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工林木材生产问题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46.27 KB
- 文档页数:2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70XIANGCUN KEJI 2019年12月(上)高民众的园林保护意识,这对于促进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相关部门可以在园林中设置爱护花草标识、爱护公共财产的标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提醒和约束的作用,进而避免各种破坏园林景观的情况发生。
3结语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视度,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后期养护管理水平。
另外,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长期坚持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进而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和价值得到长期发挥。
参考文献[1]蔡从捷.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河南建材,2019(5):221-222.[2]刘渊.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维护与管理探讨[J ].绿色科技,2019(15):52-53.[3]韩静.浅析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要点[J ].现代园艺,2019(4):205-206.我国人工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亮1高辉2刘炳南2(1.四平市林业产业服务中心,吉林四平136000;2.四平市国有林总场,吉林四平136000)[摘要]近40年来,我国人工林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造林面积位居世界首位。
而在新时代,随着天然林面积的逐步减少,人工林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认清当前我国人工林的发展形势,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梳理,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可以为人工林健康持续发展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工林;森林经营;多功能森林[中图分类号]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34-70-2天然林是有限资源。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爆炸性膨胀,天然林面积逐步减少,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在此背景下,人工林的营造已逐步成为关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重要工作。
浅谈人工林营造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摘要:营造人工林能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保障森林资源。
然而,在人工林营造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分析人工林营造中的问题,更有利于为今后人工林的科学营造及合理管理提供理论和科技支持。
关键词:人工林;营造;管理一、人工林营造问题1、人工用材林中存在的问题。
人工用材林存在许多问题,主要由于盲目营造速生丰产林造成。
人工用材林规模粗放扩张,短期效益好,但长期来看,可持续性弱,不稳定因素多。
在地理区位上,不顾立地条件可行性,盲目造林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脆弱等生态问题。
木材市场观念落后,人工用材林生产区域与木材产业布局不匹配。
我国人工用材林由政府组织和出资营造,管理模式是政府行为,未形成良好的资本运作机制,其经营管理人员忽视林工结合方式,缺乏商业头脑,盲目扩大造林面积,造成木材浪费,严重影响木材生产积极性。
由于我国人工用材林生长周期长,林业贷款项目时间短,资金周转往往不畅,贷款管理模式仍不完善,林业项目贷款在政策上仍存在不连续性,贷款发放与人工用材林生产明显脱节,林业贷款周期短,流程多,导致贷款难以实现,地方财政补贴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
我国植树造林主要追求林木的生长速度,但对树种结构搭配不够重视。
同时,未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栽种林木,导致林木生产布局极不合理,林分组成及结构单一,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林地生产力降低,浪费地力,易引发大规模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
在一些地区,片面追求林地木材产量导致大面积栽植单一的速生丰产品种,由于一些林木的化感作用,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稳定性降低,土壤中化学元素比例失衡,对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循环造成障碍。
一旦土壤受损,将很难修复,或修复成本远高于木材收益。
2、营造生态公益林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生态问题,国家营造了以山区为主的大面积生态公益林。
荒山造林是一种重要营林方式,但许多荒山生产潜力小,土壤水分相对小,造林质量差,所以荒山造林可能会出现大量低产林。
林木良种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林木良种培育是指通过选择具有良好生长性能、抗逆能力和经济价值的树木作为父本和母本,通过人为控制进行配对繁殖的一种技术。
它是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林木良种培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林木良种培育存在种质资源有限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林木良种培育主要依靠野生资源,由于野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导致许多珍稀的树种种群数量减少,严重影响了良种的获取。
由于种质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导致有些地区的良种选育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这个问题,应加强对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人工林良种培育,提高良种的可获取性。
林木良种培育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林木良种培育的品种选择主要以木材生产和抗逆性能为重点,忽视了其他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一些具有良好生态环境适应性的树种常常被忽略,而过度推广一些单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丧失。
针对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林木良种的综合评价,充分考虑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进行培育。
林木良种培育存在遗传纯度降低的问题。
由于人为干预的因素,如不适当的人工授粉和种子采集,以及长期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遗传纯度的维护等,导致良种的遗传纯度降低,产生了不稳定的后代,影响了繁殖和生长性能的稳定性。
针对这个问题,应加强林木良种的遗传保护,建立良种繁殖制度,加强对良种的培育和利用技术的指导,保证良种的遗传纯度和遗传稳定性。
林木良种的推广利用不畅的问题。
