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到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选择题过关专练之离子或物质共存推断题
- 格式:docx
- 大小:149.25 KB
- 文档页数:6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强化精练――离子共存试卷简介:1.试卷类型:课后练习2.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3.难度比例:中等难度为主4.试题题量:19道5.考察范围:离子共存一、选择题1.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加OH-产生沉淀,加H+生成气体的一组离子是A.Na+、Cu2+、CO32-、Cl-B.Na+、 Cl-、 HCO3-、Mg2+C.Cl-、NO3-、K+、 Ca2+ D.NH4+、 K+、 H+、 SO42-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的下列离子数目显著减少的是A.硫酸根离子 B.碳酸根离子 C.镁离子 D.钡离子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Cl-、CO32-、Ca2+ B.H+、Fe2+、NO3-、Na+C.NH4+、SO42-、K+、OH- D.Na+、NH4+、Cl-、NO3-4.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 Na+NO3- Cl- B.K+ Na+Cl- MnO4-C.K+ Na+ Cl-AlO2- D.K+ NH+4 SO42-SiO32-5.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NO3-、CO32- B.K+、Na+、Br-、NO3-C.Ag+、Na+、Cl-、K+ D.NH4+、K+、NO3-、SO42-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碱性透明的是A、Na+、OH-、H2PO4-、NO3-B、AlO2-、K+、CO32-、Na+C、Al3+、Cl-、AlO2-、Na+D、Fe2+、K+、H+、NO3-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A.Na+、MnO4-、K+、NO3-、SO32- B.Na+、S2-、CO32-、OH-、NO3-C.Na+、S2-、OH-、K+、Cl-、NO3- D.Fe2+、H+、Na+、Ca2+、NO3-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试剂呈红色的溶液:Fe2+、SiO32-、C1-、NO3-B.水电离出来的NaC1溶液:K+、HCO3-、Br-、Ba2+C.所含溶质为C(OH-)=10-13mol/L的溶液:K+、SiO32-、NO3-、A13+D.PH=11的溶液:S2-、SO32-、S2O32-、Na+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当溶液呈强酸性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呈强碱性时,又能生成沉淀。
2019年-2020年离子共存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1.(2019全国)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2、(2019年江苏卷)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 42—、NO 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Al 3+、CH 3C00—、Cl —B .Mg 2+、Ba 2+、Br —C .Mg 2+、Cl —、I —D .Na +、NH 4+、Cl —3.(2019年广东)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含大量Fe 3+的溶液中:NH 4+、Na +、Cl —、SCN —B .在强碱溶液中:Na +、K +、AlO 2—、CO 32—C .在c (H +) =10—13mol/L 的溶液中:NH 4+、Al 3+、SO 42—、NO 3—D .在pH =1的溶液中:K +、Fe 2+、Cl —、NO 3—4.(2019年江苏)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 2SiO 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 +、Na +、HCO -3、NO -3B .Na +、SO -24、Cl —、ClO — C .H +、Mg 2+、SO -24、NO -3 D .Ag +、K +、NO -3、Na +5、(2020年江苏卷).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含有大量Al 3+的溶液:Na +、NH 4+、SO 42-、Cl -D .含有大量NO 3-的溶液:H +、Fe 2+、SO 42-、Cl -C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Na +、Mg 2+、NO 3-、SCN -B .c (H +)=1×10-13mol ·L -1的溶液:Na +、Ca 2+、SO 42-、CO 32-6.(2020年四川卷)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Cu2+、Cl一、N03-B. K+、Na+、S032一、S2—C. K+、Na+、A102-、S192-D. Ba2+、Fe2+、N03-、Br-7、(2020北京卷).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8. (2020年江苏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A.K+、Br-、CO32-B.Al3+、H+、MnO4-C.NH4+、Fe3+、SO42-D.Ag+、Cu2+、NO3-9.(2020年江苏)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10、(2020年重庆)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溶液中:NH4+、K+、ClO—、Cl—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D、在c(H+) =1.0×10—13mol/L的溶液中:Na+、S2—、AlO2—、SO32—11.(2020年全国I)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12、(2020年海南)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O3—、K+、SO42—B、CO32_、NO3—、HCO3—、Na+C、Na+、ClO—、AlO2—、NO3—D、CrO42—、K+、Na+、SO42—。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针对训练离子共存的判断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故氨气属于电解质B.碳酸钡难溶于水,故碳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D.室温下,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B.在pH=0的溶液中:K+、Fe2+、Cl-、NO3-C.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D.常温下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3.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D.