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10年自中国进口商品分析表
- 格式:xls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与印尼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作者:涂庄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15期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其领土面积、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在东盟十国中均居首位。
中国和印尼地理相邻,又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2000-2011年中印两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揭示两国贸易产品结构上存在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为深化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提供参考。
一、中国与印尼双边经贸发展概况中国与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双边贸易关系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1950-1967年为两国双边贸易缓慢发展阶段,1967-1985年两国双边贸易关系中断,主要以经香港、新加坡等第三地的转口贸易为主,1985 年后两国双边贸易关系开始改善,1990年中国与印尼双边外交关系的恢复更使两国双边贸易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1991-2000年中国和印尼之间的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14.7%。
2000年以后,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如表1所示,除2001年和2009年外,两国进出口额均呈上升态势,10年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五倍有余。
2010年,中国成为印尼非油气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1年,印尼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为605.5亿美元,其中,印尼对中国出口313.3亿美元,印尼自中国进口292.2亿美元。
第二,双边贸易差额变化较大。
2000年中国对印尼存在13.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之后中国的逆差逐步减少,2006年中方出现贸易顺差,之后4年中方便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但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2011年,在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中,中国又出现了较大的贸易逆差,约为21.1亿美元。
第三,在商品结构方面,矿产品、动植物油脂和塑料、橡胶是印尼对中国出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1年对中国出口额分别为117.8亿美元、31亿美元和23亿美元,增长58.4%、26.8%和40.7%,占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1.3%、13.5%和10%。
29 印尼与中国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罗海峰(南京大学中国南海问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摘 要: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印尼两国贸易迎来了历史新机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贸易产品为非油气产品。
同时,也面临新的增长难题,印尼对中国贸易逆差逐年扩大,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规模偏小,但也要看到两国未来投资合作潜力巨大。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中国;对外贸易中图分类号:F752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29-03 [作者简介]罗海峰(1990-),男,汉族,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南海周边国家问题。
近年来,印尼经济发展迅速,是东盟和东南亚国家中唯一的G20成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和人口第四大国,正崛起为东南亚新的发展引擎。
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尼的主要贸易伙伴,本文从数据获得及中国在印尼对外贸易地位角度出发,研究印尼与中国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相关企业了解印尼市场,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提供借鉴。
一、印尼与中国贸易概况(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自2005年确定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我国与印尼经贸得到迅速发展。
2010年1月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两国贸易迎来了历史新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增长难题。
两国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03年印中贸易额仅为38亿美元,2013年达524 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但在2014年和2015年由于两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特别是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印尼产品需求减少,贸易额出现下降。
2014年双边贸易额跌回2011年的水平,2015年增速又下降了7 83%。
2011—2015年,印尼对中国的出口额除在2013年短暂增长外,5年内总体处于负增长,年均下降9 98%。
2015年印尼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50 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 54%。
印尼从中国进口方面,除2015年同比下降了3 96%外,其余4年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
关于资金从印尼转回国的两个渠道及有关说明
一、资金直接回国渠道
1、印尼PPH+PPN=3%+10%=13%
2、印尼资金处境税10%
3、中国增值税外各小税种合计1.5%
4、财务及服务费用,暂不计。
合计:13%+10%+1.5%=24.5%
二、资金经香港回国渠道
1、印尼PPH+PPN=3%+10%=13%
2、印尼资金出境税5%
3、香港各种税费约3%
4、中国增值税外各小税种合计1.5%
5、财务及服务费用,暂不计。
合计:13%+5%+3%+1.5%=22.5%