目前,尽管我国有许多优良的林木良种,但由于推广渠道不畅,大多数地方的林业部门和农民并不了解和采用良种,导致良种的推广利用度较低。
针对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林木良种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立健全的推广机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林业部门和农民对良种的认识和利用意识。
林木良种培育在实践中存在种质资源有限、品种选择不合理、遗传纯度降低和推广利用不畅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红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木质坚硬、材质优良早已为人所熟知。
红松人工林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红松人工林的造林技术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红松人工造林的意义红松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红松树苗或种子定植于特定的土地上,培育出红松人工林。
这种做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加红松资源的供给,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水源地和土壤。
二、选择育苗地点红松育苗地的选择对于整个造林工程极为重要。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通常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其次要做好防风防护措施,选择有适宜气侯条件的地块进行育苗。
还要考虑到育苗地与造林地的距离,确保苗木在移植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分的伤害。
三、育苗方法红松的育苗方法主要有播种法和育苗苗圃法两种。
播种法是将红松种子洒在育苗场地上,进行自然发芽;而苗圃法是在特定的苗圃场地进行培育和管理。
1.播种法播种法是将红松的种子直接撒在土地上,让其自然发芽生长。
首先要在育苗地上进行土壤的松松处理,将种子均匀地洒播在土地上,然后进行覆土,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浇水和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育苗地块比较大的情况,种子自然发芽生长,生长期长。
2.苗圃法苗圃法是在专门的苗圃场地进行红松树苗的培育和管理。
首先要进行苗圃地的平整和防护工程,然后进行苗子的种植和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这种方法比播种法更加精细和科学,能够减少移植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
因此在实际的红松人工造林工程中,苗圃法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四、造林技术红松的人工造林技术包括了地面造林和林下造林两种。
地面造林是指将红松苗木直接移植到地表进行生长;林下造林是指在已有林分的林地上进行新的造林计划。
1.地面造林地面造林是最常见的造林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土地的准备工作,使之平整、肥沃。
桢楠人工林培育技术研讨桢楠(学名:Phoebe zhennan)是一种常见的木材用树种,具有优良的木材品质和经济价值。
为了满足人们对桢楠木材的需求,需要进行桢楠人工林的培育。
本次研讨将围绕桢楠人工林培育技术展开,以下将介绍主要内容。
一、桢楠的生长环境:桢楠适生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其生长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光照条件。
桢楠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最低气温不低于-5℃;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7之间;充足的光照是桢楠生长发育的关键。
二、桢楠人工林培育技术:1. 种子处理:选用成熟健康的桢楠种子,经过清洗、消毒等处理,提高发芽率和幼苗质量。
2. 苗木培育: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和播种方式,如主要分为直播和移植两种方式。
同时要注意苗木的栽培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3. 土壤改良:根据桢楠的土壤要求,进行土壤改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主要包括调整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结构等。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人工林,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疫病和虫害的发生。
5. 适当修剪:通过适当的修剪措施,促进桢楠的枝条分枝和侧枝发育,增加树冠密度,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
6. 高效施肥:根据桢楠的营养需求,科学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其中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保证桢楠的正常生长发育。
7. 合理间伐:通过间伐来调整人工林的密度,保证桢楠的生长环境。
合理的间伐可以促进桢楠的径向生长和木材品质的提高。
8. 科学管理:定期对人工林进行管理,包括浇水、除草、修枝等工作,保持人工林的良好生长状况。
三、桢楠人工林的经济价值:桢楠木材有较高的价值,在家具、建筑材料、工艺品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桢楠人工林的培育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木材的产量和质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桢楠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桢楠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砍伐和破坏植被。
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一、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基础。
通过选择优良的林木品种,采用遗传工程、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改良林木的遗传特性,提高其抗逆性、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从而提升人工林的整体生产力。
二、林地管理林地管理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合理规划林地布局,保持适宜的林分密度和树种结构,有利于提高林地光照、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林地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
三、施肥与灌溉施肥与灌溉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根据林木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
同时,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保障措施。
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有效控制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同时,加强林木健康管理,提高林木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五、间伐与修枝间伐与修枝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调节手段。
适时进行间伐,调整林分密度和树种结构,有利于促进保留木的生长。