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Cl2通入水中溶液能导电,但是Cl2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比HCl溶液的弱,说明HCN是弱电解质④往Fe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FeS沉淀生成⑤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该溶液只可能是强酸弱碱盐A.①④B.②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5.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 )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 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C.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D.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6.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NaHSO4===Na++H++SO42-B.H2CO3的电离:H2CO32H++CO42-C.Fe(OH)3的电离:Fe(OH)3=Fe3++3OH-D.水溶液中的NaHSO3电离:NaHSO3=Na++HSO3-7.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Cl-、Na+、SO42-B.Al3+、K+、HCO3-、Cl-C.H+、Fe2+、SO42-、NO3-D.AlO2-、Na+、Cl-、HCO3-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42-、AlO2-B.H+、Fe2+、NO3-、Cl-C.Mg 2+、Na +、Cl -、SO 42-D.Na +、K +、OH -、HCO 3-9.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4NH +、Ag +、34PO -、Cl - B. 3Fe +、H +、I -、3HCO - C. K +、Na +、3NO -、4MnO - D. 3Al +、2Mg +、24SO -、23CO -10.制备()()44222·6NH Fe SO H O 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1pH <)进行处理。
2020高考化学离子共存和推断典型试题点拨考纲解读:判断离子的共存,了解离子的推断。
讨论:(19·江苏)答案:A一、离子大量共存共存条件:离子间不反应离子反应发生条件:(1)离子互换反应:向着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即生成难溶物(微溶物)、难电离物、气态物。
(2)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强制弱常见氧化性离子:MnO4-(H+)、 ClO- (H+)、 NO3- (H+)、Fe3+常见还原性离子:S2- > SO32- > I- > Fe2+ > Br- > Cl-即: MnO4-(H+)、 ClO- (H+)和常见还原离子都不共存;Fe3+与S2- 、 SO32-、 I-不共存; S2-与 SO32-酸性条件不共存;(3)络合反应注意题干要求:如:澄清透明;有色、无色;酸碱性(pH);↑↓;“氧还”;“能”、“可能”“不能”… …能与Al反应放出H2: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9mol/L (常温)水中的H+浓度为10-9mol/L (常温)讨论1:(2018江苏))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KI 溶液:Na+、K +、ClO-、OH-B.0.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C.0.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D.0.1 mol·L-1NaOH 溶液:Mg2+、Na+、SO42-、HCO3-答案:B讨论2:(2016 ·江苏)制备(NH4)2Fe(SO4)2·6H2O 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通入过量 Cl2:Fe2+、H+、NH4+、Cl-、SO42-B.加入少量 NaClO 溶液:NH4+、Fe2+、H+、SO42-、ClO-C.加入过量 NaOH 溶液:Na+、Fe2+、NH4+、SO 4 2-、OH-D.加入过量 NaClO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Na+、SO42-、Cl-、ClO-、OH-答案:D二、离子检验和推断1、离子检验(1)阳离子的检验方法①常规检验:如:NaOH溶液检验NH4+、Al3+、Cu2+、Fe2+、Fe3+如:H2SO4溶液检验Ba2+;HCl溶液检验Ag+②焰色反应:Na+、K+③特殊检验法如:Fe2+、Fe3+的检验(2)阴离子的检验方法①利用酸碱指示剂如:OH-的检验②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如:CO32-、SO32- 、SO42-的检验③利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Cl-、Br- 、I-的检验④利用某些特征反应如:I-的检验2、离子推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溶液中肯定存在或不存在的离子;(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存在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3)电中性原则:溶液中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正负电荷总数相等;(4)进出性原则:注意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练习题1.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 M 离子可能为 ( )A.ClB . Ba 2++ 2+C .Na +D . Mg 2+解析:选 D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M 带 2 个正电荷,由于 Ba 2+与 SO 42-不能大量共存,所以 M 是Mg 2+。
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3 + + - - + 2+ + -A .Al 3+、Na +、HCO 3-、OH -B . Na +、 Fe 2+、 H +、 NO 3-C .K +、 Fe 3+、SCN -、SO 23-D . Na +、 Ag +、H +、NO-3解析:选 D Al 3+、 HCO 3-、OH -相互之间会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A 错误; Fe 2+、H +、 NO 3-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B 错误; Fe 3+、SCN -能够结合生成络合物, Fe 3 +、 SO 2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 错误;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 D 正确。
3.(2018·惠州三模 )下列有关 NaClO 和 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溶液中, H +、NH 4+、SO 24-、I -可以大量共存 B .该溶液中, Ag +、K +、 NO 3-、NH 4+可以大量共存 C .该溶液中, Fe 2+、Fe 3+、Cl -、NO 3-可以大量共存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 1 mol Cl 2,转移电子约为 6.02 ×10 23个解析:选 D A 项, ClO -和 H +结合成的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I -氧化成 I 2,不能大 量共存; B 项, Ag +和 Cl -不能大量共存; C 项, 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Fe 2+氧化成 Fe 3+, 不能大量共存; D 项,加入浓盐酸发生反应 ClO -+Cl -+2H +===Cl 2↑+H 2O ,因此每产生 1 mol Cl 2 ,转移 1 mol 电子。
