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肿瘤的分类与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7.87 KB
- 文档页数:4
尿道肿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尿道肿瘤是什么?尿道肿瘤是泌尿生殖肿瘤中常见的肿瘤。
%以上患者以血尿为第一症状。
血尿及其贫血程度一般与肿瘤的严重症状成正比。
尿频、尿痛或夜尿症多表示肿瘤有坏死或浸润膀胱,类似膀胱炎。
膀胱颈或带蒂的肿瘤可导致排尿障碍或尿潴留。
输尿管积水感染导致发热和脓尿。
尿道肿瘤包括男性尿道肿瘤和女性尿道肿瘤。
男性尿道肿瘤的原发部位不同,主要是行上皮癌和鳞状细胞癌。
发病原因与尿道炎、尿道狭窄和反复尿道扩张有关,但当肿瘤侵入阴茎和会阴时,可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尿道肿瘤很少发生血液转移。
晚期最远的部位是肺,其次是肝脏和胃的转移。
男性尿道肿瘤一般以尿道阻塞、肿瘤、尿道脓肿、尿外渗、尿道瘘、尿道分泌物治疗,部分患者有疼痛、血尿或血精。
女性尿道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通常症状为尿道出血和血尿,此外,尿频、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障碍或疼痛,局部可见或接触肿块。
肿瘤坏死、溃疡、感染尿道或阴道出现黄色或血性分泌物。
晚期症状为体重减轻、骨盆疼痛、尿道脓肿、尿失禁、尿道阴道瘘或尿潴留。
尿道肿瘤的病因是什么?大约50%尿道肿瘤继发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上皮癌。
原发性尿道肿瘤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
以下因素易诱发尿路感染:①尿路梗阻:尿路结石、肿瘤和狭窄都会导致尿路梗阻。
前列腺肥大和神经源性膀胱可导致尿流不畅和膀胱残尿增多。
约60名尿路梗阻患者%并发肾盂肾炎。
②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多囊肾、肾盂或输尿管畸形和肾发育不全常导致尿膀胱输尿管回流,甚至肾回流,为细菌感染提供有利条件。
③局部创伤或防御功能下降:导尿、膀胱镜检和泌尿系统手术均可诱发感染。
④全身抵抗力低:糖尿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腹泻、心力衰竭、肾充血等尿路感染发病率增加。
⑤妊娠和性生活:孕妇雌激素分泌增加,降低输尿管平滑肌张力,减弱蠕动,妊娠晚期宫体压迫输尿管和膀胱,导致尿流不良,膀胱输尿管回流也增加。
在性生活中,前尿道细菌可直接挤入膀胱,引起感染。
泌尿外科疾病病史、诊断与治疗引言泌尿外科疾病是指影响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类疾病,包括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肿瘤等,并且包括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本文将介绍泌尿外科疾病的病史、诊断与治疗。
病史泌尿外科疾病的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
泌尿外科疾病的病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诉:患者在就诊时所表述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2.现病史:患者当前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如尿液异常、尿道溢血等。
3.既往史:患者过去患病的情况,如泌尿系感染、结石等。
4.个人史:包括过去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
5.家族史:家族成员是否有类似疾病史。
6.心理社会史: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需要细致地询问患者,并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以帮助确定正确的诊断方案。
诊断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泌尿外科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包括:1.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触诊、叩诊等,用于评估腹部、盆腔以及生殖器官的异常情况。
2.尿液分析:通过检查尿液中的生化指标、显微镜下的颗粒检查等,以判断尿液的异常情况。
3.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扫描、MRI等,用于观察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情况。
4.内窥镜检查:通过尿道插入内窥镜对泌尿系统进行直接观察,可用于检查尿道、膀胱、尿道黏膜等。
5.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的检查,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诊断方法,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确保准确诊断。
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定。
泌尿外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适用于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疾病,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利尿剂等。
尿道肿瘤病理表现及诊断方
*导读:病因不详,可能与尿道慢性刺激感染、结石、憩肉有关。
根据肿瘤组织学分类,最常见的是鳞状上皮癌,其次是腺癌。
近段尿道的肿瘤常为移行细胞癌。
肉瘤或黑色素瘤则很少见。
……
尿道肿瘤病理
病因不详,可能与尿道慢性刺激感染、结石、憩肉有关。
根据肿瘤组织学分类,最常见的是鳞状上皮癌,其次是腺癌。
近段尿道的肿瘤常为移行细胞癌。
肉瘤或黑色素瘤则很少见。
根据肿瘤局部发展,浸润及转移情况,临床分期为,0期:原位癌;A期:粘膜下有浸润;B期:浸润至尿道肌层;C期:浸润至尿道外组织或器官;D期:淋巴结转移:腹股沟淋巴结、主动脉分叉下盆腔淋巴结,主动脉分叉以上淋巴结,远处转移,如肺、肝、骨等。
