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物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有哪些_火灾逃生自救方法火灾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且极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那么你对防火安全知识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有哪些_火灾逃生自救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防火安全的知识一、基本知识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
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1、禁止携带烟花爆竹和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晚会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1、安全使用炉火(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要直立摆放,不能倒放,更不能用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关于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规定身边的很多物品都有可能属于易燃、易爆或者不安全品,这些物品可能会在所处的环境显现一些异常情况时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显得特别紧要。
本文将介绍有关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的规定及其紧要性。
一、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定义1. 易燃物:指在常温下易燃烧和加速燃烧的物质,如汽油、甲乙醇、脂肪烃、酒精等。
2. 易爆物:指在肯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火药、炸药、气体等。
3. 不安全品: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放射性、易燃爆等性质,可能对人类、动植物、环境等造成损害的物质。
二、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规定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多项条例针对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做出了规定,重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惩罚法》等等。
这些法律法规中,对于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都做出了规定,重要包括以下几点:1.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程。
2.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应当保证其过程和设施的安全。
3.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
4.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必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不得有超标或者违法行为。
5. 对于违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场所和企业,相关部门应当适时实行措施,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关闭整治。
三、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的紧要性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离不开相关规定的支持,其紧要性与日俱增。
1. 保障生命安全易燃、易爆、不安全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不安全性,假如不能妥当加以管理,或者是违规操作,将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逼,尤其是在工业生产、道路交通等领域,更是不安全加添。
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消防常识应知应会范文化学易燃物品是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化学物质。
由于易燃物品的特殊性质,对于使用易燃物品的人员来说,了解消防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使用化学易燃物品人员应知应会的消防常识。
1. 防火常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火常识。
燃烧的三个要素是燃料、氧气和火源。
在使用易燃物品时,要注意将易燃物品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灾。
2. 救援呼叫在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及时拨打火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要冷静,并清楚地说明火灾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3.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熟知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灭火器通常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时,首先要明确火灾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使用灭火器时,要站在风向上,用正确的姿势按下灭火器的把手,并将灭火器喷射到火源上。
4. 火灾的自救逃生方法当发生火灾时,我们需要迅速重视自身的安全,并采取正确的自救逃生方法。
首先,要平静下来,低着头,用湿毛巾、湿毛衣等盖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其次,要尽量不触摸火源和火烧物,以免烧伤。
然后,要知道逃生的最短路线,尽量选择距离火源远的出口进行逃生。
在逃生时,要尽量不使用电梯,而要选择楼梯进行下楼。
5. 预防火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好预防火灾的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要储存易燃物品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将其储存在防火柜中。
另外,要定期清理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避免积聚易燃物。
最后,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不擅自改动或利用易燃物品进行非法活动。
6. 消防演练为了提高人员的应变能力,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消防演练中,我们可以模拟真实火灾的情况,让人员有机会亲自参与火灾扑灭和自救逃生的训练,从而增强应对火灾的能力和信心。
总之,对于使用化学易燃物品的人员来说,了解消防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管理体系(系列资料)1/ 3易燃、易爆物品第一条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第二条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贮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
检查设备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领导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2/ 3关于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提高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要求,加强基础工作,改进监控方式,依法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度,公司决定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全面负责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事物。
一、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为:主任:1人(名字)副主任:3人专职安全员:1人成员:8人二、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职责为:1、在安委会主任领导下,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与调理标准,落实我公司安委会的计划、方针和管理目标,并及时汇报工作情况。
2、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新工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训练、考核、发证、年审工作,经常深入工作现场检查掌握安全生产情况,督促、指导纠正不安全行为和因素,预防、消除不安全隐患。
对安全生产、文明作业及厂容厂貌、饮食卫生等进行检查,提高全体人员文明作业水平。
3、对工作现场的安全隐患签发《整改通知单》,对整改落实情况安着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整改监督检查。
按时复查、验收。
4、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规的行为或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经说服劝阻无效,应暂时停产,消除隐患危险,提出合理意见。
