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03.99 KB
- 文档页数:11
主备:罗晓晖讨论:易积军,罗晓晖执教人:罗晓晖,易积军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文学的成就.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一)快乐自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1.(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近(5万)首。
2.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张旭创造了(“狂草书”),怀素将张旭的狂草发扬光大。
3.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著名。
盛唐画家吴道子,(人物)画和(山水)画造诣很高,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吴道子画的《天王送子图》,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
4.(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
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位于(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
5.莫高窟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其中最为优秀的作品是(临空飞舞的飞天)和(反弹琵琶、载歌载舞的仙女)。
6.隋朝的(万宝常)和唐朝的(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隋朝时期的舞蹈有雄劲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
唐朝的《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是其中的代表。
(二)合作探究1. 联系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提示:莫高窟能保存至今,主要是由于敦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敦煌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公50毫升左右,干旱少雨,再加上风沙的埋没,因此对文物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三)展示交流(四)课堂小结1.诗歌的黄金时代2.书法与绘画3.敦煌莫高窟4.音乐和舞蹈(五)达标训练1.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右图中,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假如你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A )A.甘肃省B.河南省C.陕西省D.四川省2.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C )A.展子虔B.阎立本C.吴道子D.顾恺之3.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D )A.散文B.传奇C.戏剧D.诗歌4.以下哪位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B )A.白居易B.李白C.王维D.杜甫5.下面属于白居易诗的是(A )A.《秦中吟》B.《蜀道难》C.《新安吏》D.《早发白帝城》6.《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C )A.柳宗元B.颜真卿C.柳公权D.杜甫7.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B )A.山水画B.人物故事画C.写意画D.花鸟画8.列举隋唐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
七年历史《隋唐的文化艺术》教案(中华书局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掌握隋唐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诗歌等。
(3)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1)了解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作品。
2.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1)了解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代表性书法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作品。
3. 隋唐时期的诗歌(1)了解隋唐时期诗歌的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4. 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1)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传播途径,如丝绸之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3)隋唐时期的诗歌特点及代表性诗人。
(4)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 教学难点:(1)隋唐时期绘画、书法、诗歌艺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2)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欣赏法:欣赏隋唐时期的绘画、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隋唐时期的绘画、书法作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5课隋唐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隋唐文化高度繁荣的关系,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情感目标唐朝是我个诗歌的黄金时代能力目标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学习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书法与绘画成就学习难点敦煌莫高窟学习导入: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高峰,并且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如群星闪耀。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1、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的创作空前繁荣,留下来的就有________。
2、唐朝诗坛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杰出的代表。
3、______生活在盛唐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近1000多首,他诗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的诗____________,沉郁雄浑,_______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经历了唐朝由胜传衰的剧烈变化,诗作“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人们把他称为“__________”5、晚唐的___________年少就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
他是唐代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他的诗通俗易懂,重在____________。
活动: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说你所知道的著名唐朝诗人和他的诗句。
二、书法与绘画1、唐朝时,书法绘画高度繁荣,异彩纷呈。
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书,各成一体。
长乐中学历史科导学案课题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授课熊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诗及代表人物,楷书、草书的代表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隋唐的音乐和舞蹈等。
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关系。
培养表达表演能力及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隋唐文学成就及特点,学会联系已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和活化历史知识的方法。
感知隋唐艺术成就,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教学难点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原因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飞天》舞蹈视频,教师讲述,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 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就有近首。
2.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有、、。
3.唐朝著名书法家、的楷书,、的草书,各成一体。
4.唐初画家阎立本,以著名,盛唐画家吴道子被后人尊为。
5. 又称千佛洞,大部分开凿于时期,是我国最大的艺术群。
6.隋朝的和唐朝的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隋唐时期的舞蹈有雄健的舞和柔和婉转的舞,代表作是和。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进行下列学习活动。
1.诵唐诗(1)请概括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2)搜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诵读,体会作品风格,概括他们的诗歌特色。
2. 学书法临摹颜真卿、柳公权的代表作,感受“颜筋柳骨”的风格特点。
3. 游敦煌请你以一名导游的身份向游客(同学)们介绍敦煌莫高窟。
构建提升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形成板书,小结知识自主检测1. 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的是()A.骆宾王B.王维C.李白D.杜甫2. 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A.颜真卿B.阎立本C.吴道子D.关汉卿3. 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A.散文B.戏剧C.诗歌D.小说4. 下面哪位是唐朝著名的音乐家()A、李白B、李龟年C、万宝常D、吴道子5. 我国石窟艺术都与什么宗教有关联?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列举三例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突出代表。
