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规程办法规范标准
- 格式:xlsx
- 大小:15.41 KB
- 文档页数:3
可研报告技术要求
可研报告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可研报告的编制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报告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科学性和客观性:可研报告应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内容完整性:可研报告应包括项目概述、项目背景、市场需求分析、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安全环保、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报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可研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资料应真实可靠,分析方法应准确合理,避免出现数据错误或分析偏差。
图表和说明:可研报告中应包括必要的图表和说明,如流程图、数据表、示意图等,以直观地展示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可行性。
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可研报告应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结论和建议:可研报告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明确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格式规范:可研报告的格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如标题、目录、正文、附录等部分的排版和格式要规范统一。
语言简洁明了:可研报告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述方式,以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保密要求: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保密信息的内容,可研报告应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如脱敏、遮盖等,以保护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主编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的通知电办(1993)112号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根据能源部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体系(能源技[1988]12号文)所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现予发布其名称为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号DL502093,自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起实行原水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D12384(试行)同时废止。
本规程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本规程今后的修订提供依据并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1总则1.0.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较小条件简单的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可适当简化特别重要的大型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需要由主管部门提出补充要求不同类型工程应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对本规程的条文内容有所取舍。
1.0.3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江河流域(河段)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或水利水电专业规划的要求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和规范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
1.0.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本工程建设任务和综合利用的主次顺序。
(2)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3)查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选定工程建设场址坝(闸)址厂(站)址等。
(5)基本选定工程规模。
(6)选定基本坝型和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初选工程总体布置。
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标准一、项目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于新产品和新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资源有限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许多项目常常面临较高的风险。
因此,在启动任何新项目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就在于评估并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以及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可行性的程度。
二、研究目的本次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某公司新产品的推广计划进行评估和分析,明确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竞争环境,并为公司管理层在项目决策上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有关行业、市场和产品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相关信息。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类似项目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形成对本项目的有益启示。
四、研究内容1.市场分析:对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和潜在需求。
2.技术分析:对产品的研发情况、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可行性。
3.经济分析:对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预期、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评估。
4.管理分析:对项目的实施进度、风险控制、资源调配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结论通过对市场、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分析,在本次可行性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大,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格局激烈,需要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能力。
2.产品的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成本适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
3.项目的投资成本较高,但预期收益丰厚,风险较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4.项目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资源充足,具备项目的实施条件和可行性。
六、建议1.加强市场推广:加大对产品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继续技术创新:加强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可行性研究(可研)是判断水利水电工程是否可以可靠运行、费用是否可以收回、成本是否可以可控等重要决策依据。
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坚
实的基础。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规定了可研内容和编制要求。
规定了编制可研必须符合的原则、目的、内容要求以及运用的方法,保证了可研的全过程合理性和完整性,确保了可研实施的正确性。
其次,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规定了编制可研报告的要求,要求报告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读性,以确保其分析结果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还制订了可研的审查要求,以确保可研的完整性及符合性,并对可研按照规定的过程实施检查,以确保可研的准确性、履行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还明确了不同行业特有的可研编制要求,解决了行业差异性带来的可研编制难题。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规范,既提供了水利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也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水平,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撑。
水利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1. 引言可研报告作为水利水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文档,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制规程的目的在于规范可研报告的编写过程,确保报告的内容全面、准确、合理,并提高编写报告的效率和质量。
2. 可研报告编写流程编写可研报告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2.1. 项目概述在项目概述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背景和目标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的。
2.2. 前期工作回顾在前期工作回顾中,应梳理已完成的工作,包括前期调研、相关文献研究、现场勘察等,并对这些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2.3.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可研报告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以确保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4.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可研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比较。
2.5.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可研报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对项目的投资和产出进行评估和分析,并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财务可行性。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应包括项目的投资估算、效益评价和财务分析等内容。
