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8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地理七大洲八大洋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特征、分布及演变规律的科学,而七大洲八大洋是地球表面最基础的划分方式。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了解这些常识是非常基础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七大洲1. 亚洲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其地理范围包括长城以南至阿拉伯半岛、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诸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以及东部的俄罗斯亚洲部分。
2. 非洲非洲是地球上面积和人口均居第二位的洲,其范围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塞舌尔等岛屿。
3. 北美洲北美洲是地球上最北的洲,其范围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岛屿。
4. 南美洲南美洲是地球上最南的洲,其范围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以及南极洲中的部分地区。
5. 欧洲欧洲是地球上的一个大陆,其范围包括峡湾地区、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西部、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6. 澳洲澳洲是地球上最小的洲,其范围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太平洋岛国。
7. 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仅有的一个完全被冰覆盖的洲,其范围类似于一个圆盘,四周被海洋所环抱。
二、八大洋1. 太平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洋,其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1/3,南北跨越了一个大陆,是世界上最深的洋之一。
2. 大西洋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其面积约为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四倍,其特点是洋流发达,天气变化多。
3. 印度洋印度洋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一个洋,其面积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1/5左右,是地球上水域面积最大、平均深度最小、最浅的汇聚洋。
4. 南极洋南极洋是远离七大洲的一个洋,其范围被南极洲所包围,洋面上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
5. 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北的一个洋,其主要被冰川覆盖,是全球海洋中最小的洋。
6. 北大西洋北大西洋是大西洋北部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温度低、深度小、海水盐度高、洋流复杂。
7. 赤道中海洋赤道中海洋是大西洋的一个分支,由于地处赤道地区,气候温暖、水温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七年级七大洲八大洋知识点在地理学中,世界上被划分为七个大洲和八个大洋。
这些大洲和大洋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性质,了解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地球的组成。
以下是对七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七大洲和八大洋的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和解释。
一、亚洲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面积约为49.7万平方公里。
它被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泰山脉所环绕。
其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经常被登山爱好者挑战。
亚洲是许多世界历史和文明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二、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大陆,约为30.2万平方公里。
它被撒哈拉沙漠、红海和地中海所环抱。
非洲是最贫穷的大洲之一,也是拥有最多部落和语言的地区之一。
它拥有世界最壮观的动物王国,包括狮子、大象、长颈鹿和斑马等。
三、南美洲南美洲是地球上第四大洲,面积约为17.5万平方公里。
它被安第斯山脉贯穿,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
四、北美洲北美洲是地球上第三大洲,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
其涵盖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
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和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五、欧洲欧洲是地球上第二小的大洲,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
它被乌拉尔山脉、黑海和地中海所环绕。
欧洲拥有许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诞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六、澳大利亚洲澳大利亚洲是地球上唯一的海洋洲,面积约为8.6万平方公里。
它拥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如袋鼠、考拉和袋熊等。
七、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边的大陆,面积约为1.4万平方公里。
它是世界上最寒冷和最荒凉的地方之一,经常吸引科学探险家前往研究探索。
八、大洋除去七个大洲,地球还有八个大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而北极洋是最小的一个。
大西洋是连接北美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通过了解这些七大洲和八大洋的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成和演化历程。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大洲和大洋》知识点总结查字典地理网给大家整理大洲和大洋知识点总结,大家可以参考阅读,希望能帮助大家取得好成绩。
一.地球?水球?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章节测试题1.【综合题文】读大洲、大洋图,完成下列各题。
【答题】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积_____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__%。
【答案】71 29【分析】本题考查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解答】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的是陆地面积,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
【答题】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答案】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分析】本题考查大洲的分布情况。
【解答】由图可知,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B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C是位于亚洲西南方向的非洲,D是位于西半球南部的南美洲,E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
【答题】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答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分析】本题考查大洋的分布情况。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②是位于美洲东部的大西洋,③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答题】图中甲处为______运河,它是______洲与______洲的分界线。
乙处为______运河,它是______洲与______洲的分界线。
【答案】巴拿马北美南美苏伊士亚非【分析】本题考查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解答】由图可知,甲处是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乙处位于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答题】中国位于______洲(字母代号)。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解答】中国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图中A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
【答题】面积最大的洋是______(名称),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填数码)。
【答案】太平洋④【分析】本题考查大洋的分布概况。
【解答】由图可知,面积最大的①代表的太平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④代表的北冰洋。
【答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名称)。
七年级地理七大洲知识点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以下是七年级应该了解的关于七大洲的知识点:一、亚洲(Asia)1.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2. 亚洲位于南北半球之间,是由48个国家组成的。
3. 亚洲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Mt. Everest)。
4. 亚洲最大的河流是长江(Yangtze River)和黄河(Yellow River)。
二、非洲(Africa)1. 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
2. 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和纳米比亚沙漠(Namib Desert)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3. 非洲拥有许多酷热的国家,如莫桑比克(Mozambique)、津巴布韦(Zimbabwe)和尼日利亚(Nigeria)等。
4. 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也是非洲东岸三大湖泊之一。
三、欧洲(Europe)1. 欧洲是世界上最活跃和文化最为发达的洲之一。
2. 欧洲多由旧世界国家和欧盟成员组成。
3. 欧洲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巴黎(Paris)、伦敦(London)和罗马(Rome)等。
4. 欧洲最大的河流是伏尔加河(Volga River)。
四、南美洲(South America)1. 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有趣和生物多样化的洲之一。
2. 南美洲不仅拥有美丽的海滩,还有众多的河流、瀑布和雨林。
3. 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是巴西利亚(Brasília)和圣保罗(São Paulo)。
4. 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Amazon River)。