负责编制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确保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正常运转实施。
3/ 3。
火灾安全小常识简短10条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提升火灾安全意识与知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此,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10条火灾安全小常识,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1. 储物间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储藏室内可能会孕育危险。
如果您非常需要储藏物品,宜尽量减少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数量,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危险。
2. 不在阳台或窗台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是我们庆祝传统节日的必备道具,但在家中燃放烟花爆竹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我们不能在阳台或窗台燃放烟花爆竹,以免引发火灾。
3. 不随意动用明火不要在房间内放置不安全的热源,如电热炉,电线,在具体做法中随意使用明火。
万不得已,最好使用安全的加热设备来代替明火热源。
4. 停电时尽量不要使用蜡烛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照明用品,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很容易成为火灾的诱因,尤其是当停电时。
如果在没有电的情况下需要照明,建议您选择使用LED照明设备,或备一台发电机。
5. 安装与使用燃气设备需按照规范进行燃气设备的安装及使用是十分严格的,任何非正规的操作都可能影响安全。
因此,在使用燃气设备之前,您需要了解其使用原则,并按照规范的方式进行安装和使用。
6. 安装烟雾探测器与灭火器在房间内安装烟雾探测设备和灭火器是非常必要的。
当烟雾探测器检测到烟雾时,它会发出警报声,并且灭火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扑灭火灾。
7. 注意使用电线插座使用电线和插座时也需特别注意,插座不要贪图便利而过多使用,使用电线不要超过额定功率,以免发生火灾。
在家中装有电气设备的房间中要随时注意电线的使用情况。
8. 厨房使用时需要谨慎厨房是火灾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烤箱、炉灶等设备在使用时要谨慎,以免忽略火种造成火灾。
另外,家里的电器和火源要分开摆放,避免污水、燃气和电器交叉,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切断电源。
9. 日常清理粉尘及杂物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及时清理杂物和粉尘。
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管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场所和人员。
第三条易燃易爆物品是指能燃烧或者爆炸的物质,如液化石油气、酒精、酒类、汽油、煤气、蜡烛、柴油、沥青、炸药等。
第四条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健全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监管和控制,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章工作责任第六条本单位应当设立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负责机构,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
第七条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负责机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的制度和规范,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并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处理。
第八条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负责机构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提高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的水平。
第九条本单位所有人员都有义务遵守和执行本制度,并上报和反映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条工作人员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前,应当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期间,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等,并配备灭火器材和应急设备。
第十二条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场所应当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积聚可燃气体和蒸汽等。
第十三条对于容器内含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和管道,必须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确保其完好可靠。
第四章储存管理第十四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应当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区分储存、分装、标识和保管。
第十五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室应当远离火源、热源和电气设备,通风设施完善。
第十六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室应当配备防火设施,如消防器材、喷淋系统等。
第十七条对于不再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及时销毁或者妥善处理,不能随意倾倒。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危化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物质的性质而引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化学品。
由于危化品的性质危险、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对其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危化品消防安全的知识。
一、危化品的分类和标志根据危化品的毒性、危险性和易燃性等特点,危化品被分为九个类别。
这些类别分别是:易爆物质和物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
每种危化品都有相应的标志。
这些标志在危化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国际公约,危险货物标志取自于瑞士距日内瓦30公里的一个小镇“Givrins”。
这个镇庆祝了这个活动100周年。
1991年6月1日,根据联合国《统一法规》危险物料的分类、包装和标志《橙皮书》危险品标志进行商榷与和谐,在瑞士启运,它鲜明的标志是圆形。
二、危化品的火灾危险性危化品因其特殊性,常常引发火灾事故。
了解危化品的火灾危险性,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危化品的易燃性质,火灾危险性被分为四个级别。
1.易燃物质:易燃物质主要是指油漆、涂料、溶剂、汽油、柴油等物质。
这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非常易燃,一旦受到火星、明火或者高温等触发因素,很容易燃烧并造成火灾事故。
2.可燃液体:可燃液体主要是指各种能够燃烧的液体,例如酒精、煤油、汽油等。
可燃液体火灾的危险性较易燃物质更高,一旦受到火花或高温触发,火势会迅速扩大。
3.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主要是指能够燃烧的气体,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可燃气体火灾具有爆炸性和扩散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破坏。
4.可燃固体:可燃固体主要指木材、纸张、布料等能够燃烧的固体物质。
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可燃固体火灾的危险性较低,但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和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家庭消防安全知识篇一:家庭防火安全常识家庭防火安全常识一、厨房里的防火小常识1、煤炉应该距离可燃物在0.5米以上的距离。
2、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或采取相应的隔热措施。
3、不要随处倒炉来炉渣,最好倒在固定的安全地方。
4、烘烤衣服被褥等,要留心看管。
5、点火时必须遵守“先点火,后供气”的操作顺序。
6、液化罐应直立,侧放、倒放容易使阀门漏气。
7、每次使用后,都要将所有阀门关好。
离家外出时,再做检查,确保安全。
二、家里有易燃易爆品应注意什么1、家里一般不要存放易燃易爆品,如果确实需要,要放在远离火源的地方,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尤其不能放在厨房里。
2、不要把汽油、煤油、柴油等当作引火物。
3、易燃易爆品要放在密闭的容器内,以免其挥发到空气中引起爆炸。
4、储存超过1000克容量时,需放到仓库或安全的地方。
三、家里有人吸烟应注意什么1、提醒吸烟的人不要乱扔火柴梗、烟头。
2、如果吸烟的人将火柴梗、烟头扔在地上,要将火柴梗、烟头踩灭,或者捡起来放到烟灰缸里,然后用水浇灭。
3、提醒有吸烟习惯的家里人,不要在床上吸烟。
四、使用燃气时应注意什么1、更换气罐后,使用前要做一次检查,看有无漏气现象,用专用食品或肥皂水涂在阀门处、输气管道上进行检查。
2、如发现漏气,应立即采取措施。
