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案 (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78.17 KB
- 文档页数:7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日月潭》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详细内容涉及了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重点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得名由来以及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日月潭》。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 精讲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由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日月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台湾省日月潭(2)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3)得名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景色特点:清晨:薄雾、晨星、灯光、隐约、仙境;中午:阳光、湖水、清晰、展现、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日月潭》。
该文以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为题材,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和有趣传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并会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对祖国宝岛台湾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美景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生字词,并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去过的美丽景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问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日月潭》2. 生字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朗读课文,给家长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日月潭的画。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部分。
(2)见课文内容。
(3)开放性作业,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等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②学生能够理解描写美景的句子,体会日月潭之美;③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美景,体验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并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等,并理解词意和文意;2、难点:学会运用生字词,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情境导入)教师呈现一张日月潭的,提问学生“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有什么特点”,生答:“一边圆圆的,一边弯弯的”。
师说:“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个湖一边圆圆的像太阳,一边弯弯的像月亮,它就是我们祖国宝岛台湾的风景名胜——日月潭,那里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风景都很美丽。
那么今天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台湾,游览日月潭”(二)新课讲授:1、初读(1)学生自查生字词:朦胧、附近、茂盛、建筑、清晰、隐隐约约、仙境,教师检查生字词笔画笔顺读音结构偏旁。
如老师提问学生“朦胧二字的结构是怎样的,朦字共有几笔,怎么读”教师着重强调“朦胧”的写法,二字都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朦”字的笔画较多,共有17画,但是与之前学习过的“蒙”字很相似,只需要在左边加上一个月字旁,在读音上,注意读准后鼻音。
胧字也与之前学习过的龙字相似,注意读音即可。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认为日月潭在阳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晰,在雨天的时候也很美丽。
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总结本文的大意是日月潭的美景;2、精读(1)教师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日月潭是在什么地方,名字是怎么来的,风景怎么样”引导学生概括每一段段意,从学生的描述中可知道第一段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第二段说明了日月潭的名称来源,第三段描写日月潭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色。
日月潭-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朗读课文《日月潭》。
2.能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言表达,并掌握部分生词的拼音及意义。
3.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历史、文化以及风景特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课文《日月潭》的朗读。
2.背诵课文生词词汇表中的生字词,并学习它们的拼音和意义。
3.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历史、文化和风景特色等相关知识。
4.课堂练习及答疑。
三、教学重点1.概括日月潭的基本属相及其特色。
2.背诵课文生词词汇表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其意义。
3.能熟练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1.掌握日月潭的历史、文化、特色和风景等相关知识。
2.熟练掌握生字词的拼音及意义,能够正确运用于课文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课堂上放映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及时纠正,保证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整个课文。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在黑板上呈现生字词表,学生听读并背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和拼音,老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正确性进行纠正。
4. 相关知识讲解•老师讲解日月潭的位置、历史、文化和特色等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更多新知识,并增加对这个文化名胜的感性认识。
5. 课堂练习•按照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言语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6. 课文评价•教师请学生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对日月潭进行一分钟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梳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要通过教案记录自己的教学感悟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密切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三)10日月潭|人教(部编版)10 日月潭知识与能力1.会写9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读记课后描写日月潭的重要短语,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细腻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谜、形声记忆等方法识字。
2.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图画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积累语言。
了解日月潭的形状特点和一天中景色多变的特点,感受祖国河山的秀丽。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识。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呢?在我国宝岛台.湾中部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是台.湾最大的湖。
这个湖就是——日月潭。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围、胜、华、童、境、现”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如围=口+韦,胜=月+生。
用“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迹:“亦”两点呼应,末笔捺长而托上。
央:底横稍长,竖撇过了横向左撇,撇捺舒展。
现:左窄右宽,撇往左伸长些,竖弯钩要有力度。
易错提示:名: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日”。
展:里面是两横,不要多写一横。
(3)多音字。
华⎩⎨⎧hu á:华丽 华而不实huà:华山(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尧:绕(围绕)——浇(浇花)——烧(烧水)皮:披(披肩)——玻(玻璃)——波(波浪)——坡(山坡)——破(破旧)(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第【1】篇〗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央、丽、展、现”4个生字。
2.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3.学会利用关键词背诵课文的方法,指导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第二—五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2.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日月潭湖水碧绿群山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2.复习文意:回想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介绍了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它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景色。
(板书:日月潭)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5自然段,结合关键词语,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
2.探究过程(1)学习第2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3.探究活动(1)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提取关键词。
预设1:这个自然段共有2句话。
预设2:第一句:湖水碧绿。
(出示日月潭的,理解“湖水碧绿”的意思)。
(板书: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
(板书:日潭、月潭)②思考:为什么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预设: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一面像圆圆的太阳,所以叫“日潭”,一面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③选出每一句的关键词,填写下面的表格:名字的来历第一句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引导:看表格中的关键词,回想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 《日月潭》(教案)我准备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日月潭》。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第十章《日月潭》。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风景秀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
课文通过描绘日月潭的景色和传说,让读者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和祖国宝岛的魅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难点:描绘景色和传说的表达方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日月潭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台湾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词。
2. 让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3. 布置生字词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景色和传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
四、描绘景色和传说的表达方式(10分钟)1. 分析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色。
2. 让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描绘自己喜欢的景点。
3. 分享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的理解。
2. 强调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日月潭板书内容:景色描绘:山峦、湖泊、青葱、碧绿传说:仙女、宝镜、美丽传说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喜欢的景点,并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这座景点的喜爱。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日月潭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宝岛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日月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十课《日月潭》。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台湾省著名的日月潭风景区,通过描绘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76页至第77页,详细内容为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和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2.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读写生字,理解词义。
4.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描绘的日月潭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游览过的美丽景色,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生字词:清晰展示本课生字词3. 课文结构:简明扼要地展示课文结构,突出重点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大自然的热爱。
答案:(1)课后自主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2)示例: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著名景点。
湖水碧绿,周围山峰环绕,景色宜人。
潭中还有美丽的小岛,如日潭和月潭,它们犹如两面明镜,映照着天空和周围的景色。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10.日月潭》。
这是一篇描写我国宝岛台湾著名景点——日月潭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3. 让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日月潭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日月潭的美丽。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日月潭吗?对它有什么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文《10.日月潭》。
2. 课文学习:a.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日月潭为什么叫这个名字?c.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 生字词学习:a. 让学生自读生字词,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b.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
c. 让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4. 课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日月潭日月潭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并背诵第24自然段。
2.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3. 家长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们课后去搜集更多关于日月潭的资料,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份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