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575.50 KB
- 文档页数:39
附录一药典知识简介一、凡例部分1.标准品、对照品标准品、对照品是指在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中应用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与对照品(不包括色谱方法中用的内标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标准品是指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含量或效价测定中应用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建立或变更批号,应与国际标准品、国际对照品或原批号标准品、对照品进行对比,并经过协作标定和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技术审定。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附有使用说明书、质量要求(包括水分等)、使用效期和装量等。
2.试药、试液、指示剂试验用的试药,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根据附录试药项下的规定,选用不同等级并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剂标准。
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滴定剂等,均应符合附录的规定或按照附录的规定制备。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未指明乙醇浓度时,均指95%(ml/ml)的乙醇。
3.计量(1)计量仪器要求药物分析检验中用的计量仪器均应符合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
(2)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表示方法以mo1/L(摩尔/升)表示的滴定液,如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则以“XXX滴定液(YYY mol/L)”表示;当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 mol/L XXX溶液”表示。
(3)百分比用“%”符号表示,系指重量的比例;对于溶液的百分比,如无特殊规定是指溶液100 ml中含溶质若干克;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表示方法:表示100 g溶液中含有溶质若干克用%(g/g)表示,100 ml溶液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用%(ml/ml)表示;100 g溶液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ml/g)表示。
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
中国药典pdf中国药典是中国药物学领域的核心参考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中药学知识和现代化药物研究成果。
该书书中的所有内容都是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在药物生产、药物治疗、药物研究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中国药典按照其主要内容列表划分,为您简单介绍。
1. 总则中国药典中的总则是关于药学各个方面的基本规定和原则,以及药物质量的要求。
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药品标准、检验方法、检测规定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2. 中药中国药典的中药部分是该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药学知识,以及对各种中药的质量要求、制法、鉴别、性状等进行的详尽描述。
中药分为草药、矿物药、动物药等三大类,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中药疗法也被纳入其中。
3. 西药中国药典中的西药部分主要描述了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开发的各种新型药物,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品、抗生素、激素等各个方面的药物。
该章节主要介绍各种药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特点、药物代谢、药效等内容。
4. 诊断剂中国药典的诊断剂部分主要包含了各种医学诊断方面的标准化内容,如放射性同位素、生化试剂、免疫诊断试剂等。
5. 药典情报中国药典中的药典情报主要介绍了各种药物研究中的进展和成果。
该章节内容通常通过一些专业期刊等媒体进行发布,以向全球医药行业提供最新的药物信息。
总之,中国药典是中国医药领域的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它不仅为中药学的知识和技术提供了严谨的标准,还为西药制剂和医学诊断剂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必备的参考和指导。
对于药物生产、药物治疗、新药研制等领域的从业者而言,熟悉并掌握中国药典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药典知识考试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颗粒剂应达到哪些要求?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注: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应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使用合理性。
渗透压为眼用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片剂在崩解时限检查时,应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其检查方法是什么?A.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检查,应符合规定B.照脆碎度检查法检查,通过筛网的比例应符合规定C.照溶出度测定法检查,其通过筛网的比例应符合规定D.照释放度测定法检查,其通过筛网的比例应符合规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是:A.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检查,应符合规定。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片剂在崩解时限检查时,应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其检查方法是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检查,应符合规定(A对)。
照脆碎度检查法(B错)是片剂的脆碎度检查方法。
照溶出度测定法(C错)和照释放度测定法(D错)是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的检查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原料药的杂质检查中,应进行炽灼残渣检查的是?E.炽灼残渣正确答案是:E.炽灼残渣。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原料药的杂质检查中,应进行炽灼残渣检查的是炽灼残渣(E对)。
氯化物(A错)、硫酸盐(B错)、重金属(C 错)和干燥失重(D错)均不是炽灼残渣的检查。
A.研究社会行为和思维如何影响个人行为的科学请简述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转变的理论,并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请阐述归因理论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倾向。
请解释社会影响的概念,并区分它的两种类型:强制性影响和自然性影响。
请阐述社会比较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在解释人类行为中的应用。
请简述群体动力学中的群体决策过程及其优缺点。
请论述社会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并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020药典知识培训
2020药典知识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1. 通用药典知识:介绍药典的定义、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药典中常用的化学性质、理化性质等基础知识。
2. 药典标准与规范:详细介绍国际药典、国家药典和企业内部药典的标准与规范,包括药物质量要求、药物检验方法、药物标准化等内容。
3. 药典检验方法:介绍各种药物的检验方法,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检验、有关杂质的检验、微生物检验、纯度检验等。
4. 药典更新与发展:介绍药典的更新流程和规定,以及药典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5. 药典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员了解药典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药店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6. 药典查询与使用技巧:教授学员如何查阅和使用药典,以及一些查询与使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些培训内容,学员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药典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药物质量的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
中国药典各类药品作用
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是中国药物管理的法定药典。
根据中国药典的分类,各类药品的作用如下:
1. 中药:中药是以天然药物为原料,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药物。
中药可治疗各类疾病,包括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皮肤疾病、妇科疾病等。
2. 化学药品:化学药物是合成的药物,通过分子结构调整和合成制得。
化学药品可以治疗各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细胞、基因、蛋白质等生物材料制备的药物。
生物制品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4. 辅助剂:辅助剂是用于配制和稳定药物的辅助性物质,如溶剂、增稠剂、防腐剂等。
辅助剂在药物制剂中起到调整药物性质和增强疗效的作用。
