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分析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31
城市交通拥堵的论文城市交通拥堵的论文导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家对便利出行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城市交通拥堵的论文,欢迎借鉴!【摘要】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从交通拥堵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提出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方向在于交通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以期能从拥堵疏导角度为交通管理人员在拥堵控制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控制;拥堵疏导;交通管理1.引言城市交通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生活的命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需求迅速的增长,交通问题俨然已成为困扰着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它所带来的时间浪费、运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使得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调查统计表明[1]:在拥挤状态下的能耗是最优状态的2倍。
如果一辆汽车在7 km/h和88 km/h之间加减速1000次,那么其燃料消耗比匀速运行时多消耗60升,对于货车则多消耗114升,因此,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保持道路通行的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我国交通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的研究现状,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对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状的分析,对城市交通拥堵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交通拥堵,现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对交通拥堵的界定主要包括如下几种[2]:(1)日本建设省1994年在制定新交通拥堵对策时,将一般道路拥堵长1 km以上或拥堵时间10 min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对首都高速公路将交通拥堵量(拥堵长度×持续时间)在15 h99km/d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日本道路公团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定义为:以时速40 km/h以下低速行驶或反复停车、启动的车辆连续1 km以上并持续15 min以上的交通状态;(2)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将车速为22 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美国芝加哥运输部定义道路交通拥堵为:30%或更大的5 min车道占有率所对应的交通状态;美国德克萨斯运输部提出交通拥堵的定义:当出行时间超过在小交通流量或者自由流的出行环境下正常发生的出行时间、产生较大的延误时的交通状态,当这个延误超过大众能够普遍接受的界限时,称为不可接受的交通拥堵;(3)我国公安部则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 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三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 km的状态。
城市交通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私家车的普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等。
本文将就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
首先,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
目前,许多中国城市的道路网络并未与城市发展同步,导致道路容量不足。
特别是在繁忙时段,由于车辆数量过多,道路上不时出现车多缓行、交通事故等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因此,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更多的道路以增加通行能力势在必行。
其次,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也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而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有限。
私家车的增多不仅占用了大量的道路空间,还导致了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
因此,应该通过限制私家车的增长速度,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减少私家车对交通系统的负荷。
另外,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许多城市的规划存在问题,如住宅区与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域划分不明确,导致人们出行需求集中于特定地区。
这种集中化的出行需求使得某些道路容易发生交通拥堵。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合理布局,将住宅、商业、工业等功能区域有机地结合起来,降低居民出行的集中度,从而减少交通压力。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优化公共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够提供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扩大公交车辆和线路的规模,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
此外,还可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辆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发展非机动交通方式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非机动交通包括步行和骑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政府可以加强对步行和骑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更多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便捷的停车设施等,鼓励人们选择步行和骑行出行,减少对机动交通的依赖,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是当前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频繁遇到的问题之一。
本篇报告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之道,旨在为城市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分析1. 频繁的交通拥堵现象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现象,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道路堵塞严重。
疏导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紧迫问题。
2. 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交通拥堵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导致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拥堵还导致紧急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对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
三、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1. 城市人口增长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机动车辆数量激增,交通需求迅速上升,超出道路承载力。
2. 道路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存在瓶颈路段和非标准化交通设施,导致道路通行能力减弱,难以适应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
3. 公共交通不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缺失或不完善,使得居民更倾向于使用私家车,进一步加剧了道路拥堵。
四、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1. 经济效益减低交通拥堵导致人员流动性降低,物流效率下降,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2. 能源消耗增加车辆在道路上长时间停滞,燃油消耗增加,能源浪费严重。
