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甜酒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酿米酒实验成果报告表酿米酒实验成果报告表实验名称:酿制米酒实验目的:通过进行酿制米酒实验,掌握米酒的酿制工艺和条件,了解米酒的制作过程,获得优质的米酒产品。
实验器材:糯米、水、酵母、容器、滤纸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糯米使用前需浸泡4-6小时至入水,以增加米粒的蓬松程度。
2. 煮糯米: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中小火加热至水开,再转为小火慢慢煮熟,煮熟的糯米应具有适当的硬度和黏性。
3. 冷却待用:将煮熟的糯米放入容器中,待其自然冷却至40-45℃左右。
4. 添加酵母:将适量的酵母加入冷却好的糯米中,边搅拌边均匀混合。
5. 静置发酵:将添加了酵母的糯米放置于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静置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30-32℃之间,发酵时间为7-10天。
6. 过滤成品:将发酵完成的米酒倒入滤纸过滤器中,过滤掉固体杂质,得到清澈的米酒。
7. 贮存与陈化:将过滤好的米酒装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放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一段时间的贮存和陈化,待其口感更加丰满和柔和。
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酿制出了一瓶口感醇厚、香气扑鼻的优质米酒。
经过静置发酵和过滤处理,米酒中的糯米固体和酵母等杂质被有效去除,使得米酒呈现出清澈透明的外观。
通过对米酒的贮存和陈化,其口感更加丰满和柔和,香气也更加浓郁。
这是因为在贮存和陈化的过程中,米酒中的多种化学物质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味道和香气的特点。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米酒的酿制工艺和条件,并成功酿制出了一瓶优质的米酒。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米酒的质量和口感受到酿制工艺和条件的影响。
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煮糯米的时间和温度、酵母的种类和使用量、发酵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进一步改进酿制米酒的工艺和条件,得到更加符合自己口感需求的米酒产品。
米酒报告模板篇一:制作甜米酒的研究报告-三实验流程1. 称重:用秤称出糯米、高梁米、香米、东北大米各250克,放入不同的大碗中。
2. 蒸米分别将米洗净,盛米的容器内所加入的水以刚好没过米面为宜,每种米放入蒸锅中蒸30~40分钟。
直至米粒疏松、熟而不烂即可。
3. 准备酒曲:每种米分别准备50ml的冷开水,并分别将1克酒曲放入量好的水中化开成为酒曲水。
4. 拌曲:将蒸熟的四种米出锅晾凉,晾到手插入米中不烫手为止。
拌入调好的酒曲水,均匀搅拌后,分别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保鲜盒中,把米压实,在中间用手指戳一个洞,盖上盖子。
用即时贴在保鲜盒上注明米种。
5. 发酵:将保鲜盒放入泡沫保温盒里,把电暖手宝加热后和温度计一起放入泡沫保温盒里,让盒子中的环境温度保持在30℃左右,让根霉菌繁殖制造葡萄糖;第12小时再次加热电暖手宝,将保温盒温度升至约34℃,让酵母菌生长发酵,制造酒精;第24小时,所有米开始出酒,每种米酒再加50ml冷开水继续发酵,再次加热电暖手宝,让盒子中的环境温度保持在30℃左右;第36小时,取出保鲜盒,米酒常温保存继续发酵。
四结果分析下面是实际拍摄的各种米出酒的对比照片:第1张是发酵36小时后出酒量最大的高梁米酒溢出保鲜盒的情况,后面4张从左到右分别是发酵48小时后高梁米酒、东北大米酒、香米酒、糯米酒的照片。
其中高梁米酒已引出约90毫升,因此照片里的高梁米酒反而看上去不多。
各种米淀粉含量及出酒效果比较表(开始发酵48小时后):(…反面还有哟)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选用的不同种类的米做出的甜米酒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尤其是高粱米酒与另外三种米酒之间差异显著。
为了弄清楚该原因,在科学老师毛老师的指点下,我上网找寻答案:原来不同的粮食作物,有两种不同结构不同含量的淀粉。
比如大米中的淀粉,超过70%是支链淀粉,其余为直链淀粉;而糯米中的淀粉,则几乎百分之百是支链淀粉。
通常情况下,支链淀粉含量越高,越容易糊化(“熟”)并保持糊化状态,越适宜用来制作酒酿;直链淀粉含量越高,越难以完全糊化。
实验二甜酒酿的制作引言:甜酒酿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发酵食品,具有浓郁的甜味和独特的香气。
它是由糯米、米酒曲和水经过发酵而成。
本实验将介绍甜酒酿的制作过程,并探讨不同条件对甜酒酿发酵的影响。
材料:1.糯米:500克2.水:适量3.米酒曲:适量器材:1.蒸锅2.大碗3.毛巾4.木勺5.密封容器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大碗中,加适量清水浸泡2小时。
2.在蒸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浸泡好的糯米,用中火蒸熟。
蒸熟的糯米应具有适当的黏性和口感。
3.将蒸熟的糯米晾凉至室温。
步骤2:加入米酒曲1.将晾凉的糯米放入大碗中,用木勺拌匀。
2.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米酒曲,用木勺搅拌均匀。
米酒曲的加入量应根据个人口味和发酵时间而定。
步骤3:发酵过程1.将拌好的糯米放入密封容器中,盖上盖子。
2.用毛巾包裹住容器,保持室温环境,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
3.放置密封容器在室温下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2-3天,根据个人口味的需求可以延长或缩短发酵时间。
步骤4:收获与存储1.发酵后的糯米会变为黄色,散发出浓郁甜香的味道。
2.将甜酒酿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备用。
3.甜酒酿可立即食用,也可封存起来,放入冰箱冷藏7-10天,以增强口感和香气。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介绍了制作甜酒酿的过程,并对发酵时间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显示,发酵时间会直接影响甜酒酿的口感和香气。
过长的发酵时间会导致甜酒酿变得过于酸涩,而过短的发酵时间则会使甜酒酿的口感不足。
此外,实验中还介绍了甜酒酿的存储方法。