第1页2019年高考化学七类选择题真题汇总:离子共存问题【解题指导】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由易到难逐渐判断1.离子共存题。
先分析附加条件;再分析反应类型;最后仔细研究反应条件。
2.考题热点。
(1)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不能与H + 离子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 — 大量共存,这里H +离子与OH —指的是强酸强碱,它们在弱酸或弱碱性溶液中是可以存在的..................。
(2)能生成微溶物质的两种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如Ca 2+ 和SO 42-、Ag + 和SO 42-、Ca 2+ 和OH -等。
(3)Al 3+、Fe 3+因其在水溶液中当pH 为3~4左右时即能完全水解成Al(OH)3、Fe(OH)3沉淀,所以Al 3+、Fe 3+几乎与所有的弱酸根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在中性溶液中也不能共存 。
【快速判断离子共存问题】1.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Fe 3+、H +、ClO -、SO 2-3B .MnO -4、SO 2-3、H +、K +C .AlO -2、Mg 2+、K +、HCO -3D .K +、Na +、NO -3、SO 2-42. 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 3+、SCN -、I -、K +B .K +、Al 3+、SO 2-4、MnO -4C .H +、NO -3、Fe 2+、Na +D .Cu 2+、NH +4、Br -、OH -3. 在pH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 .Al 3+、NH +4、Br -、Cl -B .Na +、Mg 2+、ClO -、NO -3C .K +、MnO -4、CH 3CHO 、SO 2-4D .Na +、K +、SiO 2-3、Cl -4. 在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a +、Ag +、Br -、MnO -4B .K +、Al 3+、AlO -2、SO 2-4C .Fe 3+、H +、I -、SO 2-3D .Mg 2+、NH +4、NO -3、Cl -5. 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Na +、K +、OH -、Cl -B .Na +、Cu 2+、SO 2-4、NO -3C .Mg 2+、Na +、SO 2-4、Cl -D .K +、Na +、NO -3、CO 2-36. 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a 2+、Na +、NH +4、Br -、Cl -B .K +、Na +、AlO -2、SO 2-4、SiO 2-3C .Na +、HCO -3、SO 2-3、CH 3COO -D .H +、Fe 3+、Na +、NO -3、SO 2-47. 下列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c (H +)=10-14 mol·L -1的溶液中:Na +、AlO -2、S 2-、SO 2-3。
[考纲要求]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2.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能鉴别常见离子以及进行综合推断。
考点一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注意离子。
3.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酸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红色或橙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碱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蓝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HNO3除外);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c(H+)水或c(OH-)水等于10-a mol·L-1(a>7)的溶液。
深度思考(1)O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填具体离子,下同)。
答案H+、NH+4、Fe2+、Fe3+、Cu2+、Zn2+、Mg2+、Al3+、Cr3+、HCO-3、HS-、HSO-3、H2PO-4、HPO2-4(2)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答案OH-、CO2-3(HCO-3)、S2-(HS-)、SO2-3(HSO-3)、PO3-4(H2PO-4,HPO2-4)、SiO2-3、AlO-2、ClO-、F-、CH3COO-、NO-2(3)CO2-3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答案H+、Mg2+、Ba2+、Ca2+、Fe3+、Al3+、Fe2+、Cu2+(4)SO2-3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5讲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考纲要求】 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2.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能鉴别常见离子以及进行综合推断。
考点一|离子共存(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核心知识大通关]同一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若任意两种离子间发生反应,即为不能大量共存。
1.复分解反应型(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巧记盐的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易溶于水,硫酸盐不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微溶物质有四种。
说明:①四种微溶物是指:Ag2SO4、CaSO4、MgCO3、Ca(OH)2。
②AgCl、AgBr、AgI、BaSO4及微溶的CaSO4、Ag2SO4都难溶于稀强酸。
(2)生成气体及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难电离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不能大量共存。
2.氧化还原反应型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A中的离子与B中的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间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常见的反应有(1)Fe3+与SCN-因生成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
