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51.85 KB
- 文档页数:6
制粉系统爆炸原理当煤粉在空气中的浓度很低或很高时,一般不会发生爆炸。
同时爆炸又是燃烧的一个特例,所以爆炸过程中氧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发生爆炸还需要有足够的点燃能,所以只有当可燃物浓度、氧浓度和点燃能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而且这三个条件又是互相联系的。
制粉系统爆炸的三要素(1)可燃物浓度(煤粉的浓度):煤粉的爆炸浓度有一个范围,即存在上限浓度和下限浓度。
煤粉爆炸的浓度范围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煤种、初温、初压等。
对于烟煤而言,气粉混合物浓度只有在0.32一4kg/m3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而浓度在1.2一2kg/m3范围时爆炸危险性最大。
在现有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此条件是很容易达到的,特别是制粉系统启动或停止的过程中,煤粉浓度变化较大,存在爆炸危险性最大状况。
(2)点燃能(点火能源):点燃能是爆炸的一个重要条件。
点燃能的大小不仅对发生爆炸起重要的作用,而且决定了爆炸时产生的压力等级和爆炸的强度。
煤粉混合物的最小、最低可爆的点燃能与很多因素有关。
但主要决定煤粉爆炸反应本身活化能的大小。
煤粉中掺入少量的可燃气体,会降低它的最小、最低点燃能。
能量较小的火花通常不能点燃可爆性煤粉与空气的混合物,但却可以引起掺入少量可燃气体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
初温和初压对点燃能的影响较明显,初温、初压越高,发生爆炸所需的点燃能就越小。
在现有电站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中,如果某些原因导致局部存在积粉,条件合适势必会引发自燃,由于制粉系统正常运行工况的风量和煤量较大,积粉自燃的能量被携带释放,不足以形成制粉系统爆炸的点燃能,但如果工况发生变化,尤其是风量减少,会造成积粉自燃能量的聚集,形成制粉系统爆炸的点燃能。
另外,如果制粉系统内部进入外来的火源,也会形成制粉系统爆炸的点燃能。
(3)氧气的浓度:制粉系统中氧气来自多方面,作干燥剂的热风、冷风、烟气以及漏风、输送煤粉的气体都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如果煤粉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不足,即使有很强的点源,并且可燃混合物的浓度在最佳爆炸浓度范围,也不会发生爆炸。
火力发电厂事故案例教材2012年3月7日说明为配合“警示三月行”活动的开展,现整理下发《火力发电厂事故案例教材》,作为职工在“警示三月行”期间及今后时期安全学习教材。
教材收录了火力发电厂人身伤害、电气及热机系统误操作、设备损坏等32个典型的人员责任事故。
这些的事故,都是由于不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两票三制”执行不力或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每次事故都是血和泪的教训。
“铭记教训,防范事故,人人有责”,通过对这些事故案例的学习,我们应当更加清醒地看到“违章是事故的根源”这一论断。
一时的疏忽大意或麻痹侥幸都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希望通过学习,结合制定并实施反违章行动计划,使全体一线员工及生产管理人员切实做到“反违章从我做起”,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
各单位、部门要结合警示三月行活动开展,组织本本部门干部职工组织学习,并组织班组职工重温《安全生产特别约定》,开展一次事故反思活动,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提出切实解决措施。
目录1.监护制不落实,工作人员坠落———————32.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5√3.检修之前不对号,误入间隔触电亡———————64.安全措施不到位,热浪喷出酿群伤———————85.违章接电源,触电把命丧———————106.制粉系统爆燃,作业人员身亡———————117.违章指挥卸钢管,当场砸死卸车人———————158.安全距离不遵守,检修人员被灼伤———————179.焊接材料不符,吊环断裂伤人———————1810.误上带电间隔,检修人员烧伤———————1911.炉膛负压反正,检修人员摔伤———————2112.擅自进煤斗,煤塔致人亡———————2213.高空不系安全带,踏空坠落成重伤———————2314.临时措施不可靠,检修人员把命丧———————2415.起吊大件不放心,机上看护出悲剧———————2616.操作中分神,带接地刀合刀闸———————2817.操作顺序颠倒,造成母线停电———————3218.值班纪律松散,误操作机组跳闸———————3519.强行解除保护,造成炉膛爆炸———————3820.运行强行操作,造成炉膛放炮———————4221.原因分析不清,锅炉启动超压———————4622.忘记轴封送汽,造成转子弯曲———————4923.走错位置操作,低真空保护跳机———————5324.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5525.漏雨保护误动,造成全厂停电———————5826.更换设备不核对,电压互感器爆炸———————6027.对运行异常麻痹,导致发电机烧瓦———————6228.保护试验无方案,机组异步启动———————6429.甩开电缆不包扎,短路机组掉闸———————6630.停电措施不全,引发全厂停电———————6931.检修无票作业,机组断油烧瓦———————7132.管辖设备不清,越位检修酿险———————75监护制不落实工作人员坠落【简述】1994年9月3日,某厂锅炉检修人员在处理水膜除尘器缺陷工作中,工作负责人监护不到位,一名检修人员坠落死亡。
