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滴定分析法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113
滴定分析实验的流程、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滴定分析通常用于测定常量组分,即被测组分的含量一般在1%以上,有时也可以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滴定分析法比较准确,在较好情况下,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约0。
2%,这是很多其他分析手段所不可比拟的.滴定分析实验基本流程包括:仪器的检漏(滴定管、容量瓶)、洗涤;基准物质和试样等的称量;溶液配制;标定和滴定;数据处理。
以下就实验基本流程展开对仪器的洗涤、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一、仪器的检漏(滴定管、容量瓶)、洗涤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当先检漏。
滴定管的检漏方法:将滴定管中装满自来水,擦干滴定管外壁的水(包括碱式滴定管乳胶管连接处、管口及酸式滴定管的活塞部分),置于蝴蝶夹上.观察有无水滴从尖嘴处滴下,再用小片滤纸分别放在酸式滴定管管尖及活塞部分,或碱式滴定管乳胶管连接处,如滤纸变湿则表明滴定管漏液,碱式滴定管需换合适大小的玻璃珠(如果乳胶管老化变质,也应更换),酸式滴定管则需重新涂凡士林。
涂凡士林的方法:取下酸式滴定管的活旋塞,用滤纸仔细擦干旋塞和旋塞套里面的水,用手指蘸取少许凡士林,轻涂于旋塞小孔两侧,平行将旋塞塞入夹套之后,向一个方向旋动旋塞,直至磨口塞变得透明即可。
最后将橡皮圈套在旋塞的小头部分沟槽上(不允许用橡皮筋缠绕)。
注意:凡士林不应涂太多,否则会堵塞小孔;旋动旋塞时应有一定的向旋塞小头部分方向挤的力,以免来回移动旋塞,使塞孔受堵。
容量瓶的检漏方法:加自来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后,左手用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边缘,将瓶倒立2 min,如不漏水,将瓶直立,转动瓶塞180°后,再倒立2 min检查,如不漏水,方可使用。
滴定管的洗涤方法:滴定管内壁如有油污,会挂有水珠,可用洗液洗涤(碱式滴定管应取下乳胶管,用橡胶乳头将滴定管下口堵住).再用小烧杯取适量洗液(建议),从滴定管管口装入约10 mL洗液,双手平托滴定管的两端,不断转动滴定管,使洗液润洗到滴定管内壁各处,操作时管口对准盛放洗液的容器口,以防洗液外流.润洗约3-5分钟之后,将洗液分别由两端放出。
任务一滴定分析法概述课题名称滴定分析常用仪器操作技术课时数 2授课地点授课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在绪论部分已经了解了滴定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中学阶段已学的四大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沉淀反应,了解酚酞指示剂的变色现象,为本项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技能基础:学生已学过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运算规则,掌握了公式n=C×V、m=n×M的运用。
综合素养: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有较强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有较强的团队和责任意识。
学生预习情况:课前通过慕课堂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中国大学慕课观看《化学分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项目三滴定分析常用仪器操作技术第一讲滴定分析法概述的教学视频和ppt,在观看过程中及时记录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的内容,并完成每讲测验以检验预习效果,发现学生在理解滴定分析的概念、滴定误差等术语和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滴定分析的概念、分类和滴定反应应具备的条件。
技能目标:能运用n=C×V、m=n×M进行滴定分析计算。
素质目标:养成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1)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2)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终点误差的理解,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一)课前探索环节内容活动技术手段教学随记教师学生课前自研自探预习滴定分析概述。
教师通过慕课堂布置课外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观看本校本课程的项目三第一讲的教学视频、ppt,在平台上及时提交观看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完成预习测验以检测预习效果。
1.学生在慕课堂查看课外任务,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预习疑问及时在平台上提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在手机上完成预习测试。
1.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2.课程教学平台利用慕课堂的学习数据,了解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滴定分析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的测定方法与有关原理的一门科学。
它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在部分。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定量分析的任务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
定量分析通常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应用特殊的检验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滴定分析由于其简便、快速等特点且有足够的准确度,不仅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很大的实用性,医药卫生等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滴定分析概念一、滴定分析的特点和方法滴定分析是通过“滴定”来实现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滴定过程中,使用的已知准确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被滴定的溶液叫做试样溶液。
当标准溶液与被测组成的反应恰好完全时,即为反应的理论终点,称为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的、容易观察到的变化来确定。
若反应本身无此种变化,就须借助指示剂。
指示剂所指示的反应终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分析法是基于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利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根据分析时所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同,滴定分析又分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反应都可用于滴定分析,适合滴定分析的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该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即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第二,反应必须能够定量地进行,通常要求达到99.9%以上;第三,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
此外要求反应能较快地进行。
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有时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二、滴定分析的操作程序(一)标准溶液的配制1.直接配制法直接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转入容量瓶中,稀释定容。
根据溶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所谓基准物质是指那些能够直接用来配制溶液的物质。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1.什么叫滴定分析?滴定分析对反应有何要求?滴定分析法有哪几种滴定方式?2.什么叫化学计量点?什么叫滴定终点?什么叫终点误差?3.什么叫基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4.需要多少毫升浓度为,方能中和下列碱溶液:20.1000/mol LH SO 4(1)20.000.1200/ml mol LNaOH 溶液(2)20.000.1200/B ml mol L a OH 2()溶液5.欲配制溶液用于标定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若要使标定时二者消耗体积相近(如同是25ml 左右),问应配制多大浓度的溶液?要配制100ml ,应称取多少克?224Na C O 40.02/mol LKMnO 224Na C O 224Na C O 6.用间接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的CaO 含量。
若试样中CaO 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约30ml ,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4KMnO 40.020/mol LKMnO 7.需加多少毫升水到1升0.2000mol/L HCl 溶液中,才能使稀释后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0.005000/T CaO HCl g ml =。
8.分析不纯的含CaCO 3的试样,称取试样0.3000g ,加入0.2500mol/L HCl 溶液25.00ml ,煮沸除去CO 2,用0.2012mol/L NaOH 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5.80ml 。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百分含量。
9.下列溶液中,离子强度为多少?(1)0.10 NaCl 溶液;/mol L (2)0.10Ns /mol L 2SO 4溶液;(3)0.10AlCl /mol L 3溶液;10.在0.01 CaCl /mol L 2溶液中,Ca 2+和Cl -的活度各等于多少?答案4.(1)12.00ml, (2) 24.00ml 。
