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5.95 KB
- 文档页数:4
燃气热电联产的能效与经济性分析及其优化策略的长远发展展望研究问题及背景:燃气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简称CHP)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较高的能效和经济性。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CHP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问题不断凸显。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CHP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CHP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结合实际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地研究CHP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了解CHP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 分析燃气热电联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总结CHP系统能效与经济性的关键要素和指标;3. 建立CHP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4. 分析CHP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关键因素对能效和经济性的影响;5. 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技术改进、管理优化和支持等方面;6. 进行结果呈现和数据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比较。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实际数据和模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CHP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效较传统能源利用方式提高20%以上;2. CHP系统在经济性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3. CHP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装机容量、运行时间、负荷率等;4. 技术改进是提高CHP系统能效和经济性的关键,如优化系统布局、提高供热供电负荷匹配等;5. 管理优化和支持对CHP系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与讨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燃气热电联产的能效与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CHP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和经济性,并且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因此,在CHP系统的长远发展中,应注重技术改进、管理优化和支持,并加强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进一步推动CHP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热经济性分析1. 引言1.1 热电联产的概念热电联产是指利用一次能源,在同一设备或设备组中,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传统的能源生产方式往往存在能量浪费和低效利用的问题,而热电联产技术能够通过高效利用废热和废气,将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热电联产技术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利用发电厂废热进行热电联产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能够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在商业和住宅领域,热电联产技术也可以帮助建筑物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热电联产是一种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技术,对于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热电联产技术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蒸汽梯级利用的意义蒸汽梯级利用是一种高效能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将发电厂的余热利用来生产热水、蒸汽或者其他形式的热能,进而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能效。
蒸汽梯级利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蒸汽梯级利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蒸汽梯级利用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对于发电厂而言,利用蒸汽梯级利用技术进行热电联产节能改造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通过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正文2.1 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技术介绍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技术是指将电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通过一系列的热能转换设备和系统,进行多次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将发电厂的废热转化为能源,实现多能级的热能回收和再利用。
供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形势分析文章通过对多种供热方式进行技术评价、经济评价,提出借助低温核替代传统供热方式的主张,旨在能够减少供热消耗,在满足城市供热需求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标签:供热方式;经济效益;评价;发展趋势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问题。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全国的推广,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锅炉的步伐。
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淘汰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推行城市集中供热,节省资源、能源。
为此,根据国家这一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锅炉供热经济效益的分析,并为如何优化燃煤锅炉供热管理发展进行探究。
1、供热方式的技术评价1.1低温核供热技术评价低温核供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核反应堆进行供热的供热方式,具有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供热效率高的特点。
低温核供热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内供热需求,而且还能够降低低压参数,提升反应堆性能。
但是从当前低温核供热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受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这项供热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基本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1.2热电联产技术评价热电联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发电的时候还能够供热,且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技术水平成熟,处于发展成熟期1.3大型热泵站技术评价热泵站将海水、废水、河水作为热源,在电能的作用下将热源转变为供热能。
热泵站供热技术不需要消耗石油、煤炭,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一种新方向。
但是这项技术的开发应用不够成熟,成本费用高,发展处于成长期。
1.4区域锅炉技术评价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燃煤区域的锅炉对能源消耗较大,且造成的污染严重,逐渐被淘汰。
但是在我国受生产力和管理不完善的影响,区域锅炉供热现象仍然存在,基于其见效快、技术稳定、投入小的优势,在未来将会不断发展,处于发展成熟期。
2、供热方式的经济评价2.1评价基础供热额定功率为120MW,调峰部分由常规集中锅炉房承担。
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热电联产技术概述热电联产技术是指通过一台设备同时生产电力和热能的技术。
热电联产技术可以分为内部燃烧机热电联产、外部燃烧机热电联产、燃气轮机废热联发、燃气轮机废热供热和废热发电等几种类型。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利用余热或废热来生产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1. 成本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建设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安装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
与传统的单一能源生产系统相比,热电联产系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但由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长期运行下来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
2. 收益分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双重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余电上网和余热供热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热电联产系统的收益也会逐渐增加。
