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工工作压力源及疲溃感的调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6.84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作为临床护士,日常的工作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临床护士面临的压力源进行分析,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些压力。
一、工作量过大临床护士的工作量通常很大,每天需要照顾多名患者,并承担起繁重的护理任务。
这种工作量压力常常让护士感到疲惫和焦虑,容易导致工作失误和身心健康问题。
二、工作时间不规律临床护士的工作时间通常是24小时轮班制,包括夜班和周末。
这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会破坏护士的生物钟,导致失眠和疲劳。
同时,这也造成了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困难,影响社会生活。
三、患者情绪不稳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经常面对一些病患的情绪波动。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和治疗的压力而情绪低落或易怒,有时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这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还给他们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医疗事故和责任压力作为临床护士,他们在照顾病患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医疗事故的风险。
当出现意外事故时,护士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压力和内疚感。
他们需要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五、人际关系紧张临床护士长时间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密切接触。
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变化,护士需要维持良好的沟通和适当的心理护理。
此外,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对护士的工作效果和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若人际关系紧张或无法良好协作,会加重护士的工作压力。
六、职业发展和晋升压力临床护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压力。
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培训和考试,以保持与时俱进。
同时,晋升的竞争也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面临的压力源可以归纳为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不规律、患者情绪不稳定、医疗事故和责任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以及职业发展和晋升压力等。
了解并认识这些压力源,护士可以通过调整工作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寻求支持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来应对和减轻压力。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CATALOGUE目录•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临床护士工作压力过大是当前医疗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影响其工作质量,甚至会导致职业倦怠因此,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对于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范围本研究主要针对临床护士这一群体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限制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仅选取了部分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范围研究范围与限制02文献回顾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01护士工作压力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
02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开展,但研究方法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03研究护士工作压力源对了解其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23护士工作压力源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显著的。
工作压力源会导致护士出现疲劳、头痛、高血压等身体症状。
工作压力源还会影响护士的心理状态,如导致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02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等。
03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护士工作压力,保护其身心健康。
03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临床护士以医院为单位,随机抽取10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样本选取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通过自填式问卷收集临床护士的基本信息、工作压力源及影响因素。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文献回顾法研究工具与方法收集资料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填写要求。
护士工作的压力源1压力源分析1.1工作性质方面的压力护理工作范围很广,要求护士密切接触病人和病人家属,对病人安康负有重要责任,护士既是病人治疗的执行者,又是日常医疗活动的管理者,还是病人的生活照顾者,而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再加上普通的护士缺编和生活无规律,使护士经常精力透支,日积月累对护士的安康产生伤害。
1.2工作环境产生的压力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
护士每天要接触不同的病人,既要处理各种应急情况,又要承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既要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又要应对各种检查。
护士所处的工作环境中,经常有许多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核放射等,拥挤的工作空间和空气中不适的气味,使身心疲惫的护士易遭受疾病的侵袭。
1.3职业风险性的压力由于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人及变化多端的病性,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准确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响,容不得半点疏忽,否那么直接威胁病人的安康,甚至生命。
因此,职业风险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
1.4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医护、护患、护护同事及护理管理者之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的情况,甚至言行伤害,从职业的角度,护士必须保持平和冷静,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由于护士所受的心理安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间隔,大多数人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训练和学习,一旦在工作中受挫,很容易产生人际障碍。
1.5社会价值造成的压力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现象,护士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跑腿,简单的打针,发药,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使护士疑心自己的价值及能力。
虽然工作勤奋、努力,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明显的正向关系,护士的职称、文凭得不到应有的成认、肯定和补偿,开展时机、外出进修学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等情绪,产生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压力来源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期望值的增高,再加上又出台了优质服务等一系列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的政策,本身就人手不足的护理工作人员压力倍增。
本次主要针对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走访,共计人次,分布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手术室、急诊室,其中护士人,护师人,主管护师人,占70%感动压力很大,27%感到压力一般,3%压力小,感觉工作中没有压力的没有一人,针对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希望从中找出一系列应对方法,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更好的在护理岗位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几个科室的护士共同的压力来源有:一、护理人员每天需对整个病区的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医嘱执行、心理护理、护理病历的书写,往返于病房、治疗室、办公室之间,工作量之大是非本专业人员所不能想象的,而护理人员的缺编使得在职人员劳动强度增加,因加床,患者增多,护理人员又没有相应的增加,使得护理工作时间延长。