锅炉炉膛爆燃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李保东【摘要】对引发锅炉爆燃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32【总页数】2页(P114-114,246)【关键词】电站锅炉;炉膛爆燃;防范措施【作者】李保东【作者单位】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黑龙江伊春153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28.7锅炉炉膛爆燃是电站锅炉最常见也最具有破坏性的事故,不仅会损坏本体设备,造成机组停机,还会危及到人身安全,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炉膛爆燃事故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1 发生炉膛爆燃事故的原因分析1.1 锅炉炉膛发生爆燃的条件:1)炉膛内积存了一定量的可燃性燃料;2)积存的燃料和空气混合具有爆炸性,且达到了爆燃极限;3)遇到可以引燃的热能。
以上是炉膛爆燃的三个条件,当三个条件都具备时,炉膛就会发生爆燃事故,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炉膛爆燃事故都不会发生。
1.2 炉膛内可燃性混合物积存的原因:1)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操作,程控系统、设备及机构设计不合理,转动设备跳车和控制系统失灵;2)没有及时切断外来可燃性气体。
目前,有些化工厂将作为“三废”排掉的具有一定可燃性的气体送入锅炉炉膛内燃烧,如合成尾气等;3)锅炉灭火,没有及时切断燃料供给。
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导致大量的可燃物积存在炉膛内,当遇到足以引燃可燃物的热能时,炉内积存的可燃物会突然被点燃,其火焰的传播速度很快,积存的可燃性混合物会在瞬间完成全部燃烧过程,瞬间生成的大量烟气,一时无法由炉膛排出,使得炉内压力骤增,超出了炉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便发生了炉膛爆燃。
1.3 锅炉燃烧恶化灭火,是导致炉膛爆燃最常见的诱因。
锅炉燃烧不稳往往是锅炉灭火的预兆。
当发现锅炉燃烧恶化和工况不稳时,应及时采取稳燃措施,防止锅炉灭火,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消除。
2 电站锅炉炉膛爆炸的防范措施2.1 增设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
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爆燃伤亡事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爆燃伤亡事故一、事故经过佳二厂4号炉为直吹式制粉系统,配有4台风扇磨煤机(13、14、15、16号)。
事故前13号磨煤机处于检修状态,其它3台运行。
1994年8月7日20时55分,运行中的16号磨煤机一次风压回零,司炉马XX初步判断为锁风器堵塞。
司炉要求副司炉闫XX将16号磨停止,同时让司水员张XX检查锁风器。
张检查后未发现锁风器有杂物,司炉又判定为分离器堵塞,司炉将情况汇报班长后用电话联系将16号磨电源停电,并用防误罩扣上了开关把手,到此16号磨检修运行措施全部做完。
由于司炉用电话找不到风磨班值班人员,所以安排司水员到锅炉0m处找,司水员于22时找到风磨班值班员姜XX(男,40岁,临时工)和吕XX(男,22岁,临时工),此时二人正在处理10号磨煤机大盖漏粉情况,司水员讲明情况后,二人答应处理。
此时4号炉只有14、15号磨煤机和一个助燃油嘴运行。
22时33分,由于煤湿15号磨突然断煤,经处理又下煤,致使4号炉瞬间正压(正60pa),火焰冲入磨煤机分离器内并引起磨煤机内煤粉爆燃,将正在处理分离器堵塞的姜、吕二人烧伤。
二、事故原因(1)致使姜XX死亡,吕XX重伤的主要原因是二人图省事,有章不循,没执行规程中关于处理磨煤机分离器堵塞应关闭出口插板的有关规定,当锅炉燃烧不稳负压波动时,火焰从炉膛冲入磨煤机分离器所致。
(2)因连降暴雨,铁路中断,锅炉燃烧为储煤场存煤,其煤温度过大(最大含水分达20.2%),锅炉经常发生堵断煤现象,造成锅炉运行时燃烧不稳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暴露出的问题(1)安全管理存在不严不细的漏洞,没有认真执行《安规》中关于夜间抢修工作必须明确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应做好安全措施的各项规定。
(2)锅炉燃煤湿,经常发生堵断煤,致使锅炉燃烧不稳,时常正压状态。
(3)临时工素质低,缺乏必要的自身防护能力和故障中的应变能力。
1 锅炉事故及预防一典型锅炉事故及预防1锅炉爆炸事故1水蒸气爆炸锅炉中容纳水及水蒸气较多的大型部件如锅筒及水冷壁集箱等在正常工作时或者处于水、汽两相共存的饱和状态或者是充满了饱和水容器内的压力则等于或接近锅炉的工作压力水的温度则是该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一旦该容器破裂容器内液面上的压力瞬即下降为大气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对应的水的饱和温度是100 ℃。
原工作压力下高于100℃的饱和水此时成了极不稳定、在大气压力下难于存在的“过饱和水”其中的一部分即瞬时汽化体积骤然膨胀许多倍在容器周围空间形成爆炸。
