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八上第八课《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word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美术《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说课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了达到“了解现代主义美术”,通过欣赏活动,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这一目标,我采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形式: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景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必要手段。
通过图片展示赏析,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
因此,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中循序渐进,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效、高效中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依据)。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依据: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目的:使学生初步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总结出创新给人类交通带来方便快捷的生活。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说课《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
属于造型•表现课型。
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
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
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让学生读懂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还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教是为了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使本课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一下教学方法: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单元第1课,是继《五角星》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案人美版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教材:人美版第15册第8课?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课题:?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授课人:樊珺课题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
属于造型·表现课型主要是对现代绘画色彩搭配作一个全面的分析,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作品的主题是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根底上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于拓展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开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师〕: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开展,绘画逐渐淡化了再现客观事物的功能,艺术家们更多的是表现对世界的看法,抒发感情,对于绘画来说,画得像与不像、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尽力去表现和把握他当时的心态,画他所感动的东西,因为他相信好的画是画面自身显现出来的,气魄在画的骨髓里,气息是清新和自由的,色彩以它的活泼雀跃在尽情地比照并显现和流动于我们的眼前。
人美版初二美术上册《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将进行人美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的说课。
我主要从教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和板书这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
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
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
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2、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绘画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过程方法: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及确定依据: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关键:理解色彩的搭配规律与情感表达。
确定的依据为:初二年的学生在初一年的时候已学过《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对于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我们发现学生在小时候,虽然对于色彩知识知道得并不多,却能无拘无束的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随着认知的成长,学生反而失去了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色彩搭配知识的同时,又激起学生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少些条条框框,多一些情感的发泄,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二、说教法及选择依据: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教师不是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这一现代教育观念。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学校:大连市第四十五中学教师:马世杰《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学科:美术年级:初二课时:1课时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五册二、教材分析:《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
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
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
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学到色彩搭配规律,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现代绘画的代表性流派、画家及其代表作。
B、比较现代绘画与传统绘画在色彩搭配上的不同,能说出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特点。
(2)、过程与方法:A、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收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归纳自己的观点。
B、能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完成一幅体现现代绘画色彩搭配的装饰画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通过感受现代绘画的色彩魅力,体会画家的情感表达,提高审美情趣。
B、学会运用艺术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
C、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沟通,并客观评价他人作品。
2、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现代绘画色彩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关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利用网络资源,发现现代绘画色彩的搭配规律与情感表达。
3、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有一定的色彩知识基础。
(2)学生能独立思考,有小组合作的经验,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学生有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的意愿与热情。
4、教学策略:教师引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
