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7
读后感:从两国教师讲述《灰姑娘》看教材的价值好多年前就接触了这段文字《美国教师如何讲诉故事<灰姑娘>》,今天在网搜一下,尽然已在各大论坛转载。
还有别出心裁的网友加上了一段《中国教师如何讲诉故事<灰姑娘>》,中国教师重点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修辞方法、等等,最终还落到了能否考上大学上,很有幽默搞笑的意思。
这些网友应该是和我一样受的80-90年代的学校(语文)教育,回看自己的学习,还真叫人忍俊不禁。
美国的教育就象是一个圆,由一个点随意向四周各个方向拓展,而中国的教育更象一个正方形,向外的拓展,局限于少数的设计好的几个方向。
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近代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发明创造上的巨大差距,想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
向一些朋友和家长推荐了这两段文字,大家感概深受中国式教育的自己,从未深刻地去理解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直至看了美国版才看明白“灰姑娘”里面还有这么多深刻的东西,才会从不同的角度看教材。
在现今的幼儿教育中,我们经常强调每个(每次)活动的价值,并常用一个素材进行打破年龄和学科领域的“同课异构”,这就是用拓展和创造的眼光看教材、挖掘教材的价值。
虽然我们与“美国教师”国情有别,但是我们如今面对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再在网络上把我们塑造成只有文字躯壳,没有自我感受的“中国教师”。
另附(来源于网络):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国外早教】从《灰姑娘解读》看美国教育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多的差异,并不一定美国的教育方法事事处处比我们高明,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的确有令我们借鉴的地方。
以讲故事为例,我们是否尝试过让孩子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我们是否尝试过将虚幻的童话故事与现实中的各种行为联系起来,我们是否尝试过鼓励孩子们成为比文章作者更伟大的人?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仅对老师来说,对中国成千上万的家长来说也是如此。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首先让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1.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我喜欢灰姑娘和王子。
我不喜欢她的继母和她继母带来的妹妹。
灰姑娘善良、可爱、美丽。
继母和姐姐对灰姑娘不好。
*2.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老师:如果在午夜,灰姑娘没有时间跳上她的南瓜马车,想想会发生什么?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必须守时,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
*3.继母和姐姐很自私,但也不错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灰姑娘的继母,我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我的女儿,我希望我的女儿成为女王。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从《灰姑娘》的解读看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
梁巧娜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童话通过幻想来折射人类的生活形态,它是儿童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种文体。
与此同时,它也是教儿童认知世界,学会分辨并应对善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是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良好品行的沃土。
因此,成人往往会借助童话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
【总页数】2页(P7-8)
【作者】梁巧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5
【相关文献】
1.中美两种课堂教育理念及社会文化差异分析--以《灰姑娘》为例 [J], 李小侠
2.从教育理念和考核模式看中美大学差异——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访学有感 [J], 尹辉
3.文化差异下通过“虎妈”、“兔妈”看中西教育理念差异——基于两本家教著作的对比分析 [J], 夏娜;夏百川
4.从《闵损芦衣》的解读看中美文化差异 [J], 彭凡
5.从《闵损芦衣》的解读看中美文化差异 [J], 彭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灰姑娘》浅析中美教育差异【摘要】本文通过浅析《灰姑娘》中的教育差异,比较中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学生压力、家庭教育和教育成果评估等方面的差异。
中美教育差异的影响值得深思,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来,可以从中美教育差异的优势互补中寻找更好的办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美教育差异既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差异,也揭示了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评估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的评判,值得重视。
通过深入研究中美教育差异,可以更好地促进中美教育的交流与互鉴,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引言、简介、研究目的、中美教育体制比较、教育理念对比、学生压力对比、家庭教育差异、教育成果评估、中美教育差异的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简介《灰姑娘》是世界知名的童话故事之一,描述了一个贫穷女孩经历了一系列困难,最终找到幸福的故事。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浅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学生压力、家庭教育和教育成果评估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探讨这些差异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灰姑娘》这个经典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差异,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浅析《灰姑娘》中美教育差异,探讨中美教育体制的异同之处,比较中美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学生压力来源的不同以及家庭教育在中美教育中的作用,最终评估中美教育的成果。