2超压爆炸指由于安全阀、压力表不齐全、损坏或装设错误操作人员擅离岗位或放弃监视责任关闭或关小出汽通道无承压能力的生活锅炉改作承压蒸气锅炉等原因致使锅炉主要承压部件简体、封头、管板、炉胆等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载能力而造成的锅炉爆炸。
超压爆炸是小型锅炉最常见的爆炸情况之一。
预防这类爆炸的主要措施是加强运行管理。
3缺陷导致爆炸缺陷导致爆炸是指锅炉承受的压力并未超过额定压力但因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腐蚀、组织变化等情况导致主2 要承压部件丧失承载能力突然大面积破裂爆炸。
缺陷导致的爆炸也是锅炉常见的爆炸情况之一。
预防这类爆炸除加强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察外还应加强锅炉检验发现锅炉缺陷及时处理避免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带缺陷运行。
4严重缺水导致爆炸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如锅筒、封头、管板、炉胆等不少是直接受火焰加热的。
锅炉一旦严重缺水上述主要受压部件得不到正常冷却甚至被烧金属温度急剧上升甚至被烧红。
在这样的缺水情况下是严禁加水的应立即停炉。
如给严重缺水的锅炉上水往往酿成爆炸事故。
长时间缺水干烧的锅炉也会爆炸。
防止这类爆炸的主要措施也是加强运行管理。
2锅炉重大事故1缺水事故1锅炉缺水的后果。
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即形成了锅炉缺水事故。
锅炉缺水时水位表内往往看不到水位表内发白发亮低水位警报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升高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印尼巴齐丹电厂2×315MW燃煤机组调试过程中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分析以及控制讨论作者:张秋实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4期【摘要】本人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外派至印尼巴齐丹项目部,从事该电厂2×315MW燃煤机组调试运营工作。
调试期间针对2012年8月13日#1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引起MFT事故进行分析、总结。
制粉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主要运行系统之一,现代大型电厂对制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到锅炉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制粉系统发生爆炸既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护费用,又严重威胁人身及电厂生产的安全,还对生产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了解电厂发生制粉系统爆炸的起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调试;制粉系统;爆炸;MFT;控制1.制粉系统爆炸机理燃烧是发热与发光的高速化学反应,是可燃元素与氧的化合过程。
爆炸是一种特殊的燃烧过程,由于这一更急剧的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加热生成的产物,而使压力上升比正常燃烧要快得多,所以爆炸是一种压力急剧上升的燃烧过程,它与正常燃烧的区别就是伴随着压力的上升。
制粉系统爆炸就是煤粉的爆炸,煤粉以一定的浓度分散在空气中,一旦遇到适当的点燃能,就会发生燃烧并迅速传播,导致连续不可控制的燃烧,同时压力急剧上升,上升速度比正常燃烧要快得多,这就是煤粉的爆炸。
当制粉系统内爆炸时,具体表现为:检查门处有火星,管壁温度异常升高,煤粉温度异常升高,制粉系统负压突然变为正压,爆炸时有响声,从系统不严密处向外冒黑烟,防爆门鼓起或损坏,炉膛内负压变正压,燃烧火焰发暗,严重时可能出现火焰跳动或灭火。
(1)爆炸条件对于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很低或很高时,一般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既然爆炸是一种特殊燃烧,那么爆炸过程中氧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充足的氧才有可能发生连续的燃烧。
但是可燃粉尘要发生爆炸只有粉尘浓度和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点燃能,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电站锅炉系统安全性评价1.整体运行工作状况(l)平衡通风锅炉是否烧正压,吸风机出力是否满足燃烧自动调节装置投入的条件。
(2)过热器及直流锅炉水冷壁的管壁温度是否存在频繁超温。
(3)主蒸汽或再热蒸汽是否存在频繁超温。
(4)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是否按规定严格执行。
(5)烧燃室或尾部烟道放炮事故的原因是否查明,对策是否落实。
(6)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或再热器管频发性爆漏事故的原因是否查明,对策是否落实。
(7)制粉系统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否查明,对策是否落实。
(8)吹灰器是否正常投入,燃烧室是否经常发生严重结焦。
(9)电除尘装置能否正常投入,水膜除尘器是否存在严重带水缺陷。