同时,合理进行修枝,去除病枝和弱枝,有利于提高林木的通风性和光照效率,促进林木生长。
六、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基础措施。
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量。
同时,合理密植还能够促进林木之间的竞争和生长,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
七、科技支撑科技支撑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人工林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工作,提高林业从业者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
八、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有力保障。
政府应制定优惠的林业政策,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建设。
同时,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林业执法力度,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桉树人工林木材加工问题探讨发布时间:2022-10-10T06:25:07.4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0期5月作者:吕必文[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木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木材加工行业中,桉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吕必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广西530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木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木材加工行业中,桉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
桉树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桉树人工林所培育的树种木材质量较好,且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
但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桉树人工林在木材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木材加工的质量。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桉树的特征及其应用价值,其次探讨了桉树人工林木材加工问题,最后就木材加工产业深化发展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木材加工引言在现代社会发展推动下,我国对于资源的实际需求量显著增多,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也较大程度上刺激了对家具等木材产品的消费数量。
近年来,随着现代木材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调整木材产业结构,平衡市场供需,注重绿色环保与科技创新,鼓励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这对于释放我国传统木材产业发展潜力,更好地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整体层面看,我国实际拥有的木材资源数量较大,这也为我国木材加工产业的深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木材加工产业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地在木材加工产业上的投入也逐步增多,木材加工产业从以往分布较为零散的状态,发展为具有明显的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特点,并且逐步形成了南北方两种不同的木材加工产业体系。
这对于满足不同地区木材产品需求,提升我国木材加工产业实际竞争力,进而切实增强不同层面木材设计生产质量水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南北方地区中,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人文风俗等的差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
桉树人工林发展及大径材培育模式分析桉树是属于桉树科的一种针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种。
由于其生长快速、木材质地优良、用途广泛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栽培。
而人工桉树林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了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对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以及大径材培育模式进行分析。
一、桉树人工林的发展1. 政策支持:我国林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桉树人工林的发展。
国家实施了林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通过加大对桉树人工林种植的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桉树人工林。
2. 技术支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推广,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展桉树品种改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等,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能力。
3.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木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桉树木材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家具制造、建筑材料、造纸等领域,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也推动了桉树人工林的发展。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推动。
在未来,桉树人工林将会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支柱之一。
二、大径材桉树培育模式分析大径材桉树是指直径在50厘米以上的桉树木材,其具有优质的木材质地和丰富的资源价值。
大径材桉树的培育成为了人工桉树林的发展重点之一。
下面将针对大径材桉树的培育模式进行分析。
1. 种植密度优化:大径材桉树的培育需要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优化。
一般来说,密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单株产量和成材率,但如果密度过高,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在大径材桉树的培育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2. 切割修剪技术:切割修剪技术是大径材桉树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对树木进行及时的修剪和切割,可以调整树冠结构,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木材的质量和成材率。
现代林业人工造林更新和管理的措施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问题,并开展了植树造林。