通过对比中美教育差异,探寻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启示,同时也为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2. 正文2.1 中美教育体制比较在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
在中国,教育被视为一种竞争工具,学生被要求在各方面都保持优秀成绩,以便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和工作机会。
中国的教育系统非常注重考试成绩和标准化测试。
美国课堂教学《灰姑娘》带给中国教育者的启示看完《灰姑娘》ppt,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真的太感慨了!原来《灰姑娘》可以这样讲!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原来课堂是在读故事中给孩子们以辨别是非、增进勇气、提高自信的。
我重点谈谈本课中,“情感态度”这个三维目标的落实问题。
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告诫学生要守时。
孩子们,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她最终寻找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这一切都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
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
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在和风细雨中,让孩子们感知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需要朋友的;他们在探索新知、体验新知的过程中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其智慧得到喷发,个性得到张扬。
总之,这节课三维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落实到位,挖掘深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借鉴这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
...这就是差距!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有去留学了!美国版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番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先看一下美国和中国两个版本的《灰姑娘的故事》课堂实录美国版的老师课堂讲解“灰姑娘的故事”: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 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番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多的差异,并不一定美国的教育方法事事处处比我们高明,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的确有令我们借鉴的地方。
以《灰姑娘》一课为例,我们可曾试过让孩子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可曾试过将虚幻的童话和现实中的种种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可曾试过鼓励孩子超过文章的作者成为更伟大的人?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美国的课堂: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你们想一想,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注意仪表,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邋遢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
(全班大笑)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呀,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案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美两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不同的教育理念下课堂的巨大差异。
甄别这些差异,领悟其中的真谛,是教育追求的使命。
一、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中美两位教师讲授《灰姑娘》的课堂实录,美国老师不自觉地运用了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提高。
而中国老师则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课堂教学极其低效。
下面通过建构主义的四条核心理念加以简要分析。
首先,知识依赖于个体以往的构建。
中美学生对灰姑娘的故事本身都很熟悉,他们都有了进一步构建新知识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老师引导学生引申出很多新的情境与新的问题,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而中国老师则停留在对故事如同嚼蜡的所谓“分析”之中,没有给学生自主构建的机会,学生自然没有任何兴趣。
其次,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发生的。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顺应就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影响而发生改变。
第三,学习是一个不断创造的有机过程,而不是简单积累的机械过程。
第四,有意义学习是通过反思和认知冲突的解决以及对早期低水平的理解加以否定得到的。
二、学生课堂参与“参与”作为一种能力,可为学生形成日后走上社会所需要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奠定基础,长期的正确“参与”,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有极大帮助。
案例中,中美两国课堂学生都有和老师之间的问答互动。