2.锅炉本体主要部件、重要辅机及附属设备的技术状况(l)汽包、联箱、导汽管、集中下降管是否存在尚未彻底消除的爆破隐患。
(2)锅炉本体以外的高温、高压大口径汽或水管道及阀门,以及燃油管道和阀门是否存在尚未彻底消除的爆破隐患。
(3)受热面管子是否存在大面积腐蚀、磨损、过热变形或严重结垢缺陷。
(4)汽水系统压力容器是否存在爆破隐患(如: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是否按压力容器有关规程定期检验等)。
(5)吸风机、送风机、排粉机、风扇磨及其他重要辅机是否存在可能造成飞车等严重损坏的隐患。
(6)捞渣机、碎渣机是否存在影响锅炉稳定运行的严重缺陷。
(7)事故放水门、真空排汽门、给水调整门、省煤器再循环门、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减温水调整门、燃油速断阀、燃气速断阀、电动主汽门、电动给水截断门、定期排污门、连续排污门等,是否存在开关失灵、电动操作失灵、漏流过大、开度指示器失灵或不准等尚未彻底消除的缺陷。
(8)锅炉计划大修是否超期未进行,并且技术状况属于应修未修。
(9)锅炉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和超压试验是否按规定进行。
(10)启动锅炉技术是否良好。
(11)生产用空压机及附属设备是否存在严重缺陷及隐患。
3.安全阀的状况(1)安全阀(含排汽管路)的设计、安装、运行是否符合规定。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为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应严格执行《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以及《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要求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一、防止制粉系统爆炸1、在锅炉设计和制粉系统设计选型时期,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程要求,保证制粉系统设计和磨煤机的选型,与燃用煤种特性和锅炉机组性能要求相匹配和适应,必须体现出制粉系统防爆设计。
2、不论是新建机组设计还是由于改烧煤种等原因进行锅炉燃烧系统改造,都不能忽视制粉系统的防爆要求,当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大于25%(或煤的爆炸性指数大于3.0)时,不宜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如必要时宜抽取炉烟干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
3、对于制粉系统,应设计可靠足够的温度、压力、流量测点和完备的连锁保护逻辑,以保证对制粉系统状态测量指示准确、监控全面、动作合理。
中间储仓制粉系统的粉仓和直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应设置足够的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4、制粉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减少水平管段,整个系统要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
5、煤仓、粉仓、制粉和送粉管道、制粉系统阀门、制粉系统防爆压力和防爆门的防爆设计符合DL/T5121和DL/T5145。
6、热风道与制粉系统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部位,应达到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7、对于爆炸特性较强煤种,制粉系统应配套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和充惰系统。
8、保证系统安装质量,保证连接部位严密、光滑、无死角,避免出现局部积粉。
9、加强防爆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
防爆门动作后喷出的火焰和高温气体,要改变排放方向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和烧损电缆。
10、制粉系统应设计配置齐全的磨煤机出口隔离门和热风隔绝门。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
制粉系统爆炸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份制粉系统爆炸的应急预案,供参考:
1. 发生爆炸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启动紧急撤离程序,引导员工迅速撤离工作现场,并进行身体检查。
2. 撤离时,请确保人员远离火源和燃烧区域,并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泄漏的化学物品或气体。
3. 拨打紧急电话,向消防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报告事故,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等待专业人员的支援。
4. 如果有火灾,立即启动灭火设备,并确保紧急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加速烟雾的排放。
5. 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或安全区域,确保人员不要靠近事故现场,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6. 与现场相邻的场地或设备,要立即停止生产,并相应地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火势蔓延或波及到其他区域。