5.0.05mol/L , 0.67g6.0.21g 。
7.121.6ml 。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内容提要本章讨论了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对基准物质的要求,并重点讨论了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
滴定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一般滴定分析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适合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下述要求:即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反应速度快;有简便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等。
滴定剂可用基准物质直接配制,对非基准物质配制的滴定剂应使用基准物质或其它标准溶液标定。
基准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物质的性质稳定、物质与被测组分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完全反应、物质应能溶于适当的溶剂等条件。
标准溶液的浓度常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来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C 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n,单位为mol/L 。
滴定度T T/A :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单位为g/mL 。
滴定分析的计算依据:滴定剂T 与被测组分A 作用完全达计量点时,两者的物质的量n T 与 n A 之间的关系应符合化学反应式的计量关系,即: tT+aA = bB+Ccn T ∶n A = t ∶a此为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由此关系式可得出滴定剂浓度与被测定溶液的关系式:测定剂浓度与被测定物质的质量及百分含量的关系式: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的关系式:1000/A T A T MC t a T ⋅⋅=T T A A V C taV C ⨯=⨯%1001000%⨯=WM V C ta A A TT VnC =1000A T T A M V C t a m ⋅=二、习题(一)是非题()1. 滴定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
()2. 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必须使用基准物质。
()3. 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其优点是准确,因它是通过标定的。
()4.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反应定量完成的程度要达到99%以上。
滴定分析的历史与发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滴定分析的历史与发展赖建豪基础医学 29摘要:滴定分析法(titrimetry),就是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滴定分析,因其简易快捷的特点,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在基础教学与实验室测定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通过查阅书籍,归纳总结滴定分析的发展历史,为滴定分析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滴定分析分析化学历史发展背景: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分为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和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两部分。
定量分析通常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分为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配位滴定法(coordination titration)及沉淀滴定法。
在滴定过程中使用的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或滴定剂(titrant)。
被测的物质,称为试样(sample)。
我们可以根据反应物与产物发生易于观察的变化(如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等)来确定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即,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若反应自身无此变化,可借助于指示剂(indicator)的颜色变化来确定计量点的到达。
[1]社会需求推动技术发展滴定分析法的产生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后期。
最初,“滴定”这种想法是直接从生产实践中得到底示的。
1685年,格劳贝尔介绍利用硝酸和锅灰碱制造纯硝石就曾指出:“把硝酸逐滴加到锅灰碱中,直到不再发生气泡,这时两种物抖就都失掉了它们的特性,这是反应达到中和点的标志。
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溶液中(或者将被测溶液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测量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它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
特点1. 加入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恰好是化学计量关系;2. 此法适于组分含量在1%以上各种物质的测定;3. 该法快速、准确、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4.用途广泛。
根据标准溶液和待测组分间的反应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1. 酸碱滴定法——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2. 配位滴定法——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3.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5.非水溶液滴定法--愉滴定反应的介质分类原理滴定滴定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滴定液。
将滴定液从滴定管中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过程叫做滴定。
当加入滴定液中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完成时,反应达到了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定恰恰符合,由此所造成分析的误差叫做滴定误差。
具备条件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反应必须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通常要求在99.9%以上,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能够迅速地完成(有时可加热或用催化剂以加速反应)。
(3)共存物质不干扰主要反应,或用适当的方法消除其干扰。
(4)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计量点(指示滴定终点)。
分析方式直接滴定法所谓直接滴定法,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的一种方法。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含量分析方法药物含量分析是药物分析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
药物的含量分析主要用于确定药物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药物含量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
1. 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药物含量分析的基础方法之一。
它基于物质的定量分析原理,通过实验测定药物含量的多少。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电位滴定法。
(1)重量法:将一定质量的药物样品称取,并进行溶解、稀释等处理后,通过质量差计算出药物的含量。
(2)容量法:通过向药物样品中滴加标准溶液,使溶液达到等量点(终点),从而推算出药物的含量。
(3)电位滴定法:利用反应溶液中的特定药物含量与溶液电压的关系,通过电位滴定仪进行电位滴定,从而确定药物的含量。
2. 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滴定试剂与药物样品反应来确定药物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滴定法有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
(1)酸碱滴定法:根据药物样品的酸碱性质,采用适当的滴定试剂进行滴定,并通过滴定量计算出药物的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利用药物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的氧化还原过程,通过滴定试剂的耗量推算出药物含量。
(3)络合滴定法:利用药物与滴定试剂之间形成络合物的特性,通过滴定试剂的耗量计算出药物的含量。
3.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试剂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
(1)气相色谱法(GC):将药物样品挥发成气态,通过在固定相上的分离和检测,确定药物的含量。
(2)液相色谱法(HPLC):将药物样品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在固定相上的分离和检测,确定药物的含量。
(3)薄层色谱法(TLC):将药物样品涂抹在薄层板上,通过吸附、分离和检测,确定药物的含量。
4.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根据药物与光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药物对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等光学性质,来确定药物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