课题:隋唐文化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隋唐文化的主要成就。
- 理解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通过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等实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隋唐文化的繁荣景象。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隋唐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
2. 唐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
2. 唐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
2. 提问: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二、讲授新课1. 隋唐时期的建筑- 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设计特点及历史意义。
- 引导学生分析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
2. 隋唐时期的科技- 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原理及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术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3. 隋唐时期的文学- 介绍唐诗的特点,如: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语言优美等。
- 引导学生分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及艺术成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及历史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隋唐文化的资料,撰写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的文化,你还记得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隋唐时期的艺术- 介绍唐代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 引导学生欣赏唐代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隋唐时期的国际交流- 介绍唐朝都城长安的国际地位及对外交流情况。
创新学校课改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备课人:杨乐群课题: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了解隋唐书法和绘画成就。
2、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他们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
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重点:1、诗歌的黄金时代2、敦煌莫高窟难点: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方法:观察、联想、比较、合作、探究教师导学:(过程与方法)学生练习(学习内容)自我探究【目标1:10分钟】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诗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
诗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的代表作有《长歌恨》《琵琶行》。
2、唐朝时书法艺术高度繁荣,著名书法家()()的楷书,()()的草书,各成一体。
3、唐初()以人物故事画著名,盛唐()的人物画和山水画造诣很高,被后人尊称为()。
4、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的敦煌()(千佛洞)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宝库。
合作交流【目标1:10分钟】5、为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教师点睛【目标2 :10分钟】6、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各有什么特色?学习探索【目标3:10分钟】7、联系地理知识想一想,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有哪些?自我测评、1、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柳宗元D、韩愈2、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指()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学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4、颜真卿、柳公权、怀素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与他们的艺术成就相同的是()A、张旭B、阎立本C、吴道子D、万宝常5、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6、连线题李白画圣王羲之诗仙吴道子书圣杜甫草圣张旭诗圣学习反思【5分钟】。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认识这一时期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主要文化成果,提高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2. 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隋唐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果。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对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包括诗歌、书法、绘画等。
3. 分析:分析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介绍其主要成果。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唐时期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
六、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历史《隋唐的文化艺术》》2. 参考书籍:关于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著作和论文。
3.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用于展示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
2. 第3-4课时:讲解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
3. 第5-6课时:分析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4. 第7-8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5. 第9-10课时:进行教学评价和布置课后作业。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稿黑龙江安达八中聂丽丽一、本课课程标准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的文学成就;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的诗歌、书法、绘画、石窟、音乐和舞蹈,分析唐朝诗歌高度繁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名人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通过讲故事、表演小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敦煌莫高窟出现和保存至今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三、教学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唐诗高度繁荣的表现原因,以及隋唐时期书法与绘画成就。
四、教学难点敦煌莫高窟出现和保存至今的原因。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六、学生活动讲故事、历史短剧、讨论七、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2、导入新课: 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课件展示课题)3、新课学习从我们刚刚会说话起,父母就教我们背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容”这样的古诗,其中唐朝的诗歌最多。
师:我们来看诗歌的黄金时代(课件展示)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都读过哪些唐诗?下面我们分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背的唐诗最多?生:比赛回答师: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31页,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来了解本课的内容。
分组讨论“为什么唐代被称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师:“为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生:①诗人众多②诗歌形式和风格多样③题材广泛④传世作品多,流传下来的就有5万首师:为会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生:①政治大一统,经济高度繁荣,生活丰富多彩②社会风气开放③国内民族融合④中外交流加强和外国文化传入⑤科举考试注重诗赋⑥前代诗歌的成就提供了历史基础。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以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诗歌及诗句为例,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了解唐代乐舞的主要成就。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中泥塑造像和壁画的了解,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
过程与方法:通过“唐诗拉力赛”、“画中有诗竞猜”等内容,了解唐代诗歌的繁荣情况,同时通过对李白、杜甫诗歌的赏析,了解其诗歌的含义、风格及其艺术成就,以增强对唐诗艺术成就的理解。
通过观看唐朝乐舞的视频,感受唐朝乐舞的艺术魅力。