甜酒酿可以冷藏保存,以增强其口感和香气。
在冷藏过程中,甜酒酿的味道会变得更加浓郁,并且冷藏时间越长,口感越佳。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甜酒酿的制作过程,并发现发酵时间和存储条件对甜酒酿的口感和香气有影响。
合理地控制发酵时间和存储条件,可以制作出口感浓郁、香气独特的甜酒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味。
糯米酒的酿造实验报告(共9篇)糯米甜酒发酵实验报告发酵工艺实验——糯米甜酒发酵xxxxxxxx xxx xxxxxxx 指导老师:xxx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制作糯米甜酒。
2、学习糯米甜酒发酵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糯米甜酒的鉴定、品评。
二、实验原理糯米甜酒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其产热量高,酒度低,风味独特,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由于酵母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因此大多数的甜酒酿是将糯米或大米经过蒸煮糊化,利用酒药中的根霉和米曲霉等微生物将糊化后的淀粉糖化,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然后酒药中的酵母菌利用糖化产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并通过糖酵解途径将糖转化成酒精,经长时间酿制而成的产品。
三、实验材料糯米1斤,酒曲酵母,蒸锅1个,多空蒸盘1个,托盘1个,纱布,筷子1双,试管1支,恒温箱,带盖玻璃瓶,pH试纸,酒精计,温度计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流程:洗米,浸泡→蒸饭→摊冷→拌酒曲→落缸搭窝→培养成熟→检测1、洗米,浸泡:称米、洗米至水清、泡米水高出水面10cm以上,浸泡12到16小时,至可以用手碾碎即可,沥干水分。
2、蒸饭:在蒸锅里放上水,蒸屉上垫一层白布,烧水沸腾至有蒸汽。
将沥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中间掏窝方便蒸汽上行,约1小时。
自己尝一下就知道了。
没有这层布,糯米会将蒸屉的孔堵死,蒸不熟。
尝一尝糯米的口感,如果饭粒偏硬,就洒些水拌一下再蒸一会。
3、摊冷:将蒸好的糯米端离蒸锅,倒在托盘中冷却至室温。
间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却。
在冷却好的糯米上洒少许水,将酒曲均匀的拌在糯米中,用手将糯米弄散摊匀,用水要尽量少。
4、落缸搭窝:转入容器,压实,中间扒一个小窝,然后密封。
5、培养成熟:置于30℃的恒温箱中培养,如果米饭变软,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温。
扭松盖子放在约80℃热水中烫10min,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动。
这样,甜酒酿就制作成功。
6、检测:测定酒精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评。
潍坊医学院实验报告科目:食品生物技术班级: 2015级食品班姓名:李文远学号:20156340019 试验项目:糯米甜酒的酿制日期: 2018.05.18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糯米甜酒的酿造原理与方法二、实验原理1.甜酒酿是以糯米(或者大米)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酿制而成的。
2.由于酵母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因此,必须先用糖化菌如根霉、毛霉等把淀粉分解成单糖或者双糖。
3.甜酒酿即是在糖化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下酿制而成。
三、实验步骤1.甜酒培养基制作:称取一定量优质糯米。
用水淘洗干净后,加水量为米水比1:1,浸泡16-18h后,加热煮熟成饭(淀粉糊化)。
2.接种:称取500g糯米饭,凉开水冲洗冷却至<35℃,称取2g甜酒曲、10g白砂糖,用50mL凉开水溶解,均匀的拌进冷却的糯米饭中,搅拌均匀,使饭粒保持松散状态,表面压平(有利于通气),再洒上少量的水。
3.落缸搭窝:米饭作成“倒喇叭”形的凹圆窝,盖上盖子。
温度控制在27-30℃,保温36-48小时。
4.培养发酵:发酵2d便可闻到酒香味,开始渗出清液,3~4d渗出液越来越多,此时,把洞填平,让其继续发酵。
5.产品处理:培养发酵至第7d取出,把酒槽滤去,汁液即为糯米甜酒原液,加入一定量的水。
加热煮沸便是糯米甜酒,即可品尝。
四、注意事项1.酿制糯米甜酒时,糯米饭一定要煮熟煮透,不能太硬或夹生;2.米饭一定要凉透至35℃以下才能拌酒曲,否则会影响正常发酵。
3.整个操作过程应防止杂菌的引入。
五、实验结果记录糯米酿制糯米甜酒的发酵过程(相机拍摄),以及糯米甜酒的外观、色、香、味和口感。
1.发酵3d后(05.21周一)的现象和图片发酵第三天上午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怕污染所以没有开盖,可以看到米酒的凹圆窝里有些许液体。
呈清澈透明状,器壁周围有水有小部分气泡,米酒的四周外并未有明显的液体渗出。
2.发酵5天后(05.23周三)的现象和图片发酵5天后可以发现凹窝内液体明显增多,米的上层有些干了,中层米粒变大,开盖后能闻到轻微的酒香味,和些许酸味。
实验名称:酿甜酒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甜酒的制作过程。
2. 探究酵母菌在甜酒酿造中的作用。
3. 学习传统发酵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 糯米:500克- 酒曲:10克- 凉开水:适量- 清洁的容器:1个- 蒸锅:1个- 清洁的筷子:1双实验原理:甜酒的制作主要依靠糯米中的淀粉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发酵成酒精。
酒曲中含有酵母菌,是发酵的关键因素。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大量繁殖,促进淀粉的转化和酒精的生成。
实验步骤:1. 糯米浸泡:将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昼夜,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2. 糯米蒸煮:将浸泡好的糯米滤干水分,用蒸锅蒸熟。
注意控制火候,避免糯米烧焦。
3. 糯米冷却: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淋,使其温度降至30℃左右。
4. 撒酒曲:将酒曲碾成粉末,均匀撒在糯米上。
5. 搅拌混合:用筷子将糯米和酒曲充分搅拌混合,确保酒曲均匀分布在糯米中。
6. 装瓶发酵:将混合好的糯米装入清洁的容器中,压实后中间挖一个凹坑,淋上少量凉开水。