2.6. 社会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是可研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应对项目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价,以确保报告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7.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可研报告的必要内容,应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和评价。
2.8. 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可研报告的重要内容,应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总目录前言 (2)1 总则 (3)2 综合说明 (7)3 水文 (13)4 工程地质 (17)5 工程任务和规模 (20)6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4)7 机电及金属结构 (35)8 工程管理 (38)9 施工组织设计 (40)10 工程占地 (44)11 环境影响评价 (50)12 水土保持 (51)13 节能设计 (55)14 工程投资估算 (57)15 经济评价 (62)11 总则1.1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项目立项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及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中型灌区是指设计灌溉面积为666.7hm2(1万亩)及以上,且小于20000hm2(30万亩)的灌区。
其中1~5万亩为一般中型灌区,5~30万亩为重点中型灌区。
1.3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报告应由具备水利工程乙级(含乙级)以上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写。
1.4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灌区水源工程维修加固(不含水库及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渠道疏浚防渗及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为重点,提高水源保证率,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恢复(或扩大)灌溉面积;发展节水灌溉,因地制宜的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节约水资源;通过灌区改造建设促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农民用水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用水制度;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1.5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包括渠首工程、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及渠首工程维修、加固及重建(水源为水库或大中型水闸的灌区,水库或水闸的除险加固不纳入灌区改造项目);干、支渠道开挖疏浚;干、支渠道防渗衬砌;干、支渠系建筑物(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输水管道、暗渠建设及节水设备购置;泵站(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000kW、已列入农村中型机电排灌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工程建设范围的不重列)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电2压等级不超过35kV)新建、改造;工程管护设施、量水设施设备等。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1. 引言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水电工程项目前期必备的文档,旨在评估水电工程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本规程旨在规范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和内容要求,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报告编制组织2.1 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体报告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2 可研小组:由技术、经济、环境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3. 报告编制流程编制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流程包括项目论证、数据收集、评估分析和编制报告等阶段。
3.1 项目论证阶段3.1.1 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
3.1.2 收集项目相关背景资料和文献。
3.1.3 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
3.2 数据收集阶段3.2.1 收集水电工程相关数据,包括水文、地质、水力、水资源等数据。
3.2.2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评估分析阶段3.3.1 技术评估:对水电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工程选址、工程设计等方面。
3.3.2 经济评估:对水电工程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3.3.3 环境评估:对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生态破坏、水土保持等方面。
3.4 编制报告阶段3.4.1 撰写报告的各个章节,包括项目概况、可行性论证、技术经济指标、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3.4.2 报告润色和校对,确保报告的语言准确、通顺。
4. 报告内容要求4.1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和规模等方面。
4.2 可行性论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论证。
4.3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4.4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投资估算、建设周期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4.5 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现状描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
4.6 风险评估:对项目的技术、投资、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
前言2004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在2.7亿吨上下,但产能只有1.7亿吨。
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量达到2.9亿吨,进口量超过1亿吨,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7%。
2010年预测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为3.2亿吨,届时进口量将达1.6亿吨。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能取代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的,不是风力、潮汐、太阳能,而是天然气。
以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投产为标志,我国已进入了天然气时代,280个城市现已有管道天然气。
目前,国际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已达到25%,2008年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仅为3.2%。
根据中国燃气协会的预测,2010年我国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达到1100亿m3,2015年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达到1600亿m3。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增加绿色能源(天然气)的使用量是必然的选择。
目前,世界正处在以天然气取代石油而成为首要能源的过渡时期,国际能源界普遍认为:今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25年以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将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
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天然气工业必须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这不仅是为了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工业生产,而且也是为了改善和缓解我国能源的运输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世界天然气气田的不断发现和探明,天然气的应用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各国专家都认为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是当前最适合的汽车替代燃料。
受镇原县万世天然气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各专业技术人员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会同城市有关建设部门和镇原县万世天然气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必要的现场勘察,并就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于二OO九年九月完成了编制工作。
在设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对此深表谢意。
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可研报告是指对一个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的报告,编制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可研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个可研报告编制规程的参考内容:一、前期准备1.明确报告的目的、范围和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和论证逻辑。
2.收集和整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材料。
二、报告编写1.标题页包括报告名称、项目编号、编写日期等基本信息。
2.编写报告摘要,简要概述项目的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和建议。
3.编写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明确评估项目是否可行的目标。
4.编写市场分析,对项目所处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情况等。
5.编写技术分析,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技术难题、技术成熟度等。