总结起来,各类药品的作用包括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等。
不同药品根据其药理作用和适应症,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
中药药典知识点总结一、中药材的分类和特点中药材是中医药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其来源、性味、功能主治等特点,中药材可以分为植物性中药材、动物性中药材、矿物性中药材等几类。
1. 植物性中药材植物性中药材是指植物的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植物性中药材的特点是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常用的有人参、黄芪、甘草、桂皮等。
植物性中药材在中医药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适应症广等优点。
2. 动物性中药材动物性中药材是指动物的某些部位或分泌物,如蛇胆、熊胆、虫草、鹿茸等。
动物性中药材的特点是药效强大,主要用于补虚壮阳、益精补血等。
但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某些动物性中药材已经被禁止使用,需要慎重选择和使用。
3. 矿物性中药材矿物性中药材是指矿物质或矿石的某些成分,如石膏、硫黄、朱砂等。
矿物性中药材的特点是药效强大,但用量要求精确,易产生毒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中药制剂的分类和用途中药制剂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加工制成的药品,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等。
中药制剂具有用药方便、稳固疗效、剂型多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
1. 汤剂汤剂是将中药材加工制成液体药品,包括煎剂、熬剂、煮剂等。
汤剂的特点是易吸收、药效快、用法灵活,适用于内服和外敷。
2. 丸剂丸剂是将中药材粉末制成颗粒状或球状的药品,包括大丸、小丸、软丸等。
丸剂的特点是用药方便、便于储藏、不易变质,适用于内服和外敷。
3. 散剂散剂是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制成的药品,包括细粉、块剂、散剂等。
散剂的特点是易溶解、易吸收、药效快,适用于内服和外敷。
4. 膏剂膏剂是将中药材制成软膏状的药品,包括药膏、霜剂、膏方等。
膏剂的特点是用药方便、剂型多样、适用面广,适用于外敷和按摩。
5. 酒剂酒剂是将中药材浸泡在白酒或黄酒中制成的药品,包括药酒、药酊、药酏等。
酒剂的特点是容易吸收、药效疗效、口感好,适用于内服和外敷。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目录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1、基本药物的由来是什么? (1)2、我国基本药物的发展历史怎样? (1)3、我国基本药物的含义是什么? (1)4、如何正确理解基本药物的内涵? (1)5、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6、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7、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如何? (2)8、哪些药品可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2)9、哪些药品不能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3)10、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有哪些原则、标准和程序? (3)11、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多少种药? (3)12、我国历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药品情况怎样? (3)13、基本药物品种越多越好吗? (4)14、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如何调整? (4)15、推行基本药物与促进合理用药是什么关系? (4)16、《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与《标准治疗指南》三者是什么关系? (4)17、地方可以增加基本药物品种吗? (5)18、地方如何确定执行基本药物政策的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品种? (5)19、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什么实惠? (5)20、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何影响? (5)二、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 (6)2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6)22、如何保证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 (6)23、如何开展基本药物生产检查和质量监督工作? (6)三、国家基本药物的流通 (7)24、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药品批发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7)25、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药品零售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7)26、药店按何种价格销售基本药物? (7)四、国家基本药物的定价 (7)27、为什么要由政府统一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 (7)28、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是如何制定的? (8)29、国家基本药物市场实际零售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它与零售指导价是什么关系? (8)30、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价能降吗? (8)31、基本药物价格越低越好吗? (8)五、国家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 (9)32、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程序是怎样的? (9)33、基本药物实行省级统一招标采购有什么好处? (9)34、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参与各地的招标采购? (9)35、药品配送企业如何参与各地的招标采购? (10)六、国家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 (10)36、在哪些地区、哪些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10)37、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只能用国家基本药物吗? (10)38、在大医院就医,患者也能用到价廉有效的基本药物吗? (10)39、如何保证医生开处方时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10)40、村卫生室也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吗? (11)七、国家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 (11)41、对国家基本药物的报销,基本医疗保险有何政策规定? (11)42、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也能报销吗? (11)43、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有何区别? (11)八、零差率销售及补偿 (11)44、什么是零差率销售? (12)45、基本药物都实行零差率销售吗? (12)46、为什么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12)47、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影响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吗? (12)48、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如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补偿? (12)49、医保如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补偿? (12)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13)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评价 (13)51、为什么要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行效果评价? (13)52、如何组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13)53、如何保证群众使用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 (13)十、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14)54、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14)55、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14)56、维生素、矿物质类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吗? (14)57、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14)58、解热镇痛药与胃肠出血反应有关吗? (14)59、用药为什么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15)60、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15)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基本药物的由来是什么?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的理念,把基本药物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
2024药典知识培训1. 药典的重要性药典作为药品质量的权威标准,在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为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 药典知识培训的背景和目的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药品监管要求不断提高,药典知识培训成为了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