三、因香港是贸易自由港,所以也是世界游资的避风港,更是洗黑钱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国际反黑钱组织,对香港各大银行频频试压,所以各大银行对境外资金的往来,尤其是过境资金的监管,比以前更加严格。
对于手续不全或资金流动异常,以前是提出警告和整改,现在几乎是没有理由的直接要求关闭帐号。
所以,从香港中转的资金,如果数额突增突减,我们都必须先去
银行备案说明,并保证资金非常清白,为妥善起见,必须将手续事先做全备。
因此,建议从印尼回国的资金,首先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费用大小问题,建议应该兵分两路,一路直接回国,一路绕道香港。
四、两路税费合计仅差24.5%-22.5%=2%,如果,两路资金各占50%,按总金额计算,税费差仅为1%,但考虑到风险因素后,两种渠道几乎没什么差异。
印尼与中国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1. 贸易概述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是亚洲两个重要的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显著增长。
2019年,印尼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9年中印贸易额达到731.8亿美元,同比增长6.23%。
印尼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包括机械、电子产品、石油、橡胶,进口自中国的商品有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等。
2. 存在的问题虽然印尼与中国的贸易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贸易逆差印尼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印尼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印贸易逆差为29.55亿美元,这一逆差对于印尼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2. 产品结构单一印尼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原材料,但进口自中国的商品涵盖了很多种类。
这说明印尼的出口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这对于实现贸易平衡是不利的。
2.3. 技术转移难度大印尼在表面上高度欢迎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但产品竞争力却相当脆弱,这主要归因于技术结构简单和产品的低附加值。
印尼企业对于从中国引进更高端的机器和技术的意愿相对较少,这给印尼利用中国资本的意愿和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解决方案3.1. 增加印尼出口多样性印尼可以加强多层次、多领域的市场开发,增加与中国的贸易合作项目,实现印尼出口的多样性,以改善贸易逆差状态。
3.2. 提升印尼的产业竞争力印尼可以通过自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加强在与中国的贸易中的地位。
3.3. 加强投资促进加强投资促进,通过提高合同透明度和减少贸易壁垒,鼓励中国企业到印尼投资,进一步增加中国和印尼的贸易额,提高印尼的产业竞争力。
4. 结论中国与印尼在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两国的经济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
印尼需要加强其产业竞争力,减小贸易逆差,提高出口多样性。
同时,中国也需要尽可能降低贸易壁垒,推动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让双方经贸关系更加公平、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印度尼西亚印尼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印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新加坡加坡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12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泰国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越南综合越南报纸近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37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进口432.76亿美元,同比下降28.2%,贸易逆差51.21亿美元。
报道称,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降幅为14.2%,较前7个月高1.4个百分点,如剔除黄金再出口,降幅高达20.1%。
其中国内企业出口下降5.9%(如剔除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则下降10%),外资企业出口下降21.1%(如剔除石油出口则下降8%)。
在23种主要出口商品中,仅4种商品(煤炭、木薯、茶叶、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金额有所增长,其余商品出口金额大幅下降,如原油下降48.1%,咖啡下降17.7%,腰果下降13.5%,水产品下降7.9%等。
印度尼西亚印尼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印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新加坡加坡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12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泰国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越南综合越南报纸近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37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进口432.76亿美元,同比下降28.2%,贸易逆差51.21亿美元。
报道称,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降幅为14.2%,较前7个月高1.4个百分点,如剔除黄金再出口,降幅高达20.1%。
其中国内企业出口下降5.9%(如剔除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则下降10%),外资企业出口下降21.1%(如剔除石油出口则下降8%)。
在23种主要出口商品中,仅4种商品(煤炭、木薯、茶叶、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金额有所增长,其余商品出口金额大幅下降,如原油下降48.1%,咖啡下降17.7%,腰果下降13.5%,水产品下降7.9%等。
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及中印双边贸易概况一、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概况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进出口266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1%。
其中,出口1044.1亿美元,增长36.9%;进口1617.1亿美元,增长43.8%;逆差573亿美元,增长58.1%。
分国别(地区)看,阿联酋、美国和中国是印度的前三大出口市场。