尿道癌恶性程度分Ⅲ级,Ⅲ级恶性程度最高,I级最低。
尿道肿瘤临床表现
较早出现的是以尿道刺激症状为主,表现为尿频、尿痛、尿道口硬结或溃疡,伴有血性分泌物或尿后滴血。
肿瘤大者会形成梗阻可表现为排尿费力、排尿困难乃至尿潴留。
远段尿道癌的肿块突出尿道口,触之硬易出血,有的形成癌性溃疡或继发感染,有臭味分泌物。
近段尿道癌的肿块不一定突出尿道口外,但可在阴道
前壁摸到变硬的尿道或肿块。
晚期尿道癌,尿道与阴道壁完全固定,两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或形成尿道?阴道瘘。
尿道肿瘤诊断
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如有尿道出血和(或)尿道肿块者应警惕本病的存在。
作肿块活组织检查以确诊和了解肿瘤病理类型和细胞分级。
近段尿道肿瘤可借尿道造影、尿道镜和活组织等确定诊断。
作CT及MRI检查有助于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
泌外科学研究泌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泌外科学是外科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而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依靠泌外科学手术治疗。
1. 介绍泌外科学泌外科学源自外科学的发展,专门研究泌尿系统的外科疾病诊治。
泌外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手术技术的提高,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
2. 泌尿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1)肾脏手术治疗:肾脏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肾肿瘤、肾囊肿、肾结石等疾病。
常见的肾脏手术包括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等,手术目的是通过切除或部分切除肾脏来治疗疾病。
(2)输尿管手术治疗:输尿管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等疾病。
常见的输尿管手术包括输尿管镜手术、输尿管成形术等,手术目的是通过修复或清除输尿管疾病来恢复尿液正常流通。
(3)膀胱手术治疗:膀胱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膀胱结石、膀胱癌等疾病。
常见的膀胱手术包括膀胱切除术、膀胱造瘘术等,手术目的是通过切除、修复或重建膀胱来治疗疾病。
(4)尿道手术治疗:尿道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尿道狭窄、尿道结石等疾病。
常见的尿道手术包括尿道成形术、尿道切除术等,手术目的是通过修复或清除尿道疾病来恢复尿液正常排出。
3. 泌外科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泌外科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
目前,微创手术技术在泌外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时间更短,术后效果更好。
此外,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也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 泌外科学的意义与挑战泌外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提高了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然而,泌外科学面临一些挑战,如手术费用高昂、手术风险等。
因此,泌外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努力,改进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生在泌尿科疾病诊治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泌尿科是专门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学科,涉及到男性和女性的尿路系统、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泌尿科诊治中,医生经常面临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这些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尿频、尿急和尿痛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的表现。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1. 饮食调整:减少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如咖啡、茶和酒精,同时增加水分摄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
2. 避免憋尿:及时排尿,避免憋尿,以减少尿路刺激。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清洁,以预防细菌感染。
4.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二、前列腺问题男性常见的泌尿科问题之一是前列腺问题。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是常见的前列腺疾病。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1.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如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以减轻症状和缓解炎症。
2. 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经尿道电切术等。