造林是林业工作的基础,也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重点任务。
人工造林是我国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
虽然人工造林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我国现代人工林造林成效不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现代人工林造林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代人工林造林的更新、管理和保护进行了简要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林业;人工造林;更新;管护引言森林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由于森林资源的不受控制的开采和枯竭而遭受重大损失。
如果不加以制止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它们将不可避免地在过去耗尽,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将受到威胁。
因此,现代林业中的造林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林业人工造林的主要作用1.加速森林的恢复和生长林业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造林主要从人工更新、自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三个方面进行。
这三种更新方法是相互关联、有机的,在整个森林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工造林取决于人们调节树种的意愿,因此它可以有效地开发物种或物种作为目的地,加速森林恢复和生长,并确保森林质量。
因此,人工更新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增加森林的覆盖率,保护森林资源目前,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中国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和自然生态及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仅对动植物的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方面。
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注意合理的资源开发和新造林,森林资源就会枯竭,这将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植树造林是基因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还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益。
3.有效更新和保护森林林业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这是在重新造林地点种植幼苗、种子或其他材料的过程。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6期不同伐区桉树人工林出材差异研究雷定战翟章贵陈丽华汤雷吼(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广西宁明532500)摘要广西桉树人工林是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木材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5%。
但是,目前广西桉树木材出材率均以《广西木材出材率表》为标准,可能与小尺度区域测定实际值有一定差异。
本试验以派阳山林场不同伐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与计算不同伐区桉树人工林实际出材量和出材率,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派阳山林场伐区调查设计的精度提升提供参考遥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龄及不同区域的林木出材率不同;四年生的那赖分场和公武分场桉树人工林的实际出材率分别为73.1%和63.5%,五年生的长桥村桉树人工林实际出材率为74.7%,略高于四年生的出材率。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设计出材率;实际出材率中图分类号S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6-0144-02D0I:10.3969/j.issn.1007-5739.2021.06.06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桉树是中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其速生、丰产的特点得到大面积栽培叭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超过200万hm2,占土地面积的&5%左右叫近几年,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广西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导致立地质量下降,且林分生产力也随之不断降低[3]遥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栽培解决了全国木材需求紧急问题。
然而,在一系列的测定与计算过程中,各不同区域尺度可能会受小气候与微环境的影响,造成出材量、出材率与模型计算结果产生差异。
派阳山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大型国有林场,2019年桉树人工林面积高达14024hm2,占全场林地面积的41%,蓄积量为1504571m3,是派阳山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然而,派阳山林场计算材种出材率及伐区剩余物系数主要依赖于广西林勘设计编制的《广西木材出材率表》,其范围较广,缺乏针 对性。
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比较分析人工林和天然林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
人工林是由人为种植和管理的森林,而天然林是自然生成和发展的森林。
这两种林区在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对人工林和天然林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一、生态功能比较1.水土保持:天然林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可以防止土壤流失和水源污染。
而人工林由于种植单一树种和较浅的根系,水土保持效果相对较差。
2.气候调节:天然林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速,对改善当地气候非常有效。
而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和密植度高,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较弱。
3.生态系统服务:天然林具有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提供栖息地、蓄水、净化空气等,对维持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人工林在这方面的贡献相对较少。
二、生物多样性比较1.物种多样性:天然林由于自然生成,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而人工林大部分为单一树种,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
2.遗传多样性:天然林中的物种由于在长期演化中形成,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而人工林中的树种多为选育过的优良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三、经济效益比较1.木材产量:人工林通常以经济林为主,经过管理和定期砍伐,木材产量较高且具有稳定性。