7. 保温发酵: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一般需要3-5天。
实验结果:经过3-5天的发酵,糯米中的淀粉基本转化为葡萄糖,酒精含量逐渐升高。
打开容器,可以闻到浓郁的酒香,米粒呈柔软状,口感微甜而不酸。
实验成功制作出了甜酒。
实验分析:1. 酵母菌在甜酒酿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繁殖和代谢活动促进了淀粉的转化和酒精的生成。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发酵成功的关键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
3. 清洁的操作环境有助于防止杂菌污染,保证甜酒的品质。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了甜酒,让我们了解了甜酒的制作过程和酵母菌在其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传统发酵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清洁卫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米酒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米酒制作的实际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传统酿酒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米酒,又称糯米酒,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酒类。
制作米酒的主要原料为糯米、酒曲、清水等。
在发酵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进而转化为酒精。
三、实验材料1. 原料:糯米、酒曲、清水2. 仪器:蒸锅、发酵罐、酒坛、漏斗、滤网、温度计、计时器等3. 药品:糖、酵母、消毒液等四、实验步骤1. 糯米浸泡: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1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2. 蒸煮糯米: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煮时间为30分钟,使糯米熟透。
3. 凉糯米:将蒸煮好的糯米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4. 混合原料:将冷却后的糯米、酒曲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5. 发酵: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发酵罐中,密封,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6. 蒸馏: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倒入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收集蒸馏出的酒精。
7. 冷却:将蒸馏出的酒精进行冷却,使其凝固。
8. 精炼:将凝固的酒精进行过滤、沉淀等精炼处理,得到纯净的米酒。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糯米中的淀粉被微生物转化为糖,进而转化为酒精。
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为宜,发酵时间为3-5天。
2. 蒸馏过程:蒸馏过程中,酒精的沸点为78.37℃,因此,通过蒸馏可以将酒精与其他成分分离。
3. 精炼过程:精炼过程中,通过过滤、沉淀等手段,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米酒的品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米酒。
实验结果表明,米酒制作过程中,糯米、酒曲、清水等原料的质量对米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同时,发酵、蒸馏、精炼等工艺对米酒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米酒的品质。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质量,选用优质糯米、酒曲等。
制作米酒实验报告引言米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酿造饮品,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由米、水和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口感清爽,具有独特的风味。
米酒不仅可以作为饮料,还可以用于烹饪和药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自制米酒的过程,了解其制作原理和发酵过程,并观察其酿造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1. 材料:- 糯米:500克- 酒曲:适量- 清水:1000毫升2. 工具:- 大碗- 塑料桶- 滤网- 酒精计- 温度计- 干净的玻璃瓶制作过程:1. 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在清水中约2小时,然后沥干水分备用。
2. 取一个干净的塑料桶,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再倒入适量的酒曲和清水,搅拌均匀。
3. 将塑料桶封闭,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搅拌一次,观察发酵情况。
4. 大约7-10天后,当发酵完成后,用滤网过滤出米酒,倒入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结果与讨论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和变化。
首先,糯米在浸泡后变得柔软,更易于发酵。
其次,在加入酒曲和清水后,糯米开始发酵,整个过程中散发出一股酒香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米酒的颜色逐渐变浅,呈现出浅黄色。