1-6月,印度对三国的出口分别为149.7亿美元、117.4亿美元和70.6亿美元,分别增长59.9%、38.7%和52.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4.3%、11.3%和6.8%。
中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是印度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
1-6月,印度自上述三国的进口分别为175.5亿美元、136.4亿美元和101.2亿美元,分别增长29.1%、106.4%和63.8%,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0.9%、8.4%和6.3%。
印度前五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瑞士、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伊朗,分别占印逆差总额的12.7 %、9.7%、9.6%、7.4%和6.1%;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荷兰和中国香港地区,顺差额分别为37.5亿美元、19.1亿美元和16亿美元,分别增长257.6%、2.1%和602.1%。
分商品看,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1-6月,三类产品出口分别为232.5亿美元、179亿美元和130.4亿美元,增长95.3%、50.9%和25.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2.3%、17.1%和12.5%。
除机电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出口分别下降5.3%和1.8%之外,其他各类主要商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品是印度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
1-6月,矿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进口分别为604.1亿美元和287.9亿美元,增长68.5%和94.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37.4%和17.8%;机电产品进口221.4亿美元,减少0.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3.7%。
2010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
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
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406家,比上年增长16.9%。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57亿美元,增长17.4%。
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5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东盟建材市场及贸易投资分析报告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简称东盟(ASEAN)。
根据由各国统计局报东盟总秘书处《2010年东盟国家统计年鉴》表一:显示:东盟地区2008-2009年前十大进口产品中建材类排第一位的是钢铁,约占总进口量的3%-4.4%之间;其次是塑料及塑料制品,占总进口量2.7%-2.7%;再者为五金制品,占总进口量的2%-2.1%。
另外电机机械产品类与音响电视设备共同构成总进口量的20%-21%。
根据对东盟与十个主要进出口国家前十大进出口产品分析发现,东盟的主要需求建材类产品,主要为钢铁和五金、塑料制品、电机机电音响电视设备东盟内部(总:$59,169m约占从东盟内部进口商品的6.4%另电机机电产品及音响设备20.7%)中国(总:$53,556m其中钢铁7.3%五金3.7%塑料制品2.1%另电机机电音响电视设备29.4%)日本(总:$43,862m约占从日本进口商品的7.6%)欧盟(总:$23,856m约占从欧盟进口商品的7.6%另电机机电音响电视设备20.9%)美国(总:$25,079m, 主钢铁,机电,五金排不到前十)韩国(总:$21,025m,其中钢铁7.4%,五金2.9%)印度(钢铁$832m)澳大利亚(钢铁$1,315m)虽然东盟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能源资源储存等各方面的相似性,在研究投资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投资整体进行研究,但是每个国家也都有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特征,在近些年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此也将它们各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情况分别进行研究。
国别分析马来西亚综合评价:马来西亚市场可以做,根据马来与各个重要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产品名录可以看出,马来建筑材料的缺口主要在钢铁、五金、机械设备、塑料制品等。
印度尼西亚印尼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印尼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新加坡加坡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12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泰国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1-6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泰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泰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2010年1-6月)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09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马来西亚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越南综合越南报纸近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37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进口432.76亿美元,同比下降28.2%,贸易逆差51.21亿美元。
报道称,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降幅为14.2%,较前7个月高1.4个百分点,如剔除黄金再出口,降幅高达20.1%。
其中国内企业出口下降5.9%(如剔除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则下降10%),外资企业出口下降21.1%(如剔除石油出口则下降8%)。
在23种主要出口商品中,仅4种商品(煤炭、木薯、茶叶、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金额有所增长,其余商品出口金额大幅下降,如原油下降48.1%,咖啡下降17.7%,腰果下降13.5%,水产品下降7.9%等。
印尼市场分析印尼是东南亚的一个小国,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因此相当多的工业制成品都依赖进口。
而我国的机械、电子、化工、服装、塑料、医疗器械以及通讯器材等产品和成套设备,都十分适合印尼的市场需求,也比较符合印尼民众的消费水平。