天然林的木材产量相对较低。
2.木材质量:人工林中的木材质量较高,适合各类建筑和家具的制造。
天然林中的木材质量相对较差,但具有独特的自然色彩和纹理。
四、环境可持续性比较1.人工干扰:人工林需要人工管理和砍伐,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土壤贫瘠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天然林相对独立自然,不受人工干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生态恢复:人工林在砍伐后可以进行再造林,有助于恢复森林资源。
天然林一旦遭受破坏,则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综上所述,人工林和天然林在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人工林适合于经济林的种植和木材产业的开发,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人工林木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达4666.7万公顷。
人工林虽然生长较快,但树种种类少,径级小,材质差,易发生变形、腐朽、虫蛀等缺陷,不能满足高档次利用的要求。
科学高效合理利用低质人工林木材资源,克服人工林木材的缺陷和不足,就必须采用各种新技术对人工林木材进行物理、化学、力学等功能性改良,加强木材化学组分深加工利用,提高人工林木材附加值,实现高效利用。
人工林木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有三个方面:木材表面功能性改良木材颜色和纹理是决定消费者印象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产品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更是木材产品加工增值的重要指标。
对木材进行漂白、染色处理,改变人工林木材的颜色和纹理,提高木材表面美学效果,将低质材变高级材,可实现木材的增值利用。
科技木就是采用木材调色技术,改变杨木、泡桐等人工林木材颜色和纹理,仿制得到模拟名贵木材的产品。
2004年我国人造板产量5446万立方米,其中大部分用于建筑家居装饰业。
这些装饰性人造板需要进行贴面,据测算,需要80亿平方米的贴面材料,其中至少有40亿平方米需要珍贵木材薄木贴面。
像黑胡桃木、紫檀、柚木等高级装饰材,价格高,原木每立方米约1万元~2万元,而且天然资源缺乏。
速生木材泡桐、杨树等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原木每立方米400元~700元。
利用其生产科技木,可大大提高人工林木材的利用效益。
木材理化性能改良由于木材是天然材料,经常伴随着节子、脂道、变色等表观缺陷,易裂与变形,并且不耐腐、不阻燃,因此,必须对木材进行内部物理和化学的功能性改良处理,延长其使用年限,赋予木材阻燃、耐久和抗菌性等功能。
如对木材进行防腐、阻燃处理,生产防腐木材,阻燃防火门等产品,已受到市场欢迎;而开发导电木基功能材料、木质屏蔽功能复合材料、木材陶瓷等多种木基功能复合材料,赋予木材特殊功能,满足特殊用途,是目前正在研发的新产品。
木材化学组分加工利用木材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等化学组分组成的材料,木材化学组分加工利用已由传统的木材水解、化学反应扩展到木材气化、木材液化、木材塑化等方面,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发木本饲料、木素碳纤维、部分取代石油产品的可生物降解的木材液化泡沫材料和酚醛树脂等多种高附加值林产化工产品,对实现木材高效利用意义重大。
林业发展现状及其现代林业建设对策与思考摘要:林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当前,林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林业产业结构单一、林业保护管理不到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了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文章提出了加强政策制定、推进林业智能化、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对策。
关键词:林业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政策制定、林业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一、林业发展现状林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中国林业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当前,我国林业产业仍然集中在原木加工、人工林木材等传统领域,而新材料、生态旅游、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于木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而传统的人工林种植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低,使得企业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因此,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2.林业保护管理不到位尽管我国逐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但仍然存在“有林而不护、有地而不管”的情况,部分地区林业资源缺乏有效管理措施,导致森林砍伐、开垦、污染等问题。
另外,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发生,给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重大威胁。
3.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现代林业建设需要一批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支撑,但目前我国林业领域普遍存在人才短缺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木材加工技术和装备、生物技术、种苗育种、森林保护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不断地提升和完善。
二、现代林业建设对策为了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提高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政策制定政策是推进林业建设的有力支撑。
应加强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林业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
同时,应加强对于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地区的管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
2.推进林业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林业智能化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对人工林木材生产问题的探讨
刘志杰
(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
摘 要 论述了人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人工林 木材 生产
D iscussi on on the P r oble m of ti m ber pr oduct i on of pl an ta t i on
L I U Z hi-jie
(First-author’s add res s:Shanhetun F o restry B ureau of Hei l ongj i ang Provi nce,Wuchang150202,Heil ongjiang,China)
Abstra c t This a rtic l e discu sses the problem s p resent in ti mber p r oducti on of plantati on and gives the app r oach on how t o s olve them fro m five ways.
