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1课时课件浙科版必修2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40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Ⅰ)1.简述染色体形态、结构。
2.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重点)3.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 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染 色 体 与 减 数 分 裂 的 相 关 概 念1.染色体(1)概念当细胞处于分裂期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的线状或棒状小体。
(2)功能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组成(4)与染色质关系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分裂期:染色体;间期:染色质。
(5)类型依据着丝粒位置⎩⎪⎨⎪⎧Ⅰ.端着丝粒染色体Ⅱ.近端着丝粒染色体Ⅲ.中间着丝粒染色体(6)识别标志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
(7)数目①特点:每种生物细胞核中,数目相对恒定。
②存在形式:大多数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2.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②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③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④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⑤场所: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殖器官。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①同源染色体:指细胞内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通常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②四分体:相互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
[合作探讨]探讨1:A、B、C、D、E所示的染色体,哪个为同源染色体?提示:D、E为同源染色体。
探讨2:在减数分裂的间期,染色体有什么行为?以人体细胞为例,说说在此阶段,染色体、DNA数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发生复制。
人体细胞本来含46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复制后,染色体仍是46条,DNA分子92个。
探讨3:请分析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思维升华]1.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和DNA数目(1)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粒数①复制前: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
第1课时 染色体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我们知道,进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性成熟后都要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分裂方式产生的呢?本课时将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解决学生疑难点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类型1.概念当细胞处于分裂期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的线状或棒状小体。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成分和功能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构成,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染色体的类型(依据着丝粒的位置划分)4.特点(1)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同一生物体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也是恒定的。
(2)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结合如图分析:1.该细胞中分别含有几条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几个DNA分子?答案3条染色体,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2.图中有几种染色体?答案根据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判断有3种。
3.根据着丝粒的位置,①~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染色体?答案①②是中间着丝粒染色体,③是端着丝粒染色体。
知识整合复制后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判断染色体的种类。
1.下图表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是( )答案 B解析A、C为端着丝粒染色体,B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2.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O2与干冰C.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数目等都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答案 D解析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类似于CO2与干冰。
二、减数分裂中的核心概念1.减数分裂概念(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