6.编写财务分析,对项目的投资和收益进行财务分析,包括预算、成本、收入、盈利能力等。
7.编写风险分析,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8.编写可行性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给出是否推荐项目进行的可行性结论,并附上支持和反对的论据。
三、报告审查1.报告编写完成后,进行内部审核,审查报告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由专业人员进行专项审核,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专业审查。
四、报告修订1.对报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并及时更新和完善报告内容。
2.修改和完善报告的格式、语言和排版。
五、最终报告1.报告制作最终版本,并进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和查阅。
2.报告送审。
按照规定程序将报告提交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总结:可研报告编制规程是在规范的前提下,对报告的编写的过程和要求进行详细描述,目的是提高报告的质量,确保报告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项目的可行性,并为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编制规程的内容包括前期准备、报告编写、报告审查、报告修订和最终报告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步骤和要求。
只有按照规程进行报告编制,才能保证报告的质量和效果。
可研报告评估项目评审委托、组织、依据、方法、原则及结果项目评审中常见问题相关建议意见项目评审委托、组织、依据、方法、原则及结果1.评审委托发展计划司制定项目立项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会同行业司局统一组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一般是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承担。
评估(评审)机构组织专家按类别对项目进行评审。
每个项目应由工程、工艺、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提出独立审查意见,评估(评审)机构综合专家意见后形成对项目的评审意见。
2.评审组织评审组织方式:批量项目集中评审、日常项目单个评审评审三要素:要精明强干、知识面广的组织者业务突出的专家:政策、工艺农艺、工程、概算、仪器设备、经济财务类等科学的评审时间3.评审依据建设规划申报指南国家、地方或行业现行规范、规定、规程、标准及定额等项目评估要点或细则项目评审委托、组织、依据、方法、原则及结果4.评审方法定性评审、定量评审、定性定量结合评审;现场答辩;现场考察等。
5.评审原则科学、客观、独立、公正原则。
6.评审结果可行、基本可行、不可行。
项目总论要点、要件不足,缺项漏项,数字前后不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讲宏观多、微观少,从国际讲到国内,不讲本区域、本行业、本项目、本产品。
项目需求分析&市场分析预测讲宏观多、微观少,讲潜力多、风险少。
讲商品产品多,讲种子种苗少。
缺少量化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性质交代不清、建设单位技术力量不足或表述不详、没有技术依托单位或协作单位,或没有合作协议书,有协议无具体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不落实、不具体、不合理。
有的对建设地点只字不提,有的只是笼统地说一个地名;建设地点过多过散。
生产规模和产出方案规模过大或过小,工艺太过先进或落后。
工艺水平标准一般应结合实际,选中等偏上,技术人员有能力和保障。
产品规模应与市场容量融合。
工艺技术与设备方案没有技术方案(流程)或技术方案粗浅,没有或不能反映项目实现建设目标和功能的技术途径;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脱节;笼统讲仪器设备100万元,没有编制仪器设备清单(数量和单价),或前后矛盾。
附件2项目可研编制模板、评审及批复规范目录1.电网基建 (1)2.小型基建 (51)3.零星购置 (66)4.生产技改、大修 (69)5.营销投入 (89)6.信息化投入 (91)7.非生产性技改 (111)8.非生产性大修 (122)9.研究开发 (133)10.管理咨询 (155)11.教育培训 (170)12.产业基建 (185)13.产业技改、大修 (227)电网基建项目可研编制模板、评审及批复规范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220千伏及110(66)千伏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35千伏及以下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 总则2.1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
可研评审意见是开展项目专题评估和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开展后续工程设计的依据。
2.2 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变电站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工作成果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2.3 电网技术方案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并贯彻差异化设计原则,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原则。
3 一般规定3.1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简称“两型”电网建设)。
推广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促进标准化建设。
积极采用电网新技术,不断提高电网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地、节能、节材,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降低输电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3.2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原则上已列入电网规划的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才具备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的条件。
3.3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DL电力工程可研内容深度规定ICS 27.100P 61备案号:J805—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375—2008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Regulation for content and depth of feasibilitystudy report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2008-06-04发布 2008-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总则 (3)4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 (6)4.1 总论 (6)4.2 电力系统 (6)4.3 热负荷分析 (8)4.4 燃料供应 (8)4.5 厂址条件 (9)4.6 工程设想 (15)4.7 烟气脱硫与脱硝 (20)4.8 环境及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 (23)4.9 综合利用 (24)4.10 劳动安全 (24)4.11 职业卫生 (24)4.12 资源利用 (25)4.13 节能分析 (26)4.14 人力资源配置 (26)4.15 项目实施的条件和建设进度及工期 (26)4.16 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 (27)4.17 风险分析 (28)4.18 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29)4.19 结论与建议 (29)5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32)6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 (35)条文说明 (37)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的要求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在总结原电力工业部发布的DLGJ 118-1997《火力发电厂可行性报告内容深度规定》使用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对火力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编制的。
本标准颁布实施后,DLGJ 118-1997《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消防:(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2005年版); (3)《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189-2005;(4)《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程》DG/TJ08-20008-2000;(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1993-2002(5)《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G/TJ08-2048-2008;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1997;(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9)《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565-201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建筑:(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1987;(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1990;(4)《民用建筑设计规范》ZBBZH/GJ 18(5)《工业建筑设计规范》ZBBZH/GJ 19(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给排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 82-1996;《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57-199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ZBBZH/GJ 15《建筑结构抗震规范》ZBBZH/GJ 4电气:《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5295-2010;采暖通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道路:(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JJ37-2012;(2)《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GJJ169-2012;(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GJJ45-2006;(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7)《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11)《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可研主要的编制依据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3.《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附录:其它编制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6.