五、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对策1. 优化道路规划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建设足够宽敞的道路,拆除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2. 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引导居民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3. 推广交通出行方式多样化鼓励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并提供相应的便利设施,减少机动车辆数量。
4. 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车辆通行进行管理和控制,减少拥堵。
5. 将出行需求分配到不同时间段通过弹性工作制等措施,分散高峰期的交通压力,降低道路拥堵程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 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源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如果没有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枢纽和公共交通系统,就会导致交通拥堵。
例如,城市中道路网布局不合理、道路宽窄不一、交通枢纽设置不科学等都会加剧交通拥堵。
### 2. 车辆数量激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然而,车辆数量激增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私家车的增加,不仅增加了道路通行压力,还加剧了交通拥堵的程度。
### 3. 公共交通不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那么更多的人会选择开车出行,从而加剧交通拥堵。
### 4. 道路施工和交通事故道路施工和交通事故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常见原因。
道路施工会导致道路封闭或减少车道通行,从而影响交通流畅;而交通事故则会造成交通堵塞,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问题。
## 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1.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城市交通。
包括优化道路布局、合理设置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等,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 2. 鼓励绿色出行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鼓励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从而减少车辆数量,缓解交通拥堵。
### 3.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线路和服务质量,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 4. 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及时疏导交通拥堵,减少因交通事故和道路施工导致的交通拥堵,保障道路畅通。
申论作文交通拥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来减轻交通压力。
目前,公共交通系统在一些大城市已经相对完善,但在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地铁、轻轨和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鼓励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其次,我们还应该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
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路布局和交通管理不合理所致。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交通规划的研究和投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加大对交通管理的力度,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增加违章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交通违法行为。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交通信息平台,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帮助驾驶员和乘客合理选择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信号灯和车辆导航系统,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智能调控车辆流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总之,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需要政府加
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投入,同时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来缓解交通拥堵。
只有综合推进各项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便捷、快速的方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脱颖而出。
时至今日它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武汉交通为例,配合对比英国伦敦的交通治理情况入手,分析和阐述我国在交通治理中的不足,以及对这些不足提出解决交通拥堵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现阶段交通现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市区面积开始逐渐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但是,很多城市市区交通却开始出现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规模逐步扩大,运输压力沉重。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们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辉煌成就。
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2年的39.1%,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
而大量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就武汉市而言,2010年,三环线内道路平均时速为20公里/小时,较2009年降低了0.4公里/小时。
但这一降幅为三年来最低。
2009年,三环线内道路平均时速较2008年下降2.9公里/小时,2008年较2007年下降了0.6公里/小时。
2010年,主干道车速为23.8公里/小时,较上年下降1.7%。
三镇中,汉阳行车速度最高,为22.3公里/小时;武昌为21.1公里/小时;汉口最低,仅18公里/小时。
武汉交通高峰集中在晚高峰。
下午4点起,交通拥堵集中在以桥梁为纽带的主干道上;4点15分至5点,交通拥堵扩散到二环线;5点至6点45分,交通拥堵蔓延至三环线;6点45分至晚7点,交通拥堵仍然在整个三环线内。
据分析,主要是城市建设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步扩展,二环与三环线附近建设力度加大,交通拥堵扩至三环线。
过江交通量持续增加,且增幅加大。
2010年,过长江交通量由2009年的30.8万辆/日,增加到35.8万辆,增幅为16%;2009年过长江交通量,由2008年的27.1万辆/日增加到30.8万辆/日,增幅为13.7%。
城市道路毕业论文城市道路毕业论文摘要: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如何优化城市道路系统,提高交通效率,改善道路环境,以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城市道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部分: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的出行体验。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等多个因素。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规划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合理确定道路的布局和等级。
不同等级的道路应该承担不同的交通功能,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其次,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道路规划中,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同时,还要考虑到道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城市道路的设计与建设是实现城市交通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与建设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几何设计、交通设施和交通安全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道路的几何设计。
道路的几何设计应考虑到车辆的行驶速度、车辆的转弯半径等因素,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其次,要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标志牌和交通导向设施等。