通过《莫高窟》视频和资料的观看及讨论,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神韵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
通过对唐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通过敦煌文物外流和保护敦煌建议的交流,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敦煌莫高窟。
【学习难点】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的培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初一的学生对唐诗已有较多的了解,开展竞赛竞猜学生会很感兴趣。
2.学生对乐舞和敦煌相对比较陌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来加深印象。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3.补充材料让学生对敦煌的今天有所了解,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壁画叫什么名称吗?你知道什么地方的飞天壁画最有名吗?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而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媲美的还有“唐诗”、“乐舞”等。
现在,让我们去领略唐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吧。
【预习自测】1.唐诗流传至今的作品大致有多少首?(近5万首)2.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中的“李杜”是指谁?(李白、杜甫)3.历史上人们是如何赞誉李白杜甫的?(“诗仙”“诗圣”)4.《霓裳羽衣舞》相传是唐朝哪位皇帝创作的?《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是谁?(唐玄宗、唐太宗)5.“观者如山”是杜甫描写谁舞剑时用的词?(公孙大娘)6.列举唐朝有名的乐舞二部。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公开课教案课题: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时期文学的繁荣和五彩缤纷的艺术成就;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的诗;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初唐画家阎立本、“画圣”吴道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交流感受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对文学艺术作品实行直观的感受和欣赏,增强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
教学难点: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发达的科学技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的科技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举出一些例子?(天文、数学、医学、建筑等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快速读教材P78—88页,思考下列问题)1、唐代诗歌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这四个不同时期分别涌现了哪些诗人?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2、唐朝诗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位诗人?3、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有哪些?4、唐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先后出现了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唐玄宗时期的颜真卿和晚唐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各自有哪些突出特点?5、隋朝著名的画家有哪些?其代表作品是什么?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著名的画家有哪些?其代表作品是什么?三、交流四、展示:1、3、4、5五、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后实行比赛,比一比,看哪个组知道的多。
)1、你了解哪些唐代诗人?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于诗情画意,看谁能说出两句王维的田园诗?3、高适的豪放悲壮的边塞诗活灵活现,感人至深。
经典隋唐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影响力,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教学也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份适合中学生学习隋唐文学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文学的魅力和美学价值。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案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隋唐文学的历史和文学特点;2.让学生欣赏和理解经典隋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美学价值;3.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隋唐文学的历史和文学特点的介绍;2.经典隋唐文学作品的赏析,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3.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包括写诗、写散文和写小说。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体验,简要介绍隋唐文学的历史和文学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文学作品赏析2.1 诗歌教师可选择几首经典的唐诗或者近体诗,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诗歌内涵。
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解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深层次的含义和美学价值。
2.2 散文教师可选择一些经典隋唐散文,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并分析文本中的思想和意义。
在赏析散文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美学表现和价值。
2.3 小说教师可精选一些隋唐小说的片段或者摘抄,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并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在赏析小说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情感表达和文学价值。
3.写作实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文学兴趣和阅读经历,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例如:3.1 写一首隋唐风格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模仿经典诗歌的形式和思想,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3.2 写一篇隋唐散文的仿作,让学生通过模仿经典散文的结构和语言,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3 写一篇隋唐风格的小说片段,让学生通过模仿经典小说的情节和语言,创作自己的小说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课标内容]①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文学的成就。
②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的诗;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初唐画家阎立本、“画圣”吴道子;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群;隋朝音乐家万宝常、唐朝音乐家李龟年;隋唐时的健舞和软舞及其代表作。
①通过对隋唐文化高度繁荣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
②通过对唐诗、隋唐书法绘画以及石窟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③通过想像李白诗的意境进行作画和临摹颜字与柳字,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实践以及临帖练字的兴趣。
④通过学习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诗态度与怀素学书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与探究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①感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成就,认识他们诗歌的特点,理解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学会联系已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的方法。
②感知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和阎立本、吴道子的书画作品,认识他们作品的特点,理解唐朝是我国书法和绘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
③通过感知史实,理解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和世界艺术的瑰宝。
通过思考莫高窟壁画历经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
[重点和难点]重点:1、诗歌的黄金时代。
2、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纲要]一、诗歌的黄金时代1、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2、“诗仙”李白及其诗歌成就3、“诗圣”杜甫及其诗歌成就4、白居易及其诗歌成就二、书法与绘画1、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2、张旭、怀素的草书3、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三、敦煌莫高窟四、音乐和舞蹈1、音乐家万宝常和李龟年2、隋唐的健舞和软舞。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隋唐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和学生自制课件,展示隋唐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