(2)Ag+与NH3·H2O因生成[Ag(NH3)2]+而不能大量共存。
4.水解相互促进型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从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互相促进而向水解方向移动,甚至完全反应。
常见的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如下:(1)Al3+与CO2-3、HCO-3、S2-、HS-、AlO-2、SiO2-3;(2)Fe3+与CO2-3、HCO-3、AlO-2、SiO2-3。
小题热身1.指出下列离子组不能共存的原因。
(1)Na+、OH-、SO2-4、Fe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轮复习选择题强化训练: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离子推断【解题策略】1、先看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或强制弱,或发生络合反应,特别是阴阳离子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2、还要注意溶液是电中性,特别是题中已知有关的量,要关注溶液中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注意情况:1.看清题目,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⑴无色溶液中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u2+蓝色 Fe3+黄色 Fe2+浅绿色 MnO4-紫色⑵强酸性(H+)或pH=0、1或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OH-、CO32-、HCO3-、S2-、HS-、SO32-、HSO3-、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SiO32-、C6H5O-、AlO2-,他们在酸性溶液中分别生成了弱电解质或气体。
如HCO3- + H+ =CO2↑+H2O ,HS - + H+= H2S ↑,HSO3- + H+=SO2↑ +H2O⑶强碱性(OH-)或pH=13、14或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使pH试纸变蓝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H+、NH4+、Mg2+、Al3+、Cu2+、Fe2+、Fe3+、HCO3-、HS-、HSO3-,这些离子在碱性溶液中生成了弱电解质或沉淀或气体。
如HCO3-+ OH-=CO32-+H2O,HS-+ OH-=S2-+H2O,HSO3-+ OH-= SO32- + H2O⑷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溶液,因为2Al+6H+=2Al3++2H2↑,2Al +2OH- +2H2O= 2AlO2- +3H2↑没有注意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例如:Al3+和HCO3-、CO32-、S2-、HS-、AlO2-、C6H5O-。
Fe3+和AlO2-,HCO3-,CO32-。
NH4+和AlO2-。
离子或物质共存推断题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Mg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B.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C.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D.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答案】A【解析】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无SO42−,加足量氯水,无气体,则无CO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层橙色,则有Br−,上层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O32−,无Mg2+,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且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A.加足量氯水时已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目的是检验硫酸根离子,若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故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故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故C错误;D.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一定含NH4+,故D错误;故选:A。
2.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0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可能是NO和CO2的混合物B. 由步骤③可知,原溶液肯定存在Fe3+C. 溶液X中所含离子种类共有4种D. 另取1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理论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2.4g【答案】D【解析】溶液X加入过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与空气变红棕色,则可说明生成NO,X中一定含有NO3−和还原性离子,应为Fe2+,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OH−、SiO32−,都与Fe2+反应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后阴离子种类不变,则说明X中含有Cl−,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因Fe2+被氧化成Fe3+,则不能证明X中含有Fe3+,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Fe2+、Cl−、NO3−、SO42−,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0mol⋅L−1,则还应含有K+、Mg2+、Fe3+、Al3+中的离子,结合电荷守恒可知,应含有Mg2+,则:A.无色气体只能为NO,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含Fe3+,故B错误;C.溶液X中所含离子有Fe2+、Cl−、NO3−、SO42−、Mg2+,共5种,故C错误;D.另取1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可得到0.01molFe2O3和0.02molMgO,二者质量共为0.01mol×160g/mol+0.02mol×40g/mol= 2.4g,故D正确;故选D。
3.常温下,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存在:Na+、Fe2+、Mg2+、Cu2+、Br−、SO32−、SO42−中的一种或多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