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无限商机,加大开拓的力度,就有可能在印尼市场大有作为。
一.橡塑胶加工机械需求较大在印尼,橡塑胶制品是仅次于食品、服装等基本物资的重要生活必需品,是家电、交通、通讯及公共建设等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
印尼对生产橡塑胶制品的橡塑胶加工机械需求迫切,而且需求量也非常大。
因此,印尼政府十分注重鼓励橡塑胶加工机械的进口,目前没有规定任何配额限制,也没有任何特殊安全规定或检验手续。
印尼的橡塑胶加工机械产品的进口税率为零,仅需交纳10%的附加税。
欧美日等橡塑胶加工机械生产国虽然看好印尼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其加工成本较大,产品价格偏高,竞争力受到削弱。
而中国的橡塑胶加工机械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低,因此定价也比较低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中国企业经过努力,凭借价格等优势,已经在印尼的橡塑胶加工机械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已跻身于印尼的十大供应国之列。
其中,中国向印尼出口的射出成型机占印尼市场的第二位,押出成型机占第三位,综合起来看橡塑胶加工机械已占到印尼市场的第三位,市场占有率为8%。
目前,印尼从中国进口橡塑胶加工机械产品的增长率在继续增加,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还将继续呈上扬趋势。
二。
家电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家电产品品种较多,近年来正在逐步进入印尼市场,其产品中录音机、电视机以及影碟机等在印尼的普及程度可与当地合资生产的松下、三星等相比。
中国家电产品的大举进入,令一向垄断市场的本地外资家电制造商始料不及。
据印尼电子厂商公会统计,中国生产的电视机目前在印尼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20%,并且继续呈上扬之势。
通常来说,中国的家电产品在印尼市场的价格较低,与日本和韩国的同类产品相比,一般价格低到30%--50%。
进口份额图表分析报告全球进口份额图表分析报告本报告旨在对全球进口份额图表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贸易中的进口份额情况。
通过对图表数据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经济格局、贸易发展趋势以及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态势。
图表1展示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进口份额情况。
根据图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是全球五大进口国家或地区。
其中,中国在全球进口份额上排名首位,占据了约1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分别占据了约10%和8%的份额。
日本和英国的进口份额相对较低,分别为约4%和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进口地位非常重要,是全球进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而美国和德国虽然在进口份额上排名靠前,但与中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日本和英国在全球进口排名中相对较低,但仍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表2展示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在不同领域的进口份额情况。
根据图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各个领域的进口份额差异较大。
以机械设备为例,中国在全球机械设备进口份额上占据了约25%的市场份额,明显超过其他国家;而美国和德国在该领域中相对较弱,分别占据约12%和8%的份额。
另一方面,在化学制品领域,美国和德国的进口份额显著超过其他国家,分别占据了约14%和11%的市场份额。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例如,中国在电子产品进口份额上表现突出,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而美国在该领域中的份额相对较低,只占约15%。
这表明中国在电子产品贸易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美国在该领域面临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全球进口份额图表提供了有关各国或地区在全球贸易中的进口份额情况。
通过对图表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全球进口的最大受益者,而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也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各个领域的进口份额存在明显差异,这不仅反映出全球贸易竞争的复杂性,也为各国制定贸易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中国与印尼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的贸易关系在近年来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印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首先,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
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约79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约6%。
印尼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矿石、橡胶、棕榈油等资源产品,而中国对印尼的出口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工业品。
贸易额的增长不仅表明了两国贸易的密切关系,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其次,分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中印贸易额持续增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贸易结构不够合理。
印尼主要出口资源产品,而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这导致两国在贸易中存在一定的失衡。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上升。
当前,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有所提高,这种情况可能对中国与印尼贸易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外,疫情对全球贸易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中国与印尼贸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探讨中国与印尼贸易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印贸易,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贸易合作。
两国可以通过扩大贸易额、提升贸易规模等方式来加强合作。
