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2
国家海洋局关于定期发布《中国海洋环境年报》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90.04.20•【文号】国海管字[1990]196号•【施行日期】1990.04.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定期发布《中国海洋环境年报》的通报(1990年4月20日国海管字(1990)196号)国务院、军队有关部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各海洋产业部门: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建设、海上生产作业及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海洋环境状况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特别是海洋灾害问题日益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所关心与重视。
为顺应客观需要,开拓更为广泛的海洋公益服务领域,我局根据多年及当年的近海污染监测、近海标准断面监测、船舶测报、海洋浮标监测、沿海海洋台站观测,以及各类专项调查所获资料,结合海洋环境的研究、预报和警报等综合分析结果,于每年第一季度末发布上一年度的“中国海洋环境年报”,以便各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这些情况,并对当年可能出现的异常与灾害及早作准备,以保障沿海及海上生产、开发活动的安全、海洋环境的保护、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为海上执法管理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还将编制内容更详细、信息量更大的三份专项公报或年报,即“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海平面公报”及“中国近海海域环境质量年报”。
这三份材料社会更为关心,定于每年五月份发布。
鉴于“年报”的使用范围较大,为不断改进并完善此项工作,望各部门及时将“年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反馈我局,同时还望各部门将自行开展的海洋环境研究、调查所获成果通报我局,以期使“年报”内容更充实、服务效果更好。
来函或材料请寄:天津市七十五号信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邮政编码:300171。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2000年6月27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实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就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的重要意义发布海洋环境公报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及资料,对海洋环境现状作出客观评价,并向社会公众公布的一种行政行为。
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这是国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编制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
通过发布海洋环境公报,可使公众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状况以及环境破坏问题给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同时,海洋环境公报对各级政府制定海洋环境政策和环境整治措施、确定海洋环境管理目标、减轻海洋灾害、调整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各地人民政府应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公报工作的领导,把各方面工作做好。
二、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海洋环境公报工作要以提高全社会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坚持为海洋管理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宗旨,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做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海洋环境公报的编制和发布工作。
浙江省台风风暴潮检索分析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王勤;李冬【摘要】文章根据台风风暴潮预报的业务需求,利用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多年积累的台风和台风风暴潮历史数据,开发台风风暴潮检索分析系统,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和检索分析平台2个部分,其中显示和检索采用B/S架构,借助GIS技术,以Web方式实现;可快速和准确检索相似台风及其影响下的风暴潮信息,为台风风暴潮的经验预报提供依据,提高预报效率.【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台风风暴潮;相似台风;经验预报;海洋灾害;预报减灾【作者】王勤;李冬【作者单位】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杭州 310007;杭州幂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8;S421;P70 引言风暴潮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海岸,是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和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绵长,河口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每年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侵袭[2],是全国台风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3],受影响的海岸线超过6 600 km,其中大陆岸线达1 840 km。
因此,准确预报台风风暴潮对于浙江省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已有很多较成熟的海洋数值模型可用于风暴潮数值模拟和预报[4]。
我国学者冯士筰[5]和刘凤树[6]从20世纪70年代起较全面地开展了风暴潮机制和预报的研究工作。
目前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业务化的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是ADCIRC,其中加入了浙江省海岸线最新调查成果。
除参考数值预报结果外,风暴潮预报还受很多难以精确表达的因素的影响,需要经验预报进行修正。
黄子眉等[7]对经验预报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确定公式的系数;谢亚力等[8]将国外学者研究提出的动力线性模式应用于钱塘江河口台风风暴潮的经验预报中,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增水过程趋势大体一致,高潮位增水值预报具有较高精度。
2019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六)1、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采用( )。
A、第一开发制B、平行开发制C、企业开发制D、联合开发制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2、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的最高期限是()。
A、15年B、20年C、25年D、30年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3、中国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时间是()。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4、沿海国在大陆架的权利不包括()。
A、开发自然资源B、授权和管理在该区域进行钻探活动的专属权利C、建造、使用人工岛的权利D、大陆架上覆水域的主权权利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D5、古罗马时期,海洋被视为()。
A、无主物B、共有物C、领海D、公海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6、以下用岛活动不需要缴纳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有()A、依托海岛围海养殖活动B、在岛上建设气象观测站的用岛活动C、在岛上进行旅游设施建设D、在岛上进行仓储建设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7、下列情形,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海岛使用注销登记的是()A、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B、因自然或者人为原因,海岛基本情况发生明显变化的C、因填海等原因造成用岛范围、面积等发生变化的D、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续期的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8、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隶属于美国的哪个部()?A、农业部B、海洋部C、商业部D、科学部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9、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必须先行。
我国“科技兴海”活动何时开始实施?()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 年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于( )年颁布。
A、1993年B、1996年C、 1998年D、2000 年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11、第( )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于1996年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是“海洋管理与二十一世纪”。
A、二十二B、二十三C、二十四D、二十五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1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生效A、1993 年B、1994 年C、1995 年D、1996 年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3、我国舟山渔场的主要捕捞对象不包括()。
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篇一:海洋环境公报】近五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对比报告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入海河流众多,流域范围广阔,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
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记录的海洋生物22 629种,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海洋功能区、入海污染源及海洋环境灾害监测工作,推进了全海域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专项监测工作。
2010年,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水环境质量监测。
各季节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
夏季全海域海水中营养盐、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
全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
2012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2013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