3. 投资回收期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通常在5-10年左右,具体取决于项目的规模、技术成熟度、运行效率等因素。
在目前的能源环境下,热电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一般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热电联产的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热电联产系统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作用。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2. 节约资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余热和废热资源,有效节约能源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成本。
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热电联产系统的环保效益尤为重要。
3.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热电联产系统属于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可以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四、热电联产的社会效益分析1. 提高能源供应保障: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需求保障具有积极作用。
2. 促进城市发展:热电联产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热电联产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之一。
然而,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燃煤发电方式所带来的碳排放和能源浪费也让环保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热电联产发电(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新型能源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热电联产发电是指利用热能和电能的双重功能,同步进行热、电能量的产生。
相比传统的发电方式,热电联产发电能够将烟气中的热能充分利用,减少了热能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由于燃气动力发电机组的高效性能,整个系统的热效率达到了较高水平,节省了大量能源资源。
因此,热电联产发电不仅能够满足工业生产所需的电力、热力,而且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然而,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热电联产发电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相应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联产发电是否划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价格:热电联产发电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因此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对于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天然气价格持续低于燃煤价格,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使得热电联产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2.电网购电政策:由于热电联产发电的电力与热力的共同产生,使得其在经济运行上具有比燃煤发电更高的竞争力。
在电网购电政策方面,国家会对于热电联产发电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了其经济效益。
3.系统的能效:系统的能效是影响热电联产发电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热电联产发电系统的能效越高,产生的热能和电能的效益也越大。
因此,企业在进行热电联产发电时应该注重提高系统的能效。
针对以上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来确定热电联产发电的具体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分析时应该将热、电能源的收益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要进行的是能源收益方面的测算。
可以通过热电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出投入与产出的总量。
同时,还要综合分析天然气价格和产量的影响,进一步确定热电联产发电的能源收益。
空冷机组热电联产供热方式的热经济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06-14T09:17:27.67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2期作者:王文飞[导读] 目前主要使用的机组为抽汽式供热机组和高背压式供热机组,也有一些热泵供热机组以及其他供热机组进行试验运行或者特殊供热运行。
在这些供热机组中,目前抽汽供热机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和湿冷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机组相关的研究较多,在应用实践上有许多经验。
在运行方式上目前供热系统主要以单机组运行为主,对多机组联合供热运行的研究较少,抽汽供热机组和高背压机组的联合运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联合两机组的优势,且对其热经济性的相关研究目前较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王文飞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大同第二发电厂山西大同 037400摘要:目前主要使用的机组为抽汽式供热机组和高背压式供热机组,也有一些热泵供热机组以及其他供热机组进行试验运行或者特殊供热运行。
在这些供热机组中,目前抽汽供热机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和湿冷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机组相关的研究较多,在应用实践上有许多经验。
在运行方式上目前供热系统主要以单机组运行为主,对多机组联合供热运行的研究较少,抽汽供热机组和高背压机组的联合运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联合两机组的优势,且对其热经济性的相关研究目前较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空冷机组;热电联产供热;热经济性1机组运行方式设计1.1抽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本文使用抽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由中压缸排汽抽汽进行供热。
供热回水进入除氧器。
1.2高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本文使用高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由低压缸高背压排汽部分进入高背压供热换热器进行供热。
如不能满足供热温度要求时从中压缸排汽抽汽进行额外尖峰加热。
对高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考虑在不同热负荷和电负荷以及供热温度下的工作情况,设计如下运行方式:机组运行背压34kPa。
高背压排汽温度为72°C,考虑到供热凝汽器端差,由高背压供热凝汽器将供热回水加热至70°C,剩余所需热量由中压缸抽汽进行尖峰加热。
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指标评价方法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指标评价方法热电联产机组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化设备,它同时在发电和热水/蒸汽生产两方面发挥作用,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在使用热电联产机组时,经济性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介绍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首先,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指标可按照介质分类。
对于电力部分,可采用发电效率、外送功率、负载率和电量占比等指标进行评价。
而对于热能部分,则可采用热能利用率、供热面积、热水供应温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其次,针对成本方面的指标,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性可通过燃料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人工成本等进行评价。
其中,燃料成本占据了热电联产机组的主要成本之一,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燃料成本的节约是热电联产机组最直接的优势之一。
而维护保养成本和人工成本则是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性中的间接成本,这些成本将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寿命以及机组维护效率。
最后,对于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性评价也需要考虑社会效益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能包括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等。
由于传统能源转化方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严重,因此环境方面的优势也成为了评价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经济优势也将会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带动作用,例如造成就业、增加税收等。
总之,对于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性的评价,需要多方面的指标进行考虑。