但参与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课堂学生的参与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对老师的提问非常感兴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中国课堂学生的参与态度消极,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
真正的课堂参与是学生全身心参与,他们在和老师的交互问答中,不断思考,层层深入。
三、教师的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独唱”变为“伴唱”,从传播知识信息变为帮助学生选择、追求、组织和管理信息,因此是引导学生而不是改造学生。
都是灰姑娘的故事:咋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的差距就这大呢?皆是灰密斯的故事:咋美国战外国教师讲的差异便那年夜呢?美国版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入学室,那节课教师要讲的是《灰密斯》的故事。
教师先请一个孩子下台给异教讲一讲那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教师对他暗示了感激,而后开端背齐班发问。
教师:您们怒悲故事外面的哪个?没有怒悲哪个?为何?教熟:怒悲辛黛瑞推(灰密斯),另有王子,没有怒悲她的后妈战后妈带去的姐姐。
辛黛瑞推仁慈、心爱、标致。
后妈战姐姐对辛黛瑞推欠好。
教师:若是正在午夜12点的时分,辛黛瑞推出有去失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您们念一念,否能会呈现甚么状况?教熟:辛黛瑞推会酿成本去净净的样子,衣着陈旧的衣服。
哎呀,这便惨啦。
教师:以是,您们必然要作一个守时的人,否则便否能给本人带去费事。
别的,您们看,您们每一个人平常皆装扮失漂标致明的,万万没有要忽然邋面邋遢天呈现正在他人里前,否则您们的伴侣要吓着了。
父孩子们,您们更要留意,未来您们少年夜战男孩子约会,要是您没有留意,被您的男友看到您很丢脸的样子,他们否能便吓昏了(教师作昏迷状)教师:孬,高一个答习题,若是您是辛黛瑞推的后妈,您会没有会阻遏辛黛瑞推来加入王子的舞会?您们必然要诚笃哟!教熟:(过了一下子,有孩子举脚答复)是的,若是尔辛黛瑞推的后妈,尔也会阻遏她来加入王子的舞会。
教师:为何?教熟:果为,果为尔爱本人的父儿,尔愿望本人的父儿当上王后。
教师:是的,以是,咱们看到的后妈孬象皆是欠好的人,她们只是对他人不敷孬,否是她们对本人的孩子却很孬,您们大白了吗?她们没有是坏人,只是她们借不克不及够像爱本人的孩子同样来爱其它的孩子。
教师:孩子们,高一个答习题,辛黛瑞推的后妈没有让她来加入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去,她为何可以来,并且成为舞会上最斑斓的密斯呢?教熟:果为有仙父协助她,给她标致的衣服,借把番瓜酿成马车,把狗战嫩鼠酿成佣人。
教师:对,您们说失很孬!念一念,若是辛黛瑞推出有失到仙父的协助,她是不成能来加入舞会的,是否是?教熟:是的!教师:若是狗、嫩鼠皆不肯意协助她,她否能正在最初的时辰胜利天跑归野吗?教熟:没有会,这样她便能够胜利天吓到王子了。
议中美讲解《灰姑娘的故事》课堂表现形式的对比通过《灰姑娘的故事》这节课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1、制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中国式的语文课,注重的是文章的结构、修辞、中心思想,而这些内容,学生可能有紧张的思考情绪,所以显得课堂气氛沉寂,根本制造不出“大笑、哄笑、欢呼雀跃”的课堂气氛!美国的这种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是轻松的环境下思考。
这种方式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2、上课的形式注重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及语言魅力的表现。
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样一来,学生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因此,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了紧张,这样才便于孩子们各自发挥特长和优势,秀出自我风采,展现自己的魅力。
另外,我注意到了这位美国老师的语言,如“……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对不对?”,“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从这位教师的言语中,处处向孩子们发出一个信息:你们是值得爱、尊重与敬佩的!这样的教育态度,怎能不使施教者与受教者水乳交融地合二为一,从而强化教育效果呢?怎能不培养出自尊、自爱与自强的一代新人呢,曾经有人说,孩子未来的高度就是现在你注视他的尺度,这句话不无道理。
3、引导孩子如何读书很重要。
小时候,自己也读过这篇文章,只记得当时很同情灰姑娘的境遇,当看到王子终于辨认出灰姑娘后,才为她松了口气,心里面很讨厌那位狠心的后妈和她几个自私的女儿的,当时自己只是达到了一种情绪上的共鸣,并未深入到思考那么多诸如守时、友谊的重要、宽容理解、爱自己这些更深刻的题目。
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美国版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番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美国老师这样讲灰姑娘的故事》读后感
近日,我读一篇名为《美国老师这样讲灰姑娘的故事》的文章,给我感受颇深是:美国与我国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
该文运用《灰姑娘》这篇文章为载体,以全新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给与孩子不同的思考,使孩子在不同问题的探讨中明白:真、善、美、要爱自己,最终得到的效果也是迥然的。
美国的老师是以孩子的审美观点去评判人物,而不是以老师的好恶去左右孩子的思维。
美国的老师在教学《灰姑娘》时不只足限于童话给的情节,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教育方式,“守时”、“爱美”,“时刻注意个人形象”,居然还提到“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这在我们中国,是避之不及的事。
我们家长和老师在引导孩子学这部分时,让孩子得到的启示是这些吗?
孩子纯洁的心灵是多么的珍贵。
美国的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天下妈妈的爱都一样,都爱自己的孩子。
这里的后妈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我们要学会宽容。
而我们呢,可能都是谴责后妈的坏心肠,可恶,恶毒,该群起而攻之。
美国老师的教学注重让学生懂得友情的可贵。
真诚交友,受益无穷。
自己有信心,不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认准了目标,就要努力去争取,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奋斗的
过程。
理性的评价作品,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考虑欠妥的环节。
有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虚心接受,勇于面对和改进!