最后,在过滤后,我们得到了清澈透明的米酒。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米酒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酒曲中的酵母菌和酵母菌产生的酶,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不断繁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香味物质,从而使米酒具有独特的风味。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米酒的发酵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发酵温度和环境也会对米酒的口感和质量产生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定量的米酒,并对其制作原理和发酵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米酒的制作过程简单易行,可以在家中进行,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传统酿酒的乐趣。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酒曲和发酵条件对米酒口感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米酒在烹饪和药用方面的应用。
米酒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最新糯米甜酒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糯米甜酒的发酵过程及其对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以
及不同变量(如温度、酵母种类、糯米种类等)对甜酒口感和酒精含
量的具体作用。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选取两种不同产地的糯米,确保糯米新鲜无霉变;选用
三种市售酵母进行对比实验。
2. 糯米处理:将糯米分别浸泡12小时,清洗后沥干水分,上锅蒸煮
至熟透。
3. 冷却与接种:将煮熟的糯米冷却至30°C,分别与三种酵母混合均匀。
4. 发酵控制:将接种后的糯米分别置于25°C、28°C和31°C的环
境中进行发酵,时间为7天。
5. 样品采集:每天记录糯米甜酒的酒精含量、糖度、酸度和感官评价。
实验结果:
1.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在25°C下发酵的糯米甜酒酒精含量较低,糖
度较高;而在31°C下发酵的样品酒精含量最高,但口感较为粗糙。
2. 酵母种类对品质的影响:三种酵母中,酵母A发酵的甜酒口感最为
醇厚,甜度和酒精度平衡;酵母B发酵的甜酒酸度较高,口感较为清爽;酵母C发酵的甜酒则在口感上表现平平。
3. 糯米种类的影响:两种不同产地的糯米在发酵后,品质差异不大,
但产地A的糯米所酿甜酒色泽更为清澈透亮。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发酵温度和酵母种类对糯米甜酒的品质有显
著影响。
适宜的发酵温度能够促进甜酒口感的改善,而不同酵母的选择则能够带来不同的风味特点。
此外,糯米的产地对最终产品的影响较小。
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偏好,选择适宜的发酵条件和酵母种类,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糯米甜酒。
糯米甜酒实验报告精心整理糯米甜酒的制备与质量检测一、实验目的1.1了解糯米甜酒的制备工艺1.2掌握糯米甜酒的质量标准及其重要指标的检测方法二、实验内容2.1甜酒制备2.2糯米甜酒质量标准的测定方法三、实验原理3.1甜酒制备原理以糯米为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
3.2总酸、氨基态氮测定原理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分子中的氨基与甲醛反应后失去碱性,而使羧基呈酸性。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羧基,通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的量可以计算出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3.4酒精度测定原理试样经过蒸馏,用酒精计测定馏出液中酒精的含量。
四、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4.1甜酒制备制备的主要仪器与设备4.1.1原料酒曲;糯米;水4.1.2设备玻璃瓶10套4.2甜酒总酸、氨基态氮测定的主要试剂与设备4.2.1试剂甲醛溶液(36%~38%,无缩合沉淀);无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4.2.2设备酸度计(精度0.01pH);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4甜酒酒精度测定的主要仪器与设备电炉:500W~800W;冷凝管:玻璃,直形;酒精计:标准温度20℃,分度值为0.2;水银温度计:50℃,分度值为0.1℃;量筒:100mL4.5pH值测定酸度计,精度0.01pH,备有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五、实验步骤5.1甜酒制备1)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2-16h,浸泡至手碾即碎,然后过水两三遍,滤出糯米;2)将滤干水分糯米置于带有蒸孔的蒸盘上,冷水上过上锅,水开后,中火蒸20min;3)蒸好的糯米饭需要摊凉至温热约35℃时加入甜酒曲粉,拌匀;4)将拌了酒曲的糯米饭放进事先用开水烫过并晾干的容器中,压实糯米饭,中间挖一个小洞,然后再在洞的四周和上面洒些酒曲,加入一杯凉开水;5)盖好盖子,并用毛巾或棉被包好,放在温暖处发酵,温度保持在29-31℃。
5.2甜酒总酸、氨基态氮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试和校正酸度计。
甜酒酿实验报告引言甜酒酿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甜品,以糯米、红糖、酒曲等为原料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甜味和独特的口感。
本实验旨在探索甜酒酿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最佳的酿制条件和时间,进一步优化制作过程。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 糯米:500克- 红糖:250克- 酒曲:适量- 清水:1500毫升步骤1. 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约2小时,直至米粒充分吸收水分。
2. 取适量酒曲用清水调成糊状,搅拌均匀。
3. 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大碗或蒸锅,倒入适量的酒曲糊,用手搅拌均匀。
4. 将糯米倒入蒸锅,上锅蒸熟,约20-30分钟。
5. 取出蒸熟的糯米,用清水冲洗,将淀粉冲净。
6. 将洗净的糯米放入容器中,加入红糖和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至红糖溶解。