方法是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此时千万不要让房间里有一点明火,不能去开关电器的开关或在室内接、打电话。
3、不管是使用哪种燃气灶,使用时都要有人看管,一是防止炊具溢出的水、汤把火扑灭,造成漏气;二是防止烧干锅而起火。
五、使用电器时应注意什么1、熨烫衣物时要养成人离开,拔插头断掉电源的习惯,暂时不用熨斗应将其竖放。
用完后,要及时将电源切断,底板温度冷却后,将其放在干燥处保存。
2、电视机收看不宜过长。
看完后应关闭开关,同时切断电源。
雷雨天气禁止使用屋顶室外天线收看电视节目,防止把雷电引入室内击毁电视引起火灾。
3、电风扇连续使用时间不要太长,人若离家外出,必须关闭开关,在使用当中停电时,也应关闭开关。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1.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2.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
3.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5.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6.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7.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还应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8.易燃易爆场所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穿钉子鞋、化纤衣服进人,操作中严防铁器撞击地面。
9.对于静电花产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提高环境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危害。
10.可燃物的存放必须高温器具、设备保持有足够的间距,高温器具设备附近不应堆放可燃物。
11.未经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贩运和销售拉炮、摔炮、砸炮、打火纸等危险品。
1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时规定》严禁非法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烟花爆竹。
13.严禁在禁放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14.放鞭炮要远离房屋、杂草堆、仓库、架空电线及其他易燃物品。
15.不要用手拿着鞭炮燃放。
16.不要把鞭炮放在容器内燃放。
17.不要乱扔、乱甩鞭炮。
18.特别要保护眼睛和耳朵。
19.不要急于去拿或去看燃而来响的鞭炮。
20.不要让儿童特别是幼童燃放鞭炮。
21.燃放“二踢脚”、空中烟花要直放,不能橫放、斜射,以防飞到有人或可燃物的场所。
22.一旦鞭炮炸伤,要尽快送医院救护。
什么是易燃易爆品?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曾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 44—86)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将危险物品分为九个大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有1000多种。
公安部曾于1994年发布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1994>第18号令),办法中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的消防监督管理作了具体规定。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往往危害大、影响大、损失大,扑救困难等。
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分类
由于某一化学危险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掌握“择重入列”的原则,即根据各该化学物品特性中的主要危险性,确定其归于哪一类。
如上列九类中的毒害品和腐蚀品,就其分类名称来看,似与防火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首先这两类化学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
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著而列入腐蚀品。
再看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
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
造成的灾难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往往危害大、影响大、损失大,扑救困难等。
如:1989年8月1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油库油罐因雷击导致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大型油罐5座。
这次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大火扑救中有14位消防官兵牺牲,56人受伤;5名油库职工牺牲,12人受伤。
1998年3月5日下午4时左右,陕西省西安市煤气公司管理站贮气罐区一座400立方米球型贮气罐底部阀门爆裂,导致液化石油气大量泄露,液化石油气站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载体堵漏过程中,由于处置不当,下午6时左右突然发生爆炸起火造成11人死亡(其中消防官兵7人),31受伤(其中9人重伤,在抢救过程中又有3人死亡),罐区内2座400立方米球罐爆炸烧毁,4座100立方米卧罐报废,7台液化石油气槽车烧毁。
大量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从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的单位、个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其特性和必须的防火灭火知识。
易燃易爆品特性
1.易燃烧爆炸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
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4.静电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
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5.腐蚀毒害性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
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6.窒息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
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
7.氧化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氧化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列为助燃气体的,如:氧气、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一种是列为有毒气体,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如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油脂接触氧气能自燃,铁在氧气、氯气中也能燃烧。
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是列为有毒气体的氯气、氟气,除了注意其毒害性外,还应注意其氧化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要与其它可燃气体分开。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及安全防范
1.危险品库房、实验室、锅炉房、配电房、配气房、车库、食堂等要害部位,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2.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报警装置等设备要定期检查,不得随意拆除和非法占用。
3.易燃易爆、剧毒、放射、腐蚀和性质相抵触的各类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严格管理,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明显标志。
仓库及易燃易爆粉尘和气体场所使用防爆灯具。
4.木刨花、实验剩余物应及时清出,放在指定地点。
5.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专人保管,保管员要详细核对产品名称、规格、牌号、质量、数量、查清危险性质。
遇有包装不良、质量异变、标号不符合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6.忌水、忌沫、忌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准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
容器包装要密闭,完整无损。
7.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库房周围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
库房内物品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8.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化学危险品,必须采用木箱搬运。
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
9.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查出
隐患,要及时整改和上报。
如发现不安全的
紧急情况,应先停止工作,再报有关部门研
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