一个患者的康复,往往都归功于医生,而对护理工作不屑一顾,使得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得不到社会及医院行政部门的重视,劳动付出得不到合理的报酬,护理服务价值得不到体现。
二、护理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每天面临着被各种传染病感染、被针刺伤感染、各种血液性传染病感染的危险。
随着社会上HIV感染的人员的增多,我们护理人员被HIV感染的风险也更大。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外科,233010【作者简介】田丽仙(1983-),女,安徽蚌埠市人,护师,大学。
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及疲溃感调查分析田丽仙【摘 要】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的各种原因,寻找科学的预防和保护的方法,以期对护理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有所帮助。
方法 选取安徽蚌埠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市人民医院与中医院2所医院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人员的情绪疲溃感及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且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彻底消除护士的工作疲溃感,能极大的提高护理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及职业荣誉感,从而全心全意的投入每天的护理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 职业压力;工作疲溃感;调查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044(2014)05-0507-02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是目前我国职业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当工作上的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工作疲溃感的产生。
工作疲溃感是个人的心理体验,是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综合表现[1]。
护理临床工作量大职业责任繁重琐碎,缺乏安全感,护患、护护、护医关系紧张及自我期望值过高等,均是护士的主要压力源。
随着护理工作在现代医疗卫生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响并威胁着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逐渐显露出来[2]。
本文对影响护理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寻找科学的预防和保护的方法,以期对护理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有所帮助。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安徽蚌埠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市人民医院、中医院2所医院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40份,回收235份,回收率97.9%,有效率100%。
其中学历中专65人,大专95人,本科80人;职称护士占22畅2%,护师占50.8%,主管护师占27.0%;所在科室为内、外、妇、儿、急诊。
关于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的调查分析目的:了解目前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明确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分析相关原因,给管理层提供相关管理依据,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护士工作各维度的压力得分与情绪的疲溃感呈正相关。
结论:减少或消除目前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对护士进行减压能力训练,保障护士身心健康。
标签: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同程度的增加,工作压力日益成为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1]。
长期的工作压力容易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感(Bur nout)又称职业倦怠是一种长期工作应激源的慢性反应,是个体的一种耗竭状态[2],Maslach 等人认为,工作疲溃感是一种以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成就感降低为主的现象,常出现在从事人际工作的人员[3],尤其是医疗行业医务人员面临的压力更大,护士每天要面对病人、家属、医生及其他健康工作者,因此也是工作疲溃感高发的群体。
研究发现高度的疲溃感可导致离职、对工作不满、婚姻和家庭的不和谐等,除此之外,还会导致护士发生身心疾病,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易疲劳、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同时还会造成护士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病人得不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等[4]。
这种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研究的国家、地区、医院级别及人群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别。
针对此现状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进行了调查分析。
综述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王作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西安7关键词护理压力源压力程度中图分类号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4 7 3压力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已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社会心理学中对压力概念的定义主要包括3个方面压力是一种刺激压力是一种反应状态压力是一种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Lazarus等[ ]的压力与应对理论认为压力是个体的应对需求的能力感觉不平衡所致它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超出人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就会威胁到其身心平衡护理工作是具有压力的职业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医院病人及病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3]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外主要的护理工作压力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旨使护理界认识护理工作压力的表现及意义以减轻工作压力对自身的影响积极地应对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1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及压力程度1.1压力源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所致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工作压力源时便出现了工作压力[4]Gray-Toft 等[4]运用自行设计的量表把压力和压力源结合起来研究发现护士主要有7个方面的压力源病人的死亡与医生的冲突缺乏支持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负担重与其他护士所冲突及对病人的治疗了解较少等Wheeler等[ ]将压力和压力源分开来研究制订了压力源量表来识别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源他们发现主要的压力源有工作量病房管理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工作环境他们进一步指出这些因素与其它因素如护士的专业年龄文化程度病人数等相互作用也会产生压力继他们之后护理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后认为工作负担过重是护士主要的压力源[ 7]此外护士缺乏自信缺乏工作自主性缺乏社会的尊重以及收入偏低也是重要的压力源[8 9]护士们也报道了同事间不友好合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与病人及其他卫生工作人员相处都会带来压力感[9]Hipwell等[ ]调查了肾内科普通内外科和急诊老年科4个不同的科室后发现存在7个相同的压力源Stehle[ ]在回顾了护士的压力源的调查结果后得出结论虽然是针对专科病房但许多压力源在其他的护理专业也存在这些压力源包括护士与其他卫生工作人员的人际关系必需的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处理急症的能力工作量超负荷严重缺编缺乏支持系统休假太少等无论哪个临床科室都有一些共同的工作压力源调查中护士都不约而同提到了3个主要的工作压力源工作负担重知识储备不能满足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情感需求以及病人的死亡等由此研究者从这些压力源的普遍性得出结论护士角色的固有的因素对护士的压力起决定作用[4 ]1.z压力程度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源下会产生潜在的负面结果即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感是个人的心理体验是情绪的疲倦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综合表现[ ]医院护理人员比其他卫生工作人员更易产生工作疲溃感98 年Maslach等[3]制订了问卷式的工作疲溃感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工作压力所造成的工作疲溃感量表的个条目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D情绪的疲倦感9个条目主要评价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情绪反应得分9 为中度分以上为高度疲溃感@对工作的冷漠感个条目主要评价压力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及感觉得分 9为中度9分以上为高度疲倦感个人的工作无成就感8个条目主要评价压力引起的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得分34 39为中度34分以下为高度疲倦感ronin-Stubbs等[ ]在研究了内科手术7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NoV.Vol.No.