7. 盖上盖子,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发酵24小时。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份口感浓郁的甜酒酿。
实验中采用了传统制作方法,并进行了一些步骤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口感和发酵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将糯米浸泡2小时可使米粒充分吸水,有利于后续蒸煮时糯米更加均匀地受热。
使用适量的酒曲糊能增强糯米的甜味和香气。
蒸煮时间对甜酒酿的口感有很大影响。
过长的蒸煮时间会导致糯米变得过软,口感不佳;而过短的蒸煮时间则会导致糯米不够熟,口感欠佳。
实验中,我们控制蒸煮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得到了适中的口感。
在发酵过程中,我们发现24小时的发酵时间能使甜酒酿达到最佳口感。
较短的发酵时间发酵不充分,口感酸涩;较长的发酵时间则容易出现过酸的情况。
因此,我们建议在制作甜酒酿时控制好发酵时间,以保证最佳口感。
结论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糯米需浸泡2小时,以充分吸水。
2. 使用适量的酒曲糊可以增强甜酒酿的香气和甜味。
3. 蒸煮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以获得适中的口感。
4. 发酵时间为24小时时,甜酒酿的口感最佳。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对甜酒酿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成功制作出了口感浓郁的甜酒酿。
实验名称制作甜酒
实验目的1.认识酵母菌在制作甜酒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制作糯米甜酒;
材料用具酒曲、糯米、凉开水、清洁的容器、蒸锅、清洁的筷子
实验原理酵母菌
无氧分解
方法步骤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
净。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
盖好锅盖。
置于旺火伤蒸熟。
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
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O C)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碾细成粉末,撒在糯米上,并迅速将酒曲
与微热的糯米均匀的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
将容器包裹起来。
5.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冬天放在暖气旁,以
提高温度。
酒精+CO2+水
葡萄糖
煮饭放入酒曲搅拌挖洞
密封
第二天
第三天
没有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
有一点酒
第五天
第六天
酒多了一点
有不少酒
有很多酒
得出结论:
我们组的这次甜酒制作实验很成功!其实,大部分细菌对我们人类是很有用的,例如:酵母菌、乳酸菌等等。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细菌去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制作米酒实验报告生物引言米酒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饮品,以米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
在制作过程中,米酒中的淀粉会被酵母菌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本实验旨在通过自己制作米酒,了解其发酵过程以及对酿酒产生的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材料:- 糯米200克- 水600毫升- 酵母5克- 糖10克方法:1. 将糯米清洗干净后浸泡于水中6小时;2. 将糯米煮熟后,放置晾凉;3. 将煮熟的糯米放入发酵容器中;4. 加入酵母和糖,并搅拌均匀;5. 用保鲜膜封住容器,让发酵液静置于室温下;6. 等待3-7天,观察发酵的过程和结果。
结果与讨论结果:在观察期内,我们可以从实验中观察到以下现象:1. 在第一天,发酵液的颜色依然是白色,但开始逐渐变混浊。
2. 第二天,发酵液开始出现泡沫,此时可以明显闻到一股酒香。
3. 第三天,发酵液的泡沫变得更加丰富,呈现出乳白色,明显地表现出了发酵的特征。
4. 在观察期的第四天至第七天,泡沫的浓度逐渐减少,发酵液逐渐变清澈。
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讨论:1. 发酵液变得混浊是由于糯米中的淀粉被酵母菌分解产生的。
2. 泡沫的形成是酵母菌进行发酵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的结果。
3.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可以通过酒香来判断发酵的进度。
4. 发酵液变得清澈可能是酵母菌的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且沉淀物沉淀。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发酵是通过酵母菌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 发酵的过程中,泡沫的产生与酒精的生成有关。
3. 发酵的进程可以通过颜色、酒香和发酵液的清澈程度来判断。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制作米酒,我们对米酒的制作过程和发酵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因素对米酒发酵过程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优化和改进。
糯米酒实验室制作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制作糯米甜酒;2.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甜酒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3.说出甜酒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4.根据实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尝试制作甜酒;5.分析影响甜酒品质的条件;二、实验原理糯米甜酒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大多数的甜酒酿是将糯米或大米经过蒸煮糊化,利用酒药中的根霉和米曲霉等微生物将糊化后的淀粉糖化,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然后酒药中的酵母菌利用糖化产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并通过糖酵解途径将糖转化成酒精,经长时间酿制而成的产品。