《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8.《爆炸和火实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9.《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10.《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19901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1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13.《工业企业采光设计规范》GB50033-19911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199215.《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GB3096-198216.《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标准》GB11719~11726-198917.《卫生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1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1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28-199625.《工业循环水设计规范》GB50050-1995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2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3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1.《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HG20503-19923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33.《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34.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35.《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36.前期方案及投资概算37.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3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3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40.《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HG/T20667-20054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42.国家、省、市关于建设项目的其它有关规定。
水利水电工程可研编制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包括水库、大型引水工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型水电站、河湖泥沙清理工程及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编制原则1.规程着重强调了合理有效地完成可行性研究,确立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和限制条件,力求及时高效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保证技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2.规程强调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对比评述,阐明了技术方案报销研究、技术预算研究、经济效益评价等报告的重点和编制要求。
3.规程要求有较强的理论依据,要求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总体设计思路拆分研究内容,确定各自研究项目,确定研究方法和指标,采用技术专家论证方法,确定资金投入规模及其来源,计算机辅助评价社会经济效益。
三、编制过程1. 任务分解阶段:要明确工程研究的任务分解,在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分解整个工程研究的任务,根据整个工程研究的大技术和经济指标,分解可行性研究任务,开展内容定义、目标确定、方法抉择等工作,以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究方案制定阶段:要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自身条件,确立可行性研究的思路,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及时性和统一性。
3. 信息收集阶段:要明确相关资料的来源和获取方法,对可行性研究中技术资料和经济资料、社会资料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写和审核阶段:要编写符合要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对报告进行评审,完善技术方案,报评验收,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5.策审议阶段: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经社会论证,就可行性研究方案作出决策。
四、编制要求1.行性研究要求具备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完整性;2.告内容要有详细的技术分析方法、费用分析、经济效益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估;3.告格式必须完整、统一,分析内容要准确、简明,字体要统一;4.行性研究报告要通过专家评审,经专家论证确认报告内容和结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可研报告编制规程
研究报告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对研
究工作进行概括、总结和归纳,以便于传播和交流。
研究报告的编制规程
是为了确保报告的内容完整、准确、合理,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和要求。
下
面是一个关于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的模板:
一、报告封面
报告封面应包含以下信息:报告标题、日期、编写者姓名、单位名称、编号等。
二、目录
三、摘要
摘要是对整篇研究报告的概括,应简明扼要地描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四、引言
引言部分应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和理解。
五、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主要描述研究的设计、实验样本、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等。
六、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部分应以图表、数据等形式展示研究的结果,并进行详细的
统计分析和解释。
七、讨论
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读和分析,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指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八、结论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归纳,明确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十、附录
附录部分可以包括一些重要的数据、图表、研究工具及问卷等。
十一、致谢
致谢部分是对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员或机构表示感谢。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的模板,每个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研究报告的编制规程可以确保报告的内容完整、准确、合理,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研究工作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并为后续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可行性研究报告验收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明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验收标准,确保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个评估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文档,通常由项目团队或研究人员编写。
验收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标准化程度,保证研究报告的有效性,为后续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验收标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结构完整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具备清晰完整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阐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目标和范围: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等。
•可行性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市场可行性等。
•结论和建议: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2.2. 数据准确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据应具备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研究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报告中应明确标注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便于审阅人员查验和核对。
2.3. 分析逻辑合理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具备清晰合理的分析逻辑,确保研究结论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确保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同时,在报告中应明确阐述研究分析的过程和依据,便于审阅人员确认分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4. 结论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应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研究报告应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同时,结论和建议应具备可实施性,能够指导后续的项目决策和实施。
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应具备针对性和创新性,能够解决项目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 验收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验收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报告提交: 项目团队或研究人员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验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