Keywor d s Plantati on Ti mber Produc ti on
黑龙江森工林区经过多年采伐利用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资源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几年来注重森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行了限额采伐,使木材产量逐年调减。
而随着林产工业的发展,所需的木材原料却逐年增长,木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开发利用集约经营培育人工速生林,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营利用人工林方向的转变。
因此,人工林的木材生产和经营利用等问题就越发引起广泛的关注。
1 人工林木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已营造了大面积工业用人工林。
据调查,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4。
但是,由于过去我国人工林培育着重强调“速生”、“丰产”,而忽视了定向、优质、稳定、高效等目标,生产的木材往往不符合林产工业加工的要求。
林产工业对于已有的人工林木材普遍感到木材价值有所下降,径级小、材质差、易变形、易腐朽,给木材加工带来了许多困难。
研究结果表明,速生人工林树木所含的幼龄材多,而幼龄材,特别是针叶树的幼龄材,木材强度低,纵向收缩大,进行干燥时易于翘曲;用于制浆时,纤维素得率低而半纤维素得率高,这就增加了制浆时的化学药剂的消耗,从而加大了制浆成本。
过去,我国在人工林建设中,偏重于速生树种的选择,而水曲柳、锻、柞等装修、家具用的阔叶树种所占比重相对较小,造成了人工林木材生产中树种结构的不合理,供需间的矛盾将显得更加突出。
长期以来,对人工林的材质、材性、加工工艺、产成品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致使传统的木材加工工业对这类木材资源供应结构的变化还不能完全适应,同时也限制了以人工林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发展,降低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木材的综合利用。
2 几点建议
211 加快以人工林为原料的林产工业建设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天然大径级木材供应的锐减,传统的制材业及以加工大径材为主的胶合板制造业等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适时调整木材工业的产品方向和产业结构,适应木材原料来源的变化。
发展壮大以利用人工速生林木、采伐剩余物、间伐材为原料的木材加工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新产品,如人工材胶合板、人工材家具、人工林房屋套材等。
212 改进工业设计,提高产品档次
工业设计就是利用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等知识,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为工业产品包装一个新的面孔,赋予材料、结构、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与装饰包装以新的品质和造型,以最佳的形象去
3
林业勘查设计(总151期)2009年第3期
1
1
五营森林生态站梯度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方法及软件设计
嵇志华1 程春香2 周秀杰1 王 伟3 刘兴丽1
(1.黑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 2.黑龙江省五营气象局 3.黑龙江省大气探测保障中心)
摘 要 从2个方面对黑龙江省五营森林生态站梯度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软件设计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生态站 观测资料 质量控制 五营
Qua lity con tr ol m ethod and softwa r e des i gn of gra d i en t ob ser va ti ona l
da ta i n W uy i n g for est eco-sta t i on
J I Zh i-hua CH ENG Chu n-hua ZHOU Xiu-jie WA N G W ei L I U X ing-li
(First-au t hor’s address:Meteorol ogical Infor m at i on Cen t er of Heil ongjiang Pr ovince,Harbin,150030,China)
Abstra c t This a rtic l e introduced the qua lity control m ethod and s oft wa re desi gn of grad i ent obse rvati onal data in Wuying f orest eco-sta ti on f r o m2as pec ts.
Keywor d s Eco-stati on Observa ti ona l data Quality control W uyi ng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气
展示其用途,以适应用户不断改变的需求。
林产工业应进一步加速推行工业设计,特别是重点家具、木制品企业,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13 加强人工林的木材改性技术的研究
木材性质决定着木材的加工用途和加工工艺,对木材加工利用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对木材性质的研究,可以为工业人工林培育与经营,为研究木材最佳利用途径、最优加工工艺、改进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做到材尽其用、小材大用、劣材优用等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加强人工材改性技术和仿高档装饰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利用低质木材经过特殊加工处理,使其达到优质木材的性能指标,提高人工材产品档次及性能,扩大树种的利用范围,也有利于一些欠知名树种资源的开发,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
214 加强工业人工林的经营建设
工业人工林的经营建设,是解决木材工业原料及材质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采用现代化的良种选育、集约化的森林经营手段,可以实现工业人工林培育的定向、速生、优质、稳定和高效目标。
其中,定向培育是关键。
只有做到定向培育,才可以根据加工部门的要求规格生产出所需的木材;只有明确培育的方向,才可以在培育时有目的地进行良种选育,设计合理的造林密度,根据具体的目标进行科学的经营,最终获得符合加工要求的优质木材原料。
因此,要加快以纤维用材林为主的商品林基地的建设,调整人工林的树种结构,适当增加水曲柳、栎类等阔叶树种的造林比重,逐步实现国内木材生产及其加工产品的供求平衡。
215 合理定产,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
天然林采伐向人工林采伐为主的方向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人工林多是单层林,如果抚育伐采伐强度过大,采大留小,单纯取材,势必造成整个林分蓄积量减少,所以,要合理定产,严细管理,达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收稿日期3
2009年第3期(总151期)林业勘查设计
:2009-0-27 4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