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前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41.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前景分析

李广瑞

一、专业选择与社会需求

二、学业知识与从业资格

三、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

四、胸怀期望与面对现实

对于高职高专同学来说当年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多数是考虑就业机会,其次是个人兴趣, 根据麦可思的调研报告,高职高专同学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大致分布如下:

这种选择反映了高考当时的社会需求情况,但不代表3~4年后毕业时社会需求情况,主要原因是形势的变化和所谓热门专业的人员过剩。

职业名称就业比例

(%)

序职业名称就业比例

(%)

1 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7.1 11 零售售货员 1.3

2 文职人员 4.9 12 销售经理 1.1

3

其他销售代表、服务商 2.3 13 检查员、试验员、分类员、取

样员和过磅员

1.1

4 电气及电子工程技术员 2.3 14 存货管理员和订单填写员 1.0

5 建筑技术员 2.2 15 室内设计师 1.0

6 高科技、加工业和技术产

品的批发销售代表2.2

16

生产、计划及配送人员 1.0

7 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 2.1 17 机械技术员 1.0

8 客服代表 1.8 18 化工厂和系统操作员 1.0

注⒈职业:根据《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1版)》,本次调查覆盖了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职业为507个。

⒉就业比例:某职业就业比例=该职业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同学历、同届次就业的大

学毕业生人数。

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及变化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应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相统一的。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体制,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战场,因此专业能力标准要有企业、行业主导来制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政策的制订、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和实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等。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到所需求的具体工作岗位,从而补充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岗位缺口。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快速变化的社会市场需求应力求适应:市场需求量超过高校实际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就业压力相对较少;当市场需求量小于高校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目前,我国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

注:增长百分点:某职业增长百分点=(2010届该职业就业比例-2009届该职业就业比例)*100。

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应适应就业岗位需要

高等院校在已有的资源水平上来培养急剧增多的生源,其质量水平下降将是不争的事实。高等院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从没有生存压力的优势群体彻彻底底地沦为充满竞争压迫和职业危机的弱势群体,独生子女和养尊处优使学生缺少应对困境和压力的韧劲和抗击打能力。

在高等院校所学知识不能有效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

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根据有关机构调查, 大学毕业生到岗位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知识陈旧。大多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级、考证上,等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

尽管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普遍略有提高,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但同时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水平普遍升高,2009届较2008届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离校时掌握的能力的提高幅度低于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的升高幅度,因此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较上届呈普遍下降。

注⒈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

⒉核心知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28项知识。

高职高专毕业生亟须改进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等。

“销售与营销”是关于展示和促销产品和服务的原则和方法的知识,这包括营销战略和策略,产品展示,销售技巧和销售控制体系。

“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是关于向顾客和个人提供服务的原理和过程的知识,这包括评估顾客需求,达到服务质量标准,确定顾客的满意程度。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义的核心竞争力的八大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高职高专毕业生五大类能力类别中对应的最重要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科学分析、谈判技能、疑难排解、安装能力。

毕业生择业观需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的飞速扩大,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确实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水涨船高,难免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毕业了理应有很高的位置和很多的票子,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市场的秩序化、理想化和成熟化,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早已悄悄转变了,但大学生还在用昨天的谱来唱今天的曲,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职务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形成“自愿失业”。

大学生距离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上,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有距离。另一方面,个人素质方面,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东西,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择业是建立在以市场价值观为导向的择业,从大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将来就业能为单位做什么,能创造什么价值。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从基层做起,从中小城市或乡村做起,是许多成功大学毕业生的成长之路。

另外,自主创业也是就业,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时是严峻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