现进行如下实验,(流程中所加试剂均为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沉淀B中肯定含有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B. 样品溶液中肯定不存在Cu2+和SO32−,可能含有Na+C. 样品溶液中肯定存在Na+、Fe2+、Br−、SO42−D. 1L黄色溶液D能恰好溶解铁2.8克【答案】C【解析】依据流程图可知,白色沉淀A是硫酸钡,所以可能含有SO42−和SO32−,滤液加四氯化碳后的下层呈橙红色,所以含有Br−,沉淀B加入稀盐酸变成黄色溶液,说明D溶液中含有Fe3+,没有Cu2+,所以原样品溶液含有Fe2+,而Fe2+离子与SO32−离子不能共存,所以没有SO32−,所以存在的离子是SO42−、Br−、Fe2+,依据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和溶液的电荷守恒,所以还含有Na+,不含有Mg2+。
据此答题。
A.沉淀B中肯定含有氢氧化铁,没有氢氧化镁,故A错误;B.样品溶液中肯定不存在Cu2+和SO32−,一定含有Na+,故B错误;C.样品溶液中肯定存在Na+、Fe2+、Br−、SO42−,故C正确;D.1L黄色溶液D含有n(Fe3+)=0.1mol,依据电子守恒,能恰好溶解铁0.05mol,即2.8克,但是过量的盐酸也可以与铁反应,反应消耗的铁的质量大于2.8g,故D错误。
故选C。
4.已知亚硝酸为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42−、SO32−、CO32−、Cl−、I−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共含NO2−、CO32−、Cl−三种阴离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A. ①②④⑤B. 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答案】B【解析】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NO2−;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排除碘离子、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Cl−、NO2−;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说明溶液含有CO32−,没有SO42−、SO32−;结合实验③,确定氯离子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具有氧化性的离子NO2−;由实验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可知白色沉淀是BaCO3,气体是CO2,所以可以排除SO42−和SO32−;实验③可以证明含有Cl−,由于要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所以只能是亚硝酸的自身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HNO2=H2O+NO↑+NO2↑所以因此该同学只需要完成③④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选项B正确。
故选:B。
5.某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2−、CO32−、S2−、SO32−、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实验①中的现象可推出,淡黄色沉淀一定不是AgBrB. 根据实验②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B必含CO2,沉淀B是Al(OH)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 根据实验③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C是NH3,沉淀C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D. 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AlO2−、S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32−、SO42−【答案】D【解析】解:由于Ag+与AlO2−、CO32−、S2−、SO32−、SO42−均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无Ag+,加入过量HBr产生的淡黄色沉淀一定不是AgBr;①由无色溶液加HBr产生淡黄色沉淀,则沉淀A为S,则发生2S2−+SO32−+6H+=3S↓+3H2O,一定存在S2−、SO32−,根据共存问题,则原溶液中一定无Ba2+、Al3+,溶液A与过量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沉淀B为Al(OH)3,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气体A可能为CO2或SO2或H2S 中的一种或两种(但SO2、H2S不能同时存在);故B正确溶液B中加过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一定含有BaCO3、可能含有BaSO4;④由溶液不显电性可知,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Na+,综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2−、SO32−、AlO2−、Na+,可能含有SO42−、CO32−,一定不存在的为Ag+、Ba2+、Al3+,故选:D。
6.某废催化剂含SiO2、ZnS、CuS及少量的Fe3O4.某实验小组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
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已知:CuS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可以选用KSCN和新制的氯水检验B. 步骤②操作中,先加6%H2O2,在不断搅拌下,再加入1.0mol⋅L−1H2SO4C. 滤渣1成分是SiO2和CuS,滤渣2成分一定是SiO2D. 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需用NaOH溶液或CuSO4溶液吸收【答案】D【解析】解:A.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还含有Fe3+,加入用KSCN和新制的氯水不能检验,故A错误;B.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CuS,应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过氧化氢,故B错误;C.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故C错误;D.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需用NaOH溶液或CuSO4溶液吸收,故D正确。
故选:D。
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第一次浸出主要发生反应ZnS+H2SO4=ZnSO4+H2S↑、Fe3O4+ 4H2SO4=FeSO4+Fe2(SO4)3+4H2O,另外要注意,H2S+Fe2(SO4)3=H2SO4+2FeSO4+S 过滤后滤液中H2SO4、ZnSO4、FeSO4、Fe2(SO4)3,浓缩结晶得到粗ZnSO4⋅7H2O,滤渣1含有S、SiO2、CuS,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加H2SO4和H2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滤液含有硫酸铜,经浓硫酸结晶可得到硫酸铜晶体,以此解答该题。
7.2Zn(OH)2·ZnCO3是制备活性ZnO的中间体,以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Cu2+、Mn2+等离子)为原料制备2Zn(OH)2·ZnCO3的工艺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