交通设施的设置应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进行合理布置,以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三部分:城市道路管理与维护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日常维护、交通管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管理与维护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道路管理体系。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以某市为例随着人口的城市化不断加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现代都市人面临了越来越多的交通难题。
大批量的交通车辆,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堵塞,严重影响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以某市为例,探讨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一、城市交通问题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我国城市各地,交通拥堵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作为具有永久性的公共问题,交通拥堵对于城市的安全、经济发展、生活品质和环保等方面产生着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经济上看,交通堵塞不仅影响人们正常出行,而且也使企业物流和运输成本提高,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从环境上看,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和噪音可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某市交通拥堵现状某市是一个具有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其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程度也是让人担忧的。
经过调查发现,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设计不合理在某市中,由于道路设计的不合理,很多区域的交通流量过大,使得有些道路容易造成拥堵。
而且,由于许多道路都是单向行驶,容易出现车流快但排队多的情况,也导致拥堵。
同时由于城市缺乏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私家车辆变得更加普及,车辆流量也就更大。
2. 驾驶习惯不良在某市交通中,有许多驾驶人员在车辆行驶时存在不良的习惯,如:闯红灯、违规停车、抢道等,这使得拥堵变得更加严重。
而且很多行车不礼让行人现象还引发了很多的道路事故,又使得交通拥堵问题更加麻烦。
3. 道路维修和建设不够及时某市道路维修和建设的不够及时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由于道路维修工作时间和维修进度都不够合理,加之很多建筑物项目进展缓慢,往往使得道路被征用时间越久,在道路交通上的损失也就越大。
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在某市的实际情况中,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对于道路的改造和行为宣传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措施实施。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及治理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国家,我国的同样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通拥堵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汽车运输系统智能化的研究。
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出租车以及私家轿车上装有配套车载设施,使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更加完善,避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本文针对我国造成交通拥堵原因进行了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的措施。
主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完善我国道路交通设施,发展先进的智能公共交通体系,充分利用城市智能公共交通工具来缓解我国城市道路拥堵的现状,包括先进公共交通系统和智能车辆控制系统,尽可能的缓解我国的道路拥挤。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治理措施;智能交通系统目录摘要 (1)1.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3)1.1 我国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4)2.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 (5)2.1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 (5)2.2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足 (5)2.3交通辅助设施不完备 (6)2.4城市路网密度低且结构不合理 (6)2.5城市交通规划不科学、交通管理不善 (6)2.6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7)2.7交通参与者的法规观念淡漠 (7)3.城市道路交通的治理措施 (8)3.1加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8)3.1.1 增加、改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 (8)3.1.2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9)3.1.3 大力宣传交通道路法律法规 (10)3.2 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及智能汽车交通系统的研究 (11)3.2.1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12)3.2.2 智能汽车交通系统 (14)小结 (20)参考文献 (21)1.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1885 年,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汽车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交通运输格局,道路交通系统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20 世纪 30 年代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就建成了全国联网的高速公路。
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xx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院(部)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一四年五月十三日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zz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作者学号:年月日xx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xx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逐年剧增。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阻碍xx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因此,xx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对于更好地促进xx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边疆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交通拥堵的定义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国内外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和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然后从xx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分析了导致xx市交通拥堵的因素。