室和精神科共296名护士后指出:CCU和内科护士比精神科和手术室护士经受的压力更多~更大各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没有显著的差异O McCarthy[13]调查了精神病院不同科室的护士发现病人的病情轻重对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工作疲溃感的分值与护士的性别无关却与年龄明显有关O21~29岁的护士比~59岁的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分值高O2护理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卫生保健工作者尤其是在医院工作的护士的压力很大已得到公认[14]O导致护理工作压力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D工作环境O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同时又是一个社会学~技术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复杂体系它带来许多强刺激既影响病人又影响卫生工作者O护士经常面临许多临床上的两难境地急症抢救~生离死别~技术革新以及各种疾病的威胁;许多有毒的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和核放射的威胁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都是护士不得不应对的环境因素;护士还必须应对病人的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情绪变化O各种因素的作用导致护士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O@倒班O频繁倒班尤其是夜班搅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对护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有不良影响O叶建平等[15]进一步证实倒夜班是许多护士离开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O人际关系O护士与病人及其他卫生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也会对护士产生压力O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护士面对的是饱受疾病折磨~心理状态不同~层次不同的病人O医护关系也是一个压力源O医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但整个社会仍认为护士依然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15]O G担心差错事故O害怕出现差错事故也是导致工作压力的原因[10]O因为护士的职责和任务是使病人舒适帮助病人恢复健康O如果护士在操作或用药过程中出错那么就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O这种风险性的工作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O个性特征O护士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对压力的感受O焦虑程度高的护士感受到的压力较大尤其是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出现抑郁~敌对等情绪[16]O3护理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工作疲溃感造成的损失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它不仅浪费医院的财政资源而且给病人及护士带来巨大影响O据Cerne[17]估计一个大医院每年因压力就花费达150万美元平均每位职工一年就要花费1000美元O高度的工作疲溃感可能导致缺勤~更换工作~离开工作岗位以及个人和家庭问题等O缺勤和更换工作更使医院没有足够的在编护士上班不得不要求护士延长上班时间或者雇佣护工O在某些情况下医院找不到人来替代缺勤的护士会进一步导致护理人员的匮乏O对仍在岗的护士来说这也是一个压力源O结果会造成护士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病人得不到高质量的护理[18]O此外个人的疲倦感还会使护士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症状例如头痛~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或易激惹~易疲劳~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19]这都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差错事故频繁出现护士身心疾病增加给医院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O综上所述长期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最终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O因此必须从管理和个人角度注意消除护理工作压力源减轻护理工作压力[20 21]O如果护士不能很好地适应压力就会对病人~医院及自身产生负面影响O个人的应对策略以及组织部门的支持都有助于护士减轻工作压力进而缓解工作疲溃感使护士能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整体护理O参考文献1Farrington A.Stress and nursing.Br J Nurs1995 4 (10D:5742LaZarus R S Folkman S.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process.New York:McGraw-~ill1984.72~863Maslach C Jackson S 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aliforni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4.212~2154Gray-Toft P Anderson J G.Stress among hospital staff:its causes and effects.Soe Sci Med1981 21 (7D:6395Wheeler~Riding R.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s and midwives.Br J Nurs1994 3(10D:5276~ealy C Mckay M.Identifying sources of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nursing environment.Australian J Adv Nurs1999 17(2D:307Bryant C Fairbrother G Fenton P.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personal and workplace descriptors on stress.Br J Nurs2000 9(13D:8768McGrath A Reid N Boore J.Occupational stress in nursing.Int J Nurs Stud1989 26(4D:3439McAbee R.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AAO~N Journal1991 39(12D: 56810~ipwell A E Tuler P A Wilson C M.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among nurses on four hospitals environment.Br J Med Psychol1989 62 (2D:7111Stehle J L.Critical care nursing stress:the findings revised.Nurs Res1981 30(4D:182107护理学杂志2001年11月第16卷第11期12CrOnin-Stubbs D,ROOks C A.The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burnOut Of critical care nurses:the result Of research.Heart8Lung,1985,14(1):3113McCarthy P.BurnOut in psychiatric nursing.J Adv Nurs,1985,10(2):30514Rding R,Wheeler H.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gnitive style in nurses.Br J Nurs,1995,4(2):10315叶建平,杨咏文.天使靠谁挽留.