7. 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评估和清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确保安全和有效的处置措施。
8. 针对爆炸事故,及时进行事故分析和教训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
制粉系统爆炸是极其危险的,应急预案只能提供初步指导,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指导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应加强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确保制粉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
超超临界锅炉煤粉管着火事件分析及处理姜保米摘要:在火力发电厂当中,电站锅炉是三大设备中的一种,它的安全状况对整个机组的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火电机组如果出现故障,就只能强制停炉,然后进行抢修。
对火力发电站的日常生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会出现很大的经济损失情况,煤粉管在锅炉运行的时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安全性对锅炉的有效运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对锅炉的煤粉管进行关注,确保锅炉在运行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对锅炉的整体制粉系统、粉煤燃爆的发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止出现伤亡事故的产生,确保锅炉粉煤管的有效运行,在企业安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对超超临界锅炉煤粉管着火事件分析及处理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超超临界锅炉;煤粉管;着火事件;原因;防火对策;处理1 锅炉煤粉管发生着火事故的原因1.1 细粉分离器积粉自燃细粉分离器的进口处出现积粉自燃主要是出现在细粉分离器进口管道下部比较平缓的一段管道内,由于气流在湾口上来的过程中,气流没有很好的进行分布。
直管段下部气流比较弱,导致这个部分出现很大的积粉问题,与此同时制粉系统停运的过程中,也会造成气流里面的余粉在水平直管的下部进行沉积,无法进行自由滑落,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原煤的水分过大的问题,温度控制方面比较低,煤粉的湿度比较大,就会容易在上面产生沉积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可能遭受一些煤粉磨损严重的情况,并为了避免输粉管的管壁产生很大的磨损,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要在这个部位进行注释内衬的粘贴,可以让积粉脱落的可能性增加,另外这个部位清理十分困难,所以很容易出现积粉自燃的情况。
1.2 煤粉颗粒分布不均匀利用制粉系统输粉管道的阻力特性经过分析之后,发现水平送粉管道里面管道内部的粉煤粉颗粒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在靠近底管的一些区域当中,煤粉颗粒的分布比较密集,另外这种颗粒在进行不规则的运动,尤其是在管壁的附近,颗粒群和管壁之间进行碰撞,以及颗粒群相互之间进行碰撞,尤其是一些制粉系统当中内部风速过低,造成水平段出现很大的积粉问题,在系统的内部逐渐进行氧化,然后自燃。
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分析崔修强(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 山东枣庄 277103)摘要: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的防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经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对其爆炸机理及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发生爆炸的根由和主要爆炸的部位,这时我们今后的设计、施工、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制粉系统;爆炸;煤粉Explosion Analysis On Coal Pulverizing System of Thermal Power PlantsCUI Xiu-qiang(Shiliquan Power Plant under the HDPI, Zaozhuang,Shandong, Post Code:277103)A bstract: Explosion-proof is a obviously important issue for cal pulverizing system of thenrial power plants. Owing to this, analysis on explosive mechanism,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etc.