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做的平衡计分卡与战略地图(甚好
- 格式:ppt
- 大小:778.50 KB
- 文档页数:79
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关系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战略地图是企业战略描述的一个集成平台,而平衡计分卡本身是对战略地图的深一层解释,并通过设计具体的指标将战略地图具体化和指标化,使其能够被衡量。
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关系战略图的实质是解释如何可视化组织的战略,并描述实现组织战略的逻辑路径图。
它主要关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目标层次(财务层次、客户层次、内部流程层次、学习和成长层次),通过分析四个目标层次之间的关系,绘制企业的战略因果关系图。
该关系图将每个目标/指标划分为一个因果链,将预期结果与其驱动因素相联系,将员工个人工作与公司战略相联系,将员工个人努力与公司战略相结合。
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关系战略地图是通过分析平衡计分卡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而绘制的战略因果图。
平衡计分卡只是建立了一个战略框架,对战略缺乏具体、系统、全面的描述,使得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进行沟通,无法就战略达成共识。
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进一步发展。
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中,组织战略是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四个层次上制定的,实现组织战略所需要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在不同层次上确定的。
我们通常称之为战略焦点或战略主题。
同时定义战略重点和主题,有必要建立之间的必然联系每个焦点或主题,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关系,以明确战略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绘制成战略图,我们称之为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增加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粒子层次,每个层次可以分解为多个元素;二是动态层面,即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
可以说,战略地图是一个集成的平台,企业战略的描述,以及平衡计分卡本身是一种深层次的解释战略地图,并通过具体指标的设计战略地图具体和可转位,这样它就可以被测量。
战略地图的构成文件主要是“图、卡、表”。
所谓“图、卡、表”,是指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和单一战略行动计划表,是利用战略地图描述战略的三个必要文件。
平衡计分卡与战略地图的基本框架已有196 次阅读 2014-4-16 20: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管理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见下图)向我们展示了在一个组织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虑的四个方面:从财务层面来看:要达成我们的战略目标,股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要求,从财务的衡量我们战略的达成效果?我们如何在战略目标达成过程中保证股东要求的满足?我们战略中的财务层面要求?从客户层面来看:要达成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向客户展示什么?客户对我们什么?从客户的角度如何衡量我们战略的达成效果?我们如何在战略目标达成过程中保求的满足?我们如何达成战略中客户层面的目标?从内部运营层面来看:我们需要在内部运营的哪些方面表现卓越才能确保战略目标相对于我们的股东和客户要求,我们需要重点改进哪些内部运营流程来满足上述两方面与我们的竞争对手相比较,我们在内部运营的哪些方面应取得领先位置?从学习成长层面来看:要达成我们的战略目标、满足我们的股东、客户以及企业自营的需求,我们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取得怎样的进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本、组织氛围等软性因素作为支撑?我们如何持续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员工能力去确保财务、内部运营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塑造什么样的文化来促成我们员工的成长并保持员工的情?我们如何整合企业内的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战略达成的有力支撑?图示: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框架平衡计分卡提出从上述四个层面来思考战略目标达成,打破了过去那种的只依靠财量战略目标达成情况的战略管理模式。
平衡计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性指标只能衡量过事情,属于落后的结果性指标,这种落后性指标无法前瞻性的评估组织战略达成情况,有效的预警,对战略执行过程中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
在信息化社会的新经济时代,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组织必须更加注重哪些对战略键性意义的领先的驱动因素,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内部运营、技术和革新等方改善,是组织在战略达成过程中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即组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外部驱动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的平衡,战略达成结果和战略达成过程平衡,财务、非财法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