通川区二小四年级7班刘丛荣的妈妈:吴名芳。
发人深省的中美教学方式对比张辽亮我们写过不少反思,也深刻体察不少教学方式,这篇也许能触动我们的神经……美国老师讲《灰姑娘》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美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①。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②,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对别人都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③。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倒王子了。
(全班再次大笑)老师: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④。
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要爱自己!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⑤;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对不对?学生:是的!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⑥孩子们欢呼雀跃。
中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
大家都预习了吗?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
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学生: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又有n人开始睡觉....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注:灰姑娘的时钟(初中教材) 教案示例一、导入新课"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文章用仙女的再三叮嘱作为开篇,向灰姑娘警示过时的后果。
这说明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先不要着急回答。
先让我们一起研读《灰姑娘的时钟》。
二、指导预习①提示预习的要点(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A、体会本文中童话语言和推理语言的特点。
B、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C、识记文中自己认为生疏的词语和"自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
②学生各自默读(朗读)课文并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完成,并及时修正)A、边读边标示自然段和生疏的词语。
B、认读并理解下列词语a祈祷:一种宗教形式。
"祈"就是向神求祈,"祷"义同于"祈"。
b无暇顾及:没有空注意到。
"暇"空闲;"顾"注意、照管;"及"达到。
c修道院:天主教和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
也指天方教会中神甫的机构。
d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C、本文《灰姑娘的时钟》所记叙的"灰姑娘"的故事是属于哪一种主要情节的故事?请用一句话简明概括。
("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这句话在第13段中。
)三、研读课文①朗读全文并思考怎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朗读课文可以请若干个同学进入角色,逐段连续读完;也可以组为单位朗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②学生回答如何划分段落层次。
(学生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修正后概括板书。
)③组织学生分析归纳本文的论点。
(论点是"时间等于金钱",这话在末段的首句中。
)四、研讨问题(问题与答案分别用投影打出来)①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本文的论题是"遵守时间"的话题。
标题"灰姑娘的时钟"是一偏正短语,"时钟"是中心语,"时钟"就意味着时间。
)②根据课文,比较理解"定时法则"和"不定时法则"。
(答案见"能力训练")③课文第13段中有这样两句话:"还有一点引起我的注意的,是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
这其中包含着耽误了约定时间魔法便会失效这一极为严厉的惩罚手段"。
那么,怎样理解灰姑娘因失约而受到的严厉惩罚这一问题?(答案见"能力训练")五、课后作业①阅读课文,体会所涉及到的本文的重点难点。
②复习并修正课上"研讨问题"中的三个问题。
③归纳并概括出本文的结构层次。
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从一个童话的讲授方式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个看似普通简单的而熟悉的童话故事,美国教师能设计了12个问题,给学生传授了许多人文的东西,提出了要守时、要注重仪表、人们都需要朋友、继母也是有爱心的、要爱自己、出错并不可怕等六个观点,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人做一个懂得礼仪、诚实守时的人,体会父母的爱和朋友的帮助,更要学会爱自己,可谓润物细无声,比泛泛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更为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分析字、词、句,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做人要真诚、善良,要遵守时间,学生除了学到这些,还有小女孩们幻想着穿上玻璃鞋找到自己的王子,嫁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
美国的教育就象是一个圆,由一个点随意向四周各个方向拓展,而中国的教育更象一个正方形,向外的拓展,局限于少数的设计好的几个方向。
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制约了中国的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中国除了古代聊以自慰的四大发明,而近代与西方国家在发明创造上的巨大差距,想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
感想与启示: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是一种应试教育,除了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还应当注重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呢?从美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的方式来看,我觉得如下几点需要中国的老师加强。
一是教育学生要博爱与宽容。
博爱,即泛爱—切人。
作为一种爱人和济世的思想,其实在我国己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墨子提出“兼爱”口号,要求人们“爱无差等”、“远施周遍”,这就是博爱;《论语》中也有“汜(泛)爱众而亲仁”之说,泛爱,也就是博爱之义;三国时曹植诗中有“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的话,就直接说出了博爱这个词儿。
博爱,又是一种宽容。
她用理解、尊重、关心来对待别人、看待万物,她体现了人道主义的人文精神。
人与人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尽可能多地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体谅对方,消除人为的隔阂。
对后妈的理解,我们一般都是对后妈以批评的态度,几乎从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美国教师引导孩子发现后妈还有她美好的一面,这正是一种博爱,一种宽容,一种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
而经历了文革的中国人,在博士爱与宽容方面与老祖宗们提倡的已经欲来欲远了,对于观点、利益与自己有冲突的对方,千方百计去寻找对方的错误,恨不能一棍子打死,再踏上一只脚。
当前在社会上一些尖锐的对立,新浪博客中许多激烈的辩论(比如某位白领MM对北京老人的指责),大概也缘于国人的这种心态吧?什么时候,国人把老祖宗“博爱与宽容”的告诫重新拾起来,建设和谐社会才不能成为一种空话。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爱自己!近年来,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为了一些小事、小小的挫折,许多孩子竟然自杀,告别人世,惋惜之余,不禁感叹,现在小孩子的心理也太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