以机组的能源利用率、成本、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作为经济性评价的标准,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及表现出热电联产机组的优良性能,为其在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热电联产企业锅炉供热量对供电和供热能耗管理与经济效益分析张 翼摘要:热电联产企业由于供热供电的存在,使全厂的经济性大幅提高,节能效果明显。
但对供电、供热单耗的计算增加了复杂性。
相比纯凝机组,由于外部热量的变化,供热供电单耗波动幅度巨大。
本文针对此现象,在锅炉和机组热效率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供热量的变化分析以及对冷源损失进行测算,得出结论:影响供热供电单耗的主要原因是供热量的变化。
供热量对供热供电单耗的贡献十分突出。
这对锅炉及机组能耗综合分析有重要作用,可以避免根据此推出不符合客观的判断供热和供电单耗的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深入思考能耗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密切关系,为国家谋取更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基础。
文章通过对集中供热供电企业的能耗管理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旨在推动我国供热供电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锅炉供热量;供热供电能耗;经济利益分析目前,因为热电联产的经济效益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国家越来越重视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对热电项目的审批政策也有所重视。
在西欧一些国家,热电联产企业的发展比较早。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围绕城市工业企业的迅速崛起,供热量的需求在以迅猛之势增长,所以热电联产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群体正在以新的速度发展壮大。
在贯彻国家“以大代小,以新替旧”政策中,城市周边以供热供电为主导的大型机组替代城市中心的旧、小机组,使热电联产企业出现新气象和新面貌,进而改变了城市形象。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有限、人口基数大、供热供电需求量大的特点。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发展,旧式供热供电企业粗放式管理方略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需求。
在管理方略的实践过程中,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影响了供热供电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供热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收益。
基于此,为了使我国的供热供电产业得以高效发展,分析集中供热供电企业的能耗管理和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热经济性分析一、热电联产技术概述热电联产,即通过一次能源(如天然气、煤炭)的燃烧或其他方式,同时产生电力和热能的一种综合利用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在发电的过程中,同时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通过热力发电和余热利用,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
目前,热电联产技术已经在工业、生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发电厂的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热,未被充分利用。
利用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技术,正是通过充分利用蒸汽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
具体操作流程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适当的处理,分级利用产生电力和各级热能,通过热力发电途径将蒸汽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同时将余热利用于供热等方面,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对发电厂进行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性分析1. 投资建设费用热电联产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这些费用通常是相当高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环保节能意识的增强,热电联产技术的设备和技术成本逐渐下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包括设备维护费用、能源消耗费用、人工管理费用等。
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技术,由于能源的充分利用和环保效益的显著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
3. 资金回报周期以投资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综合考虑,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可以实现较为短的资金回报周期。
一般情况下,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报。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具有显著的经济性优势。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热电联产前景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是一种高效能、低排放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同时生产热能和电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热电联产的前景十分广阔,以下将从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热电联产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能源供给方式由于存在能源浪费和外购的问题,使得能源制造成本较高。
而热电联产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能源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同时,热电联产还可以减少用于输送和分配能源的设备和设施的投资,从而进一步降低能源成本。
此外,热电联产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热和电的产量比例,有利于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在经济效益上具有较大的潜力。
其次,热电联产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热电联产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热电联产技术,能源产生的废热可以被高效回收利用,减少烟尘和废气的排放。
而且,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时,热电联产可以更好地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因此,热电联产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最后,热电联产可以提高能源的安全性。
热电联产的模式可以分散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减少对主电网的依赖。
这样一来,即使出现主电网故障或停电的情况,热电联产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保证能源的供应。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热电联产可以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因此,热电联产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热电联产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前景广阔。
在当前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热电联产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因此,热电联产的前景可谓非常光明,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将成为未来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作者:李高, 张琳, LI Gao, ZHANG Lin
作者单位:李高,LI Gao(济南煤矿设计研究院,电厂所,250031), 张琳,ZHANG Lin(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刊名:
电站系统工程
英文刊名: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0,16(5)
被引用次数:5次
1.发电厂热电联合生产及供热 1989
2.热电联产 1988
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1985
1.CHEN Kai.史红亮节能环保的热电企业为何举步维艰?[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8(8)
2.田枫.杨忠全热电厂煤耗成本分摊的新方法——热电联合法[期刊论文]-四川电力技术 2007(5)
3.刘晖区域热电联产与环境质量改善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王源供热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钟文琪.顾利锋.贾俊颖.钟史明供热机组热化发电率算法研究[期刊论文]-热力发电 200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xtgc200005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