接着根据前面分析的因素,提出缓解xx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本文重点研究了xx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缓解xx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为xx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xx;城市交通;拥堵;对策Research On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In xx City Suggestions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xx city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number of motor vehicl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raffic congestion has become the key problems hindering the health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x in the process of. Therefore, research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xx City,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x socie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areas, have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congestion, the harm of city traffic jam and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from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xx,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raffic congestion . Then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of the previous analysis,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xx c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alleviating the traffic congestion, to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Keywords: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交通拥堵的概念 (1)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3.1 国外研究综述 (2)1.3.2 国内研究综述 (2)1.4 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 (3)1.4.1 资源浪费 (3)1.4.2 污染城市环境 (3)1.4.3 影响生活质量 (4)1.5 研究意义 (4)2xx市交通拥挤的因素 (4)2.1 人的因素 (5)2.1.1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 (5)2.1.2 公众交通意识淡薄 (6)2.1.3 个人拥堵成本低 (6)2.2 车的因素 (6)2.2.1 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 (6)2.2.2 停车场紧缺 (7)2.2.3 公共交通方式的不协调 (7)2.3 道路的因素 (8)2.4 交通环境的影响 (8)3 缓解交通拥堵的对策及建议 (8)3.1 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 (9)3.1.1 北京东路与小昭寺路的交界处 (9)3.1.2 五路交叉口交通的改善 (10)3.1.3 城关区第二小学路口处 (11)3.2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11)3.2.1 优化公交系统 (11)3.2.2 优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12)3.3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2)3.4 在交通高峰期时实行单双号限行 (13)3.5 发展智能交通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出行里程的增加,人们出行对机动化的依赖程度加深,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涌入xx市,人口聚集效应逐渐增加,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频繁,极大的刺激了交通需求。
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分析论文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分析论文城市交通,城市道路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
因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各有特点,但都是以客运为重点,并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形成客运高峰。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分析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交通拥堵是一种“城市病”。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城市病也更加严重。
当今社会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跃出。
汽车――如今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公路上的引领者,城市交通拥堵的源头。
交通拥堵问题日渐突出,有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所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文章针对"城市交通拥堵"标准、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研究,试图能够缓解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交通拥堵;拥堵标准;社会影响;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 交通拥堵标准⑴中国标准。
1)畅通: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高于30km/h。
2)轻度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介于20km/h与30km/h之间。
3)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介于10km/h与20km/h之间。
4)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低于10km/h[1]。
⑵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在对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中,将车速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美国芝加哥运输部对道路拥堵的定义是30%或更大的5分钟车道占有率对应得交通状态⑶日本道路工团对城市高速公路拥挤的定义:以时速40km/h以下低速行驶或反复停车、启动的车列连续1km/h以上并持续15分钟以上的交通状态。
[3]2 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2.1 制度原因⑴惩罚力度小。
⑵制度有待完善。
2.2 设施原因⑴交通管理及交通安全设施少。
道路交通设施少主要表现在道路少,特别是高等级道路少、道路网密度低。
城市中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的现代化设施极少。
缺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这不仅对驾驶者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利于行人的出行。
交叉口拥堵改善毕业论文交叉口拥堵是城市交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和困扰,影响了城市交通的效率和流畅度。
因此,研究和改善交叉口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交叉口拥堵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以期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交叉口拥堵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路规划不合理是造成交叉口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了交叉口流量的合理配置,导致了交叉口容量不足的现象。
此外,一些交叉口设计存在问题,如弯道半径过小、转弯半径不合理等,也会导致车辆在交叉口拥堵。
其次,大量的私家车辆和交通工具的增加也是交叉口拥堵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现有的交通网络并未跟随车辆数量的增加而配套发展,导致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此外,交通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是交叉口拥堵的原因之一。
在交通管理中,对于交叉口的信号灯的配时不合理,或者信号控制不精确,都会导致交叉口的拥堵现象。
同时,一些交叉口的交通指示标志不明确或者不规范,给行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增加了交叉口拥堵的可能性。
针对交叉口拥堵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首先,合理规划和设计交叉口,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在交通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确保交叉口的容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还应注意合理设置转弯半径和弯道半径,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其次,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减少私家车辆的数量。
通过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引导更多的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量,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再次,优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信号灯和指示标志的精确度。
通过合理调整信号灯的配时,确保车辆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加强对于交通指示标志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行车指引的准确性和明确性,避免交通事故和拥堵的发生。