人美版美术八上第八课《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word说课稿厦门市翔安一中陈晓州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
属于造型·表现课型。
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
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
旨在通过观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关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观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明白作品,有助于深入明白得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观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躯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绘画色彩搭配的差不多知识。
(2)、过程方法:把握色彩搭配的差不多规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关键:明白得色彩的搭配规律与情感表达。
4、学情分析:初二年的学生在初一年的时候已学过《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关于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我们发觉学生在小时候,尽管关于色彩知识明白得并不多,却能自由自在的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随着认知的成长,学生反而失去了那种纯确实艺术表现。
如何让学生在把握色彩搭配知识的同时,又激起学生那种纯确实艺术表现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少些条条框框,多一些情感的发泄,是学生乐意同意的。
5、教材处理:我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书本教材,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选用教材中的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让学生更注重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
6、资源分析: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躯体验参与课堂教学。
学校通化县东宝中学教师谷春海作品欣赏1.欣赏作品《舞》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赏析①画家简介②色彩搭配③所画内容④作品表达由于时间的缘故剩下的5幅作品我们就不一一欣赏了,现在我们来选一幅同学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一幅作品中,同学们最想了解哪一幅?2.选一幅作品学生进行欣赏我们欣赏作品《舞》时,是分4个骤来来欣赏。
现在就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作品《》的欣赏,现在的时间留给你们。
小组汇报我们欣赏了《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中的6幅作品,具体研究了其中的2幅,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说一说现代绘画艺术有哪些特征?3.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说出对作品如何进行赏析,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钥匙。
引导学生总结欣赏现代绘画作品的四个步骤,为以下学习内容铺垫使学生了解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为绘画创作提供依据。
课题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大师们对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从中体会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将现代绘画中的色彩搭配与生活中的设计相结合,完成课后学习建议2,设计一个手提袋图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分析的能力,色彩搭配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色彩、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将现代绘画中的色彩搭配与生活中的设计相结合,完成手提袋图案设计。
通过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大师们对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从中体会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老师准备了两张卡片,请同学们一起观看一下。
a红b蓝提问:看到这些颜色,让我们联想起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2.欣赏传统的绘画作品这些油画都是已往我们所欣赏的传统绘画作品,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研究的和以往不同,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通过直观联想色彩感受色彩欣赏传统绘画作品,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作以铺垫绘画创作我们已经了解了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现在我们结合这一特征完成课后学习建议2。
老师对小组合作的作品要进行评比,老师设定了几个奖项,分别是:最具抽象奖、最具幻想奖、最佳解说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作品奖。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人美版八册第15 课
《自由的呐喊》
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
(师):除了这两点还有明度对比,如:柠檬黄明度高,紫色的明度低。
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
(师):色彩的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生统一和谐的效果,称为色彩
、色彩调和法。
咖啡座》利用了补色对比。
《
瓶
中
的
14
朵
向
《星月夜》
《夜间咖啡座-室外》
《两个女孩》
《威斯敏斯特桥》
《学生作品》
银、
《学生作品》
《蓝马》
《学生作品》
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
《鲁蒙的宽阔女罩衫》《呐喊》
、
《大堤上的缺口》
《门》
《雨》
预留质疑的时间。
质疑是学生主
11。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前言色彩是绘画作品中最基础的元素之一,也是最能够表现画面情感和氛围的要素。
在现代绘画中,色彩搭配对于作品的表现力和美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深入研究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对于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技巧。
2.学会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创作具有个性和美感的绘画作品。
3.增强学生对色彩表现力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教学重点1.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技巧;2.调色技巧的运用;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准确把握色彩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色彩释义请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定义色彩。
然后将各组总结的定义释义进行展示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
2.展示绘画作品展示几幅现代绘画作品,让学生看一遍,大声说出自己的第一印象。
然后让学生就作品的色彩、线条、造型、构图等要素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评论。
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对作品表现力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色彩表现对人的情感的影响。
二、学习新知1.学习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技巧给学生介绍现代绘画中,常用的几种色彩搭配技巧,如对比色搭配、相似色搭配、暖色调搭配和冷色调搭配等等。
并结合几幅具体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
2.学习调色技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色彩表现,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调色技巧,如颜料的搭配和混合方法、色彩明度和饱和度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的调色题目,并让学生自行调配颜料,完成画面的涂色,从而巩固所学。
三、课堂实践1.个性绘画作品创作在教学前,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一些素材,如花卉、风景、人物等。
