜地之一。
26栋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中西合璧式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有“世界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的美誉。
[4]截至2014年4月,武汉大学在校本科生32441人,硕士研究生13918人,博士研究生7477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1037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477人。
[5]创办时间1893年(癸巳年) 所处城市中国武汉985工程|211工程|七校学校类型综合类属性|111计划|珠峰计划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官网/inde 中文名武汉大学英文名Wuhan University(WHU)简称武大创办时间1893年(癸巳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类属性985工程211工程七校联合办学2011计划111计划展开所属地区中国武汉现任校长李晓红知名校友张之洞、李四光、黄彰任、陈东升、吴惠良、雷军等[6]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硕士点347个博士点250个博士后流动站38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校歌武汉大学校歌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8中国工程院院士8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主要院系经管学院、法学院、生科学院、测绘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国际软件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新闻院、计算机学院国家重点学科46[5]个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八一路299号学校代码10486主要奖项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第4名[7]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第5名世界大学网络排名92位、亚洲第9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展开国重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2600个863项目专家6个首席科学家校名武汉大学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1928年)。
中国高校的五大母校1952年国家为了战略和地域分配等考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
其中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损失巨大,很多学科基本被剥光。
被后并称为中国高校的“五大母校”。
五大高校工科都基本被剥离(除浙大外),文法商管医各科也大大受损,尤其是厦门大学,纯粹的有出无进。
其他的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如河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部分学科也被调整,导致从此很多学科一蹶不振。
而2000年前后,其他几大母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合并,而厦门大学因福建高等教育滞后等原因,纯粹只出不进。
新的浙江大学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而成。
新的武汉大学由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而成。
新的中山大学由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合并而成。
南京大学比厦门大学稍好一点,本来准备磋商合并东南,但东南也不是吃素的,最终南大没有搞定。
目前南大正在积极准备合并南京医科大学,据说江苏省政府已经批准。
其中浙大的王牌学科中医学、农林学等学科(人文学科基本是杭州大学的班底),武大工科中王牌学科中测绘、水利、(医学、电气等也还行)等学科,中山大学王牌学科医学,都是经合并而一夜壮大,恢复元气。
因福建高等教育滞后、只有厦大只出不进,无校可合并,至今工科尚未恢复元气。
全国院系调整——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厦门大学损失严重,但也为全国高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厦门大学1:山东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师生转入山大组建山东大学海洋系。
2:中国海洋大学:山大1958年迁往济南时将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3:浙江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的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大。
4:东南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