三、实验器材仪器:蒸锅1个,纱布1块,试管1支,筷子1双,电磁炉1个,恒温箱,多孔蒸盘1个(要和蒸锅相配),普通广口玻璃瓶1个,PH试纸,糖度仪。
材料:糯米,酒曲酵母,开水少许。
四、工艺流程糯米→去杂、清洗→浸泡→蒸煮→淋水→接种→糖化→搭窝→成品五、实验步骤1.去杂与清洗: 选择当年生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经筛选除杂、碎米后,用水淘洗2~3次,直至淋出之水不带白浊为止。
2.浸泡: 浸泡可使米粒吸水膨胀,便于蒸煮时淀粉糊化完全。
将淘洗干净的糯米置于35℃的温水中,保持水面高于米面约10cm, 浸泡8h ~12h, 要求米粒全部浸润、膨胀。
3.蒸煮与淋水: 蒸煮可促使米粒中的淀粉糊化,利于糖化酶将淀粉转化成单糖,便于发酵制酒。
蒸煮时要求达到饭粒松软,无白芯,煮而不粘结,蒸煮时间应视投料量大小在1h~2h。
淋水主要是加速饭粒冷却,使其降温为35℃左右,缩短生产周期,冬季生产亦可摊晾一夜让其自然冷却,以便落缸搭窝。
4.糖化: 将适量的酒药在瓷盆中均匀拌入冷却的饭粒内,并在洗干净的发酵缸内洒上少许酒药,然后将饭粒松散地放在发酵缸内,但要压平,这样有利于通气,再洒上少量的水,一定要控制好水的量,因为甜酒酿的形成离不开水,如水量不足,会影响出酒率。
5.搭窝: 将落缸好的饭粒搭成“倒喇叭”形的凹圆窝,面上洒少许酒药粉,既有利于通气均匀又有利于糖化菌的生长。
糯米甜酒发酵一、实验目的1.学会甜酒的传统制作方法。
2.学会对甜酒的酒精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质进行测定。
3.学会对甜酒的品质进行评价。
二、实验原理在生产实际中,人们将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叫发酵。
微生物发酵过程是指由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引起的生化反应过程。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可分为好氧性发酵和厌氧性发酵。
酒酿制作中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酵母菌是兼性微生物,它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厌气性发酵,产生酒精,而在有氧即通气条件下则进行好氧发酵,大量繁殖菌体细胞。
利用糯米饭让酵母菌进行发酵,先好氧发酵使其菌体大量繁殖抑制其他杂菌生长,酵母菌代谢产物很多,除了产生大量的水,在菌体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是菌体生长所必需的。
最后使酵母菌处于缺氧环境,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电磁炉、蒸米锅、蒸屉、干净纱布、发酵瓶、甜酒酵母粉、酒曲、折光仪四、实验步骤1.称取0.5公斤糯米,将糯米洗净至水清。
2.浸泡:泡米水高出米面10cm以上,浸泡12h使糯米发涨后捞起沥干水分。
3.蒸饭:在蒸锅里放上水,蒸屉上垫一层纱布布,烧水沸腾至有蒸汽。
将沥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中间掏窝方便蒸汽上行,蒸至整粒米均粘软,约半小时。
4.摊冷:将蒸好的糯米倒入托盘中冷却至室温。
可用筷子翻以加速冷却。
在冷却好的糯米上洒少许水,将酒曲均匀地拌在糯米中,用手将糯米弄散摊匀,用水要尽量少。
5.落缸搭窝:将凉好的糯米转入发酵瓶,压实,在中间挖一个小窝,然后密封。
6.培养成熟:将装好的瓶子置于28℃的恒温箱中培养,如果米饭变软,表示已糖化好。
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温。
7.灭菌:扭松盖子放在约80℃热水中烫约30min,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动。
8.检测:测定酿出的甜酒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蒸酒,测定其酒精度。
最后对其香气、口感、风格进行品评。
实验一糯米甜酒的酿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甜酒酿的制作了解酿酒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甜酒酿的制作技术。
二、原理以糯米(或大米)经甜酒药发酵制成的甜酒酿,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
我国酿酒工业中的小曲酒和黄酒生产中的淋饭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甜酒酿发展而来的。
甜酒酿是将糯米经过蒸煮糊化,利用酒药中的根霉和米曲霉等微生物将原料中糊化后的的淀粉糖化,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然后酒药中的酵母菌利用糖化产物生长繁殖,并通过酵解途径将糖转化成酒精,从而赋予甜酒酿特有的香气、风味和丰富的营养。
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甜酒酿中的糖分逐渐转化成酒精,因而糖度下降,酒度提高,故适时结束发酵是保持甜酒酿口味的关键。
三、材料和器具1.材料糯米、酒药2.仪器和器具手提高压灭菌锅,不锈钢碗,烧杯。
四、流程:糯米蒸煮→糖化→发酵→品尝。
五、方法1.洗米蒸饭称取一定量优质糯米(糙糯米更好)。
用水淘洗干净后,加水量为米水比1:1,加热煮熟成饭。
或者糯米洗净后,用水浸透,沥干水后,加热蒸熟成饭,即为甜酒培养基。
2.淋水降温用清洁冷水淋洗蒸熟的糯米饭,使其降温至35℃左右,同时使饭粒松散。
3.落缸搭窝将酒药均匀拌入饭内,并在洗干净的不锈钢碗内洒少许酒药,然后将饭松散放入不锈钢碗内,装饭量为容器的l/3~2/3,中央挖洞,饭面上:再撒一些酒曲,套上保鲜袋并扎好袋口,置30℃下培养发酵。
4.保温发酵于30℃进行发酵,待发酵2天后,当窝内甜液达饭堆2/3高度时,进行搅拌,再发酵1天左右即可。
六、结果1发酵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发酵现象。
2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写出品尝体会。
1三实验流程1. 称重:用秤称出糯米、高梁米、香米、东北大米各250克,放入不同的大碗中。
2. 蒸米分别将米洗净,盛米的容器内所加入的水以刚好没过米面为宜,每种米放入蒸锅中蒸30~40分钟。
直至米粒疏松、熟而不烂即可。
3. 准备酒曲:每种米分别准备50ml 的冷开水,并分别将1克酒曲放入量好的水中化开成为酒曲水。
4. 拌曲:将蒸熟的四种米出锅晾凉,晾到手插入米中不烫手为止(约30℃左右。