此外,可以加强双边贸易协定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
其次,优化贸易结构。
中印两国可以通过技术和市场的合作,鼓励印尼向价值链更高端的产品和服务转型,提高贸易结构的均衡性。
另外,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两国企业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合作等。
最后,完善贸易政策及监管体系。
双方可以加强贸易政策的沟通和协商,降低贸易壁垒,维护自由和开放的贸易环境。
总之,中国与印尼之间的贸易关系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的发展,应加强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完善贸易政策及监管体系等。
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中印贸易的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各国的经济差异很大:2010年GDP总量(亿美元)018 印度尼西亚7065.6024 泰国 5868.77029 马来西亚 4144.28040 新加坡 2226.99047 菲律宾 1887.19078 缅甸 429.53114 汶莱 130.22120 柬埔寨 116.29137 老挝 63.41174 东帝汶 6.28新加坡繁荣进步,生活水平已达发达国家之标准,经济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航运业、物流业、旅游业为主,并积极发展高科技和教育。
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经济以工业、制造业、旅游业和农业为主,近年积极发展航运业和物流业。
菲律宾相对落后,经济偏重旅游业、基础制造业、农渔业。
缅甸、柬埔寨、老挝和东帝汶经济落后,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经济只有旅游业和农业;东帝汶的经济只有渔业和石油出口。
文莱虽然人均GDP和已发展国家相若,但经济并不发达,主要以石油出口和天然气出口为主,财富和中东产油国一样只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
近年由于劳动力优势,以及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外资加工贸易为东南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尤其是对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文化产业近年发展很快,电视剧、电影在中国很受欢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与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单位百万美)印尼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总值同比% 占比%机电产品11,879 24.6 45.3贱金属及制品2,795 29.3 10.7化工产品2,664 44.0 10.2纺织品及原料2,306 36.7 8.8运输设备1,115 37.7 4.3印尼向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总值同比% 占比%矿产品11,777 58.4 51.3动植物油脂3,102 26.8 13.5塑料、橡胶2,296 40.7 10.0化工产品2,081 74.3 9.1纤维素浆;纸张1,000 17.2 4.4泰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总值同比% 占比%机电产品15,747 22.9 51.4贱金属及制品3,946 38.9 12.9化工产品2,997 31.4 9.8纺织品及原料1,544 15.8 5.0塑料、橡胶1,273 22.6 4.2泰国向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总值同比% 占比%塑料、橡胶9,521 65.0 35.1机电产品7,675 -5.9 28.3化工产品2,861 47.0 10.6植物产品1,933 28.9 7.1矿产品1,195 -21.6 4.4马来西亚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1-9月总值同比% 占比% 机电产品9,789 11.6 54.3 贱金属及制品1,982 26.5 11.0 化工产品1,289 20.5 7.2 塑料、橡胶734 54.2 4.1 纺织品及原料645 60.2 3.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1-9月总值同比% 占比% 机电产品10,676 8.4 47.6 动植物油脂3,483 58.6 15.5 塑料、橡胶3,352 43.6 15.0 矿产品1,797 28.0 8.0 化工产品1,291 34.2 5新加坡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1-6月总值同比% 占比%机电产品11,368 22.2 60.1矿产品1,900 -25.4 10.1贱金属及制品1,575 52.9 8.3化工产品732 36.7 3.9纺织品及原料475 28.0 2.5新加坡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商品类别2011年1-6月总值同比% 占比%机电产品10,641 12.0 51.9矿产品3,893 44.4 19.0化工产品2,097 38.3 10.2塑料、橡胶1,754 19.2 8.6贱金属及制品559 3.9 2.7由此可知中国向东南亚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而中国主要从东南亚进口矿产品、动植物油脂、塑料、橡胶、化工产品、机电产品。
(2010年1-9
月)
HS编码商品类别2010年1-9月上年同期同比%占比%
章总值15,27611,84429100
85电机、电气
、音像设备
及其零附件
5,0124,23218.432.8
84核反应堆、
锅炉、机械
器具及零件
3,7593,38311.124.6
72钢铁558204173.4 3.7 73钢铁制品45729554.93
90光学、照相
、医疗等设
备及零附件
43334824.5 2.8
39塑料及其制
品
39423071.3 2.6
29有机化学品34026031 2.2 76铝及其制品269113139.2 1.8
28无机化学
品;贵金属
等的化合物
26814584.8 1.8
07食用蔬菜、
根及块茎
24917442.7 1.6
87车辆及其零
附件,但铁
道车辆除外
19911967.3 1.3
89船舶及浮动
结构体
17868161.8 1.2
48纸及纸板;
纸浆、纸或
纸板制品
16511443.9 1.1
03鱼及其他水
生无脊椎动
物
15910847.41
94家具;寝具
等;灯具;
活动房
14611625.41
31肥料140661140.9
27矿物燃料、
矿物油及其
产品;沥青
等
1268942.40.8
74铜及其制品123611030.8
38杂项化学产
品
1188244.10.8
95玩具、游戏
或运动用品
及其零附件
1058227.30.7
64鞋靴、护腿
和类似品及
其零件
936542.70.6
70玻璃及其制
品
857020.50.6
40橡胶及其制
品
8237120.90.5
表14 马来西亚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44木及木制
品;木炭
795056.70.5
83贱金属杂项
制品
745047.50.5
08食用水果及
坚果;甜瓜
等水果的果
皮
725628.50.5
32鞣料;着色
料;涂料;
油灰;墨水
等
6944590.5
62非针织或非
钩编的服装
及衣着附件
66618.60.4
69陶瓷产品594241.40.4
09咖啡、茶、
马黛茶及调
味香料
584627.30.4以上合计13,93710,81028.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