经济参考报,1996-5-8(4)16Tyler P A,EllisOn R N.SOurces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high-dependency nursing.J Adv Nurs,1994,19(3):46917Cerne F.Human resOurces-hOspitals nOt immune tO high cOst Of stress.HOspitals,1988,62(2):6918Blegen M A,GOOde C J,Reed L.Nursing staffing and patient OutcOmes.Nursing FOrum,1998,47(1):4319COle A.High anxiety.Nurs Times,1992,88(22):26 20Fielding J,Weaver S M.A cOmparisOn Of hOspital and cOmmunity-based mental health nurses:perceptiOn Of their WOrk envirnmen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 Adv Nurs,1994,19(6):119121FarringtOn A.Strategies fOr reducing stress and burn-Out in nursing.Br J Nurs,1997,6(1):44(20010109收稿20010730修回)-207-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NOv.2001VOl.16NO.11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作者:何贵蓉, 李小妹, 顾炜, 王作仁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西安,710061刊名:护理学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年,卷(期):2001,16(11)被引用次数:214次1.Farrington A Stress and nursing 1995(10)zarus R S;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process 19843.Maslach C;Jackson S 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19844.Gray-Toft P;Anderson J G Stress among hospital staff:its c auses and effects 1981(07)5.Wheeler H;Riding R 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s and midwives 1994(10)6.Healy C;McKay M Identifying sources of stress and job satisfac tion in the nursing environment 1999(02)7.Bryant C;Fairbrother G;Fenton P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p ersonal and workplace descriptors on stress 2000(09)8.McGrath A;Reid N;Boore J Occupational stress in nursing 1989(04)9.McAbee R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nursing prof ession 1991(12)10.Hipwell A E;Tuler P A;Wilson C M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 tion among nurses on four hospitals environment 1989(02)11.Stehle J L Critical care nursing stress: the findings revised 1981(04)12.Cronin-Stubbs D;Rooks C A The stress social support,and burnout o f critical care nurses:the result of research 1985(01)13.McCarthy P Burnout in psychiatric nursing[外文期刊] 1985(02)14.Rding R;Wheeler H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gnitive style in nurses 1995(02)15.叶建平;杨咏文"天使"靠谁挽留 199616.Tyler P A;Ellison R N Sources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high-dependency nursing[外文期刊] 1994(03)17.Cerne F Human resources-hospitals not immune to high cost of stre ss 1988(02)18.Blegen M A;Goode C J;Reed L Nursing staffing and patient outcomes 1998(01)19.Cole A High anxiety 1992(22)20.Fielding J;Weaver S M A comparison of hospital and community-based m ental health nurses: perception of their work envirnmen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 h[外文期刊] 1994(06)21.Farrington A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stress and burn-out in nursing 1997(01)1.马艳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及维护[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10)2.侯小艳影响企业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和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13(23)3.张巧梅.顾蓉新形势下年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与调适[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5)4.田丹丹.朱丽血液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2(5)5.唐莉萍.卢双莲.高荣护士职业压力与缓释方法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医药 2012(20)6.成娟.钟静霞儿童血液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调适措施初探[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4)7.吴世红精神科护士职业疲倦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6)8.包立民护士长在缓解护士工作压力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11(4)9.段菊兰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性压力与应付措施[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8)10.江建红强化领导责任缓解合同制护士压力[期刊论文]-医药前沿 2011(24)11.丰淑郡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31)12.郭璇护士工作压力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期刊论文]-基层医学论坛 2010(30)13.李风君突发手足口疫情的护理应急管理[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10(7)14.刘会香.陈虹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10(7)15.薛卉.孙延红现代社会期望下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期刊论文]-吉林医学 2010(18)16.刘兵.蔡敏.罗玫不同年龄段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10(16)17.赖雪英.范佩兰.孔翠葵护士亚健康心理问题的疏导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0(9)18.陈明珠当代护理管理压力及应对方法[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11)19.李海兰浅议心理咨询对缓解护士压力的作用[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0(7)20.黄宣芳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特点与管理对策[期刊论文]-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0(5)21.杜见芳精神科新上岗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5)22.费贤翠.梁莉.张丹峰.封燕飞.刘媛媛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2009(20)23.王喜玲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因素调查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09(8)24.廖素清.郑小凤缓解护士压力的措施[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5)25.方藕环.董静波.陈国员.张秀华.沈美玉.胡霞.孔水芬.胡立明护士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实用医学 2009(3)26.康珍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9(3)27.张莉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性压力与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09(33)28.刘金萍.徐瑞.刘红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方式对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作用[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08(7)29.夏凤玲临床护士心态失衡原因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08(9)30.马继红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08(8)31.郭羽.赵京京.霍晓鹏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压力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18)32.陶鑫.杜春炜.宋晓华.高娃.罗虹辉.张延平.杜颖.孙翠清在职护士健康状况调查[期刊论文]-现代护理2007(16)33.邓得平.王一征.程友兴双人夜班制在神经外科的实施[期刊论文]-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4)34.鲁萍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7(12)35.