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句子国学
- 格式:docx
- 大小:19.57 KB
- 文档页数:6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三字经》、《论语》、《⽼⼦》这些国学经典你读了吗?下⽂是yjbys店铺为⼤家分享详细的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论语》 0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来,不也很快乐吗?⼈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 02、⼦⽈:“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译⽂】孔⼦说:“君⼦饮⾷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那⾥去匡正⾃⼰,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03、有⼦⽈:“礼之⽤,和为贵。
”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最为重要。
” 04、⼦⽈:“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论语》 【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我,就怕⾃⼰不了解别⼈。
” 05、⼦⽈:“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矩。
”《论语》 【译⽂】孔⼦说:“我⼗五岁⽴志学习,三⼗岁⽴⾜于社会,四⼗把握了知识⽽不致疑惑,五⼗岁了解并顺应了⾃然规律,六⼗岁听到别⼈说话就能明辨是⾮真假,七⼗岁可以随⼼所欲,⼜不超出规矩。
” 06、⼦⽈:“君⼦周⽽不⽐,⼩⼈⽐⽽不周。
”《论语》 【译⽂】孔⼦说:“君⼦普遍地团结⼈⽽不相互勾结;⼩⼈相互勾结⽽不能普遍地团结⼈。
” 0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 【译⽂】孔⼦说:“只读书⽽不深⼊思索就会茫然⽆所知;只是空想⽽不读书就会产⽣疑惑。
” 0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 【译⽂】孔⼦说:“看见贤德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就要反省⾃⼰。
” 09、⼦贡⽈:“君⼦之过也,如⽇⽉之⾷焉:过也,⼈皆见之;更也,⼈皆仰之。
”《论语》 【译⽂】⼦贡说:“君⼦的过错,就像⽇⾷和⽉⾷⼀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国学经典50句] 国学经典语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国学经典的句子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50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50句【精选篇】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8.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1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1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4.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8.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1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2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22.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2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明·吕坤《呻吟语·应务》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3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3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国学1000句金句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人之初,性本善。
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 有志者,事竟成。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8.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11. 言必信,行必果。
12.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1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4. 听取多劝,善者从之。
15. 愿闻其详,将以记之。
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1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22.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5.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8.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1.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7. 慎独,厚德载物。
38.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9.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40. 有志者事竟成,百折不挠者常胜。
4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3.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4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6.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8.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49.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5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品读国学经典句子
1. 众善奉行,日新月异。
——《大学》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中庸》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7.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
9.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孟子》
10.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左传》
1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12. 始于足下,必有所终。
——《论语》
1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礼记》
14. 无欲无求,寂然自得。
——《庄子》
15.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耐其味。
——《易经》
1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礼记》
17. 待时而动,百事皆成;逆时而动,万事皆败。
——《易经》
18. 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与天地并生。
——《庄子》
19.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道德经》
20. 福无常贵,祸无常贱。
——《左传》
21. 莫测高深,以显清浅。
——《庄子》。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2、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
——《荀子·仲尼》3、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6、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墨子·02章修身》7、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墨子·01章亲士》8、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诗经·鹊巢》9、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荀子·正名》10、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05章七患》11、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1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大学·第十一章》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14、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墨子·11章尚同(上)》1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16、惟仁者宜在高位。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17、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荀子·正论》18、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诗经·猗嗟》19、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
——《墨子·21章节用(中)》20、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荀子·解蔽》21、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管子·牧民》22、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2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专注的国学经典句子
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三人行,必有我师。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实事求是,大公无私。
6. 儒以德为本,道以思为先。
7. 文以载道,尧舜商周,经世致用。
8. 四书五经,治国安邦之经典。
9. 三綱五常,为君之道,为人之道。
10. 仁者爱人,义者敬人,礼者顺人。
11.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3. 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以爱待人,以德待人。
14.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15.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材料为先。
16. 君子不器,不德则难成其器。
17. 人之有德,非木石之类也。
18.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9.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0. 一粟之利,必见于千里之田。
国学经典语录文案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这句话强调了人应该不断自我进步和完善,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自己。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广泛涉猎,深入探究,审慎思考,明确分辨,坚定践行。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这句话说明了对于学习的态度,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好,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而学习。
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这句话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即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6. 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避免自满和骄傲,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受益。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这句话强调了人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不被富贵、贫贱、威武等外界因素所动摇。
以上只是部分国学经典语录文案,希望这些语录能够激发你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2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2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2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2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2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3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3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3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3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8、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3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4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4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天子章》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4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4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4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 君子成人之美,不愉于言色。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君子不器。
