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价量化表DOC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54322、符合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5432教学内容(0.15)1、能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54322、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的。
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432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注意本学科和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5432教学过程(0.3)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109862、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角色。
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109863、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体现个性。
10986教学方法(0.2)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321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有探究性。
4321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3214、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4321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4321教学效果(0.15)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5432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5432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5432教师素质(0.1)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4321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和引导学具操作。
32113、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机智、调控能力强。
3211总得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知识传授、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知识传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传授数学知识。
因此,评价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 知识点掌握: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
通过课堂练习和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 知识运用: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提供实际问题或情境,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知识拓展: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拓展的能力,即是否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拓展思维。
二、学习能力培养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自主学习: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等。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评价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程度。
2. 问题解决:评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分析、策略选择、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等。
通过布置问题解决任务,并观察学生解题过程和解决思路,评价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情况。
3. 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小组项目,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情况。
三、教学效果评价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效果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 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通过定期考试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 兴趣培养: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分标准一、教学内容(40分)- 完整性(10分):教师是否覆盖了该课程的所有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完整性(10分):教师是否覆盖了该课程的所有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 深度(10分):教师是否深入讲解了关键概念和解题方法。
深度(10分):教师是否深入讲解了关键概念和解题方法。
- 连贯性(10分):教师是否将不同知识点和概念进行了有效连接和衔接。
连贯性(10分):教师是否将不同知识点和概念进行了有效连接和衔接。
- 适应性(10分):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不同需求进行了相应的内容调整和拓展。
适应性(10分):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不同需求进行了相应的内容调整和拓展。
二、教学方法(30分)- 多样性(10分):教师是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多样性(10分):教师是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互动性(10分):教师是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互动性(10分):教师是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 启发性(10分):教师是否能够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和例子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
启发性(10分):教师是否能够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和例子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
三、教学设计(20分)- 结构(10分):教师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研究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结构和顺序。
结构(10分):教师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结构和顺序。
- 时长(10分):教师是否合理安排了课程的时间分配和安排。
时长(10分):教师是否合理安排了课程的时间分配和安排。
四、教学资源(10分)- 教材使用(5分):教师是否合理运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5分):教师是否合理运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
- 多媒体利用(5分):教师是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利用(5分):教师是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0分)- 及时性(5分):教师是否及时和准确地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精选
评价指标一: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是否紧密贴合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
2. 教学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地设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能力?
4.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有序,结构合理,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评价指标二: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活泼,能够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3. 教学方法是否独具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 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引导性,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评价指标三:教学环境
1. 教学环境是否整洁、安静,有利于学生的集中精神?
2. 教学环境是否舒适、温馨,能够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放松?
3. 教学环境是否充满活力和秩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研究和互动?
4. 教学环境是否提供了足够的研究资源和设备,便于学生的研究和实践?
评价指标四:教学效果
1.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学生的研究成绩是否有所提升?
2. 教学效果是否可见,学生的研究兴趣、动机和态度是否积极向上?
3. 教学效果是否可持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4. 教学效果是否综合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是否得到促进?