赵体玉护士职业压力及其对护士身心健康影响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6(16)36.张红.吴育萍护士心理健康常见因素与调适[期刊论文]-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4)37.侯昌蓉.胡毅浅谈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4(17)38.郭素红.刘彩云护理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广西医学 2003(5)39.张立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4)40.孙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8)41.皮开琼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13(10)42.柳红.李国红.张智若.毛贻浩我国不同地区三甲医院护士工作压力现状调查[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 2013(5)43.谭秋.谭德明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自我调节[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13(6)44.郑霞浅淡护士心理健康[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4)45.王华丽.赵艳君护士常见身心疾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5)46.陈丽羚.赵惠芬.蔡丽吟.吴芬芬.李春燕.陈丽娜.蔡珊红.陈美娜泉州市ICU护士工作倦怠及其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教育 2011(7)47.王玫.刘青青.何华英连续夜班排班模式在老年干部病房的实施[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11(5)48.张洪莹.董晓艳儿科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3)49.陈蜜蜂.郑芳产科护士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及调控[期刊论文]-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12)50.任雪飞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沟通的技巧[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1(11)51.王丽凤.徐金萍.宋祥红护士工作压力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15)52.李俊.冉华云.秦绪英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因素的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10(6)53.丁美玲影响神经外科护士健康因素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伤残医学 2009(5)54.侯丽华影响精神科护士心身健康因素与人性化管理[期刊论文]-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9(3)55.刘秀珍.邢敏精神科护士长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对策与护士健康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08(25)56.苏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08(35)57.何莲如何避免手术室护理工作造成的医疗纠纷[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z1)58.谭晓红浅析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与健康维护方法[期刊论文]-西南军医 2006(1)59.王光玉.蒋俊芳双夜班制在神经外科病房的实施[期刊论文]-医学信息 2006(4)60.鲜于云艳.王雪芬.马红梅护士长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06(14)61.罗莎莉.朱秀勤改革护士排班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做法与效果[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6(6)62.周柯新时期护士长管理压力源调查及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6(19)63.杨永丽.张露.杨丽护工工作压力源及疲溃感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6(22)64.马效芝.胡建民.邓红欣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因素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5(4)65.杨英.陈娟.颜娜发热病房护士工作压力调查[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4(3)66.张从丽浅析护患矛盾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4(17)67.于静蕊护士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4(11)68.陆毅.江雪芬.郭娇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期刊论文]-华北国防医药 2003(2)69.熊英.李宁.李红提高夜班护士工作质量策略[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10)70.罗淑媛重症手足口病临时病区护理应急管理[期刊论文]-华夏医学 2013(1)71.杨玉蓉护士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8)72.席金荣.王伟.徐桂红.顾康莹.沈念红精神科男性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13(20)73.颜爱珍临床护士焦虑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11)74.王格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13(24)75.王钦琳关注护士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期刊论文]-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2)76.谭爱梅.陈碧华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的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哈尔滨医药 2012(1)77.唐云.崔世红.王淑贤少数民族地区儿科实行民汉搭配双人全夜班制的效果[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9)78.刘青青.王玫.肖黎.张俊.叶凤琴.何华英月排班模式在无陪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7)79.史德焕.赵静.刘晓燕护士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34)80.张东云.冯艳琴.罗秀玲.李亚玲脊柱外科实施DPN排班模式探讨[期刊论文]-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2)81.吴雯.吴真真.毕艺琼护理人员的心理管理[期刊论文]-中国美容医学 2011(z6)82.张明兰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与减压策略[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10(33)83.朴龙范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0(4)84.张玲.王宪军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期刊论文]-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0(4)85.张晓慧.李慧民.崔冠宇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问卷编制结构初探[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6)86.赵素丽.郑宝军.侯丽群.王龙彪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常见因素及调适方法[期刊论文]-华北国防医药 2009(z1)87.刘合芬.张斌国内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11)88.唐娜.刘霖.黄莉莉.王蕊护士心理问题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疗养医学 2009(10)89.陈华.蒋冬梅.陈娅当代护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9(8)90.文丽.吴建红.刘杜娟我国护士心理健康研究现状[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0)91.苏丽萍.江美林.芮英田住院患者不同陪伴制度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09(45)92.崔岩.冯锟.崔萌.刘骙骙瑜伽练习对护士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9(6)93.吴凌燕.曹光法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其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国校医 2009(2)94.李凤军队疗养院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期刊论文]-中国疗养医学 2008(1)95.童向红.徐兰玲.张娃莲内科护士排班模式改进与效果分析[期刊论文]-浙江医学教育 2008(4)96.姚三巧.田玲.庞保东.白玉萍.范雪云.沈福海.金玉兰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应激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8(9)97.