五、北美洲(North America)1.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是世界上第三大洲。
2. 北美洲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
3. 北美洲最高峰是阿拉斯加山(Mount McKinley)。
4. 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是五大湖(Great Lakes)。
六、大洋洲(Oceania)1. 大洋洲是指太平洋洋岛和澳大利亚等地。
大洲和大洋教学参考一
教学要求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内容点析
1.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控制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格局。
因此,教材以“地球?水球?”为题,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2.教材以“地球?水球?”为标题,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更不是说地球起错了名称或要给地球改名,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图和数据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3.加加林是原苏联的一名宇航员,也是世界第一名航天员。
1961年4月12日,他驾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飞行,使人类从太空观察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他的出生地改为加加林地区;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教材以加加林本人提出地球是一个水球的论点,使学生感觉更加真实,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更有积极性。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第二章4.关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教材正文主要说明了两点:一是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二是海陆分布的特点(即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5.本节活动1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至于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的问题,这是因为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6.图2.4水陆半球是根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两半球,水半球是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陆半球则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
但即使是在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这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
7.七大洲和四大洋一段正文,介绍了大洲、大洋的概念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这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
正文删去了原教材中的一些常用地理名词,图2.5表示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和海峡等,不是让学生死记概念,而是重在读图识别。
8.大洲大洋的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教材安排了一组读图、绘图、填图活动,意在通过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这一重点内容。
这组活动主要围绕世界地形图展开,4项活动前后呼应、自成系列,内容由浅入深,并且设计了一定的读图顺序、层次及认知阶梯。
9.图2.8是由极地方位投影和分瓣伪圆柱投影等结合制成的世界地图,主要用于说明大陆的轮廓和分布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南极洲外,其他六个大洲南北成对分布,即亚洲与大洋洲、欧洲与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构成三个南北向的瓣状图形,故称为大陆瓣。
图中还点出了这种分布特点,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建议
【地球?水球?】
1.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陆地和海洋是极自然的,因为地球内容涉及到的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和五带划分等都已经出现了陆地海洋的分布及轮廓;地图知识又为辨方向、量距离、识高低、认图例等打下了基础。
所以无论从学习内容或学习工具等方面看,前后是可以衔接的。
不过由于学生年龄所限,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2.本章第一幅出现的地图就是世界海陆分布图,这是一幅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图,它可以和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对照判读,本图上虽无大洲大洋名称,但在第一章的图中已出现过大洲名称,可从轮廓上进行辨认,初步建立大洲相对位置的概念。
3.对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要突出海陆面积百分比数字的记忆。
图中用鲸和袋鼠分别表示了海洋和陆地,形象地加深了海洋和陆地的印象。
观察本图对应与课文中内容对照(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4.对“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阅读材料的阅读建议。
这段阅读材料很精炼地把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展示在学生面前,从空间上看,自中国至世界,不断拓宽;从时间上看,自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直至近代,不断延伸;涉及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以至近代的航天英雄。
学生从中不仅了解到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更重要的
是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
当然尚有许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去发现探究。
阅读本材料与学习课文不同,要给学生以更多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的空间,教师可提供一定地图(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图),让学生去观察。
有条件也可请学生就其中一两项内容向大家介绍。
对阅读的内容无须作“掌握”的要求。
5.对“地球还是水球”阅读图和讨论活动的建议。
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说“我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小朋友在地球上的谈话,说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叫地球,这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
对水半球和陆半球的读图活动,可联系前面看过的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图,并配合看地球仪演示,印证图侧所讲“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可提示划分界线(联系经度与纬度知识),水半球和陆半球的确定,可指出各自的中心(见参考资料)。
【七大洲和四大洋】
1.对“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的读图建议。
该图以景观图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等的分类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使概念的理解通过感知观察、概括描述、比较分析,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
①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说明,如果用投影图片可去掉说明文字,使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而理解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
②通过该图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迁移能力,可把立体景观图结合地图知识绘成平面图(参看第一章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③有条件的学生还可让他们创造一幅多种海陆分布形式的平面图,以激发其创新思维。
2.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和阅读材料“大洲的命名”的阅读建议。
①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以东、西半球的形式展示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并在图上出现了洲界,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第一章已出现,此处可让学生说明20°W和160°E所在位置。
②观察该图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的涵义。
③观察图的同时,可结合阅读“大洲的命名”逐一从图上了解其轮廓位置,使形象记忆与意义记忆结合,以加深印象。
④同时将各大洲名称与课本最后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进行对照,要求学生会读,并写在笔记本上。
3.关于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的活动建议。
①第一道题是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可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某大洲面临哪些大洋?某大洋被哪些大洲包围等。
②第二道题是查阅世界地形图(课本最后)了解大洲之间的关系,如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等),并结合观察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图。
③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和分布特点,如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成对称分布,像北美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南极洲在顶端。
亚洲最大(4 400万km2)、大洋洲最小(897万km2),二者约占世界陆地35.4%;非洲次大(3 020万km2)、欧洲次小(1 016万km2),二者约占陆地面积27%;北美洲第三(2 422.8万km2),南美洲第四(1 797万km2),二者约占陆地28.2%;南极洲居第五(1 400万km2),约占陆地9.4%,从大陆瓣图也可看出,这种分布似乎在保持某种平衡。
此外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等,可让学生观察,由于目前对以上现象尚无合理的解释,故不宜作过多的讨论。
④第四题绘图要求不要太高,但应让学生抓住几条关键控制线与有关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先观察,然后动笔,只求大致“神”似,而不计细节,这种图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