最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利用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交通流量监测、拥堵预警等手段,实时了解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管理,减少交叉口的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分析——以常州市为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指出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过快、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等,然后以常州市为例,具体分析了常州市道路交通现状以及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常州市车辆数据进行了序列图分析,最后根据常州市的具体情况,给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挤,交通布局,畅通工程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rba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of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urban road traffic, pointing out that urban road traffic are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a serious shortage of road capacity, vehicle growth rates, inadequat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 low levels of traffic management technology, urban road transport development in the absence of an overall trans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n as an example to Changzhou City, Changzhou Cit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road traffic and road causes traffic problems, the use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for Changzhou City vehicles Analysis of data sequence, the last of Changzhou C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urban road traffic is given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words: urban traffic,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distribution, expedite project一、城市交通及相关概念(一)城市交通及城市交通系统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是城市各种用地之间的人和物的流动。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研究城市交通拥堵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形势日益严峻,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研究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以期找到一种解决办法。
首先,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基础。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道路网络的建设与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密度分布,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如智能交通信号灯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利用率,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其次,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地铁、轻轨、公交车等交通设施,并优化线路和运营规划。
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如降低公共交通票价、提供优质的服务等。
另外,鼓励绿色出行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色出行主要包括步行、骑行和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出行方式。
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路,提供相应的停车设施和服务,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行出行。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电动车,减少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
此外,合理优化停车管理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
城市停车位的供需矛盾问题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可以加大对停车位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增加停车设施的数量,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如采用智能停车系统、推行分时段收费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停车位资源。
最后,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管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保障。
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交通拥堵现象的监测和分析,发挥预警和调控作用。
同时,应加强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并加大执法力度,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程,需要政府、专家学者、社区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交通拥堵问题研究追究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比照国际交通研究和建设的状况,人们发现,关键还是在于观念、认识上的差距。
具体来说,是由于交通建设中的“大经验,小科学”做法在作怪。
当前,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力开展交通科学研究,促进交通科学与交通技术的协调发展,使交通工程实践立足于更科学、更有效的基础上。
触目惊心“交通难”2003年全国因交通阻塞导致经济损失20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
目前,居住在大中城市的人们莫不饱受“交通难”之苦。
1991年上海市的航测资料表明:交通高峰期,市中心区域的机动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而最低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即低于正常的步行速度;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北京市和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平均车速为每小时20公里。
据统计分析,世界上每个“城里人”在一生中,无谓地耗费在拥堵的车流中的时间平均达10昼夜之久!交通拥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美国的资料,交通要道上拥挤的车流造成的时间耽搁每年达50亿小时,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分析,2003年全国因交通阻塞导致的经济损失为20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
交通拥堵引起车辆频繁减速和加速,交通运输效率随之下降,额外消耗大量能源,并且使得废气排放剧增。
研究表明,当汽车的时速从40公里/小时降至10公里/小时之时,燃料消耗量增加一倍,环境负荷增加2~4倍。
1998年,北京市机动车排放NOx、CO的分担率高达46%和63%;上海市机动车CO的排放分担率在1996年就高达61%。
机动车废气是低空排放,对人类健康威胁更大。
交通的拥堵和混乱还使得交通事故更加频繁地发生。
2004年,我国发生交通事故567753起,造成99217人死亡(几乎占全球总数的一半),4518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7亿元。
改变现状路何在?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交通科学研究如今,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头百姓,都迫切希望“交通难”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
《关于交通拥挤现象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关于交通拥挤现象的研究报告大家好,我是小小交通达人。
最近我发现,早上上学和放学的时候,路上总是堵得水泄不通。
有很多汽车在路上慢悠悠地前行,大家都显得很着急和不耐烦。
所以我决定做一个调查,研究一下这种交通拥挤现象的原因。
首先,我请家里人载我去学校的路上观察。