郭淑辉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期刊论文]-华北国防医药 2008(4)98.张斌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8(8)99.胡红林.王春华进修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因素研究[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8(2)100.沙莉重视护士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7(25)101.陈玉珍.冯青嫦.林艳香固定夜班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7(24)102.王海丽.谢云霞.苏英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压力及解决方法[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4)103.姜晓芬两种排班模式对夜班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临床医学 2006(6)104.吴吉梅.吕志强.赵海燕.王曼.展新荣.王晓红病区构造和布局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33)105.郭瑛.张卫东.方玉华.吴晶琼护士应对方式问卷的研制[期刊论文]-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2)106.夏佳芬.胡雁.李志红.李宛珍.余爱萍关于护士夜班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2005(4)107.陈中芬.吴芳.袁晓丽.袁发孝临床护士工作中常见压力及应对方式探讨[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7)108.刘文全夜班制在儿科病房的实施[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5(1)109.刘晓燕.郭小红护士长管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4(7)110.陆彩萍.夏海鸥.刘秋鸣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04(9) 111.陆毅.张战地.罗国萍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与调适[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3(2)112.姜丽.张春华.魏江玲.彭巧君新疆各级医院外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方式满意度调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14(6)113.尚爱梅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性压力与应对措施[期刊论文]-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2(6)114.陈卫平APN弹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期刊论文]-中国美容医学 2012(14)115.张慧慧夜班护士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对策[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8)116.罗颖.林菊芳APN连续性排班的实践与成效[期刊论文]-现代临床护理 2011(6)117.曲冬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精神压力分析[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7)118.刘凤亮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22)119.于丹妮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有效干预[期刊论文]-中国美容医学 2011(z5)120.陶秀萍.曹雪明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4)121.高玉玲助产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4)122.赵云当前护士执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 2010(19)123.袁艳春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5)124.王海英.伦丽芳.周柯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9(7) 125.朱宇浅谈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引起的工作疲溃感[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09(15)126.潘玉勤.章霞.郑洪女APN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的实行与效果[期刊论文]-现代医院 2009(8)127.莫春娥.杨艳利男女病区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期刊论文]-海南医学 2009(10)128.麻立娟.王春丽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1) 129.蔡小妮.张育苗.俞莉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期刊论文]-浙江临床医学 2008(4)130.陈玉珍.冯青嫦.林艳香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院 2008(7) 131.夏连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医学 2007(10)132.陈琳霞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07(5)133.张嘉阳.刘宇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5(5)134.李梦巧实习护生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 2013(16)135.糜丽梅.付冰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 2013(13)136.胡少芬.刘晓英.桑美丽.常鹏环.张佳.丁珍珠.李舵高等医学院校护理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分析[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13(20)137.王可玲.刘红敏.王一蕾.卫晓娟.王化宇山东省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6)138.钟玥眼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2(3)139.兰燕.闫英扁平化弹性排班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8) 140.马亚平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节[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22)141.刘冰.张娟.刘花林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续排班模式的效果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美容医学 2011(z5) 142.董毅.史振娟.张伟红91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11(11)。
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工作压力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探究工作压力的源头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并针对不同的工作压力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可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进而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
二、研究目标1.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
2.分析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3.研究护理人员的应对策略。
4.提出针对不同工作压力源的应对策略。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源。
(2)分析工作压力源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3)调查护理人员的应对策略以及对这些策略的评价。
(4)提出针对不同工作压力源的应对策略。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适用于护理人员的问卷,收集个体信息、工作情况、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等相关数据。
(2)实地访谈:与护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对工作压力源的认知、感受和影响。
(3)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四、方案实施1.选择研究对象:在医疗机构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编制问卷:设计适用于护理人员的问卷,包括个体信息、工作情况、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等内容,并进行专家评审和预调查来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数据采集:将问卷发放给护理人员并说明调研的目的和保证数据的隐私性,确保问卷的回收率。
与护理人员进行实地访谈,以补充问卷调查数据。
4.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在临床护士工作中,工作压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干扰工作压力感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个人特点等。