2024年,针对新版药典实施和更新,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培训具有迫切需求。
3. 药典知识培训内容3.1 药物标准在2024年发布实施新版药典后,掌握新版中所包含的各类标准成为了医生、制剂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必备技能。
这包括了各类化学物质、中成草等各类原料以及制剂方面所涉及到的标准。
3.2 草本植物鉴定与研究方法随着中医药的兴起,草本植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药典知识培训中,培训人员将学习如何对草本植物进行鉴别和研究,包括外观、性状、显微鉴别等方面的知识。
3.3 药品分析与质量控制药品分析与质量控制是药典知识培训中的重要内容。
培训人员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分析仪器和方法对药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3.4 药物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在新版药典中,对于毒理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训人员将学习如何进行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并了解各类相关指标和方法。
4. 药典知识培训的重要性4.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系统的药典知识培训,医生、制剂师等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类标准,并在日常工作中准确判断和使用药品,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4.2 促进药品研发和创新药典知识培训使从业人员对于药品研发和创新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推动医药科技的发展。
4.3 促进国际贸易掌握国际通用的药典知识,使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中所涉及到的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出口合规性和竞争力。
5. 药典知识培训方式5.1 线下培训线下培训是传统的培训方式,在教室内进行面对面授课。
药物分析部分第一章药典知识第一节国家药品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1)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2)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国家对药品强制执行的质量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生产工艺所作的技术要求。
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3)《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是违法行为。
4)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5)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药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
6)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原则①坚持质量第一②应有针对性注意各个环节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的项目③方法适用、先进准确、灵敏、简便、快速④限度规定要恰当二、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的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的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及制剂等。
药品名称应明确、科学、简短,不得使用代号及容易混同或夸大疗效的名称,避免用以下方式命名: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
(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原料药须列出,按“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3)分子式和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的规定(含量限度)对于原料药:用有效物质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含量抗生素或生化药品用效价单位(国际单位IU)表示含量对于制剂:用含量占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6)性状:性状项下主要记叙药物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溶解度术语:“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极易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 ml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 ml中不能完全溶解。
一、药典凡例1.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2.《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3.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
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人本部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4.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与药品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5.凡例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则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6.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7.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8.《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9.《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标准正文。
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10.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11.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贮藏规定CP :中国药典USP :美国药典EP :欧洲药典BP :英国药典JP :日本药典药典的内容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
正文:包括☐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和效价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制剂等精确度:●“称重”或“量取”的量:“称取”0.1g系指称重可为0.06-0.14g;“称取”2 g,系指称重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重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重可为1.995-2.005g;●称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量的百分之一。
●量取:“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量取量用“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药品溶解度:☐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 (1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 (1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 (1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 (1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 (1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 (1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1g (1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乙醇:未指明浓度,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号的使用:符号“%”表示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乙醇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
此外,根据需要可采用下列符号:%(g/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ml/ml)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毫升;%(ml/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毫升;%(g/ml)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ppm”表示百万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ppb”表示十亿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液体的滴:系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药典中温度的描述: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热水系指70-80℃;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室温(常温)系指10-30℃;冷水系指2-10℃;冰浴系指约0℃;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贮藏条件:贮藏项下的规定,系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遮光:系指用不遮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