三、肾结石肾结石是泌尿科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腰痛、血尿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1. 饮食调整:减少食用富含草酸钙和草酸铝的食物,如菠菜、花椰菜等;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产生,帮助排除结石。
2.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如利尿剂、碱化尿液药物等,以促进结石排出。
3.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或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排出的结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手术等。
四、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肾脏肿瘤、膀胱肿瘤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泌尿系统肿瘤,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2. 化疗和放疗:对于进展期泌尿系统肿瘤,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
3. 随访监测: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监测,以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五、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障碍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尿道口囊肿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语:尿道癌是发生在泌尿系统的一类病变,临床上并不常见,所以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这样的一类疾病,有些轻微的症状很多人都不是很注意或者根本不
尿道癌是发生在泌尿系统的一类病变,临床上并不常见,所以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这样的一类疾病,有些轻微的症状很多人都不是很注意或者根本不是很在意,所以等到被检查出尿道囊肿的时候才去了解。
所以,在该病严重之前,我们对于该病的了解然后进行预防就很重要。
下面就由小编来讲一讲吧。
尿道癌属于尿道上皮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
男性尿道癌大多数系40岁以上,女性尿道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病因大约50%的尿道癌继发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移行上皮癌。
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
症状:
男性尿道癌一般以尿道梗阻、肿物、尿道周围脓肿、尿外渗、尿道瘘和尿道流出分泌物而就医,部分病人有疼痛、血尿或血精。
女性尿道癌多见于老年女性,常见的症状为尿道流血和血尿,其他症状有尿频、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或性交痛,局部可见到或触到肿块。
肿瘤坏死、溃疡、感染则见尿道或阴道流出黄色或血性带臭味的分泌物。
晚期症状为体重减轻、骨盆痛、尿道周围脓肿、尿失禁、尿道阴道瘘或尿潴留。
一、常见症状如下:
1、尿道流血为主要症状。
肿瘤梗阻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
2、肿瘤大时局部可摸到包块。
女性尿道癌多沿尿道口长出体外。
3、晚期可出现尿漏、消瘦、贫血等恶液质病状。
女性尿道肿瘤12例报告
邹世民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1992(6)4
【摘要】女性尿道肿瘤,临床上较少见,预后差。
我院26年来共收治1 2例,今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964年~1990年,本院收治女性尿道肿瘤12例。
良性肿瘤3例,年龄28~49岁,平均42岁、恶性肿瘤9例,51~76岁,平均64.8岁。
临床主要表现:尿道出血9例、尿痛和排尿困难10例、尿道口肿物12例。
病理学诊断:尿道乳头状瘤、旁腺瘤、平滑肌瘤各1例。
腺癌3例,鳞癌2例,黑色素瘤2例,移行细胞癌1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转移1例,而其中腺癌有1例是旁腺瘤术后再发旁腺癌。
【总页数】2页(P44,14)
【作者】邹世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50.7
【相关文献】
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随访(附112例报告) [J], 王飚;杨勇;武志津
2.腹腔镜Burch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12例报告) [J], 顾震华;刘东明;陈群;沈敏浩;陈勇辉
3.腹腔镜诊断女性盆腹腔结核12例报告 [J], 唐晖;姚爱香;罗辉
4.肾移植术后女性下生殖道病变12例报告 [J], 罗静;金木兰
T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12例报告) [J], 杨立杰;李耀宗;张士祥;方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MOSCHINI M, XYLINAS E, ZAMBONI S, et al. Efficacy of surgery in the primary tumor site f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ncer: Analysis of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multidisciplinary database[J]. Eur Urol Oncol, 2020, 3(1): 94-101.