本文将对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除了外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个人特点也是影响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因素之一、个人特点主要包括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等。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0%的临床护士认为自己的职业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感到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完成重复机械的任务,这也增加了工作的压力感受。
此外,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也会影响临床护士对工作压力的感受程度。
一些临床护士在面对突发状况或者病人复杂情况时,缺乏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导致工作压力进一步加重。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源头及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个人特点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护士们更好地应对和减轻工作压力。
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分担工作负担、提供培训和支持等措施来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同时,护士个人也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面对工作压力。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研究一、绪论急诊护士是医院中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病人的悲喜交集,以及常常加班的情况。
这些因素都会给急诊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本文旨在探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急诊护士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1. 工作负荷过重急诊护士的工作涉及到对病人的快速诊断和护理,因此工作负荷是比较大的。
在繁忙时段,急诊护士需要同时照顾多名病人,处理各种急诊情况,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他们经常面临的。
2. 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在急诊科,护士不光要处理病人的情况,还需要应对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病人家属的焦虑、愤怒等情绪会给护士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3. 工作环境不稳定急诊科的工作环境通常是比较紧张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急诊情况,护士需要随时保持警惕。
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也给急诊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4. 职业风险急诊科是医院中风险性较高的科室之一,护士们常常需要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
在紧急情况下,护士需要做出迅速的决策,而这种决策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这种职业风险也会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1. 建立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急诊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因此很容易出现工作生活失衡的情况。
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急诊护士需要建立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规律的饮食和运动,多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按摩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2. 加强团队合作在急诊科工作,护士们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急诊情况。
加强团队合作可以减轻单个护士的压力,避免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导致工作失误。
护士们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在团队中互相帮助,共同应对各种工作挑战。
3. 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急诊护士需要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如呼吸放松法、积极心态培养等。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在医疗行业中,护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随着职业优势与职业压力共存,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增多。
本文将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量、不定时的加班等因素,使得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劳累导致职业倦怠。
2. 情感负荷过重护理人员需要面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疾病,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
在面对患者的痛苦、家属的情绪化反应时,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情感负荷,长期累积容易导致情感疲惫和职业倦怠。
3. 缺乏职业认同感护理人员的工作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辅助性”工作,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可和职业地位。
这使得护理人员很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导致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倦怠。
二、应对措施1. 加强组织支持医疗机构应从组织角度出发,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
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减少加班、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等举措,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合理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等途径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组建互助小组、定期组织团队活动等方式,帮助护理人员加强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应对职业倦怠产生的压力。
4. 提升职业认同感医疗机构和社会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同时,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努力成为专业、有成就感的从业者,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5.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日益繁重,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带来的工作疲溃感已成为业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运行效率。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调查研究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其对工作疲溃感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了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包括工作压力、职业压力、个人压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源之间的关联。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护士工作疲溃感对护理质量、护士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疲溃感问题的重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护士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工作压力和工作疲溃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研究,对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如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等;其次是工作环境的影响,如医院内的人际关系、设备条件、患者需求等;再次是个人因素,如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护士工作压力的复杂网络。
工作疲溃感是护士在长时间面对工作压力后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
研究表明,工作疲溃感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工作失误,进而影响患者安全。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护士工作压力,减轻工作疲溃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应对护士工作压力和疲溃感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策略。