以上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精选量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运用。
请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大纲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确定,避免在实践中因评价标准不准确而产生误导。
**。
初中数学评课万能模板范文一、整体印象。
1. 课堂氛围。
一进这堂课的教室啊,就感觉像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乐园。
老师和同学们那互动,就像一场热热闹闹的篮球赛,你传我接,特别带劲。
同学们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都被这数学的魅力给吸引住了,那小脑袋转得比小风车还快呢。
2. 教学目标达成。
这堂课啊,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寻宝之旅,教学目标就是那闪闪发光的宝藏。
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路过关斩将,从基础知识的铺垫,到重难点的突破,最后到达宝藏所在地——成功达成教学目标。
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掌握了不少解题的小技巧,就像一个个小探险家,收获满满。
二、教学内容。
1. 内容选择。
老师选的教学内容啊,那可真是精挑细选。
就像厨师做菜,选的都是最鲜嫩、最可口的食材。
这些内容既符合初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又紧密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
比如说在讲函数的时候,用到了水电费的计算例子,一下子就让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字母变得鲜活起来,同学们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数学就在咱们身边啊,可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天书。
2. 重难点处理。
重难点就像数学王国里的两座大山,不好翻越。
但这位老师可有办法,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
对于重点知识,老师反复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就像给同学们展示一颗钻石的各个面,让大家把重点看得清清楚楚。
对于难点呢,老师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台阶,同学们一步一步稳稳地往上走,不知不觉就把难点攻克了。
就像打游戏,每过一关都特别有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
1. 方法多样性。
这堂课的教学方法啊,就像一个装满魔法道具的盒子,花样百出。
老师一会儿用启发式教学,像个智慧的老神仙,抛出一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让同学们的小脑袋瓜儿自己动起来;一会儿又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同学们分成小组,就像一个个小团队,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这时候教室里就像一个热闹的小集市,充满了思维碰撞的火花。
还有啊,老师适时地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画和图表,让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就像给同学们戴上了一副透视镜,一下子看穿了数学的奥秘。
•叶邑镇中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一、评价指引思想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加、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过程。
高效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伙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数学思考,勉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数学学习办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和富有个性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评摸索与合伙交流也是学习数学重要方式。
学生应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测、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数学课堂评价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
实行素质教诲,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规定,这就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形成过程放在首位,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获得具备生命力、有用知识,掌握具备可迁移、生动活泼知识构造。
(1)“感知、理解新知”评价内容
为呈现新知能提供包罗新知本质属性感知材料;引导与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近来发展区,展开未知摸索;教师点拨与否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碰撞,顺利完毕认知“同化”或“顺应”;教学辅助手段使用与否有助于学生省时有效地发现和理解新知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摸索新知本质过程中,展开高效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并在归
纳总结新知过程中经历一种以详细思维为支柱,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解抽象概念详细化认知来回历程;
②学生对已概括新知理解与否全面、进一步;表述与否详细严谨;与否达到了学时教学规定教学
目的;
2.过程与办法
(1)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本上一种积极建构过程。
(2)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是布满观测、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数学活动。
(3)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
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别,处在同一发展阶段不同窗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别。
(4)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体现数学思想办法渗入与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否形成初步数学思想和办法,与否发展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否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数学学习环境及和谐学习氛围,以强烈责任心、严谨治学态度、健全人格影响学生,勉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课堂教学中与否可以积极积极地参加教学过程,积极摸索,布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并通过互相合伙解决所面临问题。
(3)与否关注数学学习中认知、情感发展阶段性特点,在学习素材选用和呈现、学习活动选取与组织等方面,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习数学兴趣,体验成功喜悦。
(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1)与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收集、交流、加工和解决学习信息。
(2)与否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善于质疑,变式思维,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与否敢于刊登自己看法、认真听取和尊重别人意见,各负其责,有效地进行小组内互帮互学。
2.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对数学课喜欢限度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能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布满热情,积极积极地从事探究活动,既轻松又专注,体现出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2)合伙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状况
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并能解决数学问题,并能和同伴交流思路。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建立多边、丰富、多样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学生乐意互相交往,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摸索中充分发挥智力潜能。
(3)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状况
学生能否切实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达到状态,让不同窗生各尽所能,学有所得。
(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重要评价学生与否能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收集整顿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测、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以及在学习活动中能力构造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
详细涉及: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顿和分析信息,将所获知识再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与聚合思维统一,直觉与分析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参加等方面。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师素质
(1)具备良好基本功,如:板书、口头表达能力。
组织教学到位、课堂评价合理,驾驭当代教诲技术能力比较强。
(2)具备良好数学素养,课堂用语规范、科学。
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数学思想和办法等。
(3)具备灵活驾驭课堂能力。
可以适时捕获和恰当解决生成性资源。
2.教学观念
(1)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关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变化、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良好情感和态度形成等等。
(2)关注学生个性化和普遍发展
教师能对每个学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差别,实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她们既有水平来说最大也许发展。
(3)与否关注学生积极积极地参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深”度上下功夫,让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广”度上下功夫,使每一种学生都积极地参加到知识形成过程之中,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并且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勉励学生对课本质疑和对教师超越,赞赏学生独立性和富有个性化理解和表达,培养创新意识。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教学能力
教师是学习过程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伙者,对教师教学能力,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目的制定与否精确、全面
所谓“精确”是指符合课程原则、教材和学生实际,理解和把握教学起点。
教师与否依照学生实际,充分考虑本地教学条件,拟定恰当教学内容和难度规定,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中辅导处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