每个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素材,并通过所学的调色技巧和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技巧,创作出自己的个性绘画作品。
2.讨论和分享在创作完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把作品放到桌面上,进行讨论和分享。
可以让学生自己解释作品中的色彩搭配、表现情感的方式,同时让同学和老师进行评论。
四、课堂总结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进行总结:1.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对于画面的表现力和美感有什么影响?2.调色技巧的掌握,有助于我们如何更好的表现色彩效果?3.今天的绘画作品创作,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调色技巧的掌握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加一些练习环节。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2011-09-20)以下附录一篇与此课题相关的论文,此文是在本课教学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探究,在湖北省2009年教科研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此文荣获省级二等奖初中学生色感训练中油画棒临摹教学探究色彩感觉的训练和色彩知识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是我们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色彩作为绘画的主要造型语言之一,在学生美术基础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有明确指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要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基本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要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第四学段(7—9年级)即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
考查学生能力时,要看学生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
上面是“标准”对我们的要求,而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能达到以上标准,获得上述能力,则非常困难。
笔者近期做的一项《关于天河中学七年级学生美术基本素养和学习态度的调查报告及其相关对策研究》中,对学生色彩学习作了相关调查。
考查学生在小学阶段有没有用颜料绘画练习的体验,280名被调查学生中只有18.3%的学生接触过色彩,59、1%的学生极少接触,还有22、6%的学生从未接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缺少。
为了在初中补充和加强学生的色彩表现和色彩感觉,让学生们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找到对色彩的感觉,我针对初中美术教科书中关于色彩的内容并综合考虑学生实际,在色感训练中设置了油画棒临摹教学,即让初中学生尝试如何用油画棒这种材料在临摹现代名画的过程中,体验色彩、找寻色彩、表现对比、调和与搭配等方面的乐趣,教学效果不错。
绘画中,色彩对于情感表达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它不仅表现为对物象的客观感受,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主观情感表达的形式语言,在学生色彩知识缺乏,色感意识较差和色彩表现技巧欠缺的前提下,我们引导学生用油画棒作临摹名画的教学就显得尤其有意义。
教案现在绘画的色彩搭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色彩搭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冷暖、色彩的面积和形状。
2.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搭配、类似搭配、冷暖搭配、明暗搭配、纯度搭配。
3. 色彩搭配实践:学习色彩搭配方法,运用色彩知识创作绘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
2. 示范法:展示色彩搭配的实践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搭配和创作。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分享色彩搭配心得和创作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色彩的基本知识、搭配原则和实践案例。
2. 绘画材料:彩色铅笔、水彩、马克笔等。
3. 参考资料:色彩搭配实例、优秀绘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绘画作品为例,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对色彩搭配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3. 示范演示:教师展示色彩搭配的实践过程,讲解搭配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搭配的效果。
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和实践,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色彩搭配的奥秘,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色彩搭配在现代绘画中的理解和应用。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色彩搭配主题,共同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展示小组对色彩搭配的理解和创意。
七、案例分析1. 分析名画:让学生研究一些著名的现代绘画作品,特别是那些以色彩搭配著称的作品,分析作者的色彩运用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课堂教学设计确山县蚁蜂镇初级中学黄黎明一、教材分析:本课课题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五册第八课《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作为一堂欣赏课,本课的设置主要是讲解“色彩搭配”。
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一下,如何用色彩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情绪、心境,把它宣泄在自己的画纸上,运用到设计中。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绘画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搭配规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
三、重点难点:1、重点:色彩的搭配规律和色彩的情感表达。
2、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四、教具:多媒体,课本五、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展示法。
六、板书设计: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一、作品欣赏二、分析与讨论七、教学过程:1、导入:屏幕出示几张梵高,马蒂斯,卡拉瓦乔等画家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体会作品作品传递的视觉感受。
让学生就作品的绘画风格与色彩特点谈自己的认识,教师引导并简要点评,给予适当鼓励。
通过欣赏,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现代绘画给人带来的鲜明色彩感受,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入课题,导入本课。
(板书课题2、探究:A、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本课提到哪些重要画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与传统绘画相比较现代绘画色彩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B、提问并让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给予补充。
教师讲解并指导欣赏,结合图片讲解画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并分析作品在色彩搭配上的特征。
3、欣赏:A、野兽派:马蒂斯——《舞》《餐桌》代表赏析。
B、塞尚——《静物苹果篮子》代表作赏析。
C、印象派:梵高——《向日葵》《间率甜咖啡座》等,代表作赏析。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教学重点:感受现代绘画中各流派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感情世界。
把人类的情感与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色彩的感染力紧密地连接起来。
教学难点:认识绘画发展中客观描绘与主观表现之间的区别,从而了解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之间的共通与对比。
分析艺术家是怎样通过色彩来表达他们丰富和复杂的内心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现代绘画与传统绘画的不同。