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information. Some explosion causes and locations have been found. This findings will be valuable for reference for future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ect.Key Words : Coal Pulverizing System; Explosion; Pulverized Coal0 概述制粉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主要运行系统之一,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到锅炉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制粉系统发生爆炸,既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护费用,又严重威胁人身及电厂生产的安全,还对生产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现代大型电厂对制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制粉系统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正常燃烧和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根据我国燃煤政策,火电厂是以燃煤为主,特别是燃用低热值煤。
从发展看,今后燃用挥发分较高的、易爆的烟煤、褐煤仍会有相当大的比例。
就目前燃煤的供应情况来看,很难做到严格按设计煤种分配,这样就出现了按贫煤设计的电厂,结果供给的是烟煤或者是褐煤,这些都对制粉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了解电厂发生制粉系统爆炸的起因,主要爆炸部位是至关重要的。
当制粉系统内爆炸时,表现为系统内压力骤然升高,使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火焰喷射到外面,具体表现为:检查门处有火星;管壁温度异常升高;煤粉温度异常升高;制粉系统负压突然变为正压;爆炸时有响声,从系统不严密处向外冒黑烟,防爆门鼓起或损坏;炉膛内负压变正压,燃烧火焰发暗,严重时可能出现火焰跳动或灭火。
1制粉系统爆炸机理燃烧是发热与发光的高速化学反应,是可燃元素与氧的化合过程。
爆炸是一种特殊的燃烧过程,由于这一更急剧的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加热生成的产物,而使压力上升比正常燃烧要快得多,所以爆炸是一种压力急剧上升的燃烧过程,它与正常燃烧的区别就是伴随着压力的上升。
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分散在空气中,一旦遇到适当的点燃能,燃烧会迅速传播,发生连续不可控的燃烧,这就是粉尘的爆炸。
1.1爆炸条件对于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很低或很高时,一般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既然爆炸是一种特殊燃烧,那么爆炸过程中氧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充足的氧才有可能发生连续的燃烧。
但是可燃粉尘要发生爆炸只有粉尘浓度和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点燃能,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这三个条件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1.1.1可燃物浓度对可燃性粉尘而言,它们的爆炸浓度都有一个上限浓度和下限浓度,即爆炸浓度范围。
可燃物爆炸的浓度范围与很多因素有关,它一般不是定值,即与煤质、初温、初压等因素有关。
这里可以把煤粉的爆炸当成可燃性粉尘的爆炸来进行研究,严格说来,它不仅只是粉尘的爆炸,确切地说是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
在煤的磨制过程中,煤中的高挥发性混合物(CH 4、H 2等)的析出(析出的多少,因煤质而异,V daf 愈高,析出的就愈高),同时制粉过程中有一定的温度,煤中的水分、碳和氧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C+H 2O=CO ↑+H 2↑+热量2C+O 2=CO ↑+热量煤粉中可燃性气体含量的多少,对煤粉的爆炸浓度影响很大。
从本夏特尔公式可以看出燃煤中可燃性气体对煤粉下限爆炸的影响。
22101⎟⎟⎠⎞⎜⎜⎝⎛−=E C E E 式中:E 0—混合物爆炸的下限;E 1—煤粉爆炸的下限;E 2—可燃气爆炸的下限;C —可燃气份额。
成分不同,爆炸的下限是不同的,并从公式中可以推论出在混合物中,当给定的煤粉浓度处于爆炸下限以下时,只要掺人少量可燃性气体,就可以完全改变煤粉的爆炸特性,使爆炸的下限下降,这样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初温与初压对制粉系统爆炸也是有影响的。
初温和初压愈高,分子的活化能就愈大。
活化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爆炸极限的大小和爆炸的强度。
国外一些资料表明,初压越高,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越高。
温度越高,煤粉进行放热反应速度越快。
由于煤具有一定的隔热性,热量的散发可能小于放热,这样温度升高,又进一步促进反应,有可能达到自燃的温度。