一方面,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关注护士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职业支持和心理援助。
护工问题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工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护工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服务职业,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身体护理以及精神关怀等服务。
然而,护工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工作条件恶劣、待遇低、职业形象不佳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护工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以期为护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护工问题的根源1. 护工待遇低下护工工资普遍偏低,长期以来一直是行业的一个痛点。
主要原因在于护工行业的就业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护工供大于求,使得工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部分地区的护工工作并未被纳入正规劳动体系,造成护工的权益无法得到合法保护。
2. 护工工作环境恶劣部分护工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大。
特别是在重度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工作中,护工常常面临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缺乏必要的休息和人性化管理,使得护工的工作情绪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3. 护工职业形象不佳护工职业长期以来受到一定的社会歧视,被认为是低级、低收入的工作。
这种偏见使得护工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也影响了更多优秀人才的流入。
三、解决护工问题的途径1.提高护工待遇水平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护工从事正规化工作,使护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保障护工的合法权益。
此外,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更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提升护工的社会地位。
2. 改善护工工作环境加强护工培训和提升护理技能,提高护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护工的合理工作时间和休息权益。
针对重度护理和临终关怀等特殊工作,应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护工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
3. 提升护工职业形象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升护工职业形象。
通过制作相关宣传片、报道优秀护工事迹等方式,增加社会对护工工作的认同和尊重。
此外,鼓励媒体和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提高护工的知名度和声誉。
四、结论护工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陪护人员,是指在医院内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照顾患者的饮食、生活起居、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等等。
由于医院里患者数量众多,医务人员工作量大,所以专职陪护人员的职业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这些专职陪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大,工作中的紧张和疲劳经常使他们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影响到工作质量。
本文主要探讨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素,从而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专职陪护人员在医院里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常常需要面对患者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面对紧张的工作环境和极强的工作压力。
这些都使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二、压力来源1、心理压力专职陪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接触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并负责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和护理,因此,心理压力成为他们的首要压力来源。
2、工作压力专职陪护人员从早到晚工作,除了要完成基本工作任务以外,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比如突然晕厥的患者、突然发生的心肌梗塞等,这些工作压力使他们十分紧张和疲劳。
3、人际关系压力陪护人员的工作涉及到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
如果在其中有不良的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会给专职陪护人员增加工作压力。
4、时间压力专职陪护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因此,时间压力也是其工作中的重要压力来源。
此外,一些情况可能需要陪护人员连续工作一段时间,而不能休息,这也增加了其时间压力。
5、工作环境压力医院专职陪护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复杂,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非常考验陪护人员的心理素质。
三、改善措施1、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在陪护人员的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是十分必要的。
医院可以提供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服务,来帮助陪护人员减轻心理压力。
2、改善工作条件医院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完善的陪护人员工作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为陪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国内外护士职业压力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士职业在国内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然而,护士职业也面临着诸多压力,这不仅对护士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护理质量。
因此,对于护士职业压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护士职业压力的定义与来源护士职业压力是指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来源主要包括工作负荷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角色冲突、患者与家属的不合理要求、职业声誉不佳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护士职业压力的形成和积累。
二、国内外护士职业压力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关于护士职业压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医院和三级医院,研究结果表明,护士职业压力普遍存在,且程度较高。
而国外研究则更加广泛,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护士,研究结果也显示了类似的情况。
三、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与应对护士职业压力对个人和患者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而对于患者来说,护士职业压力可能导致护理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医疗事故。
为了应对护士职业压力,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采取。
首先,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提供适当的工作支持和培训,以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抗压能力。
其次,护士个人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通过锻炼、休息和放松等方法来缓解压力。
此外,医院和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护士职业压力问题的关注和支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来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四、结语护士职业压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通过深入研究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和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讨护士职业压力的机制和应对策略,为护士职业的发展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