我发现在一些路口和十字路口,由于没有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或者有效的红绿灯,很多车辆都在那里乱穿乱插,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有的司机叔叔们还会随意并线、加塞,占用其他车辆的位置,更加剧了拥堵。
其次,我观察到很多私家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现在路上。
因为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开车方便一些,所以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
可是道路的容量是固定的,多了这么多车辆自然就会让交通超负荷啦。
再者,我注意到有些道路的设计不太合理,例如有的路口转弯半径太小,容纳不了很长的车队;有的十字路只有一个车道,不够车辆通过。
这些都加重了交通压力。
最后,我们学校门口的路段经常被校车和私家车占道,从而影响了其他车辆的通行。
有时大家为了赶在上课钟声前到校,就会争先恐后地并线,形成了拥堵的局面。
通过这次调查,我总结了几个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路口的交通秩序不够有效、私家车数量太多、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以及学校门口私家车占道等。
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在路口增设红绿灯和交通指挥员,保证路口通行有序;鼓励居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上路;对一些道路进行改造,扩宽路面或调整路口设计;在学校门口设置临时停车位,并严格禁止占道等违规行为。
总之,解决交通拥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交通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有序出行,才能让城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好。
让我们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吧!这就是我的调查报告,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如果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问我哦!篇2《交通拥堵真叫人头大》大家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小明。
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浅析(精选5篇)第一篇: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浅析城市社会学作业历史1002 刘晓乾 041003016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浅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据了解,某些地级城市的调研组多次到各地进行调研,探索城市交通拥堵的因素,包括调研地机动车拥有量、道路资源量、路网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等。
但不同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同,其选择出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造成交通拥堵的成因也不尽相同。
本文就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来分析。
关键词:交通拥堵原因对策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调查(一)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道路资源供应缺口日益拉大。
1990年以前,我国车与路的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1990年以后,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尤其是2000年后,机动车增量惊人,车辆的增长速度和道路资源供应严重不协调,逐惭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199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551.36万辆,2000年6000万辆,截止2008年底已达到1.699亿辆,年均增幅29.8%。
从我国公路总里程来看:1990年是102.831万公里,2000年130万公里,2008年357.37万公里,年均增幅2.47%。
其中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增幅较大,城市道路由于城市结构的局限性,增幅还要偏低。
从车与路的发展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来看,道路资源的供应缺口较大。
更重要的,由于城市道路资源开发有限,而机动车数量仍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使得供给和需求呈“反比”式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路网结构总体布局失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多数城市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摊大饼”式的结构布局。
关于道路交通拥堵研究报告作文《道路交通拥堵那些事儿》第一篇:堵,无处不在在咱们这个城市,交通拥堵就像空气一样,随时随地可能把你包围。
每天早上,我像个冲锋战士一样准备去上班,可是一到马路上,那真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就拿我住的小区附近那一段路来说吧。
那是一个有着好几个小区出入口汇聚的地方,还有一所小学。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那是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骑着我的小电驴准备杀出一条“血路”。
我刚到路口,就看到一片混乱的景象。
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就像一群愤怒的野兽在咆哮。
小轿车、公交车还有那些送孩子上学的三轮车,都挤在一块儿,谁也不让谁。
你看那辆红色的汽车,司机是个头发有点稀少的大叔,他探出头来对着前面的一辆面包车喊:“你咋开车的啊,会不会走啊!”面包车司机也不甘示弱,回怼道:“我这还不是被前面的车挡住啦,你急啥。
”路边上,送孩子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少走几步路,都把车停在本来就不宽敞的路边,搞得道路更加狭窄。
有个大妈骑着电动车,车后座上坐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朋友,在车流的缝隙里钻来钻去,看得我胆战心惊。
我就被卡在这一堆车和人中间,前进不得,后退也不行。
我看了看手表,心里那个急啊,感觉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哗啦地流走,而我因为这交通拥堵,就只能干瞪眼。
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也许再等几分钟就好了,这就像一场游戏,只要熬过这段拥堵,我就能通关去上班了。
这一个路口,仅仅几百米的距离,那天我愣是花了二十多分钟才通过。
这交通拥堵啊,真的是让人又气又无奈。
第二篇:拥堵的原因大剖析这交通为啥这么堵呢?梳理起来其实原因挺多的。
还是拿我家附近来说吧,从道路规划这一方面看就存在不少问题。
像我之前提到的学校附近,没有专门为接送孩子设置合理的停车区域。
那家长们没办法啊,只能见缝插针地停车,本来车流量就大,这样一来,不堵才怪。
车辆数量太多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现在啊,几乎每家都有车,就拿我们这一幢楼来说吧,一共有三十多户人家,我看了看,停车位上的车都停满了不说,还有一些车停在过道上。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分析——以常州市为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指出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过快、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等,然后以常州市为例,具体分析了常州市道路交通现状以及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常州市车辆数据进行了序列图分析,最后根据常州市的具体情况,给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挤,交通布局,畅通工程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rba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of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urban road traffic, pointing out that urban road traffic are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a serious shortage of road capacity, vehicle growth rates, inadequat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 low levels of traffic management technology, urban road transport development in the absence of an overall trans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n as an example to Changzhou City, Changzhou Cit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road traffic and road causes traffic problems, the use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for Changzhou City vehicles Analysis of data sequence, the last of Changzhou C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urban road traffic is given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words:urban traffic,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distribution, expedite project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一、城市交通及相关概念(一)城市交通及城市交通系统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是城市各种用地之间的人和物的流动。