1. 1. 2点燃能点燃能是爆炸的一个重要条件,它相当于爆炸的导火线,点燃能的大小不仅对发生爆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决定了爆炸时产生的压力等级和爆炸强度。
爆炸混合物的最小、最低可爆的点燃能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决定煤粉本身活化能的大小。
对煤粉而言,当掺人少量可燃气体,同样会降低它的最小、最低点燃能,能量较少的火花通常不能点燃可爆性煤粉与空气的混合物,但它可以引起掺人少量可燃气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
1. 1. 3氧气浓度制粉系统中的氧来源于多方面,如干燥剂、还有系统的漏风,输送煤粉的一次或三次风均会有一定量的氧气。
如果煤粉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不足,即使有很强的点燃能,且可燃质的浓度处于最佳爆炸点,也不可能发生爆炸。
1. 2影响爆炸强度和最大爆炸压力的因素1. 2. 1爆炸的强度即最大压力上升速度,它反应了爆炸的危害程度。
爆炸的强度和爆炸的压力与很多因素有关,基中初压、点燃能、粒度、可燃物浓度对它的影响较大,国外一些实验得出了它们的关系,见图1和图2.从图1、2最大爆炸压力初压图 1 初压与点燃能对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示意图最大压力上升速度 初压 图2 初压与点燃能对爆炸强度的影响示意图大爆炸压力越大;当初压低到一定数值时,粉尘即使在强的点燃能下也不会发生爆炸。
1. 2. 2粒度对爆炸特性的影响,随着粒度的增大,最大压力上升速度和最大爆炸压力都呈下降趋势。
对任何可燃粉尘而言,当粒度大于400 um 时,即使用强点燃源也不会发生爆炸,见图3和图4.炸,必须从可很大,特别是煤的挥发分的高低对制粉系统的爆炸起着决定性的浓度范围内,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爆炸强度均是一样的,而是在此范围内有一个极点浓度,在此极点粉尘浓度发生爆炸时,将对应产生一个最大爆炸压力和强度,如图5和图6。
通过以上的定性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制粉系统的爆压力上升速度 粉尘浓度 图6粉尘浓度与爆炸强度关系 爆性煤粉浓度、煤粉中氧的浓度和点燃能三方面对系统实行有效控制和保护。
2制粉系统爆炸分析 粉尘浓度 图5粉尘浓度与爆炸压力关系 2. 1煤质对爆炸的影响 制粉系统的爆炸与煤质的关系作用。
煤的挥发分越高,制粉过程中可燃性气体析出的越多。
煤质中V daf 含量不仅能改变煤粉的爆炸特性(改变爆炸压力和爆炸强度),而且能使煤粉粉尘的爆炸下限明显下降,爆炸的范围加宽,即越容易爆,同时它所需要的最低、最小点燃能下降。
这些充分说明了烟煤、褐煤比贫煤、无烟煤易爆的原因。
煤中碳元素的着火点很高,而挥发分气体的着火点很低,即煤中的挥发分越高,着火也就越容爆,但就所了解的电热性,且分子内有不饱和键,这样释放热量不易排出,热量积聚粉水分(主要控制外在 粉系统爆炸起着重要的作用,表2是对燃烧易爆的烟煤和褐煤挥发份较高表2 燃用烟煤、褐煤的锅炉爆炸情况项目 直吹系统易,由于高挥发分的煤具有易燃的特性,所以它往往是引起爆炸的点火源。
煤中的水分与外界因素关系很大,所以一般不能准确地说多大的水分就易厂来看,对易爆煤,煤的水分大,流动的粘度就大,这就容易积煤或积粉。
当然,积粉现象对于高挥发煤是产生爆炸的危险信号。
煤本身为多孔物质,不仅有隔必然提高煤粉温度,正是由于温度的上升又加快了放热反应的进行,同时也加快了可燃性气体的析出,当温度达到足以点燃可燃挥发时,这样就形成了爆炸的点燃源。
综上所述,V daf 是煤质引起爆炸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如何控制煤水分)是防爆的一个主要措施。
2. 2制粉系统对爆炸的影响系统是否合理,对防止制的电厂调查的结果。
热风送粉 乏气送粉 调查过的锅炉/台38 58 16 爆炸过的锅炉/台23 36 5 爆炸过的锅炉所占比例/﹪3 .25 60.562.131从表2可以看出,易燃易爆的烟煤、褐煤对制粉系统发生爆炸的影响程度,直吹系统中发生爆炸所. 3爆炸部位的分析,制粉系统虽然易爆,但不是其任何部位都会爆炸,有的部位多,有的部位表3 爆炸部位统计名称 磨入口 磨出口 粗粉分排粉机二次风总次数占比例最小。
当然,我们在设计中对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的选型要遵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466-92)的规定。
我们知道对一于挥发分V daf >19%的煤质,煤粉可形成易爆的气粉混合物,即制粉系统中有潜在的爆炸隐患,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煤质特性,结合锅炉炉膛结构及电厂检修运行等因素,确定出科学的制粉系统,以达到磨煤机制粉系统与锅炉设计的匹配,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2燃烧高挥发分煤的电厂少,甚至有的部位从来也不爆。
细粉分离粉仓 离器 器及入口 入口 分配箱数量/次 58 10 5 191 21 80 7 10 比例/﹪ 30.37 9 8 2 6 5.2410.941.8 2.6 3.6 5.24100 从统计数据虽完各个情况应了我国现有火电厂爆炸部位口的防爆门爆炸的情况复杂、种类多,在起动、跳闸、停机、切换运行中都有可能发生分离器本体倒锥体内不可避免地积粉,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自燃,迅速着火,尤其是挥发的。
下几方面的原因: 格满足火电厂技术规程的要求; 下降时,仓内水气凝聚,粘度为蒸汽灭火不好,不仅使仓内水分增加,而且对仓体的腐蚀增大,仓内凹凸不平,造成积粉,有些防爆门不按设计要求加工; 炉时清仓来看,然不能全代表电厂的,但它基本上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