感受现代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所呈现的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尝试大胆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评述,使学生在感知、领会、领悟作品的过程中,锻炼细致比较,敏锐观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画家的个性和情感,培养积极钻研的态度以及学会用颜色表述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以及热爱生活中的色彩。
教学过程:1、导入。
色彩搭配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它能够表达人们特定的思想。
欣赏图片:色彩构成《酸、甜、苦、辣》学生欣赏并议论色彩搭配产生的神奇效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现代绘画中的色彩搭配。
2、现代绘画的色彩特点。
既然要研究现代绘画,就要把它和传统绘画来进行对比,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差别。
⑴《加歇医生像》(凡高,荷兰)《教皇英诺森十世》(委拉斯凯兹,西班牙)同样是表现人物的肖像,一个用庄严的姿势和古典暗沉的色彩,一个用随意的生活化的动态和鲜艳明快的色彩。
⑵《圣维克图瓦山》(塞尚,法国)《破晓》(雷斯达尔,荷兰)同样是描绘有云多和远山的风景,一个同真实完整的形象和现实中肉眼所见的颜色,一个用破碎开来的色块,存在于意象中的色彩来构成画面。
⑶《舞(第2号)》(马蒂斯,法国)《舞蹈》(朗克列,法国)同样是描绘人物的舞蹈动作,一个采用传统的画法和中世纪暗沉的色调,一个采用鲜艳热烈的对比色。
▲马蒂斯,是“野兽派”创始人之一。
他用强烈的原色作画,无视色彩与现实的关系。
他用大面积的孔雀蓝做背景,并使用黑色进行蒸腾和蔓延,如同人对上苍未知力量的敬畏,而舒展的线条勾勒出的火红的人体,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初中美术:《色彩搭配》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3. 运用色彩搭配知识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1. 色彩搭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色彩搭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冷暖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 通过例子和图片,讲解不同色彩搭配方法的效果。
3. 分组练(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色彩搭配方法进行练。
-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尝试和分享彩色搭配的经验。
4. 创作活动(30分钟)-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自由创作一幅画作或设计作品。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性化的色彩搭配技巧。
5. 作品展示和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成果,强调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对色彩搭配的兴趣和思考。
2. 小组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3. 创造性实践法: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价学生创作作品的色彩搭配技巧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面反馈,了解他们对色彩搭配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入和讲解示例。
2. 绘画和设计工具供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使用。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色彩搭配,进一步加深对色彩搭配的理解。
2. 提供更多的创意和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拓展色彩搭配的应用范围。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实践,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色彩搭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了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了自己的美术作品。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说课稿
厦门市翔安一中陈晓州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
属于造型·表现课型。
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
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
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绘画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过程方法: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关键:理解色彩的搭配规律与情感表达。
4、学情分析:
初二年的学生在初一年的时候已学过《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对于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我们发现学生在小时候,虽然对于色彩知识知道得并不多,却能无拘无束的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随着认知的成长,学生反而失去了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色彩搭配知识的同时,又激起学生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少些条条框框,多一些情感的发泄,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5、教材处理:
我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书本教材,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选用教材中的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让学生更注重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
6、资源分析:
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参
与课堂教学。
课程资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学校资源: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图书馆等资源。
教师资源:教师通过网上和课外图书收集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扩大教学容量。
二、说教法:
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
则,贯彻“教师不是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
学生的教育”这一现代教育观念。
在作业设计上考虑学生的差异,
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的作业。
2、引导教学法:教师首先创立一种开放性的氛围,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
发现,根据学生的个性表现和长处所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掘
这两方面的潜力,以学生能寻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为
最终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
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3、谈话式教学法:采取谈话式教学法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在一
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三、说学法:
1、游戏学习法: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出
于学生的兴趣,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2、创新学习法: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观念上突破以前的定
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胆突破,力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的见解,共享彼此的材料,培养学
生合作意识、整体协调能力,既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在团
队合作中突显个体创造能力。
4、体验学习法: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体验、感受大师对色彩的运用。
体验艺
术创作的多样性,这也是一种创新学习的心智活动。
四、教学手段采用:
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