[22]DOMINGUEZ-ESCRIG J L, PEYRONNET B, SEISEN T, et al. Potential benefit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during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for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by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guidelines panel on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J]. Eur Urol Focus, 2019, 5(2): 224-241.[23] 黄健.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9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24]HWANG E C, SATHIANATHEN N J, JUNG J H, et al. Single-dose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after nephroureterectomy for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9, 5(5): CD013160.[25]LONG X, QI L, ZU X, et al.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bladder tumors after nephroureterectomy for primary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An individualized selection strategy based on patient risk stratification is needed[J]. Urol Int, 2017, 98(3): 312-319. [26] KATZ M H, LEE M W, GUPTA M. Setting a new standard for topical therapy of upper-tract transitional-cell carcinoma: BCG and interferon-alpha2B[J]. J Endourol, 2007, 21(4): 374-377.[27]BIRTLE A, JOHNSON M, CHESTER J, 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the POUT trial):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20, 395(10232): 1268-1277.[28] FOERSTER B, ABUFARAJ M, PETROS F, et al. Efficacy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high risk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 J Urol, 2020, 203(6): 1101-1108.[29]MOSS T J, QI Y, XI L, et al. Comprehensive genomiccharacterization of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 Eur Urol, 2017, 72(4): 641-649.[30]COSENTINO M, PALOU J, GAYA J M, et al.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 location as a predictive factor for concomitant bladder carcinoma[J]. World J Urol, 2013, 31(1): 141-145.[31] OLGAC S, MAZUMDAR M, DALBAGNI G, et al.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renal pelvis: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30 cases[J]. Am J Surg Pathol, 2004, 28(12): 1545-1552.[32]MARGULIS V, SHARIAT S F, MATIN S F, et al. Outcomes of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a series from the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Collaboration[J]. Cancer, 2009, 115(6): 1224-1233.[33]RAMAN J D, NG C K, SCHERR D S, et al. Impact of tumor location on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managed by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J]. Eur Urol, 2010, 57(6): 1072-1079.[34]AZÉMAR M D, COMPERAT E, RICHARD F, et al. Bladder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 frequency, risk factors, and surveillance[J]. Urol Oncol, 2011, 29(2): 130-136.[35]HUANG C C, SU Y L, LUO H L, et al. Gender i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a large hospital-based cancer registry study in an endemic area[J]. Front Oncol, 2019, 9: 157.[36]KONG J C, GUERRA G R, PHAM T,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primary an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s Colon Rectum, 2019, 62(4): 498-508.