拌入调好的酒曲水,均匀搅拌后,分别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保鲜盒中,把米压实,在中间用手指戳一个洞,盖上盖子。
用即时贴在保鲜盒上注明米种。
5. 发酵:将保鲜盒放入泡沫保温盒里,把电暖手宝加热后和温度计一起放入泡沫保温盒里,让盒子中的环境温度保持在30℃左右,让根霉菌繁殖制造葡萄糖;第12小时再次加热电暖手宝,将保温盒温度升至约34℃,让酵母菌生长发酵,制造酒精;第24小时,所有米开始出酒,每种米酒再加50ml 冷开水继续发酵,再次加热电暖手宝,让盒子中的环境温度保持在30℃左右;第36小时,取出保鲜盒,米酒常温保存继续发酵。
四结果分析下面是实际拍摄的各种米出酒的对比照片:第1张是发酵36小时后出酒量最大的高梁米酒溢出保鲜盒的情况,后面4张从左到右分别是发酵48小时后高梁米酒、东北大米酒、香米酒、糯米酒的照片。
其中高梁米酒已引出约90毫升,因此照片里的高梁米酒反而看上去不多。
各种米淀粉含量及出酒效果比较表(开始发酵48小时后:米种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占淀粉含量的百分比出酒量甜度口感酒味粳高梁米 60%一70% 20%左右150毫升微甜微酸粗糙难咽淡香东北大米 75%左右 85%左右 95毫升甜绵软,入口即化淡香香米 75%左右 75%左右 88毫升甜绵软,入口即化淡香糯米70%左右98%左右78毫升极甜绵软,略有嚼劲醇香浓郁注:由于无专业的甜度计和酒精测试仪,以上判断为味觉、嗅觉器官所感受的主观描述。
(…反面还有哟一研究目的甜米酒是很多人都爱吃的东西,家庭自制米酒安全卫生口感好。
糯米酿酒实验报告可行性分析糯米酿酒实验是以糯米为原材料,通过酿造过程产生酒精的过程。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糯米酿酒的基本原理。
糯米酿酒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糯米进行发酵处理,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糯米中的淀粉由酵母菌分解为糖类,然后再由酵母菌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整个酿酒过程需要控制好酒精浓度,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原材料和设备的可获得性:糯米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得,而酿酒设备则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确保有足够的糯米和相应的酿酒设备。
2. 技术要求:糯米酿酒需要一定的酿酒技术知识和经验。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酿酒技能。
3. 卫生和安全:酿酒是一个需要注意卫生的过程,尤其是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设备的卫生。
4. 时间和成本:酿酒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从糯米开始到获得最终的酒精需要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
除了时间成本,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糯米酿酒实验是可行的,但需要考虑到原材料和设备的可获得性,技术要求,卫生和安全,以及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酿酒知识和经验,并且有足够的糯米和设备,同时能够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设备的卫生,那么糯米酿酒实验是可以成功进行的。
当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酿酒所需时间和成本,以及对结果的预期。
如果能够充分评估这些因素,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规划,那么糯米酿酒实验将会是一次有趣和有意义的实践。
甜酒酿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通过甜酒酿的制作了酿酒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甜酒酿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糯米、甜酒曲、蒸锅、纱布、电磁炉或电炉、瓦罐、不锈钢盆、剪刀、一次性卫生手套、研钵、保鲜膜、生化培养箱三、操作步骤1、浸米:将500g糯米置于盆中用自来水浸泡24小时。
水面超出米粒5厘米,水温15-20℃。
2、洗米:将浸泡好的米用清水冲洗几次,漂洗干净。
3、蒸煮:将漂洗后的米沥干,倒入有两层纱布的蒸笼里,摊开,加盖,旺火沸腾下蒸煮约20min。
蒸得要熟而不粘。
4、淋饭:饭蒸透后,立即用清凉干净的冷水冲淋。
使饭温降致28-30度左右。
5、落缸搭窝:向淋冷后的米饭中加入甜酒曲,用量3-5g/kg大米,拌和均匀,装入洗净消毒的瓦缸,将其搭成U形窝,以便增加米饭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好气性糖化菌生长繁殖。
6、培养糖化:将缸置于30~32℃的恒温培养箱中,24~36hr后即可观察到饭表面出现白色菌丝,窝内出现甜液,待出现浓郁甜香气并有大量糖液渗出时即可冲缸。
7、冲缸:向缸内加入30℃左右的冷开水300mL,以刚好淹没甜酒酿表面为宜。
一般继续培养1~2天后即可食用。
甜酒酿成品常压蒸煮15min后趁热加盖密封,即可长时间保存。
糯米酒的制作冲缸后48hr,放出一次糖化液,再向固态渣子中加入200mL冷开水,继续糖化发酵24hr,压榨取出二次糖化液,并与一次糖化液合并混匀,转入经灭菌后的容器中,按0.2%加入活化的酿酒活性干酵母后密封发酵,发酵温度28℃。
每天监测发酵液外观糖度(取样需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当外观糖度达最低点时将酒转入冷库中进行低温后发酵,1周后酒液呈半透明状、酵母下沉形成致密沉淀层时进行第一次换缸;酒液清亮时进行第二次换缸,得成品。
注意:所有在发酵过程中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工具和器具需经沸水烫煮10-15 min,或用分析纯无水乙醇配制的75%酒精润洗或擦拭消毒。
糯米酒的质量检测按照QJDY 0001 S-2009 发酵型米酒(醪糟酒)对制得米酒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参照“GB-T_5009.49-2008_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执行。
糯米甜酒的制备与质量检测
一、实验目的
1.1 了解糯米甜酒的制备工艺
1.2 掌握糯米甜酒的质量标准及其重要指标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
2.1 甜酒制备
2.2 糯米甜酒质量标准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