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有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交通系统。
这些流动都是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一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的。
2、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已经发育为一种立体化、综合化的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城市道路、桥梁、轨道系统等;第二,城市客货运输系统,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地铁、轻轨、轮渡等公共客运系统,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私人汽车等个体客运系统,以及城市内部的货运系统;第三,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包括交通标志、信号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等交通管制系统。
城市交通是一个集经济性与社会公益性于一体的领域,包括管理体制、城市规划布局、投融资体制、交通方式选择、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流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管理、法规、规划、工程、财政、教育、环境、能源、信息以及人文等社会经济诸多学科领域。
这些方面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大系统。
(二)交通拥挤与交通堵塞“交通拥挤”与“交通堵塞”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交通拥堵则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的叠加。
首先,交通拥挤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一定的道路空间内积聚了过量的车流的现象。
拥挤,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车流量增加甚至流量过大,但是车流还处于运动之中。
其次,交通堵塞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一定的道路空间内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车流停滞的现象。
最后,交通拥堵,对于出行者来说,主要是对时问和车速的感觉,即车辆在道路或交叉口上排队或者缓慢移动。
我国公安部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处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
广义的说,拥堵是由人们居住与购物、工作、学习、娱乐等地点的分离引起的,是交通供给与出行需求之问不平衡的产物。
其特性、发生地点和严重程度是由人们工作、购物和居住地点的变换以及他们在这些地点之问如何出行来决定。
通常这些问题同时发生时会产生或加重拥堵。
产生的交通拥堵可能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拥堵。
周期性的拥堵一般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重复出现的拥堵。
非周期性拥堵是由某种偶然事件造成的,比如交通事故或关闭一条道路所引起的交通拥堵。
二、城市交通及相关研究成果回顾随着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普遍成为焦点问题。
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行车难、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突显,对城市交通管理造成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都做了研究。
邰中[1],对交通拥堵的界定做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一定时间内想通过某条道路的车辆数)超过某条道路的交通容量(一定时间内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
他还指出,交通拥堵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而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
在很多情况下,交通拥堵的出现只是出行需求对于交通资源的一种不充分或是不恰当利用所造成的,还有道路结构的不合理性,而并不是道路面积的严重缺乏。
以往的交通拥挤主要以V/C 比、时速、密度或车队滞留长度等量来界定,尽管这些量在某种程度上对交通拥堵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但是并没有反映出拥挤的本质——究竟是道路交通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是交通秩序的失衡等。
因此,对于拥堵的界定,邰中还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衡量标准:表1:道路拥挤程度衡量标准淦学甄[2]等人根据交通拥挤的界定,给出了拥挤的具体属性。
包括拥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别及疏散时间。
第一,拥挤发生的时间是指拥挤产生的时间不同,对道路的影响也不相同。
发生在出行高峰期的拥挤,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大。
而发生在非高峰时段的拥挤影响则相对小得多。
可以根据时间段划分为高峰时间拥挤和非高峰时间拥挤。
第二,拥挤发生的地点是指城市道路功能不同,对不同道路发生的拥挤,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地点分类为:干道拥挤、一般道路拥挤、重要交叉口拥挤、次要交叉口拥挤等等。
第三,拥挤发生的原因是指交通拥挤可能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由于流量的突然增大,超过了正常的道路容量。
这种拥挤一般发生比较有规律;也可能因为特殊事件引起道路容量的减少或堵塞,或是吸引过多的交通量而引起的拥挤。
这种拥挤没有规律,且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第四,拥挤发生的类别是指由于拥挤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原始拥挤和后续拥挤两类。
第五,拥挤的疏散时间是指从拥挤发生到道路恢复正常交通秩序的时间的长短对于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可以用滞留时间或者排队长度来描述。
如分为一般拥挤、非常拥挤、严重拥挤、死锁等。
由于拥挤疏散时间受到时间、地点及原因等属性的影响,因此,该属性与其它属性密切相关。
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邵祖峰[3]提出了治理交通堵塞的理论基础。
他指出,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理论主要有四大原理:交通总量削减原理、交通量均分原理、交通连续原理和交通分离原理。
第一,交通总量削减原理是指,一是要尽量减少交通产生源;二是在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路面上的交通工具;三是要尽量减少交通工具在路面上的停留时间。
第二,所谓交通量均分是使交通流“均衡”、“分流”或“疏导”,设法使交通量的不均匀分布变为“均匀”分布。
可采用社会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和科学交通管理的办法。
交通量均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时间性交通量均分和空间性交通量均分两类。
第三,交通连续原理是指在交通的全过程中,空间、时间、运营管理和交通参与者本身精神上的连续。
因此,必须做到交通工具的连续、交通组织的连续、交通设施的连续和交通运营的连续。
第四,交通分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有交通物体应各行其道;二是指同一条车道或同一条交通路段(天桥、人行横道、便道等)的交通参与者必须保持差不多甚至是均衡的速度。
可以采用工程的办法,也可以采用科学交通管理的办法。
李康[4]提出了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一些具体作法:第一,对汽车拥有量进行直接调控;第二,严格控制公务车的拥有和使用;第三,控制城市中心区的汽车交通量,具体通过实施在中心区征收高额停车费、征收核心区道路交通拥挤费等收费措施;第四,调控交通发生源和吸引点的空间分布,其中包括:建立多中心,打破单中心格局;就业岗位向城市外围疏解,在地铁、城铁枢纽站附近建设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生活居住区;在原有中心区严格限制生成和吸引大量交通流的商业建筑扩大规模等;第五,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三、当前大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一)道路容量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道路面积由5.8平方米上升到8.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