(收稿日期:2021-02-18;修回日期:2021-04-09)(本文编辑:胡全兵)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的选择吉正国1,周海波2,孙海峰1,丁海洋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泌尿科,北京 100050;2.北京市第二医院 泌尿科,北京 100031)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保留肾脏手术中图分类号:R737.11;R73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21)06-0584-04doi:10.3969/j.issn.1008-1070.2021.06.002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1111)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其中5%~10%发生在上尿路(肾盂、肾盏和输尿管)。
尿道肿瘤的分类与治疗方法
*导读:尿道肿瘤治疗激光术后给予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
机体免疫力,同时根据患者手术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
……
由于现代生活不再以室外劳动作业为主,人们绝大多数时间都长期坐着工作,又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剧,造成越来越多的人不在参加户外活动,从而患上各种各样的基本,其中之一就是尿道肿瘤。
什么是尿道肿瘤?尿道肿瘤包
括男性尿道癌及女性尿道癌。
男性尿道癌原发性的部位而有不同,大多见的为移行上皮癌及鳞状细胞癌。
阴茎部尿道肿瘤约70%起自尿道球部。
少数起自前列腺部。
发病的原因与尿道炎、尿道狭窄及反复尿道扩张有关。
尿道球部、尿道膜部肿瘤常侵犯会阴部的深层结构组织,包括阴茎和阴囊皮肤、尿生殖隔及前列腺;舟
状窝部的肿瘤可侵犯富含血管及淋巴的阴茎头。
前尿道肿瘤则转移至腹股沟浅深淋巴结。
后尿道肿瘤则转移至闭孔和髂内、外的淋巴结,但是当肿瘤侵犯阴茎及会阴时则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
尿道癌(尤其是前尿道癌)很少发生血行转移。
到晚期转移较远部位最多为肺、其次是肝、胃转移。
一、尿道肿瘤的分类
尿道肿瘤比较少见 ,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类。
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黑色素瘤等 ,病变的早期就有尿道出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肿瘤增大较快。
良性肿瘤有囊肿、息肉、血管瘤、
乳头状瘤、平滑肌瘤和纤维瘤等。
这些肿瘤在早期病变较小 ,
不会出现症状 ,病变增大则可出现尿道梗阻症状。
男性尿道癌的发病率低于女性尿道癌。
原发性尿道癌的组织类型按其起源部位而不同。
多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占 65%~75% ,大多位于茎部及球部尿道。
移行细胞癌次之 ,占 25%~30% ,多见于前列腺部尿道。
腺癌较罕见 ,可起源于前列腺。
二、尿道肿瘤的症状
尿道肿瘤发病的起因尚不明确 ,一般可能与性交刺激、月经纸摩擦、产伤、尿道感染以及某些既往存在的外阴部病变 ,如粘膜白斑、尿道肉阜、尿道息肉、慢性尿道炎、尿道狭窄和反复尿道扩张等诱因有关 ,发病年龄多在 40~60 岁之间。
一般表现为:1. 尿频、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道刺痛及有血样分泌物。
2. X 线检查,近侧尿道癌可直接侵犯耻骨 ,造成骨质破坏 ,淋巴管造影对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帮助。
3. 细胞学检查,取晨尿做脱落细胞检查 ,也可用尿道拭子伸入尿道揩擦 ,取脱落细胞做检查4. 尿道镜检查及活检,证实有肿瘤。
5.阴道指检,尿道部可扪及肿块 ,尿道变粗、变硬。
男性沿尿道或经直肠指检可触及尿道肿块。
尿道造影有尿道充盈缺损。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尿道肿瘤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尿道肿瘤的鉴别标准及尿道肿瘤治疗手段
1.术前尽可能明确肿瘤的性质,一般下尿路较上尿路在术前容易明确,因为常可通过膀胱尿道镜取得活检。
多数情况下明确的诊
断主要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
2.用B超和IVI及膀胱尿道镜等泌屎外科易某本的检查手段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以及病变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3.如果肿瘤体积较大或有可能浸润到泌尿道管腔外,应行CT或MRI等检查,准确了解病变的范围,淋巴结、组织器官和周围血管受累情况。
4.根据肿瘤在尿道内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激光的尿道肿瘤治疗术式也不相同。
若肿瘤只限于阴茎远侧的,确定肿瘤部位及体积,将Nd:YAG石英光纤导入并输出激光治疗。
运用功率40~50W,根据病人癌灶进行调节。
在做主要瘤体破坏时,局部产生的高温向周边扩散,对残余癌细胞有间接的杀灭作用,不必似传统手术做部分阴茎切除。
由于激光的特殊效能,作者对很多例临床表现不同的恶性肿瘤进行激光手术后观察,肿瘤全消失,局部代偿性修复良好,有的病人需做器官切除的,终于促使了完整的器官,功能无改变。
位于尿道前列腺部肿瘤于膀胱镜下经尿道切除。
由于尿道球部肿瘤在确诊时往往已有广泛扩展,据报道,即使行根治性手术,亦无法治愈。
术后易复发,因而于膀胱镜下进行高功率激光治疗可减少损伤,其疗效不低于根治手术。
四、尿道肿瘤治疗术后处理
尿道肿瘤治疗激光术后给予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同时根据患者手术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
多饮水,以利冲洗尿道手术灶在修复时脱落的组织。
中药可用扶正解毒膏(参见膀胱腔内肿瘤组方及用法)。
每日观察患者排出小便,以了解有无继发
性出血。
手术后2周内排尿对尿道有轻微刺激性疼痛,除给病人足够液体以利稀释排泄物外可减少刺激症状。
常规无须处理,症状突出者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