3.1 甜酒制备原理
以糯米为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
3.2 总酸、氨基态氮测定原理
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分子中的氨基与甲醛反应后失去碱性,而使羧基呈酸性。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羧基,通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的量可以计算出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3.4 酒精度测定原理
试样经过蒸馏,用酒精计测定馏出液中酒精的含量。
四、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4.1 甜酒制备制备的主要仪器与设备
4.1.1 原料
酒曲;糯米;水
4.1.2 设备
玻璃瓶10套
4.2 甜酒总酸、氨基态氮测定的主要试剂与设备
4.2.1 试剂
甲醛溶液(36%~38%,无缩合沉淀);无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4.2.2 设备
酸度计(精度0.01pH);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4 甜酒酒精度测定的主要仪器与设备
电炉:500W~800W;冷凝管:玻璃,直形;酒精计:标准温度20℃,分度值为0.2;水银温度计:50℃,分度值为0.1℃;量筒:100mL
4.5 pH值测定
酸度计,精度0.01pH,备有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
五、实验步骤
5.1 甜酒制备
1)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2-16h,浸泡至手碾即碎,然后过水两三遍,滤出糯米;
2)将滤干水分糯米置于带有蒸孔的蒸盘上,冷水上过上锅,水开后,中火蒸20min;
3)蒸好的糯米饭需要摊凉至温热约35℃时加入甜酒曲粉,拌匀;
4)将拌了酒曲的糯米饭放进事先用开水烫过并晾干的容器中,压实糯米饭,中间挖一个小洞,然后再在洞的四周和上面洒些酒曲,加入一杯凉开水;
5)盖好盖子,并用毛巾或棉被包好,放在温暖处发酵,温度保持在29-31℃。
5.2 甜酒总酸、氨基态氮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试和校正酸度计。
吸取试样10mL 于150mL 烧杯中,加入无二氧化碳的水50mL 。
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棒,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启搅拌,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开始时可快速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当滴定至pH=7.0时,放慢滴定速度,每次加半滴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直至pH=8.20为终点。
记录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1),加入甲醛溶液10mL ,继续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至pH=9.20,记录加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2)。
同时做空白试验,分别记录不加甲醛溶液及加入甲醛溶液时,空白试验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3、V 4)。
试样中总酸含量按下式计算:
1000V
090.0C V -V X 311⨯⨯⨯=)( 式中:
X 1——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升(g/L );
V 1——测试试样时,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 3——空白试验时,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0.090——乳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V ——吸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按下式计算:
1000V
014.0C V -V X 422⨯⨯⨯=)( 式中:
X 2——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升(g/L );
V 2——加甲醛时,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 4——加甲醛时,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0.014——氮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V ——吸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5.4 甜酒酒精度测定
在约20℃时,用容量瓶取试样100mL ,全部移入500mL 蒸馏瓶中。
用100mL 水分洗涤容量瓶,洗液并入蒸馏瓶中,加数粒玻璃珠。
装上冷凝管,通入冷水,用原100mL 容量瓶接收馏出液。
加热蒸馏,直至收集馏出液体积约95mL 时,停止蒸馏。
于水浴中冷却至约20℃,用水定容,摇匀。
倒入100mL 量筒中,测量馏出液的温度与酒精度。
5.5 pH 值测定
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试和矫正酸度计
2)用水冲洗电极,再用试液洗涤电极两次,用滤纸吸干电极外面附着的液珠,调整试液温度至25℃±1℃,直接测定,直至pH 读数稳定1min 为止,记录。
或在室温下测定,换算成25℃时的pH 。
所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六、实验结果
酒精度=3.0,温度21℃,测得pH=3.95
测定总酸、氨基态氮时,温度为25℃;C NaOH =2.4mol/L
则试样中总酸含量1000V
090.0C V -V X 311⨯⨯⨯=)(=2.55 g/L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含量1000V
014.0C V -V X 422⨯⨯⨯=)(=0.38.5 g/L 七、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达到预期。
操作过程中,蒸饭的时间要掌握好,发酵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
通过这个实验了解了糯米甜酒的制作工艺,掌握糯米甜酒的质量标准及其重要指标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