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财务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06.51 KB
- 文档页数:73
第十三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财务报告学时分配: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意义及编制要求;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与作用、结构;理解利润表的性质、作用及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其它:课堂教学方案课题名称:财务报告概述授课时数: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与作用,掌握财务报告的概念、分类与列报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一、财务报告的概念与构成1.概念: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构成企业的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组成。
企业向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等。
二、财务报告的分类1.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2.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一)列报基础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二)一致性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1.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
2.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三)重要性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应当考虑报表项目的重要性。
(四)抵销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满足抵销条件的除外。
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抵销,可以净额列示:(1)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2)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五)可比性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的相关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