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 君子之道,独行而不远。
1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6. 君子之爱人也广,众人之爱己也密。
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
1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国学经典短句子古语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叫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什么样的国学经典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经过我们的推荐大家一定不会后悔阅读国学经典短句子这篇文章,非常感谢您花时间阅读这段文字!1、学习国学,阐释中华文化精髓,探索中华民族的强大之路。
2、国学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自信的源泉,要珍惜传承弘扬。
3、传统美德,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是爱国主义的根基。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爱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
5、中华民族是铁肩扛起百年重担的民族,让我们一起齐声喊出爱国口号,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6、爱国是一种富有情感和精神的行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7、发扬爱国精神,学习国学就是呈现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手段。
8、我们的民族之魂,正在用正能量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9、国学是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钻研这些经典,让它们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10、传承国学,弘扬中华文化,铭记历史,提升民族自信。
11、以德服人,以国家之利为己任。
12、国之瑰宝,文化丰厚,笑傲世界,自信从容。
13、爱国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盡一份责任。
14、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限于政治学科领域,应该渗透到各个方面。
15、爱国之人,肩负重任,积极奉献,心怀信仰,执着追求。
16、爱国之人,心系国家,恪守道义,不离正道。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只有我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助力。
18、儒家思想提倡“仁者爱人”,接纳多样文化,传承多元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9、岁寒知松柏,悌恒维良友,共同面对风雨,共同守护祖国的边疆。
20、让我们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21、传承中华文化,培植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崛起之路的必由之路。
关于国学经典的金句
1. 君子以自强不息,内修外举,感天地之至道。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 学非止于言,学而实则有得。
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8. 不怕慢,只怕停。
9.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10. 见微知著,存大在小。
11. 愿做平凡之人,支撑起不平凡的人生。
1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14. 虚怀若谷,得谦以养尊。
1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6. 知足常乐,生活充满满足和快乐。
1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8. 真理不怕审视,谬误不怕辩驳。
1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经典句子国学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6、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1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2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国学经典名言名句1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高校》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国学经典名言名句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满招损,谦受益。
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2、上善若水13、治大国,若烹小鲜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1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国学经典名言名句3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04、年年岁岁花相像,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00句必读国学经典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
国学经典摘抄大全
以下是一些国学经典的摘抄: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2、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齐其家必先修身。
修其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8、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1、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国学经典感悟句子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6. 礼尚往来,德润物细。
7. 知足常乐,知止常安。
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0. 君子之心,精神忍耐。
11. 德行天下,乾坤自奋。
12. 忍辱负重,功名自成。
13. 好事多磨,破壁见光。
14. 不怨天尤人,持之以恒。
15. 志当存高远,心若涤荡澄。
1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7. 真理在手,天下共奔。
18. 勇者无畏,智者无敌。
19. 墨守成规,必将被取代。
20. 孔孟之道,礼义廉耻。
2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2. 求学求道,学海无涯。
23. 道法自然,顺天应人。
24. 直言无讳,诚信为本。
25. 忍辱负重,历经磨难。
26.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2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8. 活到老,学到老。
180句古典国学名句,提升你的国学涵养《诗经》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国学的经典语录国学经典语录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论语》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国语》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道德经》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楚辞》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楚辞》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孔子《论语》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易经》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1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道德经》14、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楚辞》15、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孔子《孝经》1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道德经》1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冯梦龙《警世通言》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论语》20、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
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道德经》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易经》2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道德经》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论语》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
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国学经典书签,国学经典的句子
1、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史记·五帝本纪》
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4、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
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
不知贯,不知应变。
——《荀子·天论》
5、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墨子·15章兼爱(中)》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7、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老子·德经·第六十二章》
8、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之胜也,而令乃行。
——《管子·重令》
9、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篇》
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墨子·16章兼爱(下)》
1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篇》
12、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礼记·中庸》
13、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庄子·内篇·人间世》
14、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
15、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中庸·第三十三章》。
经典句子国学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6、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2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33、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4、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36、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3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9、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恒也。
4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4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0、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4、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5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6、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9、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6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65、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8、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7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7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