通过学生研讨,了解认识最出色的诗人、最有特点的书法和绘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学生初步认识隋唐文学艺术的创造性和永不衰竭的魅力。
本课重点:唐诗本课难点: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和吴道子的绘画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环节:猜猜他是谁?这里有五个小故事,分别讲述了一位唐朝名人的故事,请你猜猜他是谁?1、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捧砚,杨国忠曾为他磨墨,唐玄宗亲手喂他醒酒汤,人称“谪仙”。
他是谁?2、据说,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回家探望妻子,不久小儿子饿死了。
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名句。
他是谁?3、五六岁学作诗,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十五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见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连声赞道:“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其诗名声远播国外,新罗商人用其诗卖给宰相,一篇得百金。
他是谁?4、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叹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无一忠臣吗?”不久听说平原太守联合颜杲卿首举义师,十七郡响应,推其为盟主,屡挫敌锋。
玄宗惊喜道:“朕不知平原太守何许人也,竟能若是!”——这位平原太守,也是大书法家,他是谁?5、为官经历七个皇帝,官至太子少师。
史载,其品格颇似书风,字字严正,笔笔铮骨。
穆宗时,有过“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佳话。
他是谁?讲授新课1.诗歌的黄金时代让同学回忆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哪些唐诗,多媒体展示画面让同学猜猜出自那首唐诗这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回答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一历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7课内容,题目是:《隋唐的文学艺术》。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都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唐诗及代表人物,楷书、草书的代表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隋唐的音乐和舞蹈等。
通过阅读教材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关系。
过程与方法感知隋唐文学艺术,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
难点: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原因?二、说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的导谈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古人的诗歌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如此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践学习法: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
三、说学情我所讲的这节课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而我所讲的内容偏重文学艺术方面,理性强,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
第22课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
【课程标准】
【教材分析】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繁荣
的社会基础上,继承前代优秀成果,融合南北艺术风格,兼容国内民族特色,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进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虽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还很不完整,尤
其是对于历史知识只是零星的认识。
但对文学艺术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上。
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巧妙设疑,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尽量使他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唐诗和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比较,理解其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通过观察体验唐代书法、绘画、石窟艺术作品的风格、特色,从中提取历史信息,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莫高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比较,了解其不同的写作风格。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成就。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第22课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本课是繁荣与开放在文化方面的表现。
隋唐时期是中国的隆盛时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本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前几课隋唐政治、经济成就的结果,在唐朝繁荣与开放这一主题的舞台上,应该是最绚烂多彩的一道风景。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来完成学习。
因此这节课主要设计成一节活动课,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去欣赏、领悟隋唐文化艺术。
2、学生情况分析:认知起点:关于唐诗,多数学生背诵过,也知道一些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等;而书法和绘画以及石窟艺术,前面在学习魏晋文化时已经有所认识,现实生活中也多多少少会耳触目染,应该说是比较熟悉。
教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对此进行学习探究,同时引导生在课前去查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他一些诗人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在课堂上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学习兴趣:由于对本课内容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再利用角色体验、亲身参与以及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学习障碍: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感性认识,他们更容易停留在隋唐文化繁荣热闹的浅层面上,而不易理解唐朝文化学习的深层含义,即唐朝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和适时的引导。
二、目标设计:1、基础知识: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知道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隋唐书法的发展以及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隋唐绘画的发展和画家阎立本等;能简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文学成就:诗歌、散文、小说等。
2. 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3.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天文、数学、医学等。
三、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2.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风格的特点。
2. 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及其成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隋唐时期的具体文化艺术成果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探讨中加深对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理解。
【导学】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学习。
2. 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其成就。
【】1. 隋唐时期的文学成就:1.1 诗歌:介绍李白、杜甫、王维等著名诗人的作品特点及影响。
1.2 散文:分析韩愈、柳宗元等散文家的文学贡献。
1.3 小说:了解唐代小说的兴起及其代表作品。
2. 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2.1 绘画:介绍阎立本、吴道子等绘画大师的作品特点。
2.2 书法:分析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艺术风格。
2.3 音乐、舞蹈:了解唐代音乐、舞蹈的发展及其特点。
3.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3.1 天文学:介绍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郭守敬等的研究成果。
3.2 数学:分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的特点。
3.3 医学:了解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扁鹊等的作品及贡献。
【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总结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
2. 举例说明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成就。
【拓展延伸】1. 结合所学内容,探讨隋唐时期文化艺术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